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MB
  • 2021-06-04 发布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第2讲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0

  • 8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讲 古代文化常识 核心知能构建 真题解题示范 (2019 · 全国卷 Ⅱ) ( 文本见本专题第 1 讲 “ 真题解题示范 ”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 学霸应考 ]   A 项,课文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中有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其中的 “ 缪 ” 是通假字,通 “ 穆 ” 。故此处 “ 缪公 ” 即指秦穆公。 B 项, “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 ” 理解错误, “ 汤武 ” 应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在古代,两人的名字并称,一般是这两人在地位、思想、行为等方面相似。此处,商汤是王,孙武是臣;商汤是商代建立者,是古代贤王,孙武是战国人,是军事家。二人之间无相似性,所以此项错误。 C 项, “ 变 ” 是改变, “ 法 ” 是法令,变法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 D 项, “ 黥 ” 又称墨刑,是以刀刻凿人面 ( 体 ) 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 [ 答案 ]   B 满分技法点拨 作答古代文化常识题 —— 做到 “ 三结合 ” ,运用 “ 四技巧 ” 1 . 理解时做到 “ 三结合 ” 结合文本 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结合教材 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结合生活 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 2. 答题时运用 “ 四技巧 ” (1) 调动积累,触类旁通 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文化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 (2) 利用语境,巧妙排除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如 2016 年高考全国卷 Ⅰ《 宋史 · 曾公亮传 》 中“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不是现代汉语中“君主立宪制国家内阁的最高官职”的意思,结合语境可知,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3) 剖析语素,分析结构 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可知,“建”意为“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可知,“储”意为“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意为“立皇太子”。 (4) 遇生判对,灵活运用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设置成应选答案,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默认为正确选项。 对点规范演练 一、官职沿革 ( 一 ) 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1 . (2019 · 全国卷 Ⅰ)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    ) √ 2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    ) 3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 √ √ [ 拓展 ]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 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 、户部 (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 、礼部 (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 、兵部 ( 管军事 ) 、刑部 ( 管司法刑狱 ) 、工部 (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 ,各部副职称侍郎。 4 . (2016 · 全国卷 Ⅱ)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 5 . (2016 · 全国卷 Ⅲ)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 6 . (2015 · 全国卷 Ⅰ)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 √ × √ 7 .“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 8 .“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 √ × [ 拓展 ]   “ 征辟 ” 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 “ 征辟 ” ,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 . (2017 · 全国卷 Ⅰ)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 10 .“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 11 . (2017 · 全国卷 Ⅲ)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 √ × √ 12 . (2016 · 全国卷 Ⅱ)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 13 . (2016 · 全国卷 Ⅲ)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 √ × ( 二 ) 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14 .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被称为“皇帝”,又被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 × [ 拓展 ]   “ 皇帝 ” 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 221 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 “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 ,自称为 “ 始皇帝 ” 。以后,历代封建君主均被称为 “ 皇帝 ” 。 15 . (2016 · 全国卷 Ⅱ)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 16 . (2016 · 全国卷 Ⅰ)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 √ √ 17 . (2015 · 全国卷 Ⅰ)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 18 . (2015 · 全国卷 Ⅱ)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 × × ( 三 ) 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19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 √ [ 拓展 ]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初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东汉改称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20 .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    ) 21 . (2016 · 全国卷 Ⅰ)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 √ √ 22 .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故其地位很高。 (    ) 23 .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 √ √ 24 . (2017 · 全国卷 Ⅲ)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    ) 25 .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大夫,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 √ × [ 拓展 ]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 —— 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 26 . (2019 · 全国卷 Ⅲ)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    ) 27 .“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    ) √ × [ 拓展 ]  唐代门下省被称为 “ 左省 ” ,中书省被称为 “ 右省 ” ,故 “ 左补阙 ” 属门下省, “ 右补阙 ” 属中书省,与 “ 拾遗 ” 合称 “ 遗补 ” 。 √ × ( 四 ) 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30 .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    ) √ 31 .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 (    ) 32 .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    ) √ √ 33 .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    ) 34 .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 √ × ( 五 ) 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35 .“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 × [ 拓展 ]   “ 征 ” 是皇帝特聘; “ 辟 ” 是官府或高官聘用; “ 任 ” 又称 “ 保 ” ,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 “ 除 ” 有 “ 以新易旧 ” 之意,就是改任; “ 拜 ”“ 授 ” 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 有时是升职; “ 迁 ” 一般指升官。 36 .“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指平级调任,有时指升职。 (    ) × [ 拓展 ]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 “ 转 ” “ 徙 ” 泛指调动, “ 出 ” 专指调离京师, “ 入 ” 专指调入京师。 37 .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 × [ 拓展 ]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 “ 行 ” ,以高职兼低职为 “ 领 ” ;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 “ 守 ” ,以高职兼低职为 “ 行 ” 。 二、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38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或“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    ) √ [ 拓展 ]  古人在三种情况下直称姓名:第一,自称;第二,用于介绍或作传;第三,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39 . (2017 · 全国卷 Ⅰ)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    ) 40 . (2015 · 全国卷 Ⅱ)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 √ √ 41 . (2018 · 全国卷 Ⅲ)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    ) 42 . (2015 · 全国卷 Ⅱ)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    ) 43 .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    ) √ √ √ [ 拓展 ]   “ 庙号 ” 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44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 45 .