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 MB
  • 2021-07-01 发布

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咸阳市2020年高考模拟检测(三)‎ 数学(理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韦恩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是中去掉那部分所得,由韦恩图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易得出阴影部分为,代入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集合,,‎ 又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为,‎ 又 ‎ ‎∴.‎ 故选:C.‎ ‎【点睛】本题根据图形中阴影部分,求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着重考查了 - 22 -‎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基础题.‎ ‎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A. 31 B. ‎15 ‎C. 8 D. 7‎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元的思想,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的形式,由此求得,进而求得.‎ ‎【详解】由于数列是等比数列,故,由于,故解得,所以.‎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的计算,考查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3.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爆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走上战场的第一线,某医院抽调甲乙丙三名医生,抽调三名护士支援武汉第一医院与第二医院,参加武汉疫情狙击战.其中选一名护士与一名医生去第一医院,其它都在第二医院工作,则医生甲和护士被选为第一医院工作的概率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利用列举法,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详解】解:根据题意,选一名护士与一名医生去第一医院,有9种情况,如下:‎ 甲,甲,甲,乙,乙,乙,丙,丙,丙,‎ 而医生甲和护士被选为第一医院工作有1种情况,‎ 所以概率为:.‎ 故选:D.‎ - 22 -‎ ‎【点睛】本题考查实际问题中古典概型求概率,理解题目是关键.‎ ‎4.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以及,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 即,‎ 又,所以,即;‎ 又,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垂直与数量积关系、夹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5.设复数z满足,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复数模长的公式,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设,则由得, 即 , 则.‎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和模长公式,属于基础题.‎ - 22 -‎ ‎6.“”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的范围,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所以, ‎ 即“”是“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结合双曲线的定义求出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7.“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过程中构造在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体现其直观性所做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 )‎ A. a,b B. a,c C. a,d D. b,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根据三视图看到方向,可以确定三个识图的形状,即可判断答案.‎ - 22 -‎ ‎【详解】因为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 所以其正视图和侧视图是一个圆;‎ 若俯视图是从上向下看,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则俯视图是有2条对角线且为实线的正方形.‎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识别,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8.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且满足:,,函数满足且,,则( )‎ A. e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即可求出;又,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由此根据题意即可求出,进而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所以;‎ 又为等比数列,且,所以,所以;‎ 又,所以,‎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 又,‎ 所以 ,即.‎ 故选:A.‎ ‎【点睛】‎ - 22 -‎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同时考查了函数的周期性,属于基础题.‎ ‎9.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可知该函数为偶函数,可以排除选项A、B,再根据,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令,‎ 则,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故排除选项A、B;‎ 又,由图象可知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性质,考查了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0.已知x,y满足不等式组,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180,则实数m的值为( )‎ A. 60 B. ‎70 ‎C. 80 D. 90‎ - 22 -‎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180,通过直线平移,找到取得最大值的交点,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可得:,‎ 平移直线,‎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 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 此时最大,,‎ 解得,‎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通过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1.已知抛物线,点P,Q是抛物线上任意两点,M是PQ的中点,且,则M到y轴距离的最小值为( )‎ - 22 -‎ A. 9 B. ‎8 ‎C. 4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梯形中位线及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设,,抛物线焦点为,‎ 由可知,‎ ‎,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 PQ的中点M到y轴距离的值为: ,‎ 即最小值为3,此时三点共线.‎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梯形中位线,不等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2.已知函数(a为常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导数与极值的关系知可转化为方程在R上有两个不等根,结合函数的性质可求.‎ ‎【详解】函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 有2个不等的实数根,‎ 即有2个不等的实数根,‎ 令,则在R上单调递增且,‎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有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22 -‎ 又当时,,,,‎ 所以即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则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结合正切的差角公式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因为,且 所以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切的差角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在三棱锥中,AB,AC,AD两两垂直,且,则三棱锥外接球体积为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三棱锥侧棱AB、AC、AD两两垂直,补成长方体,两者的外接球是同一个,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即可求解.‎ - 22 -‎ ‎【详解】因为三棱锥侧棱AB、AC、AD两两垂直,补成长方体,如图,‎ 该长方体的三边分别为,‎ 所以球的直径为,‎ 即,‎ 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三棱锥转化为长方体,两者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关键点要注意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属于中档题.‎ ‎15.现有一个关于平面图形的命题:如图所示,同一个平面内有两个边长都是a的正方形,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恒为.类比到空间,有两个棱长均为a的正方体,其中一个的某顶点在另一个的中心,则这两个正方体重叠部分的体积恒为 .‎ ‎【答案】‎ ‎【解析】‎ 面积是边长的平方,类比体积是边长的立方.‎ ‎16.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n的一次函数.‎ - 22 -‎ ‎②在面积为S的的边AB上任取一点P,则的面积大于的概率为.‎ ‎③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得,则.‎ ‎④若那么由,那么由以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一定在x轴下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②③‎ ‎【解析】‎ ‎【分析】‎ 举例说明①④错误;由几何概型求概率说明②正确;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说明③正确.