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70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46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8,score:100 分)
• 【A】肝气郁结
• 【B】心火亢盛
• 【C】肝病乘脾
• 【D】肺热壅滞
• 【E】肝火犯肺
【score:4 分】
(1).依据五行学说,脾虚患者,面见青色,诊断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依据五行学说,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诊断
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由于脏
腑都具有五行的属性,因此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
等外在的表现,可以诊断脏腑的疾病。如在诊断本脏
病时,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
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
亢盛;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
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也可从他脏所主的
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患
者,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
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
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
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
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 【A】肝与脾
• 【B】心与脾
• 【C】心与肺
• 【D】脾与肺
• 【E】肝与肺
【score:4 分】
(1).与气生成相关的两脏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与血液生成、贮藏相关的两脏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气的生成方
面: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
功能,即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
这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
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强健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血液的
生成、贮藏和运行方面:肝能藏血,又能调节血量,
脾能统血,又为气血化生之源。
• 【A】化生血液
• 【B】促进生长发育
• 【C】推动气血的运行
• 【D】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E】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score:8 分】
(1).宗气的生理功能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元气的生理功能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营气的生理功能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津液的生理功能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故凡语
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
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
宗气盛衰有关。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
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
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
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营气又称“荣
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
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
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有滋润和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作用、运输代谢废料的作用。
• 【A】重浊
• 【B】干涩
• 【C】易流行
• 【D】升散
• 【E】收引
【score:6 分】
(1).湿邪的特性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寒邪的特性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疫疠邪气的特性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
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
留滞于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
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
“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其临床症状
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
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寒性凝滞,主痛。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伤人,阴气偏
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凝滞不通。不通则
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偏于寒盛之痹证,
则多见疼痛较剧。在外感邪气中还有一类疫疠邪气。
这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邪气。在中医古
代文献记载中,又称“疠气”、“戾气”、“异
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 【A】真虚假实
• 【B】因虚致实
• 【C】由实转虚
• 【D】真实假虚
• 【E】湿极致脱
【score:6 分】
(1).“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本质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治疗不当,病邪久留,其病机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正气不足,内生痰饮,其病机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与病机 在特
殊情况下,还会出现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
变化,在临床上形成疾病本质与症状不符的许多假
象,如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
导致真实假虚的现象,称为“大实有羸状”,由于脏
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的现象,
称为“至虚有盛候”。因此,分析病机的虚或实,必
须透过现象抓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
疾病的虚实变化。由实转虚,即由于疾病失治或治疗
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
转化为虚。因虚致实是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
出,或正虚而内生的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
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为实。
• 【A】肝胆实热
• 【B】脾胃湿热
• 【C】肝胃蕴热
• 【D】食积内停
• 【E】脾虚不运
【score:8 分】
(1).口淡乏味多见于【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口中酸馊多见于【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口甜而腻多见于【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口中泛酸多见于【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问诊 口味异常主
要是通过询问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与气味。口苦多见
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多
属于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口中酸
馊,多为食积内停;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 【A】代脉
• 【B】涩脉
• 【C】细脉
• 【D】弦脉
• 【E】迟脉
【score:4 分】
(1).气血两虚的常见脉象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痛证或痰饮的常见脉象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切诊 细脉脉来如
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
损,又主湿病。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
病、痛证、痰饮等。
• 【A】头晕目眩,少气懒言
• 【B】头目昏花,腹部坠胀
• 【C】头痛眩晕,面红目赤
• 【D】头重如裹,胸胁满闷
• 【E】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score:4 分】
(1).中气下陷的辨证要点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肝气上逆的辨证要点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辨证 气陷证临床
常见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
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一般以内脏下垂为辨证
