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练)(含解析)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 【基础训练】 1.【2017 届天津高三一模】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 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 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 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不只是发现它、 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文化先觉首先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 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辨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之中。就 像“五四”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这种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 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 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 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 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这 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 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 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 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 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缘何产生?在精神领域里, 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 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由于它具有发现性、 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在更高一层;但它又是知识分子所要具备的。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 的,却是知识界必需具备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 是知识分子,而只是“有知识的人”。 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 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意义,并成为文化先觉者,就是要求知识分子成为敏锐 的觉察者。 B.知识分子要以文化无觉作为自己的责任,主要是著书立说,用自己的先进学说去分辨当今社 会的文化迷茫。 C.知识分子要有文化先觉的责任,并成为文化先觉的实践者,能够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起到 引领作用。 D.知识分子要具有文化先觉的精神,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觉察是实现知识分子文化先觉 的要求。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分析文章的主旨注意文章的主体内容,选项的侧重点是否和文章的主题对应,大部分是 偏向于文中的某一点或某个局部,选项从文义上看基本都是正确的,但和文章的“主旨”有距离。 答题时注意核对选项,此题 B项于文无据,A.D项以偏概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应走在全社会文化自觉的前列,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主动积极地引领文 化的走向。 B.“五四”时期的各类知识分子,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要 以他们为榜样。 C.文化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 判定和验证自己。 D.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上既充满活力和希望,也存在冲突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 辨与认知。 【答案】B 【解析】B 项“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以偏概全,原文是“就像‘五四’时期那 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 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 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此题 B项,“挫折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曲解文意;B 项以偏概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文化先觉”的一项是 A.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加痛斥,他同情弱小国民的疾苦,怀有怜悯心,追求平等等, 这样人道主义对当世和后代的思想都有重大影响。 B.鲁迅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而他不单单是批判当时的社会,也进行自我 批判和自我解剖,促使人们不断地觉醒。 C.龙应台担任台湾文化部长时,看到山区孩子的文化环境不佳,提出文化“泥土化”的政策, 让台湾山区的孩子也得到优质的文化待遇。 D.梁思成为保护北京的古城墙四处奔走,在无力阻止古城墙被破坏时,他痛心地对当时北京市 市长彭真说:“50 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体现出文化先觉的引领作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外延的题目命题方式是用文章以外的内容考核文章中的概念,首先对文章的 概念进行分析,然后看列举的事例是否符合文中的概念的内涵的要求。如此题的考核的概念是 “文化先觉”,A.B.D三项都对文化先觉有了符合文本的理解。C 项没有体现出文化先觉的引 领作用。 2.(17 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丑与喜剧 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在喜剧发展史上,丑始终被作为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喜剧进 程中。这是基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正像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滑稽丑怪 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 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相比较而存在,孤立的、纯粹的丑无疑 并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当它以无害的感性形式进入喜剧世界,即被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喜 剧是以笑的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丑,褒扬美的艺术,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笑是通 过丑获得的,其中包括恶的丑和善的丑。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 愚蠢的字眼……都会产生滑稽感,赢得笑声,激起喜剧愉悦。 喜剧的“主角”是丑,这在传统喜剧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秋江》中的老艄公,开的是“螃蟹 脸”,笑纹如网;《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鼻子上涂成白色小鼠,两片膏药皮挂在太阳穴上。丑而有趣, 丑而滑稽。 喜剧主角的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内在外在都丑的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例如贪官 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等等。喜剧并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而是将其置于可笑的 历史“小丑”的位置上,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 艺术家在勾勒其丑态时是嘲笑、鞭挞、讥刺他们。这些丑类不唯因了艺术刻划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 且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愚蠢的妄想破灭,也从另一面证实了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 人类得以“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一类是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丑的表象使其本质的美更 加楚楚动人。《巴黎圣母院》中面目难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真诚地同情受难的姑娘。《七品芝麻官》 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既丑又滑稽,但他刚正不阿,勇斗权贵。喜剧在勾勒善 和美时,着重发掘其特殊的方式和常人常理的矛盾,以丑衬美,揭示他们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 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观众由此引发的笑带着亲切感、契合感。另一类丑 准确地说,是“乖讹”——不相称、不协调。在此,人物和场景并无杂乱、破败或其他碍目的丑、难 看,人物在道德上也无好坏评定,然而就是“不对劲”: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 节和观众期望相反,喜剧进程在奇特中完成,巨大的反差产生趣味,从而激起观赏者的笑声。 喜剧的丑是笑的魔方,由对丑的漫画式勾勒,完成对社会历史的规律的揭示,而观众获得富有启 示性的审美愉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喜剧发展史上,丑之所以成为贯穿喜剧进程的重要因素,源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 理解。 B.喜剧是笑的艺术,而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或是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或是 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 C.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喜剧总是以丑衬美,揭示人物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 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 D.对于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这些丑角,喜剧只是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 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而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表明他对美丑辩证关系的认识是科学的。 B.《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长相丑陋,但心灵美好,在外在丑的映衬下,他的 内在美更加突出感人。 C.所谓“乖讹”具体指的是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节和观众期望相反等。