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32页

  • 559.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 主要成分:‎ NaCl、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3‎ ‎ ‎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_________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_________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 .‎ ‎ ‎ ‎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 .‎ ‎(2)图2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 _________ ;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 _________ .‎ ‎ ‎ ‎6.(2014•厦门)如图 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 ‎(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 ‎(2)下表是燃烧 1kg 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 燃料 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 A.石油气 ‎2900‎ ‎5.0‎ B.天然气 ‎2500‎ ‎0.1‎ C.煤气 ‎2500‎ ‎11.0‎ ‎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 _________ (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 _________ (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_________ .‎ ‎(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 ‎ ‎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___ .‎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_________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_________ g.‎ ‎ ‎ ‎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 ‎(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 _________ .‎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该反应是 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 _________ .‎ ‎ ‎ ‎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_________ ‎ ‎ _________ ‎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 ‎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_________ ;‎ ‎③ _________ ,如浓硫酸.‎ ‎ ‎ ‎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 ‎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_________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_________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_________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_________ .‎ ‎ ‎ ‎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_________ .‎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 .‎ ‎ ‎ ‎16.(2014•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 .‎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_________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 ‎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 ‎ ‎ ‎17.(201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 _________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_________ .‎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 猜想Ⅱ:溶质是 _________ ; 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 _________ 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 ‎ 猜想Ⅲ成立 ‎ ‎ ‎18.(2014•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 ‎25.0‎ 蒸发皿+食盐溶液(g)‎ ‎45.0‎ 蒸发皿+食盐晶体(g)‎ ‎27.4‎ 数据处理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_________ ‎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 ‎ ‎ ‎19.(2014•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 _________ m2(填“=”“>”或“<”).‎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 ‎ ‎20.(2014•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醋酸晶体试管内 _________ ,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_________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 _________ ‎ ‎(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两试管中均产生 _________ ‎ 不同的酸具 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E试管中产生 _________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 ‎ ‎ ‎21.(2014•烟台)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 .‎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 ‎ ‎ ‎22.(2014•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去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消失 ‎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 ‎【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_________ ,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Ⅰ 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 _________ ‎ 实验Ⅱ 步骤①:取适量白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 _________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 ‎ 溶液,过滤 ‎ 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 _________ 溶液 ‎ ‎ _________ ‎ ‎【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 _________ .‎ ‎【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 ‎ ‎ ‎23.(2014•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24.(2014•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_________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_________ .‎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_________ 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 ___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 ‎ ‎25.(2014•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26.(2014•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 ‎(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 ‎ ‎27.(2014•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_________ .‎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_________ .‎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 _________ 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 _________ 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_________ .‎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 ‎ ‎28.(2014•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4.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5.4‎ a ‎①表中a的值为 _________ .‎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_________  CO2+ _________  H2O+ _________  CO.‎ ‎ ‎ ‎29.(2014•咸宁)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 ‎30.(2014•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_________ 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_________ .‎ ‎ ‎ ‎ ‎ 一、解答题(共3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 H2SO4、HCl 、 BaCl2、HCl 、 KCl、HCl 、 H2SO4、KCl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4184544‎ 专题:‎ 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在进行推断中,需要明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溶有H2SO4、HCl溶液呈酸性;Na2CO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l2.利用以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对无色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写出溶液的可能组成.‎ 解答:‎ 解:‎ 根据溶液为无色溶液,可判断溶液中不含CuSO4;根据测得溶液的pH=1,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HCl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含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 MgCl2.