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9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 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 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 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 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 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 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 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 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 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 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 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 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 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 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 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 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 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 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
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 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 会的基石》《人民日报》2018.12.02)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三条主线,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B. 智能化阶段主要特征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它促使了数字经济的产生。
C. 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智能化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智慧社会。
D. 盘活和赋能数据的关键是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重视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建设智慧社会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指明了方向。
B. 第二段通过阐述信息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
C. 文章使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比喻,生动地阐明了“盘活”数据的必要性。
D. 文章把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强调了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
B. 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C. 我国经济社会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但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严重不足。
D. 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必然要求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11月29曰电:总投资12亿余元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 家验收。该设施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为国内外生命科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再添强劲原动力。
该设施汇聚了生物质谱、生物大数据与超级计算、冷冻电镜等尖端技术平台,为深度解析蛋白质组及
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全景式揭示人类、重要动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等相关分 子机制,提供高通量分析、高时空分辨、高复杂度覆盖、大数据解析、智能化知识发现等一站式综合技术 体系。
该设施将为通量发现与重大疑难病症的诊断、预防、治疗紧密相关的功能蛋白质和药物靶标提供独到 的强大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该设施调试运行3年多来,已直接支撑了近400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产出了300余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的高水平科学论文、100余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项目首席科学家贺福初院士和王志新院士表示,蛋白质科学是生物科技与信息科技的交叉学科,是未 来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将努力把该设施建设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的集聚和培养平台。(摘编自《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国家验收》《人民日报》2018.11.29)
材料二:
和以往走进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相比,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设施没能在视觉上给人造成强大冲击。
“我们这里主要是一些体量相对较小的生命科学研究的仪器集群,以至于在立项之初,是否将上海设施 列入大科学工程都存在争议。”雷鸣说道。
可别小瞧这里的“仪器集群”。上海设施自2014年5月试运行以来,前来参观的1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其 他国际知名专家对设备的先进性纷纷“点赞”。
雷鸣回忆道,十多年前,我国在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虽然已取得一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 但整体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蛋白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于2008年被批准立项,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分为上海和北京两部分,上海设施以建 设蛋白质结构解析能力为主。
围绕从生物体的空间尺度和生命过程的时间尺度来研究蛋白质,上海设施构建了由规模化蛋白质制备 系统、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系统、核磁分析系统、集成化电镜分析系统、蛋白质动态分析系统、质谱分析 系统、复合激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子影像系统和教据库与计算分析系统组成的9大技术系统,具备规模化蛋 白质制备、多尺度结构分析、多层次动态研究、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以及数据库与计算分析5大能力。(摘 编自《探秘蛋白质的“前世今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科技日报》)
材料三: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蛋白质研究取得的众多成果也将是新药创制、传染病防诊治、农作物改良、生物能 源转化、工业生物催化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创新源泉。
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引领了我国蛋白质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包括解 析了一批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空间结构,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人类正常肝组织、肝 病和肝癌系列的蛋白质表达谱和相互作用网络图;发现200余种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潜在药物象标或诊断标 志物等。
但是,与国际蛋白质研究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蛋白质研究源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重点需要促进 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关注蛋白质研究的原创性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合力。(摘编自《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百度百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汇聚了生物质谱等尖端技术平台,为专门研究蛋白质提 供高通量分析等一站式综合技术体系。
B.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我国蛋白质科学发展,经过科学家们不懈努力,蛋白质科学研究国家级 基础设施项目在2008年被批准立项。
C. 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设施主要围绕从生物体的空间尺度和生命过程的时间尺度来研究蛋白质,由9大技术系统组成,具备5大能力。
D. 对蛋白质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有助于重大疑难病症诊断、防治,新药创制以及 工业、农业、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创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上海和北京两部分都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工程项目,北京设施落成较晚,从2008年立项到落成,经过了十年的建设。
B. 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设施是一些体量相对较小的仪器集群,明显落后于北京蛋白质科学研究国家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技术体系。
C. 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整体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源头创新能力不足,解决 重大科学问题的合力没有形成等方面。
D. 蛋白质科学是生物科技与信息科技的交叉学科,是未来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建设上海和北京两个设施是 国家抢占生命科技前沿的战略部署。
6. 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蚕儿
陈忠实
①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②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
③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 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④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 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膩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