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秋江》中的老艄公、《十五贯》中娄阿鼠、 《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等例子,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答案】D 【解析】D项,本文没有将美与丑进行对比。将美与丑进行对比的是喜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喜剧通过他们妄想的最终破灭,表明美对丑的摧毁、 美对丑的胜利。 B.喜剧丑角滑稽可笑的行为,常常引人发笑,而观众的笑声中带着亲切感、契合感。 C.《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作品在刻画他的形象时,进行 了漫画式的勾勒,进行了夸大、变形。 D.喜剧主角的丑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就是丑而有趣,丑而滑稽,使观众从中 获得审美的愉悦。 【答案】B 【解析】B项,“观众的笑声中带着亲切感、契合感”是对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的人物形象。 3.(17 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 朱凤瀚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 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 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 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 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 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 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 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 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 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 数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厘清,对铭文虽有考 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 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 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 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 古学的诞生。1925 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 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 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郭沫若在其名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与《考释》中,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标准器法”。1941 年出版的容庚《商周彝器通考》, 更在青铜器及纹饰的分类、定名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1935 年唐兰出版了《古文字学导论》,提 出了古文字考释的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促使古文字学脱离开传统金石学与小学的束缚。史学观 念的进步也使金文更好地与传世历史文献相联系,使之成为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与此同时,石刻研 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范畴。二十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 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之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研究,其水 平的高低是与时代所给予的政治环境、科学世界观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时代的历史需求密切相关 的。 (摘编自 2016 年 7 月 5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器上。“金” 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B.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 而且金石之学的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的推重。 C.清朝时期,始终未能厘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古文字学 理论,又受到传统史学观的局限,因而金石学研究进展不大。 D.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郭沫 若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法”。 【答案】B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 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别珍贵。 B.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不是很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直到 北宋年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 C.清代学者在金石学研究中,对石刻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果亦更加系统化。但此时青铜 器等古器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研究进展不大。 D.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 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要回到原文中,找到答题区间,联系选项对照理解。答题关键词“野中郁次郎 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 正确”,选项 C 项,“研究成果亦更加系统化”曲解原意。文中并没 有将石刻研究与青铜器铭文研究成果比较,不能说哪一个“更系统化”;而且,对于石刻,文中 说的是“石刻方面…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趋于系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等同于”系统 化“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学因与小学密 切相关,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B.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 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 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 C.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现代考古学的 研究领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的研究范畴。 D.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 20 世纪初已停滞不前,但对其 研究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答案】D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 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4.(17 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自然中本没有建筑,人类为了改造自然,让自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的目的下,建筑诞生了。规则 的几何形状是建筑广泛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而中国砖木构建筑却 辐射整个东亚圈,影响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这种影响便是从盛唐时期开始。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必然会在建筑及城市规划上有所反应,从对位于西安的唐大明宫遗址的发掘 和史料来看,大明宫主要建筑更是把“以肥为美”的思想贯穿,表现得淋漓尽致。丹凤门、玄武门相 对,世界上最宽的御道贯穿中轴,从中轴向两边对称延展,中国传统的“择中对称,无为而治”古朴 哲学思想,在对称美学中得以体现。而现今残存的正殿含元遗址高十余米,殿宽 11 间,其前端的龙 尾道就长达 75 米,两侧建有“翔鸾”“栖凤”二阁,与主体建筑相连,表现出大唐帝国鼎盛时期浑 厚的建筑风格,整个大明宫的面积是现存明清故宫的 4倍,如此庞大的唐朝王宫的建筑群规模是后世 不可匹敌的,这与当时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以及“以势壮美”的美学倾向是不可分离的。在古代传 媒工具较为落后的时代,王室的审美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审美,争相效仿下,这种追求宏大壮丽 的审美追求成为整个唐代的国民符号。 从外部条件来看,唐代自信开放的治世之道也是“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 济与西方的交流,略带“野性”与“粗犷”的西方文化被源源不断的注入东土。有学者认为,唐代诗 人李白,很有可能就出生于碎叶城,碎叶城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 下,激发出诗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大胆的想象力。而唐朝皇帝多有“胡人”血统,“胡人”, 即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旧时的统称。西方文化对唐代建筑风格定位的影响也十分巨大。除祭祀、宗教、 陵墓用途的建筑外,一般唐代建筑外体不做彩绘,白墙、红柱、青瓦、直棂窗便构成唐代建筑的基本,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崇尚富丽的朝代的建筑会如此洒脱,外墙装饰如此简单。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 结果,墙体不做装饰,重在建筑屋顶的结构之美。唐代建筑采用 1:6:8 的比例来制造屋顶,正脊最 短,而四个向外延伸的侧脊在建筑比例中最长,这使得整个唐代风格的建筑有巨大屋檐的遮蔽,如同 巨鸟翅膀一般。而正脊鸱吻则常用一串来自西域的连珠纹作为装饰。 唐代人认为,建筑的主题是屋顶部分,建筑墙面,立柱,都是为了支撑宏大的屋檐而准备的。相 较明清建筑中墙面立柱重装饰,甚至为了美观,甚至设立装饰用途“无用柱”的审美观点完全不同。 而唐代“尊上”的思想亦是由传统的儒家思想所决定的。同时,佛教在唐代建筑中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以大明宫的地砖,攒顶为例,其多为莲花造型。在佛教的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出生后,下地走七步, 一步一莲花。莲花、就是极具佛教以为的装饰图案,大明宫中地砖施以莲花浮雕,攒顶勾栏亦是整朵 莲花的样式重复出现。这和唐代社会王室、民众自上而下的信仰佛教息息相关。 (摘编自《唐代美学思想对唐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不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事物,它是人类为适应生存而改造自然的需要产生的,建筑的基 本特征是规则的几何形状。 B.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而从唐朝开始,中国砖木结构建筑却辐射整个东 亚圈,影响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C.