• 57.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探究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探究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解析 从实验结论看,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则可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来验证,显然,甲同学是利用石蕊遇酸变红色的性质,乙同学是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的性质,丙同学是利用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CO2的性质,以上三条性质都具有明显的现象,都可以证明溶液显酸性的结论;要得到纯净的CaCl2,最好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CaCO3,因为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且CaCO3不溶于水,过量的部分通过过滤可以除去。‎ 答案 紫色石蕊试液 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Zn+2HCl=ZnCl2+H2↑ 石灰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CaCO3 过滤 例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CaCO3与HCl反应后的废物进行处理,目的是制取中性干燥剂CaCl2。得到固体后,他们对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CaCl2 猜想二:CaCl2和CaCO3 猜想三:CaCl2和HCl 通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 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 猜想_______成立 步骤二 产生______________‎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总结出得到CaCl2的不同途径,[‎ 如:①Ca(OH)2+YCln→CaCl2+Z↓,那么Z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②CaXm+YCln→CaCl2+H2O,则“YCln”属于______________类物质。‎ 解析 因为CaCl2是固体,盐酸是液体,故猜想三不成立;步骤一,说明样品中含有难溶于水的CaCO3;未溶固体CaCO3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二成立;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Z应是一种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Mg(OH)2、Zn(OH)2、Al(OH)3、Fe(OH)2等;反应②生成了盐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Cln应属于酸类物质。‎ 答案 【提出猜想】CaCl2是固体,盐酸是液体(盐酸是液体、盐酸易挥发合理均可)‎ ‎【实验探究】气泡(或气体) 二 ‎(1)CaCO3 +2HCl=CaCl2 +CO2↑+H2O ‎(2)①Cu(OH)2[Fe(OH)3、Mg(OH)2、Zn(OH)2、Al(OH)3、Fe(OH)2等难溶性碱;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锌、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也给] ②酸 例3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___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________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________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解析 【实验探究一】(1)pH=2时溶液呈中性,pH>7是溶液呈碱性,pH<7是溶液呈酸性,反应后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2)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中氯化钙溶液呈中性;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实验探究二】产生的气泡为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得出结论】‎ 反应后剩余物质中仍然存在大理石、稀盐酸,却没有气泡产生,再加入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稀盐酸的浓度过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即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能否进行。【反思交流】若猜想成立,则容器中的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使溶液的pH变大,因此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偏大,即X<Y。‎ 答案 【实验探究一】(1)酸 (2)①氯化钙(或CaCl2) ②红 ‎ ‎【实验探究二】CaCO3+2HCl=CaCl2+H2O+CO2↑‎ ‎【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 ‎【反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