⑤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⑥“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⑦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⑧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 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 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⑨“怎么弄破的?”他问。
⑩“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
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拍着手,“养蚕的同学多吗?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 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 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 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要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 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
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握住了蒋老师的手。
他向我讨要我发表过的小说。
我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记起来该暖蚕籽儿了。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 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 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 在学生眼中新来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姓名 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 小说运用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截,毫无留恋。
D. 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老师却 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8. 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 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累迁尚书右丞。出为冀州刺史,继母杜氏 不肯随咸之官,自表解职。三旬之间,迁司徒左长史。惠帝即位,杨骏辅政。时司隶荀恺丧,自表赴 哀,诏听之而未下,恺乃造骏。咸因奏曰:“死丧之戚,兄弟孔怀。同堂亡陨,方在信宿(两宿),圣恩矜悯,听使临丧。诏未下而便以行造,急谄媚之敬,无友于之情。宜加显贬,以隆风教。”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 乃止居无何,骏诛。咸转为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咸再为本郡中正,遭继母忧去官。顷之,起以议 郎,长兼司隶校尉。咸前后固辞,不听,敕使者就拜,咸复送还。公车不通,催使摄职。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咸又上表曰:“臣既驽弱,不胜重任。加在哀疚,假息日阕,陛下过意,授非所堪。披露丹款,归穷上闻,谬诏既往,终然无改。”时朝廷宽弛,放恣,交私请 托,朝野溷淆。咸奏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肃然,贵戚慑伏。时仆射 王戎兼吏部,咸奏:“戎备位台辅,兼掌选举,不能谧静风俗,以凝庶绩,至令人心倾动,开张浮竞。中郎 李重、李义不相匡正。请免戎等官。”诏曰:“戎职在论道,吾所崇委,其解禁止。”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 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诏亦不许。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谥曰贞。(选自《 晋书·傅咸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 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B. 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 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C. 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 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D. 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 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马,古代官名,是太子的侍从官。因在太子出行时作前导,故又称为“太子洗马”。
B. 从兄,也称堂兄,是叔、伯之子中年纪长于自己的人。也泛指同族中同辈的男性。
C. 印绶,印信和系印的绶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它也用来借指官爵。
D. 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在汉代以右为上,所以称豪门大族为豪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咸注重孝道,尊重孝顺继母。傅咸出朝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他前往,于是傅咸上表请求免 职,在家侍奉继母;继母去世后,又离职为她守丧。
B. 傅咸耿直狷介,痛恨势利小人。傅咸认为荀恺在诏书还没下达时就去辞行,拜访要人,急于表现谄媚逢 迎的恭敬,就上书要求对他从重贬黜,以弘扬教化。
C. 傅咸恪守礼制,拒不接受诏命。因继母去世离职,不久,傅咸被起用为议郎,长兼司隶校尉,他前后多 次推辞,都未获准,就派人去拜见皇上,并归还印绶。
D. 傅咸不畏豪强,弹劾豪右重臣。豪强大族扰乱朝野,他上奏罢免许多高官,京城肃然;他认为王戎没有 尽职使风俗淳朴,李重、李义也没能匡正,一并弹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
(2)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各小题。
秋思
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①。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注释:①碪:砧子,过去妇女捣衣用的石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夏天烈日当空,热得让人几乎不能禁受,可喜的是秋天来到了,园林一片秋色。
B. 颔联紧承上联续写秋色,阴云遮日,露气侵帘,初秋的凉爽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
C. 颈联情景交融,衰发与落叶、苦吟与碪声,意象互相映衬,将情感与景色有机融合。
D. 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由景到情,重在抒情议论,过渡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15.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名篇名句默写
16. 《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天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的两句是“ , ”。
17. 《论语·为政》中“ , ”两句强调“学”与“思”不能偏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18. 韩愈的《师说》一文中称赞圣人,说虽然他们超出众人很多,“ ”,表现得虚心而好学;同时批评 当时的普通人,尽管远不如圣人,“ ”。
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多年前,国产首艘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潜艇列装肖海生所在的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得知这个消息,肖海生整个人被“点燃”了。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设计建造的国家 。操纵这个世界领先的舰艇,是从零起步。肖海生开始了艰难的学习、研究过程。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温度高达 40多摄氏度的舱底研究装备,( )。一次执行任务中,某动力装备气压不稳定,按照操作规程必须停机检 查。肖海生略一思索,拿起木榔头缠上几层棉布,对着管路“哐、哐”敲击数十下,不一会儿装备气压恢复正常,把班里的战士看得 。肖海生成为我国首艘AIP潜艇艇员以来, ,数公里长的管路走向、几
百个阀门位置、上千组技术参数,全部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翻开他的笔记本,记者发现,说明书上简单 的图纸到了本子上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各种关键装备的性能参数、安全风险、备件名称、排障方法 。 前几年,AIP潜艇大量列装支队之后,但凡有重大任务,支队领导都喜欢“点将”肖海生。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持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战友们称他为“定海神针”。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屈一指 目瞪口呆 日月如梭 一应俱全
B. 屈指可数 目瞪口呆 寒来暑往 应有尽有
C. 首屈一指 张口结舌 寒来暑往 一应俱全
D. 屈指可数 张口结舌 日月如梭 应有尽有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灰白色的长航服往往不到半天就被染成“迷彩服”
B. 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往往不到半天就把灰白色的长航服染成“迷彩服”
C. 一天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往往不到半天就把灰白色的长航服染成“迷彩服”
D. 一天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灰白色的长航服往往不到半天就被染成“迷彩服”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肖海生也不负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战友们称他为“定海神针”。
B. 肖海生也不负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誉为“定海神针”。
C. 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誉为“定海神针”。
D.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持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称为“定海神针”。
22. 这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一幅画,标题为《锣鼓响》。请说说这幅画构思的巧妙之处。不超过100个字。(5分)
23.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冷静思细致想,消防官兵的沉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忠诚、献身、刻苦、体能优技术强、听指挥打胜仗、舍小家顾大家、攻坚克难、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舍己救人、赴汤蹈火、苦练本领
写作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新中国建设时期口号
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当今宣传标语
③追求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励志语
要求:
(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