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55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人教新版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当x=﹣1时,代数式3x+1的值是(  )‎ A. ﹣1 B. ﹣2 C. 4 D. ﹣4‎ ‎【答案】B ‎【解析】【分析】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把x=﹣1代入3x+1,‎ ‎3x+1=﹣3+1=﹣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 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F,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的中线,则该线段是(  )‎ A. 线段DE B. 线段BE C. 线段EF D. 线段FG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知线段BE是△ABC的中线,‎ 其余线段DE、EF、FG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24‎ A. 三棱柱 B. 正方体 C. 三棱锥 D. 长方体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的知识使用排除法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如图,由主视图为三角形,排除了B、D,‎ 由俯视图为长方形,可排除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做此类题时可利用排除法解答.‎ ‎4. 在“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小丽制定了如下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抽取乙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B. 在丙校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调查 C. 随机抽取150名老师进行调查 D. 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査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A. 抽取乙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不具有广泛性;‎ B. 在丙校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 C. 随机抽取150名老师进行调查,与考查对象无关,不可取;‎ D. 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査,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合理,‎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样本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5. 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EF∥CB,交AB于点F,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 24‎ A. 24 B. 18 C. 12 D. 9‎ ‎【答案】A ‎【解析】【分析】易得BC长为EF长的2倍,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4BC问题得解.‎ ‎【详解】∵E是AC中点,‎ ‎∵EF∥BC,交AB于点F,‎ ‎∴EF是△ABC的中位线,‎ ‎∴BC=2EF=2×3=6,‎ ‎∴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周长公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 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若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对应的数是(  )‎ A. ﹣2 B. 0 C. 1 D. 4‎ ‎【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原点位置,进而可得C点对应的数.‎ ‎【详解】∵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B=6‎ ‎∴原点在线段AB的中点处,点B对应的数为3,点A对应的数为-3,‎ 又∵BC=2,点C在点B的左边,‎ ‎∴点C对应的数是1,‎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 ‎7. 如图,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 24‎ A. B. 1 C. D. ‎ ‎【答案】B ‎【解析】【分析】连接BC,由网格求出AB,B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如图,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AC=,即AB2+BC2=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BAC=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8. 如图,小颖在围棋盘上两个格子的格点上任意摆放黑、白两个棋子,且两个棋子不在同一条网格线上,其中,恰好摆放成如图所示位置的概率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分析】先找出符合的所有情况,再得出选项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24‎ 共有12种情况,恰好摆放成如图所示位置的只有1种,所以概率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能找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本题的关键.