西安的唐大明宫主要建筑把“以肥为美”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唐代美学思想的最主 要的体现。 D.“择中对称,无为而治”的古代哲学思想,在对称美学中得以体现,唐大明宫相对的两扇门、 贯穿中轴的御道等即为具体实例。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以及“以势壮美”的美学倾向也对唐代的建筑产生了影响,唐朝 王宫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即与此有一定联系。 B.在传媒工具较为落后的古代,王室的审美意识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审美倾向,大唐王宫 的建筑群规模大即与此有一定联系。 C.唐代建筑风格定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十分巨大,白墙、青瓦、直棂窗是唐代建筑的基本格调, 祭祀、宗教、陵墓的建筑例外。 D.唐朝崇尚富丽,看重建筑屋顶的结构之美,但外墙装饰十分简单,墙体不做装饰,这与人们 想象中的唐代建筑的洒脱大相径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唐代建筑的洒脱大相径庭”错,“外墙装饰十分简单,墙体不做 装饰”原因是“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说不“洒脱”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自信开放的治世之道和西方文化被源源不断地注入东土,以及唐代皇帝带有胡人血统, 是唐代“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 B.唐代建筑正脊最短,正脊鸱吻则常用一串来自西域的连珠纹作为装饰;侧脊最长,如巨鸟翅 膀,使得唐代的建筑有巨大屋檐的遮蔽。 C.传统的儒家思想决定着“尊上”的意识,唐代人认为,建筑的主题是屋顶部分,墙面、立柱 都是为支撑宏大的屋檐而准备的。 D.莲花是极具佛教意味的装饰图案,大明宫中地砖、攒顶勾栏重复出现莲花图案,与唐代社会 王室、民众自上而下信仰佛教密切相关。 【答案】A 5.(17 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这揭示了一个基本 事实,即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强化军事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研究,深 化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中国范围 而言,军事往往是历史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态。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便是一部军事活动 史,抽掉了军事内容,就谈不上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历史嬗变的指针。具体地说, 最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发源于军事领域,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科技上呈现引导性的意义。《国语·齐语》 记载的“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就表明军事技术的发展程 度是整个社会生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所 有军事装备都是该历史时期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都起着带动其他生产领域工艺技术水平进步的重 要作用。 历史上中央集权,首先是对军权的集中,这从“虎符发兵制’’‘‘杯酒释兵权”,到朱元璋以 “五军都督府’’代替“大都督府”,清代设置“军机处”等制度的设置和行政措施,可以看得十分 清楚。国家的法律制度与规章,也往往是在军队中首先推行,然后逐渐向社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 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军事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也几乎无一例外以军事为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如商鞅变法中“尚首功”的措施等,更是完全以军事为 中心的全面改革运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军事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可怀疑的。西方早期的历史著作大 都是军事史著作。与此相对应,军事史在历史学界,甚至整个学术界都拥有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 中国军事学术思想,用比较规范与传统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中国古代兵学。所谓“兵学”,指的 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 主要手段的思想学说。它起源、萌芽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 提高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发展于两宋迄明清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学* 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兵学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 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其它文献典籍中的论兵 之作以及唐到清朝诸多文集中有关军事的论述、“汉中对’’‘‘隆中对”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 治家、军事家的军事言行等,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瑰丽宝库。 (选自黄朴民《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上,与军队、战争有关的事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 一个焦点,是历史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 B.中国历史发展中.军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良的资源配 置等往往最先使用在战争中。 C.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的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改革举措的推行等往往会与军事相关联, 这说明军事与政治关系密切。 D.中国古代兵学是一种军事学术思想,是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对战争基本问题、指导原则、 治军原则等研究出的思想体系。 【答案】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军事活动史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 领域都有军事生活的渗透。 B.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自秦汉始体现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该时代的最 高技艺都会在战争中使用。 C.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往往会先在军队中实施,总结经验教 训后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 D.夏商周时中国就出现了与兵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此时兵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 在宋明清时兵学得以丰富。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B 项,“自秦汉始”错误 ,原文有 “秦 汉以降 ,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 ”,这说明秦汉之前也有,同时前文引用的《国 语•齐语》也说明先秦时期军事技术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事往往能最直观地反映中国历史演变发展的历程,如果没有军事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就变得残缺不全了。 B.在战争中使用的军事技术客观上带动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体现了战争对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C.西方早期历史著作和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说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军事史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古代的兵学研究和兵学思想很丰富,兵学研究涉及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 战指导等,对它们的文字记载十分丰富。 【答案】C 【提升训练】 1.(17 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 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徒 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 439 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 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 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 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 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 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 纥道”之称。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 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 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 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 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 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 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城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 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 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 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 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 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 少数民族人民。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 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卑、吐谷浑、吐蒂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 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 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 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答案】B 【解析】B 理解有误。