综合以上分析,溶液可能由H2SO4、BaCl2、KCl、HCl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故溶液的可能组成有以下四种 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 故答案为: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 点评:‎ 本题利用了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中溶质的共存关系对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与判断;其中根据所加试剂与溶液形成沉淀的判断,对溶液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 ‎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由钠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设生成的NaOH的质量为x ‎2Na+2H2O═2NaOH+H2↑‎ ‎46 80‎ ‎4.6g x ‎ 解得:x=8g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答:(1)生成NaOH的质量是8g;(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问题的能力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 ‎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3:35.5 ;‎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9.3% (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4.5 g. ‎ 主要成分:‎ NaCl、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3‎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含量为0.9%,据此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9.3%.‎ ‎(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500cm3,则该盐水的质量为1g/cm3×500cm3=500g,则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500g×0.9%=4.5g.‎ 故答案为:(1)23:35.5;(2)39.3%;(3)4.5.‎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 +2H2O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 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 故答案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猜想四或四;‎ NaOH或氢氧化钠;‎ 有气泡产生;‎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 ‎ ‎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分子的不断运动 .‎ ‎(2)图2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 H2O+CO2=H2CO3 ;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且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也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解答:‎ 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且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从微观上来理解就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子的不断运动;‎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外,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位于下方的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故答案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2O+CO2=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酸碱指示剂遇酸碱的变色情况、分子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题目设计新颖,是一道好的中考试题.‎ ‎ ‎ ‎6.(2014•厦门)如图 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 ‎(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CO .‎ ‎(2)下表是燃烧 1kg 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 燃料 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 A.石油气 ‎2900‎ ‎5.0‎ B.天然气 ‎2500‎ ‎0.1‎ C.煤气 ‎2500‎ ‎11.0‎ ‎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 ‎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 A (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 C (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太阳能 .‎ ‎(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 ‎(1)空间不通风时,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窒息;‎ ‎(2)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 解:(1)空间不通风时,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窒息,故答案为:CO;‎ ‎(2)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故答案为:A;C;太阳能;‎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所考知识点联系生产生活,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 ‎ ‎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39:127:48 .‎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10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7.5 g.‎ 考点:‎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KIO3)可知,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钾的相对原子质量×钾原子个数)):(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 ‎(2)根据“每袋该食盐的质量×含碘量”计算即可;‎ ‎(3)根据“碘元素的质量÷加碘食盐的含碘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39:127:(16×3)=39:127:48;‎ 故答案为:39:127:48;‎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0.5kg×20mg∕kg=10mg,‎ 故答案为:10;‎ ‎(3)0.15mg÷20mg∕kg=0.0075kg=7.5g.‎ 故答案为:7.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 ‎ ‎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 ‎(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锌与稀硫酸放出氢气;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可判断锌已完全反应,反剩余固体为不能反应的铜;由铜和混合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和锌的质量.‎ ‎(2)由锌和稀硫酸的质量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利用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5%‎ ‎(2)固体中的锌的质量是10g﹣3.5g=6.5g;‎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z ‎ Zn+H2SO4=ZnSO4+H2↑‎ ‎ 65 98 161 2‎ ‎6.5g 49g×x z y x=20% y=0.2g z=16.1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9g+6.5g﹣0.2g=55.3g,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9.1%;‎ 答:(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9.1%;‎ 点评:‎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题中所发生的反应,判断出所余固体为铜,此为本题的突破口.‎ ‎ ‎ ‎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2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差,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完全反应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由碳酸钠质量与样品质量比计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3)根据完全反应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60g+5.4g﹣163.2g=2.2g 故答案为:2.2;‎ ‎(2)第三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与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4g×3+100g+60g﹣169.6g=6.6g 设前三次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6.6g x=15.9g y=10.95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8.1%‎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8.1%.‎ ‎(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00%=10.95%‎ 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0.95%.‎ 点评:‎ 根据第三次实验数据加入稀盐酸后剩余物质质量不再改变可知得,此时所加入的稀盐酸不再反应,碳酸钠完全反应,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可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得.‎ ‎ ‎ ‎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再求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6g+26.2g﹣50g=2.2g;‎ ‎(2)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2.2g 解得:x=5.3g y=5.85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0%=88.3%‎ ‎(3)反应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6g﹣5.3g)=6.55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3.1%‎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shi 88.3%;‎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3.1%.‎ 点评:‎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由原粉末中所含的氯化钠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所组成,解题时要注意到这点.‎ ‎ ‎ ‎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 检查原因,改进后继续过滤 .