‎ ‎【详解】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但常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常数函数,不是n的一次函数,故①错误;‎ 根据几何概型可知,的面积大于的概率为,故②正确;‎ 由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得, 中的系数为,‎ 的系数为,则,故③正确;‎ 以及轴所围成的图形可能一部分在x轴下方, 一部分在x轴上方. 如由以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如图:‎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几何概型、二 - 22 -‎ 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定积分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设a,b,c分别为锐角内角A,B,C的对边,且满足.‎ ‎(I)求角B的大小;‎ ‎(II)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I)(II)‎ ‎【解析】‎ ‎【分析】‎ ‎(I)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已知等式可得,结合B为锐角,可求B的值;‎ ‎(II)由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I)由,‎ 可得,‎ 则,‎ 即,‎ 所以有,‎ 又因B为锐角,则.‎ ‎(II)由(I)可知,且有,‎ 由余弦定理可得:,‎ 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 22 -‎ 即.‎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8.已知椭圆C:,分别是其左、右焦点,过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椭圆C的离心率为,的内切圆面积为,.‎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若时,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I)(II)或 ‎【解析】‎ ‎【分析】‎ ‎(I) 由离心率可得a,c的关系,再由内切圆的面积求出内切圆的半径,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由题意可得a的值,再由a,b,c之间的关系求出b的值,进而求出椭圆的方程;‎ ‎(II) 设直线AB的方程与椭圆联立求出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进而求出弦长的表达式,再由题意可得参数的值,进而求出直线l的方程 ‎【详解】(I)由题可得,,‎ 的内切圆面积为,,易得的周长为8,即.‎ 而,解得,,,‎ 则椭圆C的方程为:.‎ ‎(II)设,由(I)可得,‎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可设l:,‎ - 22 -‎ 联立直线l与椭圆C可得:,‎ ‎,,‎ ‎,‎ 解得,‎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与椭圆综合,及弦长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9.2020年寒假是特殊的寒假,因为疫情全体学生只能在家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为了研究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情况,某学校在网上随机抽取120名学生对线上教育进行调查,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11∶13,其中男生30人对于线上教育满意,女生中有15名表示对线上教育不满意.‎ ‎(1)完成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育是否满意与性别有关”;‎ 满意 不满意 总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120‎ ‎(2)从被调查中对线上教育满意的学生中,利用分层抽样抽取8名学生,再在8名学生中抽取3名学生,作线上学习的经验介绍,其中抽取男生的个数为,求出的分布列及期望值.‎ 参考公式:附:‎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0.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22 -‎ ‎【答案】(1)见解析,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育是否满意与性别有关”.(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11∶13,以及总人数120,可求出男,女生总人数,即可完成列联表,并根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求出的观测值,对照临界值表,即可判断是否有把握;‎ ‎(2)根据(1)可知,男生抽3人,女生抽5人,于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并且服从超几何分布,即可利用公式,求出各概率,得到分布列,求出期望.‎ ‎【详解】(1)因为男生人数为:,所以女生人数为,‎ 于是可完成列联表,如下:‎ 满意 不满意 总计 男生 ‎30‎ ‎25‎ ‎55‎ 女生 ‎50‎ ‎15‎ ‎65‎ 合计 ‎80‎ ‎40‎ ‎120‎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的观测值 ‎,‎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育是否满意与性别有关”.‎ ‎(2)由(1)可知男生抽3人,女生抽5人,依题可知的可能取值为,并且服从超几何分布,,即 - 22 -‎ ‎,‎ ‎.‎ 可得分布列为 ‎0‎ ‎1‎ ‎2‎ ‎3‎ 可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基本思想的初步运用,以及超几何分布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0.如图,在三棱锥中,是边长为2正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I)证明:平面平面ABC;‎ ‎(II)点E在BD上,若平面ACE把三棱锥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II)‎ ‎【解析】‎ ‎【分析】‎ ‎(I)取AC的中点O,连接OD,OB,推导出,,从而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此即可证明平面平面ABC;‎ ‎(II)以O为坐标原点,OA、OB、OD分别为x、y、z - 22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面面角即可.‎ ‎【详解】(I)取AC的中点O,连接OD,OB,‎ 由题设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从而.‎ 所以,‎ 又由于是正三角形,故.‎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又,而,‎ 所以.‎ 故,所以平面平面ABC.‎ ‎(II)由题设及(I)知,OA,OB,OD两两垂直,‎ 以O为坐标原点, OA、OB、OD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题设知,三棱维的体积为三棱锥的体积的.‎ 从而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D到平面ABC的距离的,即E为DB的中点,得 - 22 -‎ ‎.‎ 故.‎ 设是平面ACE的法向量,则,即,‎ 令,得,故.‎ 设是平面DCE的法问量,‎ 则,即,‎ 令,得,,‎ 故.‎ 则,‎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I)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II)当时,证明(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答案】(I)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II)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 22 -‎ ‎(I)求导,分及,讨论与0的关系,得出函数的单调性;‎ ‎(II) 依题意,只需证明,令,利用导数求其最小值大于0即可得证.‎ ‎【详解】(I)由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 ‎,‎ 当时,;‎ 当时,;‎ 当时,或;;‎ 当时,;‎ 当时,或;.‎ 综上讨论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II)当时,由,只需证明,‎ 令,.‎ 设,则.‎ - 22 -‎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唯一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的最小值是成立.‎ 故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及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 ‎(二)选考题:共10分考生从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过A,B两点,且这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I)求C普通方程和的直角坐标方程;‎ ‎(II)若M为曲线C上一动点,求点M到直线l的最小距离.‎ ‎【答案】(I);(II)‎ ‎【解析】‎ ‎【分析】‎ ‎(I) 由参数方程消参得普通方程,利用转换公式把极坐标对应点化为直角坐标表示即可求解;‎ ‎(II)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及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I)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消去参数可得:,‎ - 22 -‎ 所以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因为A,B两点的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得:,‎ 所以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II)设点,则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为 ‎,‎ 所以点M到直线l的最小距离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23.已知,,且 ‎(I)若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II)证明:.‎ ‎【答案】(I)(II)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I)配凑均值不等式的形式求的最小值,再由恒成立转化成关于x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II) 展开变形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证明.‎ ‎【详解】(I)由,得.‎ 故.‎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 22 -‎ 即的最小值为.‎ 因为恒成立,‎ 所以.‎ 解得:.‎ ‎(II)‎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恒成立转化为求最值,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属于中档题.‎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