‎ ‎9. 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  )‎ A. (﹣5,3) B. (1,﹣3) C. (2,2) D. (5,﹣1)‎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 ‎【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的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k>0,‎ A、把点(﹣5,3)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B、把点(1,﹣3)代入y=kx﹣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 C、把点(2,2)代入y=kx﹣1得到:k=>0,符合题意;‎ D、把点(5,﹣1)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0是解题的关键.‎ ‎10. 已知二次函数y=﹣x2+x+6及一次函数y=﹣x+m,将该二次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下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新图象,当直线y=﹣x+m与新图象有4个交点时,m的取值范围是(  )‎ 24‎ A. ﹣<m<3 B. ﹣<m<2 C. ﹣2<m<3 D. ﹣6<m<﹣2‎ ‎【答案】D ‎【解析】【分析】如图,解方程﹣x2+x+6=0得A(﹣2,0),B(3,0),再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折叠部分的解析式为y=(x+2)(x﹣3),即y=x2﹣x﹣6(﹣2≤x≤3),然后求出直线•y=﹣x+m经过点A(﹣2,0)时m的值和当直线y=﹣x+m与抛物线y=x2﹣x﹣6(﹣2≤x≤3)有唯一公共点时m的值,从而得到当直线y=﹣x+m与新图象有4个交点时,m的取值范围.‎ ‎【详解】如图,当y=0时,﹣x2+x+6=0,解得x1=﹣2,x2=3,则A(﹣2,0),B(3,0),‎ 将该二次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下方的部分图象的解析式为y=(x+2)(x﹣3),‎ 即y=x2﹣x﹣6(﹣2≤x≤3),‎ 当直线y=﹣x+m经过点A(﹣2,0)时,2+m=0,解得m=﹣2;‎ 当直线y=﹣x+m与抛物线y=x2﹣x﹣6(﹣2≤x≤3)有唯一公共点时,方程x2﹣x﹣6=﹣x+m有相等的实数解,解得m=﹣6,‎ 所以当直线y=﹣x+m与新图象有4个交点时,m的取值范围为﹣6<m<﹣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几何变换,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等,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 二、填空題(每小题4分,共20分)‎ 24‎ ‎11. 某班50名学生在2018年适应性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110分这个分数段的频率为0.2,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为_____人.‎ ‎【答案】10‎ ‎【解析】【分析】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频数÷数据总 数,进而得出即可.‎ ‎【详解】∵频数=总数×频率,‎ ‎∴可得此分数段的人数为:50×0.2=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频数与频率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 如图,过x轴上任意一点P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x>0),y=﹣(x>0)的图象交于A点和B点,若C为y轴任意一点.连接AB、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 ‎【答案】 ‎ ‎【解析】【分析】设出点P坐标,分别表示点AB坐标,由题意△ABC面积与△ABO的面积相等,因此只要求出△ABO的面积即可得答案..‎ ‎【详解】设点P坐标为(a,0)‎ 则点A坐标为(a,),B点坐标为(a,﹣)‎ ‎∴S△ABC=S△ABO =S△APO+S△OPB==,‎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两边AB、BC上的点.且AM=BN,点O是正五边形的中心,则∠MON 24‎ 的度数是_____度.‎ ‎【答案】72‎ ‎【解析】【分析】连接OA、OB、OC,根据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计算公式求出∠AOB,证明△AOM≌△BO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ON=∠AOM,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连接OA、OB、OC,‎ ‎∠AOB==72°,‎ ‎∵∠AOB=∠BOC,OA=OB,OB=OC,‎ ‎∴∠OAB=∠OBC,‎ 在△AOM和△BON中,‎ ‎,‎ ‎∴△AOM≌△BON,‎ ‎∴∠BON=∠AOM,‎ ‎∴∠MON=∠AOB=72°,‎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计算,掌握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4.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a≥2‎ ‎【解析】【分析】先把a当作已知条件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24‎ ‎【详解】,‎ 由①得:x≤2,‎ 由②得:x>a,‎ ‎∵不等式组无解,‎ ‎∴a≥2,‎ 故答案为:a≥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关键是掌握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 ‎15. 