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练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 夯实基础 1.【2018 届湖南益阳市高三 4 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读 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 明 王禹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元元:人民、百姓。 (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由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王诗第三句写邻家也来借新火,可见邻家比诗人家还要穷,心酸溢于言表。 E.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答案】B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陆诗:塑造了一位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从诗歌的最 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年老但仍坚持读书,但从第二句“本意在元元”可知,他读书为民的心志。 王诗: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从诗歌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是寂寞的,生活又是清贫 的;但最后一句则可以看出诗人又是喜好读书的。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注意结合诗句从人物的言行等分析,第一首可根据“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 言”概括“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第二首根据诗中的“无 花无酒”“兴味萧然”“读书灯”概括“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 点睛:此题考核欣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 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 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 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2.【2018 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楮公②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 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春离 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②褚公:初唐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羁旅愁思,飘泊无定(辗转流徙、沦落天)②怀才不遇、孤寂寥落:③忧国忧民、沉郁悲愤。 【解析】此题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作者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 (2)请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这首诗颔联进行赏析。 【答案】①第二联运用拟人、情景交融手法,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渲染一种十分悲凉冷清的气飘。 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若岸花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有着 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做 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 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颔联表现手法:借物抒情(拟人)、 渲染(烘托)。第二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渲染一种十分悲凉冷清的气飘。 点睛: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 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 “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两种以上。诗歌的 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 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 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 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3.【2018 届湖北省高三 4 月调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①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 警百官,故名鸡人。②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③冕旒:这里指皇帝。④凤池:凤 凰池的简称,中书省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运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气氛庄严肃穆和皇帝尊贵威严的特点。 B.首联选择“报晓筹”和“进翠云裘”两件事,表明大臣忠于职守,为显示大唐之威蓄势。 C.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从店外写到殿内,从天子写到大臣,有概括叙述,也有具体描写。 D.尾联中的“佩声”,是以声音代人,暗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E.本诗选择一次朝会现场的现实呈现,显示了一国之威,还暗示了贾舍人的受重用和得意。 【答案】BE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2)本诗表现“天子”这一人物时颇具艺术性。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答案】①直接写鸡人和尚衣,虽然没有正面写皇帝,但都是为写皇帝服务的,侧面刻画出一个清晨即起、 为国理政的好皇帝形象。②写大唐盛世万般来朝的场面、香烟依傍着龙袍、香烟浮动,烘托了皇帝作 为真龙天子的威严和神圣感。 【解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 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回答本诗如何表现“天子”这一人物的,注意自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写 鸡人和尚衣,从侧面刻画出一个清晨即起、为国理政的好皇帝形象;写大唐盛世万般来朝的场面、香 烟依傍着龙袍、香烟浮动,烘托了皇帝作为真龙天子的威严和神圣感。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 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 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4.【2018 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极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蜎,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一起头就表现了边亭告警的紧急情况。前两句“羽檄”、“烽火”用比喻之法,强化了军情的 危急。 B.“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中“严秋”乃是肃杀的秋天。弓弦与箭杆都因深秋的干燥变得强劲 有力。 C.“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粱。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极写汉军准备投人战斗的壮阔场面。诗 句用“雁行、鱼贯”两个比喻刻画汉军纪律严明的英雄风貌。 D.“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这四句把边塞美景与战地生 活紧紧衔 联,着重描写进人实战状态时气候剧变的特殊情况。 E.诗歌中包含各种画面,如边亭、咸阳、广武、朔方、虏阵、胡霜,包括了胡汉双方的广阔 空间。 细细品味分明道出边塞之状,是鲍照表现边塞生活的重要艺术标志。 【答案】AD (2)杜甫曾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用“俊逸鲍参军”来赞颂李白,那么鲍照的“俊逸”风格在其诗歌中 是如何表现的呢?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情感来看,诗人将爱国豪情与眼前边塞之景紧密结合起来,以情驭景,展现豪放之情;②从 意象选用来看,诗人着意选取疾风、战马、劲弓等特殊意象,将爱国豪情生动地展现于读者面前;③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人善用比喻,视角宽广,勾连时空,虚实结合,将君臣吏民同仇敌忾,共御强敌 的豪壮生动地展现出来。 【解析】题干是“杜甫曾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用‘俊逸鲍参军’来赞颂李白,那么鲍照的‘俊逸’风 格 在 其 诗 临门强化 1.【2018 届甘肃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书事 【宋】赵元镇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一樽径籍青苗卧,荚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詹不 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均携全家上坟祭 扫。 (1)下列对诗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 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 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 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 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E.尾联第一句用了拟人手法,以酒杯倚靠着青苔睡卧的样子,写出诗人凌乱的生活状态,突出经历政 治风波后他内心的愁苦和失望。 【答案】CE (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答案】①山溪野径梨花淡然开放,岭南民间一派清新生活景象,衬托处汉寝唐陵的荒凉,寄寓了诗人对 南宋投降派的不满。②诗人在在寂寞中怀念中原,因北方大好河山沦落而痛心忧国。③“莫管”一句 看似洒脱,实则逃避痛楚,说明爱国情怀深埋心底,矢志不渝。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山野村头的春 景” “情感”“结合三四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 2.【2018 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 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 令诗筹。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 年),辛弃疾时年 33 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 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 意,后终回故乡嵩山。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 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 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E.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作者胸怀天下的情怀。 【答案】B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 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 项,“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词人在楼上远眺,一是寄希望 于南宋朝廷,二是面对中原感到痛心不已,东南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是不可以忘记了北伐中原的大 业。C 项,“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错,表达自己故土难回的客居之愁。“千古怀嵩人去,还 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由古人联想到自己,当年李德裕在滁州修建了怀嵩楼,最后终于回到故乡嵩山。 但是作者自己处于这个南北分裂的时代,祖国不能统一,故土难回,肯定会让李德裕笑话自己,这里 道出了词人心中的悲痛。 (2)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作者胸怀天下的情怀。①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 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②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 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③喜悦(自信)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 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 平。 【解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 情感的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 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 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 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 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 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考生应先理解题干中的评价之词“抒情赋志,跌宕 起伏”,“跌宕起伏”说明情感有变化,然后结合诗句品味词中情感的变化,如上阕前几句借所望之 景表达对百姓获得安定丰收的欣慰之情;上阕的后几句表达故土难回的悲痛;下阕的前几句借典故表 达自己难回故土的悲痛;最后几句面对楼下的繁荣景象,词人感到自己即将有所作为,一定能够让滁 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此时流露的是自信喜悦之情。 