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61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麻醉学主治医师-21
(总分:5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总题数:50,score:50 分)
1.下面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与不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B.后遗效应是血药浓度下降到阈浓度下残留的效应
C.毒性反应是用量过大或长期用药蓄积而产生的
D.变态反应是免疫机制产生的
E.特异质反应是遗传缺陷造成的、有免疫机制参与
的药物反应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特异质反应:是指极少数人应用某些药物
后产生与药理作用毫不相关的反应。这种特异质反应
有先天性特点,常存在遗传性酶缺陷,平时无表现,
仅在应用某种药物后才发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
酶缺乏症患者,应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后即可导致溶
血。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多以共价键形式结合,但是可逆的
B.是无限的,增加剂量后,游离型和结合型按比例
增加
C.是有限的,饱和后增加剂量,游离型会迅速增多
D.两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不产生竞争现象
E.不影响药物的转运和排泄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大多数药物进入血循环后,不同程度地与
血浆蛋白结合。除少数药物以共价键的方式与血浆蛋
白结合外,大多数药物的结合是可逆的,呈动态平
衡。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利于吸收,但不利于进
一步转运。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达到饱和后,继续
增加剂量,游离型药物浓度会迅速上升,作用虽增
强,但毒性也增加。此外,如两种药物与相同的血浆
蛋白位点结合,结合力强的药物可以置换结合力弱
的,彼此间可出现明显的竞争性抑制,从而增强药物
的效应,甚至导致毒性反应。
3.关于体液 pH 对药物转运的影响,下列哪项正确
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
B.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减少
C.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
D.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高
E.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内液浓度高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弱酸性药物在碱
性条件下解离增多,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
多。细胞内较细胞外酸性高,所以弱碱性药物浓度较
高,反之亦然。
4.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
种,但除外
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B.给药速度的快慢
C.脂肪组织的储积作用
D.各种屏障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E.体液 pH 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器官的灌注、蛋白
结合力和脂溶性。吸收之后,药物通过血流分布至全
身。高灌注的器官比低灌注的器官能吸收更大剂量的
药物。无论器官的灌注程度如何,只要药物与血浆蛋
白结合,器官就无法摄取该药物。作用于某一特定器
官的药物并不能确保该器官对其摄取。例如,毛细血
管周围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限制了离
子化药物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此连接构成血脑屏
障。脂溶性、非离子化分子可自由通过脂质膜。其他
因素如分子量大小和对组织的结合力(特别是肺)也影
响药物的分布。
5.静脉注射某药物 2g,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
1m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2L
B.2L
C.20L
D.200L
E.0.02L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Vd=dose/concentration。本题表观分布
容积等于 2000mg,除以 1mg/ml,为 2000ml,即 2L。
6.pKa 是指
A.解离常数的对数,其值等于药物解离 50%时溶液
的 pH
B.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其值等于药物解离 50%时溶
液的 pH
C.解离常数的对数,其值等于药物解离 95%时溶液
的 pH
D.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其值等于药物解离 95%时溶
液的 pH
