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练案1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练案 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本练案共 4页,共 12 题,共 36 分,训练时间 36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00774007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强调的是,儒家 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 “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 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 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码有两 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而 孔子则释礼归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 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被理性化为“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 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 到“礼”再到“仁”,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儒学那里,情理始终是 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 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 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 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 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 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子的“成 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仁并不是从“先 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 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于,西方哲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 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 学的大智慧。 在儒家看来,“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亦始亦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所谓 “始”,就是“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此处之“情”,不仅是人类普遍源 发的情状,而且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谓“终”,则为“孔颜乐处”,这是人性结构 的境界追求。所以说,儒家情感哲学的“执两用中”就在于:从现实出发是“道始于情”, 在生存境界上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这才是当 今儒家创造性转化出来的当代智慧之一。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刘悦笛,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其源头一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 “仁”,二是仁的“巫史传统”。 B.“巫”“礼”“仁”“乐”皆含深情,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基座,也 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始基。 C.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理”化之情,这种情感又被社会化,是通过 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 D.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学”的心理动力,而欲本 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 [解析] 本题答案在第 2段,应将“基座”与“始基”调换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首段提出的“情理结构”,是指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 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 B.第二段阐明“情理结构”的由来,指出孔子强调释礼归仁,希望“人者仁也”,即 大力宣传礼乐,“依仁”而行。 C.第三段阐明儒学“情理结构”始终维持情理合一的道理,其生理根基是自然而然生 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 D.孔子认为先要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使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 合一,这样,仁自然而然就会来到。 [解析] “释礼”不是大力宣传的意思,而是放下礼乐的意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这 “性相近也”是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 B.西方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虚幻,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由于重情而另辟 一条无须外求于纯理的智慧之途。 C.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告诉人们,在人性结构中,“情”所扮演的角色 是亦始亦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D.儒家情感哲学具体表述为“执两用中”,意思是说从现实出发讲究“道始于情”, 在生存境界上追求“孔颜乐处”。 [解析] 本题答案信息在第 5段,“道始于情”“孔颜乐处”只能界说“执两”,“用 中”应为度的把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00774008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 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 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 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 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 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 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 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 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 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 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 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 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 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 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 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 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 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 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 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 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 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 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新华文摘》,有删改) 4.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解析] C 结合文本内容“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 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 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可知,“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 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 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前两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 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三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 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 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五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 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解析] A 结合文本内容“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 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 道”可知,“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 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 6.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C.