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2 M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一、现代诗歌
一、现代诗歌文体特征
现代诗歌又称白话诗,发端于清末,盛行于“五四”以后,像中国现代社会一样,受外来文化影响颇深,推崇象征、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思潮。其与古典诗歌相比较,虽都为有感而作,但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形式更加奔放自由,意涵也更加丰富跳跃,意象的经营往往重于对修辞的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以及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其特点有:
1.分行排列。分行排列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
2.饱含真情。没有情,无以谈诗,不抒真情,就算不得诗人。
3.立意新颖。诗歌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4.联想自然。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
5.跳跃自如。诗歌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6.凝练集中。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7.节奏和谐。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只有外在和内在协调一致了,才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8.形象生动。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9.意境优美。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10.虚实相生。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现代诗的分类有多种表述方式。按形式分,可分为自由诗和格律诗;按体裁分,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分,可分为叙事诗、说理诗和抒情诗;若按篇幅长短划分,则又可分为微诗、小诗、短诗、长诗几大类。现在一般认为十行以内,一百字左右即为小诗,代表人物是冰心和宗白华,代表诗集是《繁星》《春水》和《流云》等;二十行或三十行以内为短诗;长诗的设定一般以四十行为标准——即等于或超过四十行均为长诗。
三、现代诗歌“三扣”“四注意”阅读法
诗歌
静 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扣主旨
主旨也可以叫作主题、主题思想、中心、中心思想等。《静夜》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扣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扣住了整个诗意的命脉,赏析的思维就不会出轨。
扣意境
不妨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静夜》: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只要扣住了这个意境,我们就能从作品所描绘的有限生活画面里,感受到形象之外的无限意味,获得美的享受。
扣诗眼
“鲛人流珠”
可谓《静夜》表意的重点。在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泣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沉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透过诗作闪露出来的这般晶莹的眼睛,我们就能走入作者的心灵,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
注意领会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静夜》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的人和事,目的是与黑暗现实中不自由的生活和心灵相对照,以此反衬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前途的渺茫之感,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寄托诗人的家国之思。
注意理解诗作所描绘的灵动形象
《静夜》中,诗人由月光疏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想象中的天河海雾迷蒙,想象中的天河岸边有鲛人,想象中的鲛人在对月流珠。作品不仅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还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创造出了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这种动人的形象正是意境的基础。
注意品味诗作所锤炼的精致语言
《静夜》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宛如一首小夜曲,愉悦流畅地流过我们的心田。诗行中,叠词(“淡淡”“团团”“远远”)的使用,传说的引用,均营造了氛围。短句的多用,问句的连用,均给我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留下值得填补的空白。
注意识得诗作所采用的韵律节奏
《静夜》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第一节的四行分别是二、三、二、三拍,每行的最后一拍均读重音,韵脚的字是“林”“星”;第二节的四行分别是二、三、三、二拍,前两行的第二拍和最后一行的两拍读重音,押“u”韵。朗读时,充分把握美好、恬静、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自然地做到轻松、柔和、舒缓,则更能体悟作者的韵味和意趣。
【典例示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解析 D项,“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错。
答案 D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分别代表了语意未尽、表示转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鸟”为意象,生动形象,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拓展了诗的意境。
C.诗歌末句含意是指: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D.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的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并赞美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解析 分别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示转折、表示语意未尽。
答案 A
3.如何准确把握诗中“鸟”的形象?
答案 ①此诗虽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②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4.鸟儿歌唱的内容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诗人借助这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形象的特征说一说。
[解题思维]
诗歌的鉴赏不外乎是通过感受诗情、领悟诗意、把握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达到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目的。所以,我们不妨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鉴赏的突破口。
1.以情解诗。抒情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任何一首优秀的诗,都是诗人真挚感情的结晶。所以,赏析新诗,可以从感受诗情入手。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如果能正确把握作者不同的喜忧、爱恨之情,我们就能正确判断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痛斥什么等问题。例如,可以从诗人的情感入手。诗句说假如自己是一只鸟,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河流,可见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多么深沉。而诗人写歌声是嘶哑的,不是欢快的,可见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结合背景,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可见这里边又蕴涵着诗人经历的坎坷和辛酸。
2.以物解诗。诗歌都有一定的意象。意象就是诗中集中表现的体现强烈思想感情的形象。“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这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附着一定的物象上,二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物是情感的载体。所以,通过诗中物象的分析,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诗歌。
《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从诗中“这被暴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土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3.以文解诗。
文学性强也是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现代诗歌虽然在形式、押韵方面比古诗自由,但现代诗歌也是同样具有语言委婉、概括,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我们也要注意分析这首诗的文学特点。诗人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了激情而又深沉的意境。所以,我们要抓住比喻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诗人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鸟,表达出了要为土地歌唱,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的深情。通观全诗,比喻句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为止,最后两句已不是比喻的内容,诗人回到了直抒胸臆上。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定,这只鸟正是诗人自己,是全诗的抒情主人公。
答案 ①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光明美好的胜利或充满生机的解放区。②“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分别用来修饰“土地”和“河流”,它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借助这些形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地当时正在遭受苦难的沉重心情,写出了人民,包括诗人自己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使我们体会到了人民奋起反抗,正在与侵略者进行的斗争。“悲愤”的河流汹涌激荡,被“激怒”的风呼啸奔腾,人民的力量正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上,显示着极大的威力,这几句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激动心情。“黎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捉2021-06-0335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321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神2021-06-0316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2021-06-039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井2021-06-0312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2021-06-0313页
- 2020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三单元一粒2021-06-0370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2021-06-034页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2021-06-038页
-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2021-06-0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