“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的是“北方和西北游 牧民族”,不包括“汉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 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 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 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 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B理解有误。草原丝路又称“回纥道”并非因其被回纥控制而得名,而是因为“‘安史之乱’ 后”,……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而得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 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 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 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 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 【答案】D 2.(17 届黑龙江绥化市普通高中高三全市联合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在传统 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这些乡贤或以 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 盛基层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和绚丽多彩。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 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贤文 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 治者对基层社会控制相对较松,不少朝代是县以下不设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皇权不下县”。 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国家权力的空白。地方乡绅 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这些事务涉及诸多内容,如基础设 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清代实行较为严密的保甲制度,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 常常不得不借助乡绅及宗族组织完成,多半“责成本乡绅士,依照条法,实力举行”。由此可见乡绅 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乡绅在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之间 扮演着协调两者矛盾、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角色。 传统乡贤文化蔚为壮观,还有另一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 人才的绵绵瓜瓞,代不乏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官吏退休的“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的记载。唐宋以降,官吏退 休还乡渐成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雷打不动的制度。官吏退职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其一,进 则为官、退则为绅的返乡模式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 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二,官吏回乡后为建设故里出力,治理乡村、造福桑梓, 崇文兴学、教化一方,保障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也使乡贤文化在乡村代代 相传。其三,退职官员返乡,将毕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用于建设家乡,在维系乡村和谐稳定的同时, 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发展。 如今,各级领导干部退职后在城市养老的多,通过各种关系设法牟利者也不少,告老还乡建设乡 村者少。如今的乡村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实现人才从流出到流入的良性循环。当“告老还乡”被摈 弃以后,乡贤的重要来源枯鱼涸辙,乡贤文化的凋敝也就在所难免了。 反观当今,国家在县级政府以下设有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权力组织,对基 层社会的掌控基本做到全覆盖。由于国家从组织机构上编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今天的乡贤 很难像过去的乡绅一样,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是乡贤文化衰落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 素。 (选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是指在地方上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这些人和乡贤文化能否 兴盛密切相关,他们是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B.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贤文化是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在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 会秩序等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都由地方乡绅完成。 D.“告老还乡”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乡贤的来源, 使古代乡贤文化能够在乡村代代相传。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贤凭借不同的特质,如学问文章、清明善政、道德品行等赢得百姓的高度认同,并对百姓 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B.如今乡贤文化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组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 统,乡贤的作用已大不如以前。 C.清代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经常不得不借助乡绅的力量。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 乡绅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D.在古代,“告老还乡”制度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而如今,广 大乡村输出的人才很少会再回到乡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最主要的原因”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其是“乡贤文化衰落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乡贤,乡贤文化就无法形成。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衰落,要传承和弘 扬乡贤文化,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乡贤。 B.“皇权不下县”使乡绅在基层社会有了施展才华的广大舞台,县以下广大区域的国家权力的 空白主要通过基层乡村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 C.在古代,国家政权和基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乡绅来调解;如今,乡贤文化衰落,使得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组织来完成。 D.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如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平衡 发展仍能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C 3.(17 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仁”学的基础, 《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 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取近譬”,将爱父母、爱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 国家及爱一切入。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 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 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 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 伦理的阶段,最自然、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 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其对象 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的专有物,小人 (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 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学而能” 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之气”之“求放 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 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官“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 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 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 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果。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都自然要以性 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本人也意识到性善 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 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礼”学。 “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荀 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伪”)产生的,是用 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的结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 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 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予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分别建立 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类。