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13 KB
- 2021-06-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2
直线
、
圆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
考点一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特别地,当直线
l
1
与
l
2
垂直时,
k
1
·
k
2
=-1,
A
1
A
2
+
B
1
B
2
=0.
斜截式
一般式
l
1
:
y
=
k
1
x
+
b
1
,
l
2
:
y
=
k
2
x
+
b
2
l
1
:
A
1
x
+
B
1
y
+
C
1
=0,
l
2
:
A
2
x
+
B
2
y
+
C
2
=0
相交
k
1
≠
k
2
A
1
B
2
-
A
2
B
1
≠
0
平行
①
k
1
=
k
2
且
b
1
≠
b
2
或
重合
k
1
=
k
2
且
b
1
=
b
2
A
1
B
2
-
A
2
B
1
=
A
1
C
2
-
A
2
C
1
=
B
1
C
2
-
B
2
C
1
=
0
考点
清单
2.距离公式
(1)
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上的两点
P
1
(
x
1
,
y
1
)、
P
2
(
x
2
,
y
2
)间的距离公式:|
P
1
P
2
|=②
.
特别地,原点
O
(0,0)与任一点
P
(
x
,
y
)的距离|
OP
|=
.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
P
(
x
0
,
y
0
)到直线
Ax
+
By
+
C
=0的距离
d
=③
.
(3)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
Ax
+
By
+
C
1
=0与
Ax
+
By
+
C
2
=0(
C
1
≠
C
2
)间
的距离
d
=④
.
知识拓展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还要
注意公式中的分子含有绝对值符号,分母含有根号.
(2)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可转化为其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
距离,也可以代入公式求解,但此时必须先将两直线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且
x
、
y
的系数分别对应相等.
(3)点到几种特殊直线的距离,可直接求出:
(i)
点
P
(
x
0
,
y
0
)到
x
轴的距离
d
=|
y
0
|;
(ii)
点
P
(
x
0
,
y
0
)到
y
轴的距离
d
=|
x
0
|;
(iii)
点
P
(
x
0
,
y
0
)到与
x
轴平行的直线
y
=
a
的距离
d
=|
y
0
-
a
|;
(iv)
点
P
(
x
0
,
y
0
)到与
y
轴平行的直线
x
=
b
的距离
d
=|
x
0
-
b
|.
考点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
d
与圆的半径
r
的大小判断:
d
>
r
⇔
点在圆外;
d
=
r
⇔
点
在圆上;
d
<
r
⇔
点在圆内.
(2)根据点
M
(
x
0
,
y
0
)与圆的方程(
x
-
a
)
2
+(
y
-
b
)
2
=
r
2
的关系判断:
(
x
0
-
a
)
2
+(
y
0
-
b
)
2
>
r
2
⇔
点在圆外;
(
x
0
-
a
)
2
+(
y
0
-
b
)
2
=
r
2
⇔
点在圆上;
(
x
0
-
a
)
2
+(
y
0
-
b
)
2
<
r
2
⇔
点在圆内.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设直线
l
:
Ax
+
By
+
C
=0(
A
2
+
B
2
≠
0),圆
C
:(
x
-
a
)
2
+(
y
-
b
)
2
=
r
2
(
r
>0),
d
为圆心(
a
,
b
)到直线
l
的距离,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
Δ
.
位置关系
图形
判断方法
公共点个数
代数法
几何法
相交
Δ
>0
d
<
r
2
相切
Δ
=0
d
=
r
1
相离
Δ
<0
d
>
r
0
3.与圆的切线有关的结论
(1)过圆
x
2
+
y
2
=
r
2
上一点
P
(
x
0
,
y
0
)的切线方程为
x
0
x
+
y
0
y
=
r
2
;
(2)过圆(
x
-
a
)
2
+(
y
-
b
)
2
=
r
2
上一点
P
(
x
0
,
y
0
)的切线方程为(
x
0
-
a
)(
x
-
a
)+(
y
0
-
b
)(
y
-
b
)=
r
2
;
(3)过圆
x
2
+
y
2
=
r
2
外一点
P
(
x
0
,
y
0
)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A
,
B
,则过
A
、
B
两点的
直线方程为
x
0
x
+
y
0
y
=
r
2
;
(4)过圆
x
2
+
y
2
+
Dx
+
Ey
+
F
=0(
D
2
+
E
2
-4
F
>0)外一点
P
(
x
0
,
y
0
)引圆的切线,切点为
T
,
则切线长|
PT
|=
.
