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1页

  • 22.50 KB
  • 2021-06-01 发布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 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电磁感应现象 课型:新授课 教者:芮国优 ‎ ‎[授课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 (1)理解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在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归纳、概括出利用磁 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只要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难点] 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 [教 具] 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电流计、原副线圈、滑动变器,开头,导线若干,电池(电源)、计算机、相关课件等。 [主要教学流程] 一、复习上一章的主要内容 ●磁场及磁感线的基本特征。 ●电流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及磁现象的电本质。 ●磁通、磁感强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律。 以上内容主要由教师复习为主。 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背景(新课引入) 三、用实验方法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验1:直导线在磁场中导体不动导体向上、向下运动;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概括。 归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用计算机模拟“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理解“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的含义:切割磁感线的导体运动速度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不平行。 问:导体不动,磁场动,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实验2:条形磁铁插入(拨出)螺线管先用计算机模拟,再用实验来证明。 注意:条形磁铁插入,拔出时,弯曲的磁感线被切割,电路中有感应电流。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概括;无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场运动.只要导体和磁场之间发生切割磁感线的相对运动,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过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穿过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变化,如果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而让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实验3: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 , 图 5线圈电路接通、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左、右滑动。 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现象的物理过程:因为电流所激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总是正比于电流强度I,即B、∝I电路的闭合或断开控制了电流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变化;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屯阻来改变电流的大小的,电流的变化必将引起闭合电路磁场的变化,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的变化——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 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S断开、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穿过闭合电路磁场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总结出:1.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路必须闭合 (2)磁通量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因素由中 Φ =BS sinθ 可知:当①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②线圈的面积S发生变化;⑧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之间的夹角θ发生变化。这三种情况都可以引起磁通量发生变化。 四、课堂小结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关键要注意“闭合”与“变化”两词。就是说在闭合电路中有磁通量穿过但不变化,即使磁场很强,磁通量很大,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然电路不闭合,电流也不可能产生。 ‎ 电磁感应现象课堂记录 1、法拉第的实验说明 2、实验一: 导体向上、向下运动;电表 ,导体向左、向右运动;电表 归纳: 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实验二: 线圈不动,磁铁动,电表 ,说明无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场运动,只要 ;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4、实验三: 线圈电路接通、断开;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左、右滑动;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说明,除了闭合回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外,线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时,也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无论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还是磁场发生变化,实质上都是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 发生变化。 总结: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叫电磁感应,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3、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