‎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该反应是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 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过滤后发现仍浑浊,应该检查原因,再次进行过滤,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B为氧化钙,所以反应②为氧化钙和水的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分析乙同学的方案可以知道,该方案无需加热,直接和稀盐酸反应,操作简单节约能源,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过滤后发现仍浑浊,应该检查原因,再次进行过滤;‎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B为氧化钙,所以反应②为氧化钙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分析乙同学的方案可以知道,该方案无需加热,直接和稀盐酸反应,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故答案为:(1)引流;检查原因,改进后继续过滤;‎ ‎(2)CaO+H2O═Ca(OH)2;放热;‎ ‎(3)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点评:‎ 本题是一道较为综合的实验探究题,既考查了物质的类别、实验方案的设计,又考查了依据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或HCl) ‎ ‎ 有气泡产生 ‎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③ 药品具有吸水性 ,如浓硫酸.‎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1)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暴漏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2)从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3)根据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回答.‎ 解答:‎ 解:(1)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钙变质成碳酸钙,根据结论部分变质,可知其中既含有氢氧化钙又含有碳酸钙.‎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是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稀盐酸(或HCl)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填:②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③药品具有吸水性 故答案为:(1)Ca(OH)2+CO2═CaCO3↓+H2O;(2)稀盐酸(或HCl)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3)②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③药品具有吸水性.‎ 点评:‎ 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特性可以顺利解决此种题型.‎ ‎ ‎ ‎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氯化氢的质量以及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利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求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 解:设生成CaCl2的质量为x,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y,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z.‎ CaCO3+2HCl=CaCl2+H2O+CO2↑ ‎ ‎100 73 111 44‎ y z x 4.4g x=11.1g ‎ y=10 g ‎ z=7.3g ‎ 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55.5g 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4.6% ‎ 答: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是中考计算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做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要写正确,始终不要忘记质量守恒定律.本考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中.‎ ‎ ‎ ‎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硫酸钡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根据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以及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2)根据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以及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填:蓝;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 ‎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 ‎ ‎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0.1g .‎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铁锈也能消耗一部分硫酸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根据质量差可以求生成氢气的质量;如果考虑不全面会影响计算结果.‎ 解答:‎ 解:(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填:Fe+H2SO4═FeSO4+H2↑.‎ ‎(2)完全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差,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为:33.2g+10.8g﹣43.9g=0.1g.‎ 故填:0.1g.‎ ‎(3)解:设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小烧杯中稀硫酸废液的质量为:33.2g﹣18.2g=15.0g,‎ Fe+H2SO4═FeSO4+H2↑‎ ‎ 98 2‎ ‎ X 0.1g ‎=‎ ‎ X=4.9g,‎ 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32.7%;‎ 答: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32.7%.‎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则铁锈消耗一部分硫酸,根据氢气求出的硫酸质量就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硫酸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偏小;铁锈也能消耗一部分硫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 ‎ ‎16.(2014•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强度大 、 质量轻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选取的酸的种类不同 .‎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 ‎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反应后装置A中药品的质量 或 测出反应前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 .‎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铝合金的性质分析;‎ ‎(2)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稀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 ‎(3)①从控制变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则铁可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4)①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因此只要测出反应后装置A中药品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铁中氧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或测出反应前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再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因铝合金材质强度大、质量轻,所以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 故答案为:强度大、质量轻;‎ ‎(2)钢铁的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稀盐酸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氧气、水;Fe2O3+6HCl═2FeCl3+3H2O.‎ ‎(3)①从图可以看出选取的酸的种类不同,因此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够合理;‎ 故答案为:选取的酸的种类不同;‎ ‎②实验二中,若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Fe+CuSO4═FeSO4+Cu;‎ ‎(4)①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2NaOH+CO2═Na2CO3+H2O;‎ ‎②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因此只要测出反应后装置A中药品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铁中氧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或测出反应前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再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反应后装置A中药品的质量;测出反应前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掌握常见合金的优点、钢铁锈蚀的原理和除锈原理以及根据实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17.(201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 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 猜想Ⅱ:溶质是 Na2CO3 ; 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 浑浊 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 ‎ 猜想Ⅲ成立 考点:‎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盐的化学性质.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提出猜想】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分析;‎ ‎【实验探究二】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故答案为: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提出猜想】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因此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可能形成的是碳酸钠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是两着的混合溶液;‎ 故答案为:Na2CO3;‎ ‎【实验探究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氯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反应掉)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证明猜想Ⅲ成立;‎ 故答案为:Na2CO3;‎ 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点评:‎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能力.‎ ‎ ‎ ‎18.