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解析] B 结合文本内容“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 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 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00774009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 2世纪到 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 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 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 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 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 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 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 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 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 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 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 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 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 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 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 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 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 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 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 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 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 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 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 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 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 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 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7.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 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 2 世纪到 7 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 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 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 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 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这是考查 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 较、辨析。B“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范围扩大。原文为“公元 2 世纪到 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C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 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 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 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 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解析] 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 “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 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 别。C 强加因果“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 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与“佛教进入中国是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不存在 因果关系。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 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 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 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 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解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 对话与融合”有误,属无中生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每小题 3分) 导学号 00774010 ①今年,好声音因版权纠纷,改名为中国新歌声。日前,该节目所有的盲选环节已经收 官,4 位导师的阵容已经确定。目前汪峰战队已经选出 5 强。该节目在今年播出之后,收视 率依然不俗,但可以明显感知的是,好声音从第一季到第五季,其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网络话 题效应是下滑的。从这一季度来看,尽管盲选环节已经收官,但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较少, 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话题效应越来越弱了。 ②而且我们可以感知的是,好声音选手选了之后一届又一届,除了在第一季,吴莫愁和 金志文等少数几个选手之外,却鲜有歌手能够火的起来。无论名次好坏,唱功优劣、特色鲜 明与否,多数选手昙花一现,节目结束之后,人就基本上在歌坛销声匿迹了。 ③我们知道,对于音乐类节目尤其是这种通过层层筛选,相对更注重歌手的唱功与声音 特色的选秀节目而言,对新人的培育与挖掘应该是节目的本质才对,因为他们多数是民间缺 乏背景与资源的歌手。节目应该对歌手本身推而广之,最大限度的挖掘歌手的价值,需要覆 盖广大的人群达成流行的广度,帮助他们实现或者接近梦想,这应该是好声音(新歌声)区别 于其他的综艺节目的关键点。 ④但事实上,好声音(新歌声)整体的发展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即为了节目效果,选手 开始被弱化,整体节目注重导师抢人环节的撕逼与节目效果,节目给人的印象,主角逐渐从 选手变成了导师。所以几季好声音下来,人们记住了导师们在抢人环节营造出来的气氛以及 其中涌现出来的金句,但却记不住选手。而从节目本身来看,让人感觉其目标不是奔着如何 捧红选手,而是让导师来制造话题与热播效果。 ⑤另外是此前几季网络独播模式阻碍了音乐节目与学员价值最大化。而在移动互联网时 代,“好声音”的受众越来越多是依靠网络收看节目。无论是第二季搜狐视频还是第三季腾 讯视频的独播,独播时因观看用户过多而导致服务器“挂掉”、宕机非常频繁。到了这一季, 新歌声开始采用腾讯视频与优酷联合独播的方式,但抵挡不了用户的审美疲劳。 ⑥而对于这些选手而言,相对于《我是歌手》中成名成家的流行歌手,他们更需要传播 与推广的力度来引发更多关注与曝光。因为要打造音乐新人培育的体制,并非在舞台上唱完 歌就已经结束,而是需要将影响力延续下去,进入到音乐产业链当中去。但很显然,现在的 音乐消费方式,则是更加随性的互联网流媒体业务。如今的音乐人不仅需要连接制作资源把 Demo 做后期完成作品的定稿,还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搞定市场与创收渠道,把作品推 向用户,而最难的是需要拉取新用户与粉丝,经营用户关系。 ⑦而我们看到,选秀歌手之所以火不起来,是缘于类似中国新歌声这类选秀节目,制作 与主办方的核心目的是在节目播出期间拿下高收视率与高回报率及版权下发的高收益,培育 这些新人显然不是他们的关注重心与核心利益范畴。而好声音的音乐版权落户的音乐流媒体 平台每年都不一样,虽然目前许多音乐等流媒体音乐平台的业务侧重点在于发现和扶植独立 音乐人,但这种版权下发的独家平台不断变换往往导致新人培育机制断裂。 (摘编自百度百家 2016 年 8 月 22 日,作者王新喜)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虽说今年好声音因版权纠纷,改名为中国新歌声,但是,该节目所有的盲选环节已 经收官,也确定了 4位导师的阵容。 B.中国新歌声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较少,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话题效应越来 越弱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第一季到第五季,其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网络话题效应是下滑 的。 C.中国新歌声举办了一届又一届,只有吴莫愁和金志文等少数几个选手是鲜有的能够 火起来的歌手。 D.无论名次好坏,唱功优劣、特色鲜明与否,新歌声的选手们都是昙花一现,节目结 束之后,人就基本上在歌坛销声匿迹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D项错在“选手们都是昙花 一现”,原文第二段“多数选手昙花一现”。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C ) A.对于音乐类节目尤其是这种通过层层筛选,相对更注重歌手的唱功与声音特色的选 秀节目而言,对新人的培育与挖掘应该是节目的本质。 B.中国新歌声整体的发展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选手开始被弱化,主角逐渐从选手变成 了导师,整体节目注重导师抢人环节的撕逼与节目效果。 C.中国新歌声的目标是奔着如何捧红选手,而不是让导师来制造话题与热播效果。 D.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新歌声的受众越来越多是依靠网络收看节目,而此前几季 网络独播模式阻碍了音乐节目与学员价值最大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 项错在“是奔着如何捧红选手,而不 是让导师来制造话题与热播效果”,原文第四段“不是奔着如何捧红选手,而是让导师来制 造话题与热播效果”。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中国新歌声应该对歌手本身推而广之,最大限度的挖掘歌手的价值,帮助他们实现 或者接近梦想,这应该是好声音(新歌声)区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的关键点。 B.如今的音乐人不仅需要连接制作资源把 Demo 做后期完成作品的定稿,还需要跟进对 接媒介资源,搞定市场与创收渠道,把作品推向用户,其中最难的是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 C.相对于《我是歌手》中成名成家的流行歌手,中国新歌声选手更需要传播与推广的 力度来引发更多关注与曝光。 D.选秀歌手之所以火不起来,原因在于制作与主办方的核心目的是在节目播出期间拿 下高收视率与高回报率及版权下发的高收益,而不是培育这些新人。 [解析] B 错在“最难的是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原文第五段“最难的是需要拉取新 用户与粉丝,经营用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