E.药物的 pKa 随药物溶液的酸碱度而改变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7.下面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强度是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B.效能是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
C.芬太尼用量是吗啡的百分之一,是效能的差异
D.芬太尼用量是吗啡的百分之一,是强度的差异
E.芬太尼和吗啡的效价强度相同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药物(不受剂量限制)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叫效能,药物的效价强度则指药物达到某一效应所需
要的剂量或浓度。全麻药的效能通常指它所能达到的
最大麻醉深度。吗啡、芬太尼都属高效能镇痛药,芬
太尼 0.1mg 的镇痛作用与吗啡 10mg 相当,这是效价
强度的差异而非效能的差异。
8.治疗指数是
A.ED50/LD50
B.LD50/ED50
C.ED95/LD95
D.LD95/ED95
E.LD50/ED95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
值叫治疗指数。
9.受体学说中,拮抗剂是指
A.与受体亲和力强,但缺乏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弱,但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C.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
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
E.与受体亲和力弱,但缺乏内在活性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拮抗药是指与受体亲和力强,但缺乏内在
活性的药物。
10.静脉注射某药 1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
2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5L
B.1.5L
C.50L
D.100L
E.150L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表观分布容积即静脉推注药量与零时间血
药浓度的比值。
11.输注即时半衰期
A.系指药物输注期间,任一时刻停药时,血药浓度
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在多房室模型中,药物的输注即时半衰期的时间
是一恒值
C.药物的消除半衰期长,输注即时半衰期也长
D.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短,输注即时半衰期也短
E.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有明显相关性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12.血浆清除率是指肾在
A.单位时间内能将______ml 血液中所含的某物质完
全清除出去的血液毫升数
B.单位时间内能将______L 血液中所含的某物质完
全清除出去的血液毫升数
C.每小时内能将______ml 血液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
清除出去的血液毫升数
D.单位时间内能将______ml 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
全清除出去的血浆毫升数
E.单位时间内能将______ml 血清中所含的某物质完
全清除出去的血清毫升数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肾血浆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
将______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
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
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13.苯巴比妥中毒解救时,能促使其快速排泄的是
A.碱化尿液,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酸化尿液,解离度增加,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解离度增加,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碱化尿液,解离度减小,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酸化尿液,解离度增加,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苯巴比妥是弱酸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在碱
性条件下解离增多,所以碱化尿液可加速苯巴比妥的
排泄。
14.1MAC(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相当于 ED50,那么
1.3MAC 相当于
A.ED70
B.ED75
C.ED90
D.ED95
E.ED99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3MAC 相当于麻醉药的 AD95 与 ED99。
15.影响吸入麻醉药诱导与苏醒速度的主要指标是
A.油/气分配系数
B.血/气分配系数
C.MAC 值
D.分子量
E.肺泡通气量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油/气分配系数多与麻醉药的强度成正