如图,在△ABC中,BC=6,BC边上的高为4,在△ABC的内部作一个矩形EFGH,使EF在BC边上,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边上,则对角线EG长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 ‎ ‎【解析】【分析】作AQ⊥BC于点Q,交DG于点P,设GF=PQ=x,则AP=4﹣x,证△ADG∽△ABC得,据此知EF=DG=(4﹣x),由EG=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如图,作AQ⊥BC于点Q,交DG于点P,‎ ‎∵四边形DEFG是矩形,‎ ‎∴AQ⊥DG,GF=PQ,‎ 设GF=PQ=x,则AP=4﹣x,‎ 由DG∥BC知△ADG∽△ABC,‎ 24‎ ‎∴,即,‎ 则EF=DG=(4﹣x),‎ ‎∴EG===,‎ ‎∴当x=时,EG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三、解答題(本大題10个小题,共100分)‎ ‎16. 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贵阳市教育局为了普及禁毒知识,提高禁毒意识,举办了“关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知识竞赛.某校初一、初二年级分别有300人,现从中各随机抽取2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进行调查分折,成绩如下:‎ 初一:‎ ‎68‎ ‎88‎ ‎100‎ ‎100‎ ‎79‎ ‎94‎ ‎89‎ ‎85‎ ‎100‎ ‎88‎ ‎100‎ ‎90‎ ‎98‎ ‎97‎ ‎77‎ ‎94‎ ‎96‎ ‎100‎ ‎92‎ ‎67‎ 初二:‎ ‎69‎ ‎97‎ ‎91‎ ‎69‎ ‎98‎ ‎100‎ ‎99‎ ‎100‎ ‎90‎ ‎100‎ ‎99‎ ‎69‎ ‎97‎ ‎100‎ ‎99‎ ‎94‎ ‎79‎ ‎99‎ ‎98‎ ‎79‎ ‎(1)根据上述数据,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成.‎ 整理、描述数据:‎ 分数段 ‎60≤x≤69‎ ‎70≤x≤79‎ ‎80≤x≤89‎ ‎90≤x≤100‎ 初一人数 ‎2‎ ‎2‎ ‎4‎ ‎12‎ 初二人数 ‎2‎ ‎2‎ ‎1‎ ‎15‎ 分析数据: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满分率如表:‎ 年级 平均教 中位教 满分率 24‎ 初一 ‎90.1‎ ‎93‎ ‎25%‎ 初二 ‎92.8‎ ‎   ‎ ‎20%‎ 得出结论:‎ ‎(2)估计该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在本次测试成绩中可以得到满分的人数共   人;‎ ‎(3)你认为哪个年级掌握禁毒知识的总体水平较好,说明理由.‎ ‎【答案】(1)99分,补全表格见解析;(2)270;(3)初二年级掌握禁毒知识的总体水平较好,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用初一、初二的总人数乘以其满分率之和即可得;‎ ‎(3)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意义解答可得.‎ ‎【详解】(1)由题意知初二年级的中位数在90≤x≤100分数段中,‎ 将90≤X≤100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为90、91、94、97、97、98、98、99、99、99、99、100、100、100、100,所以初二年级成绩的中位数为99分,补全表格如下:‎ 年级 平均教 中位教 满分率 初一 ‎90.1‎ ‎93‎ ‎25%‎ 初二 ‎92.8‎ ‎99‎ ‎20%‎ ‎(2)估计该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在本次测试成绩中可以得到满分的人数共600×(25%+20%)=270人,故答案为:270;‎ ‎(3)初二年级掌握禁毒知识的总体水平较好,‎ ‎∵初二年级的平均成绩比初一高,说明初二年级平均水平高,且初二年级成绩的中位数比初一大,说明初二年级的得高分人数多于初一,‎ ‎∴初二年级掌握禁毒知识的总体水平较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据的整理、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运用、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意义.‎ ‎17. 如图,将边长为m的正方形纸板沿虚线剪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拿掉边长为n 24‎ 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剩下的三块拼成新的矩形.‎ ‎(1)用含m或n的代数式表示拼成矩形的周长;‎ ‎(2)m=7,n=4,求拼成矩形的面积.‎ ‎【答案】(1)矩形的周长为4m;(2)矩形的面积为33.‎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矩形的周长公式列出代数式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列出矩形的面积,然后把m=7,n=4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求得.‎ ‎【详解】(1)矩形的长为:m﹣n,‎ 矩形的宽为:m+n,‎ 矩形的周长为:2[(m-n)+(m+n)]=4m;‎ ‎(2)矩形的面积为S=(m+n)(m﹣n)=m2-n2,‎ 当m=7,n=4时,S=72-42=33.‎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周长与面积、列代数式问题、平方差公式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和矩形的性质列出代数式解答.‎ ‎18. 如图①,在Rt△ABC中,以下是小亮探究与之间关系的方法:‎ ‎∵sinA=,sinB=,‎ ‎∴c=,c=,‎ ‎∴=,‎ 根据你掌握的三角函数知识.