(2014•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 ‎25.0‎ 蒸发皿+食盐溶液(g)‎ ‎45.0‎ 蒸发皿+食盐晶体(g)‎ ‎27.4‎ 数据处理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 ‎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C ‎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生成的氯化银固体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水的质量,进而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完成解答.‎ 解答:‎ 解:(1)设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2.87g ‎=‎ 解得:x=1.17g 答: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为1.17g;‎ ‎(2)根据题中数据可以知道氯化钠的质量为27.4g﹣25g=2.4g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45.0g﹣27.4g=17.6g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物理方法测定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说明得到食盐晶体偏多,根据题中的四个选项可以知道:‎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使液滴飞溅,而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低,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溶液的质量不会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产生影响,故B错误;‎ C、蒸发时有少量晶体就停止加热会使获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C正确;‎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只能使获取的固体质量偏低,从而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故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1.17g;‎ ‎(2)12%;C.‎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以及计算所要用到的数据;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样品中某一成分的质量.‎ ‎ ‎ ‎19.(2014•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2 g.‎ ‎(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 = m2(填“=”“>”或“<”).‎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 ‎(2)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相等进行解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求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即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故填:3.2;‎ ‎(2)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相等;故填:=;‎ ‎(3)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O2↑‎ ‎ 156 160 32‎ ‎ x y 3.2g ‎ x=15.6g y=1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解答即可.‎ ‎ ‎ ‎20.(2014•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醋酸晶体试管内 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 ,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浓 (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 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两试管中均产生 气泡 ‎ 不同的酸具 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H+ (填元素符号).‎ E试管中产生 白色沉淀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Na2CO3═2NaCl+H2O+CO2↑ .‎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BaCO3 (填化学式).‎ 考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金属可以和酸液反应,但是不能酸的固体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使纸张碳化,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稀硫酸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但是稀盐酸不能,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因此盛有醋酸晶体的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盛有醋酸溶液的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浓硫酸可以是纸张碳化,而稀硫酸不能,说明即使是同种酸,由于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向C和D两试管中加入碳酸钠,都会产生气泡,说明不同的酸因为组成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具有相似的性质;‎ E试管中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F试管中盐酸和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 Ⅰ、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说明C中碳酸钠过量,CF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Ⅱ、C中试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废液缸里除了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外,若过量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后还有剩余,那么碳酸钠还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 浓 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 ‎ 气泡 ‎ H+‎ ‎ 白色沉淀 Ⅰ、2HCl+Na2CO3═2NaCl+H2O+CO2↑;‎ Ⅱ、BaCO3.‎ 点评:‎ 这类题目主要是结合问题情景,通过分析、提炼常见酸碱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来补全实验设计中的空白,或者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或者进行简单计算等等.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根据所学认真、规范地填写好每一个小题.特别是猜想、操作、现象的描述要准确、精炼,绝不可出现错别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正确的进行书写和计算,切不可丢三落四.‎ ‎ ‎ ‎21.(2014•烟台)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12 .‎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元素质量比的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3)根据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故答案为:80;‎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故答案为:7:1:12;‎ ‎(3)设需要5%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x,则需要30%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100kg﹣x,根据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5%x+(100kg﹣x)×30%=100kg×10%,解得x=80kg,则需要30%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100kg﹣80kg=20kg.‎ 答:需要5%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80kg,则需要30%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20k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22.(2014•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 Cl2═Ba CO3↓+2NaCl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去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消失 ‎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 硫酸钡、碳酸钡 ‎ ‎【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氢氧化钠 ,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Ⅰ 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 氯化钡 ‎ 实验Ⅱ 步骤①:取适量白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 氯化钙 溶液,过滤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 ‎ 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 酚酞试液 溶液 ‎ ‎ 酚酞试液变红色 ‎ ‎【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 ‎【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能够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硫酸钡一般不溶于水、酸、碱,碳酸钡不溶于水,溶于酸;‎ 玻璃棒的作用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存在情况.‎ 解答:‎ 解: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Na2CO3+BaCl2═BaCO3↓+2NaCl;引流.‎ ‎【探究活动一】‎ 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时,沉淀部分消失,说明沉淀中既有原来的硫酸钡,又有反应生成的碳酸钡,原来的硫酸钡不能溶解,而生成的碳酸钡能和稀硝酸反应,溶解.‎ 故填:硫酸钡、碳酸钡.‎ ‎【探究活动二】‎ 由分析可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钡和氯化钡,那么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氢氧化钠.‎ 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的氯化钡已经和碳酸钠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钡.‎ 故填:氯化钡.‎ ‎ 取适量滤液乙,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可以把碳酸钠除去.‎ 故填:氯化钙.‎ 步骤①中的滤液中,氯化钠、氯化钙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如果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时,步骤①中的滤液显碱性,如果不含有氢氧化钠时,步骤①中的滤液显中性,可以通过滴加酚酞试液检验,结论中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那么加入酚酞试液时,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排除对检验氢氧化钠的干扰.‎ 故填: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点评:‎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时,要对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溶解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硫酸钡一般不溶于水、酸和碱,而碳酸钡属于碳酸盐,溶于酸.