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取近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学” 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 础作用。 D.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推 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答案】B (2)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放 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B.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 现其先天的性善。 C.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伦理 “义学”。 D.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对 “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因果倒置,且删除了“一定的”,扩大了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们一 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 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尽” 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的 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答案】A 4.(17 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说“士节” 王学泰 “士节”这个词有点“古”,现在很少有人用了。最初“士”就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周代至春秋 时期多指贵族最低的一个阶层,后来遂指有一定的社会管理知识能够进入官僚阶层的人们,再后来则 指读书人。“士节”也就是“士”所应该有的节操,包括操守和尊严。用现代语言来说,“士节”实 际上是士人的角色意识的自我认定,士人在严守士节中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士。 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的形成于贵族社会,士在那个社会里是军人和下层官吏,社会要求他们必须 自尊自爱和遵守某些原则,社会也为这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时士遵守士节是极其自然的。春秋以 来,礼崩乐坏,等级流动,士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士人对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与操守感到 茫然,但士节还是保存了下来了,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再靠制度、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 人自我意识的坚守了。 从历史的总趋势来说,专制越来越加强,导致士人所受到的尊重就越来越差。 秦代以后,士节外部条件总倾向是越来越恶劣,士人在皇帝眼中越来越像奴仆,他们用刑罚和名 利双向消解着士节。 士节是士人的灵魂。这在两汉很突出,给后世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两汉有的士人竟敢触动皇权 专制制度下最为敏感的帝位问题。他们看到国家动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遵循原始儒家的“天下乃天 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论,要求皇帝下诏“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与虎 谋皮,表现出坚挺的士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中广大士人面对宦官的镇压与迫害,前赴后继, 宁死不屈。两汉之所以士节高涨,这与汉朝初年,士人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定了秦朝的绝对专制, 以及士人有意识师法先秦密切相关,另外汉代皇帝经常提倡与褒奖气节,于此也有一定的效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虽然也有较安定的时候,但毕竟很短暂,社会动乱是主流,士人也像普通 人一样把保持生命为第一要务,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颇有代表性。而竹 林七贤,兰亭雅士,则是当生命稍有保障时便是抓紧时间享乐的典型代表。乱世的残酷现实与求生的 强烈欲望交织促进人性的觉醒,士人感觉到纯粹的“本我”更重要,所以属于角色意识的“士节”被 淡化了。 到了清代,争着抢着做忠臣的现象不多,没有了忠臣,“士节”无由表现,晚清是士节全面低落 时期。士风的颓靡完全暴露出来。 当然,清末不是完全没有坚持士节的士人了,自海寇西来,欧风 东渐,传统的宗法制度开始解体,士农工商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层也已动摇,这样有别于士人的新型知 识分子逐渐出现。最典型的像为变法自觉献身的谭嗣同、献身于反清的烈士如徐钖麟、秋瑾、邹容等 等。他们既是封建传统士人,也是最早思考自己权利和义务的人们,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了初步独立 公民意识的人们。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最初指成年男子,周至春秋时期指贵族最低一个阶层,后来指进入官僚阶层的有一定 社会管理知识的人群,再后来指读书人。 B.“士节”是社会对士人操守和尊严的看法态度,是士人角色意识的自我认定和社会认可,这 种角色意识形成于贵族社会。 C.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士人对如何保持自己的节操感到茫然,但由于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 人自我意识的坚守,士节仍得以张扬。 D.两汉时期,有的士人,依据儒家的有关理论,要求皇帝招贤纳才,禅让帝位,表现出坚挺的 士节。 【答案】B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 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春秋以来,因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真正符合最初标准的士人渐渐消失了,但士节 却保存下来。 B.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生逢乱世,士人往往把保存生命视为第一要务,或者抓紧时间及 时享乐。 C.乱世的残酷和求生的欲望促成了人性的觉醒,士人开始追求更加纯粹的自我,而不再重视属 于角色意识的士节。 D.晚清士风的颓靡得因于海寇西来、欧风东渐这样的外部变化,也有传统宗法制度瓦解、传统 的社会分层开始动摇这样的内部因素。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 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 A选项属于强拉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士人所受到的尊重之所以越来越差,是因为专制制度越来越强大,士人的地位也越来 越低,士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B.秦代以后皇帝一方面用刑罚威胁士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又用名利引诱士人的灵魂,两方面都 在消解着士节。 C.由于汉代士人有意识的师法先秦,特别是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定了秦朝的绝对专制,因此两 汉士节异常高涨。 D.虽然晚清士杰的低落,但依然有坚持士节的士人,只是他们有别于传统士人,因为他们开始 考虑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初步具有独立的公民意识。 【答案】C 5.(17 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女权主义最初是西方发达国家妇女在法律、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寻求同 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的一种政治思想和运动。它既像其他比较有系统的思想一样,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 观点和众多流派,也像其它有相当规模的运动一样,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斗争。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 和理论,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 18 世纪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完成历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理论著 作《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至今,女权主义已历经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形成了 从平等权到社会性别再到公民权的理论转向;同时,女权主义作为争取妇女的权利和男女平等的政治 主张和运动,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妇女思想的解放、人格的提升、妇女实际 境遇的改善以及妇女运动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西方国家,当今妇女政治参与局面的形成,主要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推动的结果。西方女权运 动产生后,就把妇女参政作为其第一个奋斗目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它的第一次高潮―― 参政运动的高潮。这一运动的胜利成果是西方国家的妇女陆续获得了法律上的参政权。此后,女权运 动又以各种形式继续推动妇女参政事业的发展。很多女权主义者都是伟大的女性,是敢于同歧视妇女 的习惯势力做斗争的勇士。在 18 世纪,法国著名女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古杰和罗兰夫人 为了争取妇女的参政权利,被送上了断头台;当代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为了维护妇女 的工作权利,曾受到法庭的传讯;法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被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称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名著《第二性》分析了现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实,深 刻地揭示了歧视妇女的社会文化机制。女权主义者不仅要求改变不平等的男女关系,而且要求改变一 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妇女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歧视和被忽视的地位,使她们更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更加欢迎时代的进步。她们和历史、现实的正义事业之间,就有了一种必然的联系:在资产阶级大革 命中、在废奴运动中、在美国禁酒运动中、在当今的环保运动、和平运动和反核运动中,都有妇女的 声音。妇女似乎总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趋势,站在社会变革和时代的前面。 女权主义理论与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确实对世界各国女性参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女权理 论研究与女权实践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女权主义者非常看重从政女性的比例,并且认为 这是反映女性权利是否得到保障的主要标志和是否真正民主的最重要指标,但是被女权主义者最为看 重并认为可以带动整个女性政治发展的高层次女性领导者的比例依然太少,女性参政与从政特别是走 向权力中心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给予阐释。