4.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与圆相交时,若
l
为弦长,
d
为弦心距,
r
为半径,则有
r
2
=
d
2
+
,即
l
=2
,
求弦长或已知弦长求其他量时,一般用此公式.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圆心距为
d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R
,
r
(
R
>
r
),则
位置关系
外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图形
公共点个数
0
1
2
1
0
d
,
R
,
r
的关系
d
>
R
+
r
d
=
R
+
r
R
-
r
<
d
<
R
+
r
d
=
R
-
r
d
<
R
-
r
公切线条数
4
3
2
1
0
知识拓展 1.圆系方程
(1)同心圆系方程:(
x
-
a
)
2
+(
y
-
b
)
2
=
r
2
(
r
>0),其中
a
,
b
是定值,
r
是参数;
(2)过直线
Ax
+
By
+
C
=0与圆
x
2
+
y
2
+
Dx
+
Ey
+
F
=0交点的圆系方程:
x
2
+
y
2
+
Dx
+
Ey
+
F
+
λ
(
Ax
+
By
+
C
)=0(
λ
∈R);
(3)过圆
C
1
:
x
2
+
y
2
+
D
1
x
+
E
1
y
+
F
1
=0和圆
C
2
:
x
2
+
y
2
+
D
2
x
+
E
2
y
+
F
2
=0交点的圆系方程:
x
2
+
y
2
+
D
1
x
+
E
1
y
+
F
1
+
λ
(
x
2
+
y
2
+
D
2
x
+
E
2
y
+
F
2
)=0(
λ
≠
-1)(该圆系不含圆
C
2
,解题时,
注意检验圆
C
2
是否满足题意,以防漏解).
2.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设圆
C
1
:
x
2
+
y
2
+
D
1
x
+
E
1
y
+
F
1
=0,圆
C
2
:
x
2
+
y
2
+
D
2
x
+
E
2
y
+
F
2
=0,若两圆相交,则有一
条公共弦,两圆方程相减得(
D
1
-
D
2
)
x
+(
E
1
-
E
2
)
y
+
F
1
-
F
2
=0,即圆
C
1
与
C
2
的公共弦
所在直线的方程.
知识拓展 (1)当两圆相交时,两圆方程相减,所得的直线方程即为两圆公
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两圆相交,如果不确定两圆是否相
交,两圆方程相减得到的方程不一定是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2)两圆公共弦的垂直平分线过两圆的圆心.
(3)求公共弦长时,几何法比代数法简单且易求.
考法一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知能拓展
例1
已知直线
l
1
:
ax
+2
y
+6=0和
l
2
:
x
+(
a
-1)
y
+
a
2
-1=0.
(1)试判断
l
1
与
l
2
是否平行;
(2)当
l
1
⊥
l
2
时,求
a
的值.
解析
解法一:(1)当
a
=1时,直线
l
1
的方程为
x
+2
y
+6=0,直线
l
2
的方程为
x
=0,
l
1
不平行于
l
2
;
当
a
≠
1时,两条直线的方程可化为
l
1
:
y
=-
x
-3,
l
2
:
y
=
x
-(
a
+1),由
l
1
∥
l
2
⇔
解得
a
=-1.
综上可知,当
a
=-1时,
l
1
∥
l
2
,否则
l
1
与
l
2
不平行.
(2)当
a
=1时,直线
l
1
与
l
2
不垂直;
当
a
≠
1时,两条直线的方程可化为
l
1
:
y
=-
x
-3,
l
2
:
y
=
x
-(
a
+1),
由
l
1
⊥
l
2
得-
·
=-1,解得
a
=
.
解法二:(1)由
A
1
B
2
-
A
2
B
1
=0,得
a
(
a
-1)-1
×
2=0;
由
A
1
C
2
-
A
2
C
1
≠
0,得
a
(
a
2
-1)-1
×
6
≠
0,
因此
l
1
∥
l
2
⇔
⇔
⇒
a
=-1.
故当
a
=-1时,
l
1
∥
l
2
,否则
l
1
与
l
2
不平行.
(2)由
A
1
A
2
+
B
1
B
2
=0,得
a
+2(
a
-1)=0,故
a
=
.
方法总结
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选择
①若给的是斜截式方程,则选择运用斜率
k
和截距
b
来判断;
②若给的是一般式方程,则用一般式方程
Ax
+
By
+
C
=0中的系数
A
,
B
来判断.
考法二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例2
已知点
P
(
+1,2-
),
M
(3,1),圆
C
:(
x
-1)
2
+(
y
-2)
2
=4.
(1)求过点
P
的圆
C
的切线方程;
(2)求过点
M
的圆
C
的切线方程,并求出切线长.
解题导引
解析
由题意得圆心为
C
(1,2),半径
r
=2.
(1)∵(
+1-1)
2
+(2-
-2)
2
=4,∴点
P
在圆
C
上.
又
k
PC
=
=-1,∴切线的斜率
k
=-
=1.
∴过点
P
的圆
C
的切线方程是
y
-(2-
)=
x
-(
+1),即
x
-
y
+1-2
=0.
(2)∵(3-1)
2
+(1-2)
2
=5>4,∴点
M
在圆
C
外部.
当过点
M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
x
=3,即
x
-3=0.又点
C
(1,2)到直
线
x
-3=0的距离
d
=3-1=2=
r
,∴直线
x
-3=0是圆的切线.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
y
-1=
k
(
x
-3),即
kx
-
y
+1-3
k
=0,则圆心
C
到切线的距离
d
=
=
r
=2,
解得
k
=
.∴切线方程为
y
-1=
(
x
-3),即3
x
-4
y
-5=0.
