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0 KB
  • 2021-05-13 发布

安徽专用版高考化学 阶段滚动检测三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阶段滚动检测(三)‎ 第一~七章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滚动单独考查)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与足量金属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中约含有NA个氦原子 C.将NA个NH3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 D.常温下‎32 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2NA个氧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 ‎2.不能用来表示其结构的微粒是(  )‎ A.Ne    B.F-    C.Al3+    D.S2-‎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W的质子数之和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X元素最少可形成五种氧化物 B.Y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 C.W元素的氢化物比H2O稳定 D.Z的单质和Y的单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2019·许昌模拟)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5.(滚动交汇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143‎ B.纯碱、CuSO4·5H2O和生石灰分别属于盐、混合物和氧化物 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NH3、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6.(滚动单独考查)取100 mL 0.3 mol/L和300 mL 0.25 mol/L的硫酸注入 ‎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 B.0.42 mol/L C.0.56 mol/L D.0.26 mol/L ‎7.(滚动单独考查)(2019·临沂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2OH-===CaCO3↓+2H2O+CO B.4 mol/L的NaAlO2溶液和7 mol/L的盐酸等体积均匀混合:‎ ‎4AlO+7H++H2O===3Al(OH)3↓+Al3+‎ C.0.1 mol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含0.1 mol Cl2的氯水:2Fe2++2Br-+2Cl2===‎ ‎2Fe3++Br2+4Cl-‎ D.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Mg2++2HCO+2OH-===MgCO3↓+CO+2H2O ‎8.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 试剂 甲 乙 丙 丁 ‎4 mol·L-1‎ H2SO4/mL ‎20‎ V1‎ V2‎ V3‎ 饱和CuSO4‎ 溶液/mL ‎0‎ ‎2.5‎ V4‎ ‎10‎ H2O/mL V5‎ V6‎ ‎8‎ ‎0‎ 收集气体所 需时间/s t1‎ t2‎ t3‎ t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t3=t4‎ B.V4=V5=10‎ C.V6=7.5‎ D.V1<V2<V3<20‎ ‎9.(滚动单独考查)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Cl-‎ B.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NH、Na+、SO、Cl-‎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Na+、I-、SO D.c(Al3+) =0.1 mol·L-1的溶液中:Na+、NH、AlO、SO ‎10.(滚动交汇考查)A、B、C、D四种物质间能够实现下列转化,不符合转化关系的A物质是(  )‎ ABC A.硅 B.硫 C.钠 D.氯气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12.T ℃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反应进行的前4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075 mol·L-1·min-1‎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13.(2019·安庆模拟)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①>⑦‎ B.电负性:②<④‎ C.相应离子的半径:②>⑥>①‎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⑦<④‎ ‎14.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制取Na2FeO4的反应为: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是反应的还原剂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Na2FeO4既是反应的氧化产物,又是反应的还原产物 D.Na2FeO4能消毒杀菌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15.温度为T ℃,压强为1.01×106 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g)+ B(g)‎3C(?),测得此时c(A)=0.022 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 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 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4.04×107 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75 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  )‎ ‎①C为非气态;②C为气态;③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气态;④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A.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6.(2019·北京模拟)如图为反应2X(g)+Y(s)2Z(g)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和b表示两个反应过程的反应热不同 B.曲线a一定表示反应是在无催化剂时的反应过程 C.增大压强,X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一定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滚动交汇考查)A、B、D、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A、B、D位于同一周期,D、Y位于同一主族。A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②D的氢化物是最常用的溶剂。请回答:‎ ‎(1)AD2中具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2)高温时,‎6 g A的单质与D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两种还原性气体,吸收的热量为65.75 kJ,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氢元素可组成含有10个电子的X-,与X-组成元素相同,原子个数比也相同的分子制备D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盛有一定量红棕色气体BD2的‎4 L容器压缩至‎2 L,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容器内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的2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中容器内气体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D2与D2反应生成YD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2019·池州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E、G、Q、M、R、T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请用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T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2)G和E的原子可形成与Ne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这两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离子符号)    ;Q、M、R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 ‎(3)M、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共有    个σ键    个π键;分子构型是    。‎ ‎(4)A分别与D、E、R形成的分子中,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是(填分子式)     。‎ ‎(5)从所给元素中组成合适的反应物,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元素M、R的非金属性强弱      。‎ ‎(6)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所示,“‎1”‎所对应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所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19.