在图②的锐角△ABC中,探究、、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探究过程.‎ 24‎ ‎【答案】==,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三式相等,理由为:过A作AD⊥BC,BE⊥AC,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AD,在直角三角形AD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AD,两者相等即可得证.‎ ‎【详解】==,理由为:‎ 如图,过A作AD⊥BC,BE⊥AC,‎ 在Rt△ABD中,sinB=,即AD=csinB,‎ 在Rt△ADC中,sinC=,即AD=bsinC,‎ ‎∴csinB=bsinC,即=,‎ 同理可得=,‎ 则==.‎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9. 某青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给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赠送甲、乙两种树苗让其栽种.已知乙种树苗的价格比甲种树苗贵10元,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 ‎(1)求甲、乙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在实际帮扶中,他们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棵,此时,甲种树苗的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乙种树苗的售价不变,如果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那么他们最多可购买多少棵乙种树苗?‎ ‎【答案】(1)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2)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24‎ ‎【解析】【分析】(1)可设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元,则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10)元,根据等量关系: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可设他们可购买y棵乙种树苗,根据不等关系: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1)设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元,则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10)元,‎ 依题意有 ,‎ 解得:x=30,‎ 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解,‎ x+10=30+10=40,‎ 答: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 ‎(2)设他们可购买y棵乙种树苗,依题意有 ‎30×(1﹣10%)(50﹣y)+40y≤1500,‎ 解得y≤11,‎ ‎∵y为整数,‎ ‎∴y最大为11,‎ 答: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点F是DE的中点,AB与AG关于AE对称,AE与AF关于AG对称.‎ ‎(1)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2)若AB=2,求△AFD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S△ADF=.‎ 24‎ ‎【解析】【分析】(1)先根据轴对称性质及BC∥AD证△ADE为直角三角形,由F是AD中点知AF=EF,再结合AE与AF关于AG对称知AE=AF,即可得证;‎ ‎(2)由△AEF是等边三角形且AB与AG关于AE对称、AE与AF关于AG对称知∠EAG=30°,据此由AB=2知AE=AF=DF=、AH=,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1)∵AB与AG关于AE对称,‎ ‎∴AE⊥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E⊥AD,即∠DAE=90°,‎ ‎∵点F是DE的中点,即AF是Rt△ADE的中线,‎ ‎∴AF=EF=DF,‎ ‎∵AE与AF关于AG对称,‎ ‎∴AE=AF,‎ 则AE=AF=EF,‎ ‎∴△AEF是等边三角形;‎ ‎(2)记AG、EF交点为H,‎ ‎∵△AEF是等边三角形,且AE与AF关于AG对称,‎ ‎∴∠EAG=30°,AG⊥EF,‎ ‎∵AB与AG关于AE对称,‎ ‎∴∠BAE=∠GAE=30°,∠AEB=90°,‎ ‎∵AB=2,‎ ‎∴BE=1、DF=AF=AE=,‎ 则EH=AE=、AH=,‎ 24‎ ‎∴S△A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轴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 ‎21. 图①是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形状的骰子,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图②是一个正六边形棋盘,现通过掷骰子的方式玩跳棋游戏,规则是:将这枚骰子掷出后,看骰子向上三个面(除底面外)的数字之和是几,就从图②中的A点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连续跳动几个顶点,第二次从第一次的终点处开始,按第一次的方法跳动.‎ ‎(1)随机掷一次骰子,则棋子跳动到点C处的概率是   ‎ ‎(2)随机掷两次骰子,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棋子最终跳动到点C处的概率.‎ ‎【答案】(1);(2)棋子最终跳动到点C处的概率为.‎ ‎【解析】【分析】(1)和为8时,可以到达点C,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2)列表得到所有的情况数,然后再找到符合条件的情况数,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随机掷一次骰子,骰子向上三个面(除底面外)的数字之和可以是 6、7、8、9.