同时,各种理论流派至今对进入 政界的女性如何从政并进一步走向权力中心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多欠缺和不足。 尽管女权主义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仍不失为一种正义的社会运动, 在推动西方妇女参政上有着直接和广泛的影响,非常值得借鉴和研究。 (选自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妇女的一项政治思想和运动,女权主义有着众多的流派和复杂的观点,为寻求与男子享 有平等权利而进行过各式各样的斗争。 B.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女权主义已经经历了平等权、社会性别和公民权的三个阶段,成为妇 女解放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政治主张和运动。 C.妇女参政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首要奋斗目标,推动了妇女思想解放、人格提升、境遇改善以 及妇女运动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西方国家妇女政治参与的局面。 D.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参政运动,形成了西方妇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西方国家的妇女 的参政权逐渐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和保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C 选项曲解文意,原文是把妇女参政作为“第一个”奋斗目标,而选项的“首要”指“最 重要的”,是不一样的。 (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女权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玛丽·古杰、罗兰夫人、贝蒂·弗里丹、西蒙娜·德·波伏 娃等著名的女权主义者都曾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 B.妇女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忽视的不平等地位,妇女更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女权运动不止关 注妇女的平等权利,还关注社会上一切不平等的现象。 C.女权主义者和历史、现实的正义事业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使得妇女在近、现代很多著名 政治运动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女权主义者更加欢迎时代的进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总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趋势, 站在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前沿。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权主义最初只是为了寻求妇女在各个领域中的平等权利,实际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与进步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西方各国女性领导人比比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英国女王伊 丽莎白二世等女性领导者的参政,与女权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分不开的。 C.女权运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可以带动女性政治发展的高层次 女性领导者所占的比例还是太少,女权运动仍任重而道远。 D.女性参政虽然普遍存在,但是大多数女性参政者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难以从进入政界再进 一步走向权利中心,需要女权理论研究跟上女权实践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 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英国女王的参政是对王位的继承,跟女权主义没有直 接关系。 【真题训练】 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 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 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 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 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 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 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 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 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 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 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 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 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 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 《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 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 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 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 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 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 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 容的真实性。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 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 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 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 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 较、辨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 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 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 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 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 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 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 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 中是否有依据。尤其要注意因果关系,看是否有强加因果、倒置不当等。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 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 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 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 《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 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 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 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 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 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 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 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 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 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 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 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 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 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 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 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学/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 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 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 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 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B 就是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 将文中“通常丢掉”,混淆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 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 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范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 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意。A 项根据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 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来推断。B 项根据第三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 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 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来推断。