比;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诱导与苏醒越快。
16.MAC 值最小的吸入麻醉药是
A.七氟烷
B.地氟烷
C.氧化亚氮
D.异氟烷
E.恩氟烷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MAC 值:七氟烷 1.71~2.05;地氟烷
4.6~6;氧化亚氮 100~105;异氟烷 1.28;恩氟烷
1.68。
1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 MAC 的因素
A.代谢性酸中毒
B.老年人
C.甲状腺功能减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长期饮酒者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和老年人都是降低 MAC
的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长期饮酒者都是升高
MAC 的因素,而甲状腺功能减低不是影响 MAC 的因
素。
18.老年人吸入麻醉药的 MAC
A.与年轻人相比增大
B.与年轻人相比减小
C.与吸入麻醉药的性质有关
D.与老年人的体重有关
E.与老年人的肺功能有关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老年人的生理病理改变使麻醉用药的代动
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变化,可使药物对机体及其感应
组织产生效应的剂量显著下降。
19.使吸入麻醉药 MAC 下降的因素是
A.体温升高(42℃以上)
B.高钠血症
C.体液 pH 降低
D.年轻人
E.妊娠和老年人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吸入全麻药的效价强度常用 MAC 表示,性
别、身长、体重以及麻醉持续时间均不明显影响
MAC,但联合用药、温度、体液 pH 和年龄等可使之改
变,如妊娠和老年人 MAC 较低,体温升高(42℃以
上)、高钠血症、体液 pH 降低和年轻人 MAC 升高。
20.影响吸入麻醉药从肺泡弥散入血液的速度的因
素,下列哪项除外
A.肺泡气中的麻醉药浓度
B.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C.心输出量
D.通气/灌流比值
E.麻醉药的作用强度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影响吸入麻醉药从肺泡弥散入血液的速度
的因素有肺泡气中的麻醉药浓度、麻醉药在血中的溶
解度、心输出量、通气/灌流比值,与麻醉药的作用
强度无关。
21.影响组织对吸入麻醉药摄取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
关
A.MAC
B.动脉血-组织间麻醉药物的分压差
C.组织血流量
D.吸入麻醉药物的组织/血分配系数
E.麻醉药在组织的溶解度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影响麻醉药摄取的因素有:血中的溶解
度、肺泡血流以及肺泡气和静脉血之间的分压差。
22.关于 MAC 的描述错误的是
A.MAC 越大,麻醉效能越强
B.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强度可以用 MAC 来表示
C.术中监测呼气末 MAC,可用于评估吸入麻醉深度
D.MAC 是评价吸入麻醉药药理特性的重要参数
E.吸入麻醉药的 AD95 约为 1.3MAC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最小肺泡浓度(MAC)是指能使 50%患者对
标准化的刺激无体动反应的最低吸入麻醉药肺泡浓
度。MAC 是评价吸入麻醉药药理特性的重要参数,测
定 MAC 即可比较不同吸入麻醉药的强度,麻醉药强度
与 MAC 值呈反比。大体上 1.3MAC 的任何吸入麻醉药
都可以抑制 95%患者对伤害性刺激的体动反应,近似
AD95。
23.MAC 与麻醉效能的关系为
A.MAC 愈小,麻醉效能愈强
B.MAC 愈小,麻醉效能愈弱
C.MAC 与麻醉效能无明显关系
D.MAC 与组织溶解度有关
E.MAC 愈大,麻醉效能愈强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常用最低肺泡气有
效浓度(MAC)表示,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吸入麻醉
药气体和纯氧同时吸入时,50%的患者对切皮刺激无
体动反应时的肺泡气浓度,MAC 越小,其麻醉效能越
强。
24.常用吸入麻醉药 MAC 的大小顺序依次为
A.氧化亚氮>氟烷>七氟烷>异氟烷>恩氟烷
B.氧化亚氮>七氟烷>恩氟烷>异氟烷>氟烷
C.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氟烷>氧化亚氮
D.异氟烷>氟烷>恩氟烷>七氟烷>氧化亚氮
E.氧化亚氮>异氟烷>氟烷>恩氟烷>七氟烷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氟烷、异氟烷、七氟烷、恩氟烷、氧化亚
氮的 MAC 值分别是 0.75~0.84、1.28、1.71~
2.05、1.68、100~105。
25.影响组织对吸入麻醉药摄取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
关
A.麻醉药在组织的溶解度
B.组织的血容量
C.MAC
D.动脉血-组织间麻醉药的分压差
E.吸入麻醉药的组织/血分配系数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影响组织对吸入麻醉药摄取的因素与 MAC
无关。
26.下列哪项不是降低 MAC 的因素
A.高体温
B.低体温
C.低血压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龄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降低 MAC 的因素:低体温、低血压、代谢