综上可得,过点
M
的圆
C
的切线方程为
x
-3=0或3
x
-4
y
-5=0.∵|
MC
|=
=
,∴过点
M
的圆
C
的切线长为
=
=1.
方法总结
1.求过圆上一点(
x
0
,
y
0
)的切线方程的方法
若切线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则先求切点和圆心连线的斜率
k
,由垂直关系知
切线斜率为-
,由点斜式可求切线方程;若切线斜率不存在或为零,则可直
接写出直线的方程为
x
=
x
0
或
y
=
y
0
,检验该直线是不是切线.
2.求过圆外一点(
x
0
,
y
0
)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方法
(1)几何法:当切线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
k
,则切线方程为
y
-
y
0
=
k
(
x
-
x
0
),即
kx
-
y
+
y
0
-
kx
0
=0,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关于
k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
k
的值,从而可得切线方程;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可直接写出切线的方程为
x
=
x
0
.
(2)代数法:当切线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
k
,则切线方程为
y
-
y
0
=
k
(
x
-
x
0
),即
y
=
kx
-
kx
0
+
y
0
,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
Δ
=0求得
k
值,从而
得到切线方程;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可直接写出切线的方程为
x
=
x
0
.
例3
已知以点
A
(-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l
1
:
x
+2
y
+7=0相切,过点
B
(-2,0)的动
直线
l
与圆
A
相交于
M
,
N
两点,
Q
是
MN
的中点.
(1)求圆
A
的方程;
(2)当|
MN
|=2
时,求直线
l
的方程.
解题导引
(1)由直线
l
1
与圆
A
相切求出圆
A
的半径
r
,从而求出圆
A
的方程.
(2)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写出直线
l
的方程,检验是否满足条件;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
l
的方程,由|
MN
|=2
=2
=2
及点
A
到直线
l
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直线
l
的斜率
k
,从而得出
l
的方程.
解析
(1)设圆
A
的半径为
r
,
因为圆
A
与直线
l
1
:
x
+2
y
+7=0相切,
所以
r
=
=2
,
所以圆
A
的方程为(
x
+1)
2
+(
y
-2)
2
=20.
(2)当直线
l
垂直于
x
轴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
=-2,
将
x
=-2代入圆
A
的方程,得(-2+1)
2
+(
y
-2)
2
=20,解得
y
=2
±
,
此时|
MN
|=2
,则
x
=-2符合题意.
当直线
l
与
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
l
的斜率为
k
,
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k
(
x
+2),即
kx
-
y
+2
k
=0.
连接
AQ
,因为
Q
是
MN
的中点,所以
AQ
⊥
MN
,
所以
=
r
2
-|
AQ
|
2
,
又|
MN
|=2
,
r
=2
,
所以|
AQ
|=
=1.
即
=1,∴(
k
-2)
2
=
k
2
+1.
解得
k
=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
x
+2),即3
x
-4
y
+6=0.
综上,满足题意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x
=-2或3
x
-4
y
+6=0.
方法总结
圆的弦长的求法:①几何法:设圆的半径为
r
,弦心距为
d
,弦长为
l
,
则
=
r
2
-
d
2
;②代数法:设弦所在直线
y
=
kx
+
b
与圆(
x
-
a
)
2
+(
y
-
b
)
2
=
r
2
(
r
>0)相交
于
A
(
x
1
,
y
1
),
B
(
x
2
,
y
2
)两点,可列方程组
消去
y
后得到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求得
x
1
+
x
2
,
x
1
x
2
,则弦长|
AB
|=
.
考法三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例4
已知圆
C
1
:
x
2
+
y
2
-2
x
+10
y
-24=0和圆
C
2
:
x
2
+
y
2
+2
x
+2
y
-8=0,则两圆的公共
弦长为
.
解题导引
解析
联立两圆的方程得
两式相减整理得
x
-2
y
+4=0,
即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法一:设两圆相交于点
A
,
B
,则
A
,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解得
或
所以|
AB
|=
=2
,即公共弦长为2
.
解法二:
x
2
+
y
2
-2
x
+10
y
-24=0可化为(
x
-1)
2
+(
y
+5)
2
=50,则圆心坐标为(1,-5),半径
r
=5
.圆心到直线
x
-2
y
+4=0的距离
d
=
=3
,
设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l
,由
r
2
=
d
2
+
,得
l
=2
=2
=2
,即
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
.
答案
2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数学 第2章 平面解析几何2021-06-113页
-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5-12021-06-1135页
-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3-22021-06-1129页
-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平面解2021-06-1111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理)第2021-06-1117页
- 2020届高考分类汇编04:立体几何平面2021-06-1152页
-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平面2021-06-1131页
-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人教A版2021-06-1116页
-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平面2021-06-1120页
-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平面2021-06-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