D项根据原文第四 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 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 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 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文中的“那些小说家”概括成“人们”,范围扩大,而且曲解文 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 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 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 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 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 曲解文意。 3.【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 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 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 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 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 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 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 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 【答案】《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 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 行本。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中间的“二程”“朱子”和“书贾”所作的事情。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是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 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 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贡献。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答案】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 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 的心法。 【解析】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 【答案】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 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对文中二程、朱子的观点的概括,然后注意重点词语的把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 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 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关键词句“提升人格修养”“理解其内在逻 辑,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4.【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 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 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 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 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 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 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 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 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 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 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 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 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 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 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 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 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筛选信息 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选项与文章中的相关语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细微的不同。C 项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 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 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可见文化消费只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在概念范围上前者小 于后者,而选项把两者范围等同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 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 然后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 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 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 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方面考查。答题时首先阅 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B就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理解 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将文中“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 位”的信息理解成“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偷换了概念。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 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 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 “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 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5.(2015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 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 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 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 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 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 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 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 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 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 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 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 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 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 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 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 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 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 省了货币先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 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 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实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 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该文段论证的中心论点即“宋代的货 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具体要筛选的内容包括论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 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其次要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信息筛选的依据主 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 要信息点,此题的筛选区间比较集中,就在文本的第一二段。选择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将选项信 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 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 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 条件。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 面。“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 的,也可以是全文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 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 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 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捎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 朝代提供了借鉴。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找准区间,把选项与原文仔细核对,分析其中的因果、观点材料等之间的关系,把握选 项对文本的转述。考生只有做到了准确定位,仔细辨析,揣摩转述,并采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出正确 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