‎ ‎ ‎ ‎23.(2014•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由题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而样品中的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至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氯化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原混合物质中的氯化钠,另一部分则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解答:‎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50g﹣56.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是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解得,x=10.6g y=11.7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6.4%‎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之和.‎ 氯化钠的质量=11.7g+(11g﹣10.6g)=12.1g 溶液的质量=56.6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1.4%‎ 答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24.(2014•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红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氢氧化钠 .‎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3 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 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时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物质有剩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同样存在物质过量的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红;‎ ‎(2)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①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 ‎②若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以及氢氧化钠;若碳酸钠有剩余,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指示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是氢氧化钙有剩余,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指示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故有三种物质组合,故填:3;‎ ‎(4)改成氯化钙溶液,若碳酸钠有剩余,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同样可能会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故填:可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物质反应时过量问题的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 ‎ ‎25.(2014•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结合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可以求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2:32=1:1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是50.0g+2g﹣50.4g=1.6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 ‎68 32‎ x 1.6g ‎=‎ 解得:x=3.4g 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8%‎ 答: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 点评:‎ 本道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 ‎ ‎26.(2014•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 ‎(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由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稀盐酸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设HCl的质量为x;反应后所得NaCl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40g×10% x y x=3.65g y=5.85g 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 ‎(2)‎ 反应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7.6%‎ 答:(1)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反应后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7.6%‎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反应时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以及图示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 ‎ ‎27.(2014•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蛋白质 .‎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 红 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 甲 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酸碱起中和反应 .‎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分析回答;‎ ‎(2)根据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回答;‎ ‎(4)【交流讨论】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丙同学的判断;‎ ‎【探究结论】根据实验探究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料液中含有的物质;‎ ‎【知识应用】①根据酸能与碱反应分析;‎ ‎②根据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计算.‎ 解答:‎ 解:(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蛋白质;‎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3)上层料液是氢氧化钙的溶液,显碱性,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清液应变为红色;‎ ‎(4)【交流讨论】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两种物质不能同时存在,发发生的反应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 ‎【探究结论】由于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产生了沉淀,说明了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甲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酸碱起中和反应;‎ ‎②设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O+H2O=Ca(OH)256 74‎ ‎1.2kg x ‎ 解得:x=1.6kg 由Ca(OH)2+Na2CO3═CaCO3↓+2NaOH可知,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质量比为74:106.所以,纯碱是不足量的,应根据纯碱的质量进行计算;‎ 设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Ca(OH)2+Na2CO3═CaCO3↓+2NaOH ‎ 106 80‎ ‎ 0.53kg y ‎ 解得:y=0.4kg ‎ 故答为:(1)蛋白质;(2)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3)红;(4)【交流讨论】Ca(OH)2+Na2CO3═CaCO3↓+2NaOH;【探究结论】甲;【知识应用】①酸碱起中和反应;②需要烧碱的质量是0.4千克.‎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本题中掌握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 ‎ ‎28.(2014•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4.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5.4‎ a ‎①表中a的值为 1.4 .‎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6  CO2+ 12  H2O+ 2  CO.‎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乙醇的质量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a的值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 解:(1)设氧气质量为x C2H6O+3O22CO2+3H2O ‎46 96‎ ‎23g x ‎ x=48g 答:氧气质量48g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a的值=4.6g+8.8g﹣6.6g﹣5.4g=1.4g;‎ ‎②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6CO2+12H2O+2 CO.‎ 故答案为:①1.4;②6;12;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29.(2014•咸宁)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同时放出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差即为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而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依据氢气的质量可以求出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6.8g+50.0g﹣56.6g=0.2g;‎ ‎(2)设锌粒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 x=6.5g ‎ 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95.6%‎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95.6%.‎ 点评:‎ 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之差对相关的物质质量确定关系.‎ ‎ ‎ ‎30.(2014•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20 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溶解 .‎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4184544‎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分析.‎ 解答:‎ 解:(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 ‎(2)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5%x=600kg×0.5%,解得x=20kg.‎ ‎(3)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 故答案为:(1)6:1:12;(2)20;(3)溶解.‎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