(8分) (2019·大连模拟)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 CO(g)+2H2(g)CH3OH(g) ΔH<0,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条件不变,仅把温度改为‎500℃‎,请在图上画出此温度下甲醇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3)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增大压强,K值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300 ℃‎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B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 ‎20.(10分)(2019·昆明模拟)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是金属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且W、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Y、Z是非金属元素,Y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W2Y;G在Y的前一周期,其原子最外层比Y原子最外层少1个电子。‎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制取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恰好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G的氧化物GO与一氧化碳两种气体能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污染、能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若有‎33.6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一氧化碳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5)298 K时,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并放出a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备Z的单质时,常用排WZ的饱和溶液法进行收集,其理由是(请结合化学平衡理论简要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环境问题备受全世界关注。化工厂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 ‎)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汽车尾气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113 kJ·mol-1。为了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在t℃时,将2 mol NO与1 mol CO充入‎1 L 反应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O(g)、CO(g)、N2(g)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当15 min达到平衡时,此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此条件下反应的K=        (填计算结果,可用化简后的分数值表示)‎ ‎(3)根据图中20~25 min内发生变化的曲线,分析引起该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CO物质的量 ‎(4)当15 min达到平衡后,若保持体系温度、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NO、1 mol CO,平衡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1 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Cl-,转移2 mol电子,A错;He为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11.2 L He含有0.5 mol 原子,B错;溶液的体积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C错;O3和O2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32 g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D对。‎ ‎2.【解析】选D。该微粒可能为原子Ne,也可能为阳离子Al3+,也可能为阴离子F-,但是不可能为S2-,因为S2-的核外有18个电子,D错。‎ ‎3.【解析】选A。根据表格中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X、Y、Z、W为第二、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为a,W的原子序数为a+9,由X、W的质子数之和为23可知,‎2a+9=23,a=7。所以X、Y、Z、W分别为N、F、Si、S四种元素。N的常见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N2O5等,A对;F的氢化物为HF,HF的水溶液为弱酸,B错;H2S的稳定性弱于H2O,C错;Si与F2反应,生成SiF4,Si与F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 ‎4.【解析】选B。单质分子中也可能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A错;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B对;非极性键也存在于化合物中如Na2O2、C2H2等,C、D错。‎ ‎5.【解析】选D。U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为235-92×2=51,A错;CuSO4·5H2O为纯净物,B错;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和Cl-,C错;NH3为非电解质,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D对。‎ ‎6.【解析】选B。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2×(‎0.1 L×0.3 mol·L-1+‎0.3 L×0.25 mol·L-1)=0.21 mol,所以H+的浓度为0.21 mol/‎0.5 L=0.42 mol·L-1,B对。‎ ‎7.【解析】选D。Ca(HCO3)2与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 ‎2OH-===CaCO3↓+2H2O+CO,A对;NaAl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发生反应,根据AlO+H++H2O===Al(OH)3↓可知AlO完全反应,H+剩余,后继续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所以Al(OH)3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对;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l2,Fe2+完全反应,Br-部分反应,C对;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应该生成Mg(OH)2沉淀,因为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小,D错。‎ ‎8.【解析】选C。因为该实验仅研究CuSO4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H2SO4的量应相同,V1=V2=V3=20,D错;硫酸的物质的量相同,H2SO4的浓度相同,H2SO4才对反应速率影响相同,则溶液的体积相同,根据丁组数据可知,CuSO4溶液与H2O的体积之和为10 mL,所以V4=2、V5=10、V6=7.5,B错、C对;CuSO4的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t1、t2、t3、t4不相等,A错。‎ ‎9.【解析】选A。pH试纸显深蓝色,说明溶液的碱性较强,NH与OH-不能共存,B错;ClO-与I-或ClO-与SO不能共存,C错;Al3+与AlO不能大量共存,D错。‎ ‎10.【解析】选A。硫可以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硫后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B项正确;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可得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又可得到过氧化钠,C项正确;氯气可以和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三氯化铁可以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项正确。‎ ‎11.【解析】选D。燃烧热的定义为‎25 ℃‎、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液态水为稳定氧化物形式,故A错;B项,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N2(g)+3H2(g)2NH3(g)对应的热量是1 mol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虽然投入0.5 mol的氮气,但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 mol。所以ΔH的值大于-38.6,B错;C项,氢原子转化为氢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说明2 mol氢原子的能量大于1 mol氢分子的能量,C错;D项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D正确。‎ ‎12.【解析】选B。