性酸中毒、高龄、妊娠、低氧血症等。
27.可使吸入麻醉药 MAC 值增加的是
A.体温升高
B.年龄升高
C.应用麻醉性镇痛药
D.复合吸入麻醉
E.复合静脉麻醉药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MAC 随体温升高增加,与年龄成反比;应
用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吸入麻醉均可降低 MAC;复合
静脉麻醉药不影响吸入麻醉药的 MAC 值。
28.吸入麻醉药的吸收与分布与下述哪项因素无关
A.麻醉药物的吸入浓度
B.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大小
C.麻醉药的 MAC 值
D.麻醉药的血/气分布系数
E.每分钟肺灌流量的大小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影响吸入麻醉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因素有:
麻醉药的吸入浓度、每分钟肺泡通气量、肺泡气麻醉
药进入肺循环的能力、每分钟肺灌注量的大小和吸入
麻醉药在一定浓度下的作用时间。
29.影响吸入麻醉药排出的因素不包括
A.心排出量
B.分子量
C.肺泡通气量
D.血/气分配系数
E.组织/血分配系数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影响吸入麻醉药排出的因素有:血液溶解
度、组织/血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心排出量、
肺泡通气量等。
30.关于吸入麻醉药,正确的是
A.脂肪组织溶解度高的麻醉药物苏醒快
B.对心血管的抑制与剂量无关
C.氧化亚氮麻醉效能高
D.七氟烷在二氧化碳吸收罐中无降解
E.氧化亚氮可致弥散性缺氧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脂溶性越高,血/气分配系数、组织/血分
配系数越大,清除越慢。氧化亚氮 MAC 为 105%,麻
醉效能低,但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吸入氧化亚氮浓度
过高时,会发生缺氧,临床使用应低于 70%。停止吸
入氧化亚氮后的最初几分钟,为了防止体内储存的大
量的氧化亚氮稀释肺泡气中的氧气,应继续吸入纯氧
5~10 分钟,防止发生“弥散性缺氧”。碱,如氢氧
化钡或钠石灰能降解七氟烷,产生复合物 A 对肾有毒
性。随着吸入气体的温度升高、低流量麻醉、使用干
燥的氢氧化钡二氧化碳吸收剂、高浓度的七氟烷以及
长时间持续麻醉,复合物 A 增加。
31.下列最易增强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吸入麻醉药
是
A.氟烷
B.异氟烷
C.恩氟烷
D.甲氧氟烷
E.七氟烷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氟烷能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的敏感性,使用时更易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应特
别引起重视。
32.下列哪种吸入麻醉药可诱发癫痫样脑电图改变
A.恩氟烷
B.异氟烷
C.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恩氟烷麻醉药有诱发癫痫样脑电活动的可
能性。
33.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静脉麻醉药为
A.羟丁酸钠
B.异丙酚
C.氯胺酮
D.咪达唑仑
E.依托咪酯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依托咪酯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轻微。在临床
常规剂量下,心脏病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
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
压、心脏每搏量、心脏指数、肺血管阻力及外周血管
阻力几乎无变化。
34.下列吸入全麻药中属于易燃的是
A.氧化亚氮
B.乙醚
C.异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乙醚极易燃烧爆炸,使用场合不可有开放
火焰或电火花。
35.关于氧化亚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呼吸道无刺激
B.无直接心肌抑制
C.降低脑血流
D.吸入浓度在 30%~50%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E.氧化亚氮通过拟交感神经作用可轻度增加肺动脉
压和体循环动脉压力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通过增加脑脊液和脑血流量,氧化亚氮能
轻度升高颅内压。
36.下列吸入麻醉药中,最易引起麻醉后恶心、呕吐
的是
A.七氟烷
B.异氟烷
C.地氟烷
D.氧化亚氮
E.安氟烷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7.下列哪一种药物在钠石灰中最不稳定
A.异氟烷
B.安氟烷
C.氟烷
D.七氟烷
E.氧化亚氮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8.关于七氟烷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呼吸道刺激轻
B.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
C.遇碱石灰不产生分解反应
D.遇氧气易燃烧