“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    ) √ √ 46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等。 (    ) √ [ 拓展 ]   “ 先父 ”“ 先母 ” 是对逝去父母的尊称。 47 .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 ( 称对方的父母 ) 、“尊意” ( 对方的意思 ) ;“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 ( 对方的儿子 ) 、“贤弟”等。 (    ) √ 48 . (2016 · 全国卷 Ⅱ)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 49 .古人介绍他人的年龄往往不直接说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 √ × [ 拓展 ]   “ 豆 蔲” 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 “ 垂髫 ”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 总角 ” 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 束发 ” 指男子十五岁, “ 及笄 ” 指女子十五岁, “ 弱冠 ” 指男子二十岁, “ 而立 ” 指人三十岁, “ 不惑 ” 指人四十岁, “ 知命 ” 指人五十岁, “ 花甲 ” 指人六十岁, “ 古稀 ” 指人七十岁, “ 耄耋 ” 指人八九十岁, “ 期颐 ” 指人一百岁。 三、礼仪习俗 ( 一 ) 宗法礼仪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50 .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 √ 51 .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等。 (    ) 52 .“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    ) 53 .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 √ × √ 54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 周礼 》 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    ) 55 . (2018 · 全国卷 Ⅱ)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    ) √ √ 56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    ) 57 .牺牲,古代指用于祭祀的禽畜,通常是指马、牛、羊、鸡、犬、豕等,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六畜”,而其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也称为“牢”。 (    ) √ √ [ 拓展 ]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 ( 猪 ) 三牲全备为 “ 太牢 ” 。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用 “ 少牢 ” ,羊、豕各一。 58 . (2019 · 全国卷 Ⅰ)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    ) √ ( 二 ) 节日习俗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59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的习俗有祭灶、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 (    ) √ [ 拓展 ]  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 “ 年 ” 。民间的春节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 60 .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    ) 61 . (2017 · 全国卷 Ⅲ) 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 √ √ 62 .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    ) 63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    ) √ √ 64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旧时,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    ) 65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    ) √ √ 66 .重阳节, 《 易经 》 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    ) √ 四、时间地理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67 .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    ) √ [ 拓展 ]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称为十天干,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称为十二地支。 68 .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多指阴历每月十六日。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    ) 69 .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 ( 子时 ) 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 23 点至 1 点。 (    ) √ √ 70 .“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又称“江左”。 (    ) 71 .“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    ) √ √ 72 .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 73 .“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    ) √ √ 74 . (2018 · 全国卷 Ⅱ)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    ) 75 .“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    ) √ × 76 . (2016 · 全国卷 Ⅰ)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 77 .“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    ) √ √ 78 . (2016 · 全国卷 Ⅲ)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    ) √ 五、教育科举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79 .“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 (    ) 80 .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    ) √ × [ 拓展 ]  明清科举考试,应举者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81 . (2018 · 全国卷 Ⅱ)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    ) 82 .“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的士人,是没有学历的人。 (    ) √ × [ 拓展 ]  在唐代 “ 举人 ” 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 俗称孝廉 ) 。乡试第一名为 “ 解元 ” ,会试第一名为 “ 会元 ” ,殿试第一名为 “ 状元 ” ,合称 “ 三元 ” 。 83 .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    ) 84 . (2015 · 全国卷 Ⅰ)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    ) √ √ 85 . (2017 · 全国卷 Ⅲ)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    ) 86 .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学生。 (    ) √ √ 87 .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它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    ) 88 .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功能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    ) √ √ [ 拓展 ]  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89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    ) √ 六、生活文化 ( 一 ) 服饰、器物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90 .冠,一般是贵族男子才能使用的头衣,一般只覆盖发髻的部分。有些冠会有冠梁,覆盖住一部分头顶。 (    ) √ [ 拓展 ]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以示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称为 “ 弱冠 ” 。 91 .笄是簪的古称。及笄指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    ) 92 .古代将上下身的两件衣服总称为“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    ) √ √ 93 .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汉以后叫履。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 (    ) 94 .“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中国人最初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    ) √ √ ( 二 ) 饮食、灶具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95 .“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 (    ) √ 96 .“鼎”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相传黄帝造九鼎,鼎于是成为传国之宝,也就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    ) 97 .“箪”是一种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    ) √ √ 七、古代典籍 判断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 98 . 《 史记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 《 太史公书 》 ,共 130 篇。 (    ) 99 .“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 (    ) √ × 100 . 《 易 》 也称 《 周易 》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    ) 101 . 《 左传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著作,与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穀梁传 》 合称为“春秋三传”。 (    ) √ × 102 . 《 楚辞 》 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 《 楚辞 》 及其研究史做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    ) 103 . 《 春秋公羊传 》 是 《 春秋三传 》 之一, 《 春秋 》 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 《 春秋 》 的书,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 (    ) √ × 104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是中国古籍的主流分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以之命名,如 《 四库全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