‎ ‎(1)随机掷一次骰子,满足棋子跳动到点 C 处的数字是 8,则棋子跳动到点C处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列表得:‎ ‎9‎ ‎8‎ ‎7‎ ‎6‎ ‎9‎ ‎9,9‎ ‎8,9‎ ‎7,9‎ ‎6,9‎ ‎8‎ ‎9,8‎ ‎8,8‎ ‎7,8‎ ‎6,8‎ ‎7‎ ‎9,7‎ ‎8,7‎ ‎7,7‎ ‎6,7‎ ‎6‎ ‎9,6‎ ‎8,6‎ ‎7,6‎ ‎6,6‎ 24‎ 共有16种可能,和为14可以到达点C,有3种情形,‎ 所以棋子最终跳动到点C处的概率为.‎ ‎【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概率公式等知识,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2. 六盘水市梅花山国际滑雪自建成以来,吸引大批滑雪爱好者,一滑雪者从山坡滑下,测得滑行距离y(单位:cm)与滑行时间x(单位:s)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的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滑行时间x/s ‎0‎ ‎1‎ ‎2‎ ‎3‎ ‎…‎ 滑行距离y/cm ‎0‎ ‎4‎ ‎12‎ ‎24‎ ‎…‎ ‎(1)根据表中数据求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现测量出滑雪者的出发点与终点的距离大约800m,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终点?‎ ‎(2)将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补充完整后,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他需要199.500625s才能到达终点;(2)y=2(x+)2+.‎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求出y=80000时x的值即可得;‎ ‎(2)根据函数图象平移“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该抛物线过点(0,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 将(1,4)、(2,12)代入,得:,‎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2x,‎ 当y=80000时,2x2+2x=80000,‎ 解得:x=199.500625(负值舍去),‎ 即他需要199.500625s才能到达终点;‎ ‎(2)∵y=2x2+2x=2(x+)2﹣,‎ 24‎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函数解析式为 y=2(x+2+)2﹣+5=2(x+)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图象平移的规律.‎ ‎23. 如图,AB为⊙O的直径,且AB=4,点C在半圆上,OC⊥AB,垂足为点O,P为半圆上任意一点,过P点作PE⊥OC于点E,设△OPE的内心为M,连接OM、PM.‎ ‎(1)求∠OMP的度数;‎ ‎(2)当点P在半圆上从点B运动到点A时,求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 ‎【答案】(1)∠PMO=135°;(2)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为2πcm.‎ ‎【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MOP=∠MOC,∠MPO=∠MPE,再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分两种情况,当点M在扇形BOC和扇形AOC内,先求出∠CMO=135°,进而判断出点M的轨迹,再求出∠OO'C=90°,最后用弧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OPE的内心为M,‎ ‎∴∠MOP=∠MOC,∠MPO=∠MPE,‎ ‎∴∠PMO=180°﹣∠MPO﹣∠MOP=180°﹣(∠EOP+∠OPE),‎ ‎∵PE⊥OC,即∠PEO=90°,‎ ‎∴∠PMO=180°﹣(∠EOP+∠OPE)=180°﹣(180°﹣90°)=135°;‎ ‎(2)如图,∵OP=OC,OM=OM,‎ 而∠MOP=∠MOC,‎ ‎∴△OPM≌△OCM,‎ ‎∴∠CMO=∠PMO=135°,‎ 所以点M在以OC为弦,并且所对的圆周角为135°的两段劣弧上(和);‎ 点M在扇形BOC内时,‎ 过C、M、O三点作⊙O′,连O′C,O′O,‎ 24‎ 在优弧CO取点D,连DA,DO,‎ ‎∵∠CMO=135°,‎ ‎∴∠CDO=180°﹣135°=45°,‎ ‎∴∠CO′O=90°,而OA=4cm,‎ ‎∴O′O=OC=×4=2,‎ ‎∴弧OMC的长==π(cm),‎ 同理:点M在扇形AOC内时,同①的方法得,弧ONC的长为πcm,‎ 所以内心M所经过的路径长为2×π=2π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公式、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和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点I的运动轨迹.‎ ‎2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P是BC边上的一点,且BP=2CP.‎ ‎(1)用尺规在图①中作出CD边上的中点E,连接AE、B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如图②,在(1)的条体下,判断EB是否平分∠AEC,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连接EP并廷长交AB的廷长线于点F,连接AP,不添加辅助线,△PFB能否由都经过P点的两次变换与△PAE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说明理由,并写出两种方法(指出对称轴、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平移距离)‎ ‎【答案】(1)作图见解析;(2)EB是平分∠AEC,理由见解析; (3)△PFB能由都经过P点的两次变换与△PAE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变换的方法为:将△BPF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和△EPA重合,①沿PF折叠,②沿AE折叠.