要点。肝气升发太过,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
等。一般以见到气机逆而向上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 【A】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 【B】健脾养心,理气化痰
• 【C】化痰散结,行气开郁
• 【D】理气畅中,疏肝解郁
• 【E】清肝化痰,疏肝解郁
【score:6 分】
(1).郁证中,痰气郁结的常用治法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郁证中,肝气郁结的常用治法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郁证中,心脾两虚的常用治法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
论治举例 痰气郁结应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治疗用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加减。
肝气郁结应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治疗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香附、川芎)加减。心
脾两虚应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治疗用归脾汤(人
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
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
• 【A】祛风通络
• 【B】补肾祛寒
• 【C】祛湿通络
• 【D】温经散寒
• 【E】活血通络
【score:6 分】
(1).治着痹的主要方法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治行痹的主要方法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治痛痹的主要方法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
论治举例 着痹应祛湿通络,祛风散寒;治疗用薏苡
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甘草、麻黄、桂枝、羌
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生姜)加减。行痹应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治疗用防风汤(防风、甘草、
当归、赤茯苓、葛根、杏仁、麻黄、肉桂、秦艽、黄
芩、生姜、大枣)加减。痛痹应温经散寒,祛风除
湿;治疗用乌头汤(麻黄、白芍、黄芪、制川乌、甘
草)加减。
• 【A】灸草
• 【B】白梅花
• 【C】淡大芸
• 【D】白故纸
• 【E】血见愁
【score:8 分】
(1).艾叶的别名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茜草的别名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肉苁蓉的别名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木蝴蝶的别名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
能·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艾叶的别名是祁艾、
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香
艾、陈艾、灰草。茜草别名血见愁、地苏木、活血
丹、土丹参、红内消。肉苁蓉别名淡大芸。木蝴蝶的
别名是云故纸、白故纸、洋故纸、玉蝴蝶、千张纸。
• 【A】僵蚕
• 【B】干漆
• 【C】延胡索
• 【D】吴茱萸
• 【E】王不留行
【score:4 分】
(1).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醋炙品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
能·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需调配醋炙品的有延
胡索等。需调配麸炒品的有僵蚕、白术、枳壳等。
• 【A】紫菀
• 【B】斑蝥
• 【C】竹茹
• 【D】虎杖
• 【E】广藿香
【score:4 分】
(1).妊娠禁用的药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妊娠慎用的药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 【A】鹿角霜
• 【B】徐长卿
• 【C】葶苈子
• 【D】鹿角胶
• 【E】生地黄
【score:8 分】
(1).宜先煎的药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宜后下的药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宜包煎的药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宜烊化的药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
能·中药汤剂的煎煮程序及注意事项
• 【A】附子
• 【B】栀子
• 【C】苍术
• 【D】白及
• 【E】玫瑰花
【score:4 分】
(1).易泛油的饮片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易变色的饮片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考点]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中药
饮片保管养护品种分类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
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
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
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一种酸败变
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含油脂多
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滋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一
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
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
界作用下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
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
酸后溢出表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
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等。含糖量多的饮片,
常因受潮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黄精
等。易泛油饮片:独活、火麻仁、桃仁、榧子、千金
子、当归、牛膝、巴豆、狗脊、木香、龙眼肉、橘
核、杏仁、蝼蛄、紫河车、前胡、川芎、白术、苍
术、柏子仁。变色是指药材、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
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
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
有些药物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药物由鲜
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
药。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
影响其内在质量。易变色的饮片有:月季花、白梅
花、玫瑰花、款冬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扁豆
花、佛手、麻黄。
• 【A】没药
• 【B】红花
• 【C】白术
• 【D】橘络
• 【E】芒硝
【score:4 分】
(1).易软化融化的饮片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易风化的饮片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考点]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中药
饮片保管养护品种分类 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
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使原来的形态发生改
变。易软化融化类饮片:松香、芦荟、阿魏、猪胆
膏、白胶香、安息香、柿霜、乳香、没药、苏合香。
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
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
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
改变。如胆矾、白矾、绿矾、硼砂、芒硝等。
• 【A】风热咳嗽
• 【B】肺热咳嗽
• 【C】风寒咳嗽
• 【D】阴虚咳嗽
• 【E】痰湿咳嗽
【score:4 分】
(1).蛇胆川贝胶囊适用于【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复方川贝精片适用于【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蛇胆川贝胶
囊的功能为清肺,止咳,祛痰;用于肺热咳嗽、痰
多。复方川贝精片的功能为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
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
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 【A】祛暑除湿
• 【B】补气生津
• 【C】健脾安神
• 【D】温中健脾
• 【E】清暑解毒
【score:8 分】
(1).六合定中丸除和胃消食外,又能【score:4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桂附理中丸除补肾助阳外,又能【score:4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六合定中丸
的功能为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暑湿感冒,恶寒
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泄
泻。桂附理中丸的功能为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
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