E.MAC 为 1.68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七氟烷 MAC 2.0%。七氟烷对呼吸道无刺
激性以及在肺泡内能迅速达到麻醉浓度,使其成为儿
科和成年患者平稳快速吸入诱导的最佳吸入性麻醉
药。七氟烷不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诱导的心律失常的
敏感性。碱,如氢氧化钡或钠石灰能降解七氟烷,产
生复合物 A 对肾有毒性。
39.下列哪种吸入麻醉药在麻醉过程中最易产生一氧
化碳
A.氟烷
B.异氟烷
C.恩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地氟烷产生一氧化碳的浓度最高,其次是
恩氟烷和异氟烷,而七氟烷和氟烷最低。
40.在肝内生物转化最小的吸入麻醉药是
A.乙醚
B.氟烷
C.异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氟烷体内代谢率达 10%~20%;甲氧氟烷
体内代谢率为 7.4%~44%;恩氟烷体内代谢率为
2.4%~2.9%;异氟烷体内代谢率低,为 0.17%~
0.20%;七氟烷的体内代谢率为 1%~5%;地氟烷是已
知的体内代谢最少的吸入麻醉药,其代谢率为
0.01%~0.02%。
41.下列吸入麻醉剂的血/气分配系数最接近笑气的是
A.恩氟烷
B.异氟烷
C.氟烷
D.地氟烷
E.七氟烷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吸入麻醉剂的血/气分配系数由低到高
为:地氟烷 0.45、氧化亚氮 0.47、七氟烷 0.65、异
氟烷 1.4、恩氟烷 1.8、氟烷 2.5。
42.肠梗阻患者的麻醉禁用哪种药物
A.异丙酚
B.异氟烷
C.氧化亚氮
D.氯胺酮
E.咪达唑仑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氧化亚氮虽然在
血中溶解度低,但它在血中的溶解度比氮气高 35
倍,氧化亚氮弥散入含空气体腔的速度比氮气被血流
吸收的速度要快得多。使用氧化亚氮可能有危险的情
况包括:空气栓塞、气胸、急性肠梗阻、颅内积气、
肺气肿等。
43.有关氧化亚氮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氧化亚氮麻醉可产生弥散性缺氧
B.MAC 高,麻醉效能强
C.可使体内密闭空腔内压增加
D.不被身体代谢
E.长期暴露下会引起骨髓抑制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氧化亚氮 MAC 为 105,麻醉作用极弱。
44.气脑造影后患者需行全身麻醉,下列哪一药物应
避免应用
A.安氟烷
B.异氟烷
C.依托咪酯
D.氧化亚氮
E.芬太尼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氧化亚氮的不良反应之一为使闭合空腔增
大。因此,肠梗阻、气脑等体内有闭合性空腔的患者
为其禁忌证。
45.血流丰富的组织如脑、心脏、肝、肾等器官,吸
入麻醉药应用几分钟后这些组织对麻醉药摄取明显减
少
A.2 分钟
B.4 分钟
C.6 分钟
D.8 分钟
E.10 分钟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6.同时吸入 80%的 N2O 和 1%的异氟烷时
A.异氟烷在血中浓度升高的速度明显加快
B.异氟烷在血中浓度升高的速度明显减慢
C.异氟烷在血中浓度升高的速度基本不变
D.N2O 在血中浓度升高的速度明显加快
E.N2O 在血中浓度升高的速度明显减慢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属于“第二气体效应”现象。
47.下列理化特性中,N2O 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易燃烧爆炸
B.在体内代谢率高
C.血气分配系数低
D.对气道刺激性强
E.化学性质不稳定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N2O 性质稳定,无刺激性,不燃烧,血气
分配系数 0.47,对气道无刺激性。
48.苯二氮 类药物中枢抑制的作用机制是
A.直接抑制中枢
B.直接激动 GABA
C.直接促进 Cl-内流
D.增强 GABA 能神经功能
E.直接与 GABA 调控蛋白结合,解除对 GABA 受体的
抑制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苯二氮 类的作用主要是促进 GABA 与
GABA 受体结合,加强 GABA 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效应,
使 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使 Cl-内流增加,故该类药
的中枢抑制作用是间接通过增加 GABA 这一抑制性神
经递质的效应来实现。
49.下列哪类药物小剂量时产生镇静,中剂量产生催
眠作用,大剂量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A.M 型胆碱受体阻滞剂
B.丁酰苯类
C.苯二氮 类
D.噻嗪类
E.右旋美托咪定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苯二氮 类药物的作用与苯二氮 受体
被占领的量有关,20%的苯二氮 受体被占领产生抗
焦虑作用,30%~50%的苯二氮 受体被占领产生镇
静作用,60%的苯二氮 受体被占领产生催眠作用。
50.关于苯二氮 类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地西泮吸收缓慢而不规则
B.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C.可用于心脏电复律前给药
D.可随乳汁分泌
E.以原形经肾排泄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苯二氮 类药物在肝进行生物转化,其
代谢产物经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