‎ 24‎ ‎【解析】【分析】(1)根据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法作图即可得出结论;‎ ‎(2)先求出DE=CE=1,进而判断出△ADE≌△BCE,得出∠AED=∠BEC,再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AED,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AEP≌△FBP,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依题意作出图形如图①所示;‎ ‎(2)EB是平分∠AEC,理由:‎ ‎∵四边形ABCD是矩形,‎ ‎∴∠C=∠D=90°,CD=AB=2,BC=AD=,‎ ‎∵点E是CD的中点,‎ ‎∴DE=CE=CD=1,‎ 在△ADE和△BCE中,,‎ ‎∴△ADE≌△BCE,‎ ‎∴∠AED=∠BEC,‎ 在Rt△ADE中,AD=,DE=1,‎ ‎∴tan∠AED==,‎ ‎∴∠AED=60°,‎ ‎∴∠BCE=∠AED=60°,‎ ‎∴∠AEB=180°﹣∠AED﹣∠BEC=60°=∠BEC,‎ ‎∴BE平分∠AEC;‎ ‎(3)∵BP=2CP,BC==,‎ ‎∴CP=,BP=,‎ 24‎ 在Rt△CEP中,tan∠CEP==,‎ ‎∴∠CEP=30°,‎ ‎∴∠BEP=30°,‎ ‎∴∠AEP=90°,‎ ‎∵CD∥AB,‎ ‎∴∠F=∠CEP=30°,‎ 在Rt△ABP中,tan∠BAP==,‎ ‎∴∠PAB=30°,‎ ‎∴∠EAP=30°=∠F=∠PAB,‎ ‎∵CB⊥AF,‎ ‎∴AP=FP,‎ ‎∴△AEP≌△FBP,‎ ‎∴△PFB能由都经过P点的两次变换与△PAE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变换的方法为:将△BPF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和△EPA重合,①沿PF折叠,②沿AE折叠.‎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等,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关的性质与定理、判断出△AEP≌△△FBP是解本题的关键.‎ ‎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m>1)图象上一点,点A的横坐标为m,点B(0,﹣m)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点,连接AB,AC⊥AB,交y轴于点C,延长CA到点D,使得AD=AC,过点A作AE平行于x轴,过点D作y轴平行线交AE于点E.‎ ‎(1)当m=3时,求点A的坐标;‎ ‎(2)DE=   ,设点D的坐标为(x,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连接BD,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与(2)中的函数图象交于点F,当m为何值时,以A、B、D、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 ‎【答案】(1)点A坐标为(3,6);(2)1,y=(x>2);(3)m=2时,以A、B、D、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代入m值即可求得;‎ ‎(2)利用ED∥y轴,AD=AC构造全等三角形将求DE转化为求FC,再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FC;用m表示D点坐标,利用代入消元法得到y与x函数关系.‎ ‎(3)数值上线段中点坐标等于端点坐标的平均数,坐标系中同样可得线段中点横纵坐标分别是端点横纵坐标的平均数,利用此方法表示出F点坐标代入(2)中函数关系式即可.‎ ‎【详解】(1)当m=3时,y=,‎ ‎∴当x=3时,y=6,‎ ‎∴点A坐标为(3,6);‎ ‎(2)如图,延长EA交y轴于点F,‎ ‎∵DE∥x轴 ‎∴∠FCA=∠EDA,∠CFA=∠DEA,‎ ‎∵AD=AC,‎ ‎∴△FCA≌△EDA,‎ 24‎ ‎∴DE=CF,‎ ‎∵A(m,m2﹣m),B(0,﹣m),‎ ‎∴BF=m2﹣m﹣(﹣m)=m2,AF=m,‎ ‎∵Rt△CAB中,AF⊥x轴,‎ ‎∴△AFC∽△BFA,‎ ‎∴AF2=CF•BF,‎ ‎∴m2=CF•m2,‎ ‎∴CF=1,‎ ‎∴DE=1,‎ 故答案为:1;‎ 由上面步骤可知,点E坐标为(2m,m2﹣m),‎ ‎∴点D坐标为(2m,m2﹣m﹣1),‎ ‎∴x=2m,‎ y=m2﹣m﹣1,‎ ‎∴把m=代入y=m2﹣m﹣1,‎ ‎∴y=(x>2);‎ ‎(3)由题意可知,AF∥BD 当AD、BF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 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A、D和B、F的横坐标、纵坐标之和分别相等 设点F坐标为(a,b)‎ ‎∴a+0=m+2m b+(﹣m)=m2﹣m+m2﹣m﹣1‎ ‎∴a=3m,b=2m2﹣m﹣1‎ 代入y=,得 ‎2m2﹣m﹣1=,‎ 解得m1=2,m2=0(舍去)‎ 当FD、AB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时,‎ 同理设点F坐标为(a,b),‎ 24‎ 则a=﹣m,b=1﹣m,则F点在y轴左侧,由(2)可知,点D所在图象不能在y轴左侧 ‎∴此情况不存在,‎ 综上当m=2时,以A、B、D、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为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判定及用字母表示坐标等基本数学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利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