根据图1可知,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分别为0.6 mol、0.2 mol、0.4 mo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A对;根据图2可知,T2先达到平衡,T2>T1,升高温度Y的百分含量减少,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B错;前4 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6 mol,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2 L×4 min )=0.075 mol·L-1·min-1,C对;从图3可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只是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缩短,结合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改变的措施只能是使用了催化剂,D对。‎ ‎13.【解析】选B。由题意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代表O、Mg、Li、P、Cl、Na、N。A项,第一电离能:N>O;B项,电负性:MgNa+>Mg2+‎ ‎;D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NH3>PH3。‎ ‎14.【解析】选B。Fe2O3反应后生成Na2FeO4,Fe的化合价升高,Fe2O3为还原剂,Na2FeO4为氧化产物;Na2O2中的-1价O反应后生成Na2FeO4和Na2O中的-2价O,Na2O2为氧化剂,Na2FeO4和Na2O为还原产物,A对、B错、C对,Na2FeO4能够杀菌消毒是因为+6价Fe具有强氧化性,D对。‎ ‎15.【解析】选B。第一次平衡与第二次平衡相比,c(A)增加的浓度大于因压强增加的程度,故增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可确定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气态;第二次平衡与第三次平衡相比,c(A)浓度的增加程度小于因压强增加的程度,故增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确定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故选B项。‎ ‎16.【解析】选D。反应热与反应过程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A错;曲线a也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但是催化剂a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b的催化效果差,B错;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X的转化率不变,C错;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D对。‎ ‎17.【解析】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为C;D的氢化物是最常用的溶剂,D为O;B为N;Y与O同主族,Y为S。‎ ‎(1)CO2中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2)‎6 g C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 mol C完全与水蒸气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31.5 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ΔH=+131.5 kJ·mol-1。‎ ‎(3)X-为OH-,与OH-组成元素相同,原子个数为1∶1 的分子为H2O2,H2O2制备O2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将容器的体积从‎4 L压缩至‎2 L,容器内的压强瞬间变为原来的2倍,但是因为存在2NO2N2O4平衡,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也减小,小于原来的2倍。因为开始容器体积减小,NO2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加深,后因为平衡的移动,NO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5)SO2与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答案:(1)共价键 ‎(2)C(s)+H2O(g)===CO(g)+H2(g)‎ ΔH=+131.5 kJ·mol-1‎ ‎(3)2H2O22H2O+O2↑‎ ‎(4)小于 2NO2N2O4为可逆反应,当将其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时,平衡向右移动,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减少,容器内压强小于原来的2倍 先变深后变浅 ‎(5)2SO2+O22SO3 K= ‎18.【解析】根据题给部分元素周期表可知A、D、E、G、Q、M、R、T分别为H、C、N、Na、Si、S、Cl、Fe。‎ ‎(1)Fe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Na和N的原子可形成与Ne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这两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3->Na+;Si、S、Cl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Cl。‎ ‎(3)S、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为CS2,分子中共有2个σ键2个π键;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4)H分别与C、N、Cl形成的分子中,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是NH3。‎ ‎(5)Cl2+Na2S===2NaCl+S↓、Cl2+H2S===2HCl+S↓均能表明元素Cl、S的非金属性强弱。‎ ‎(6)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单质熔点最低的是Cl元素,所对应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单质熔点最高的是Si元素,所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属于原子晶体。‎ 答案:(1)3d64s2 (2)N3->Na+ Cl (3)2 2 直线形 ‎(4)NH3 (5)Cl2+Na2S===2NaCl+S↓或Cl2+H2S===2HCl+S↓ ‎ ‎(6)HClO4 原子晶体 ‎19.【解析】(1)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因为CO(g)+2H2(g) CH3OH(g) ΔH<0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缩短,但是因为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图像如图虚线部分所示:‎ ‎(3)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增大压强,K值不变,K只与温度有关。‎ ‎(4)tA时达到平衡,生成CH3OH的物质的量为nA,所以CH3OH的反应速率为 nA/(3×tA) mol·L-1·min-1。H2的反应速率为2nA/3tA mol·L-1·min-1。‎ ‎(5)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时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的物质的量减小,但是浓度较没有压缩容器的体积前增大,a错;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c对;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的物质的量减小,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n(H2)/n(CH3OH)比值减小,d对。‎ 答案:(1) ‎(2)‎ ‎(3)减小 不变 ‎(4)2nA/3tA mol·(L·min)-1 (5)c、d ‎20.【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够和Al(OH)3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W为Na元素,Y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W2Y,说明Y显-2价,所以Y为S元素,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G最外层有5个电子,为N元素。Z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所以Z为Cl元素。‎ 答案:(1)‎ ‎(2)Al(OH)3+OH-===AlO+2H2O ‎(3)2Al2O3(熔融)4Al+3O2↑‎ ‎(4)c(NH)>c(SO)>c(H+)>c(OH-) 3‎ ‎(5)Cl2O7(l)+H2O(l)===2HClO4(aq)‎ ΔH=-‎4a kJ·mol-1‎ ‎(6)在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在饱和NaCl溶液中,c(Cl-)最大,该平衡逆向移动程度最大,Cl2溶解的最少,所以可以用排饱和NaCl溶液法收集Cl2‎ ‎21.【解析】(1)15 min达到平衡时NO转化的浓度为0.4 mol·L-1,所以NO的转化率为0.4 mol·L-1/2 mol·L-1×100%=20%。‎ ‎(2)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平衡时NO、CO、N2和CO2的浓度分别为1.6 mol·L-1、0.6 mol·L-1、0.2 mol·L-1、0.4 mol·L-1,平衡常数K=0.2×0.42/(1.62×0.62)=5/144。‎ ‎(3)20~25 min内N2的浓度缓慢增加,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在20 min改变条件的瞬间N2的浓度不变,因此一定不是压强的改变所致,C错;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还有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对;降低反应温度,B对;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A错。‎ ‎(4)15 min达到平衡后维持温度、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NO、1 mol CO,则在充入NO、CO的瞬间,平衡还没有移动,NO、CO、N2、CO2的浓度分别为3.6 mol·L-1、1.6 mol·L-1、0.2 mol·L-1、0.4 mol·L-1,此时Q=0.42×0.2/(3.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