3.【2018 届河南濮阳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 献之传》。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E.下阕借典故表达劝勉之意,扭转了上阕的消沉忧伤,使全词呈现慷慨高昂的情调。 【答案】CE 【解析】C 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诗书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 上貂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其中 A 项鉴赏诗歌的写景角度,B 项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C 项分析作者的情感,D 项鉴赏诗句内容,E 项鉴赏诗歌的手法及感情基调。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 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 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 (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 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 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 【解析】本题既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又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解答时先答出场景,再分析手法。 4.【2018 届湖南汨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过野人家有感①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②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③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参议官之职。从第一次罢黜,到 这次再遭弹劾,其间恰好十年。②井臼: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 也叫蚕簸。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祥和宁静、温馨质朴的农村生活图景。 B.首联中,落日余晖,乡野院落,水井、柴门、石臼相互掩映,宁静而美丽。 C.颔联写足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农家院落各司其职,农村生活悠然而有序,淡泊而有味。 D.颔联写因看熟了世态而归去万里家山者,有张翰,有陶渊明,作者陆游也真正看透。 E.尾联以诸葛亮之隐居南阳反衬,可见其仍是痴心不改,给自己奋起隆中留有希望。 【答案】DE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 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 AE 考核手法,BCD 项考核内容,其中 D 项,作者陆游并没有看透;E 项,运用的手法是“自比”, 而不是反衬。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是如何表现的。 【答案】①对农家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和颔联写诗人闲居出游。在夕阳余晖中骑马漫游,看到了农家温 馨宁静的生活画面。 ②对朝政的不满。颈联中“世态十年看烂熟”写出对朝政的不满,十年奔波,换来的却是罢官闲居,不禁 心灰意冷。 ③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思念。“家山万里梦依稀”写梦回家乡,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④壮志难酬的愤慨和自我宽慰。尾联借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有自我宽解意,也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 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 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 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高考提升 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 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 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 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 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 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 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 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 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 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 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 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 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 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 见后面所附四大类 13 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 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 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 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 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 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 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 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 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 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 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 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 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 的赏析。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3.【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 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 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 【答案】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 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解析】 试题分析:“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写的是:李广罢官闲居时,“尝 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本词的上阕寥寥数语,约略 叙述了李广的事迹。答题时要注意的是,诗中语句只是简单概括,而答案则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简 要叙述;特别要注意的是比如是诗句中“故将军”的“故”所饱含的情感等字眼。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 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 “桑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 江三章》第三首的“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 虎终残年”诗句。作者在诗题后的小序中说“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这就是以杜甫思慕李广 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与开头所写霸陵呵夜事形成鲜明 的对照。其中“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一语,上应“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句,表现了作者宠 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 极深沉,讽刺极强烈。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词的下片专写作者自己的感慨。要搞清楚诗句所用的典故和作者借以表达的感情。比如“桑 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江三章》中的第三首,再联系诗前小序中的“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 一语,结合注释的解释进行分析。 4.【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 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 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 分) 【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 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 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 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用了怎样修辞手 法?这首诗(词)运用了ⅩⅩ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 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第二步阐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 步析效果,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修辞手法+分析表达 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本题所考查诗句中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较明显,这两种修辞手法 的一般表达效果也是考生所熟知的,只是把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放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考查的题型并不 常见,所以此题可能会对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 分) 【答案】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 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 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 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是孤独寂寞充 满羁旅之思的。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 味深长的一笔。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 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 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 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 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以下 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 扫而光。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属于山东卷常考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本题要求分析 作者的情感变化,此题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然后组织答案。可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如本曲中的“孤”“豪”“争先”“笑”等;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 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如本曲开头两句交代孤舟夜泊的背景的句子;③了解作者的 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本题中没有加注,则说明考生不必考虑作者的身世经历;④注意积累古诗中 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惜别、赞美、孤独、冷寂、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