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高考省份高三年级9月份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 《论语》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恭顺)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中正)如也”。材料意在说明孔子
A. 讲究语言的朴实真诚 B. 力求生活中言行一致
C. 重视言符合礼的规定 D. 注重言与政治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孔子面对不同的对象交谈的方式不同,说明他注重言语交谈中等级礼仪的规定,故选C;题意主要反映了孔子面对不同交谈对象的不同交谈方式,并没有体现他讲究语言的朴实真诚,排除A;BD也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2. 尚书即掌书,原是君主身边主管文书的小吏,在秦代和汉初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管辖。西汉中期以后,尚书不仅参与国家机密,起决策作用,而且出纳王命,发号施令,诸如选举、任用、考课、弹劾、诛赏、治狱等大权,无所不总,包揽一切。这一变化
A. 说明少府政治权力扩大
B. 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 反映贵族垄断政治权力
D. 是权力不断集中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尚书权力的扩大不等于少府政治权力的扩大,作为皇帝亲信的尚书出身低微有利于打破外朝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A选项;尚书直接出纳王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快速决策和执行,故B选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反映贵族垄断政治权力,C错误;尚书从在君主身边负责掌管文书到参与机密掌握国家决策大权这一变化反映了皇帝亲信地位与权力的上升,是皇权的相对加强的结果,故D选项正确。
3.
- 12 -
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京官和京吏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A. 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B. 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 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D. 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盛唐时期都城长安所粮食需求量很大,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凿了大运河,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都城长安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故B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宋朝坊市制度瓦解,C错误;北宋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经济重心转移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4. 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A. 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 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
C. 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项正确;免役法有利于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并非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越加松驰是免役钱征收的客观作用,排除D项。故选A。
5. 如表是学者对明清时期4035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据此可知科举制
A. 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 立足提高官员素质
C. 加强社会流动性 D. 任用官员不重资历
【答案】C
- 12 -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影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概率的主要因素是乡试的排名和举人的年龄,这说明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考生才华,而不是家世门第,这有利下层平民通过科举制获得晋升,加强了社会的流动性,故选C项;表格反映的是影响科举选拔的因素,而公平公正是选拔人才过程中才体现的特点,排除A项;科举制的立足点应该是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的素质是其客观效果,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科举制选拔人才,没有体现官员的任用情况,排除D项。
6. 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 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 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从1850年到1873年中国的人口持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从1840年开始,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以及随着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导致人口数量下降,故D项正确;民族矛盾加剧、海外移民、封建剥削均不是当时人口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排除A、B、C。
7. 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清廷先是百般阻止。阻挡无效后,1867年总理衙门表示:“将来如有可以兴办之处,中国必当独立经营,即多费重资,亦所不惜。”这反映出当时
A. 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决心
B. 西方各国创立电报的成本高
C. 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
D. 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电报业先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列强对晚清电报事业的觊觎和介入,迫使清政府和官员去了解、认识电报,被迫提出自建电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故答案为C项;晚清引进电报是被动的,材料体现的是晚清独立经营电报的决心,排除A项;B项表述缺乏材料依据,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最早在中国设立电报的是台湾巡抚刘铭传,排除。
- 12 -
8. 中共在1925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但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一词。1927年八七会议上,第一次将没收地主土地表示为“土地革命”。以下对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主要原因的合理推测是
A. 未接到共产国际指示 B. 对土地革命认识不够
C. 维护国共两党关系 D. 服务于北伐战争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时间“1925年”可知当时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故合理解释是为维护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共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一词,故C项符合题意;共产国际在1923年5月要求中共在形成反帝统一战线的同时开展土地革命,要求中共提出全部没收地主土地和公有土地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革命口号,A项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含义为推翻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没收其土地并分配给农民,废除一切封建压迫。这一点在1925年已经认识到了,B项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时间不对,D项不符合题意。
9. 以下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 "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B. "到敌人后方去"
C. "对日寇最后一战 D.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军队向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进发,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该图相符的应该是抗日战争中,中共军队“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故选B;A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军队活动范围在南方,排除A;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和“对日寇最后一战”时期的形势不符,排除C;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应该是从北到南,排除。故选B。
10.
- 12 -
公元前5世纪兴起的雅典智者学派认为,哲学重点要解释的是人,世界上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服从的普遍真理,“只要掌握了雄辩术,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智者学派的盛行
A. 促进了古雅典自由主义的发展 B. 健全了直接民主的政治体制
C. 强化了对城邦公尹秩序的维护 D. 提升了公民个体的道德修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服从的普遍真理…….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可见古希腊智者学派主张思想自由,反对权威,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发展倾向,A项正确;题干信息未涉及民主政治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维护城邦公共秩序,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无关,排除D项。故选A。
11. 起初,法国的沙龙是贵族阶级的交际场所。到18世纪初,沙龙逐渐开放。贵妇人彼此竞争,以招揽谈吐不凡、妙语横生的文人雅士为荣,沙龙的开放
A.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B. 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D. 推动浪漫主义文艺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初”“贵妇人彼此竞争,以招揽谈吐不凡、妙语横生的文人雅士为荣”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沙龙逐渐开放有利于思想在沙龙中碰撞,从而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近代科学在18世纪以前就已经兴起,A项错误;沙龙是18世纪逐渐开放,故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无关,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时期沙龙逐渐开放有利于思想在沙龙中碰撞,从而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而不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且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在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逐渐产生,D项错误。
12. 如图所示为某一年全球跨国投资的分布。据此推测,该年份最有可能是
- 12 -
A. 1770年 B. 1914年
C. 1929年 D. 1947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知,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主要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B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不能说明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排除A;1929、1947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不可能最多,排除CD。
13. —战前,德国政府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这使得德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材料表明
A. 激进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 B. 德国欲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C. 德国政府的决策被民意左右 D. 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了落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一战前的德国政府由于害怕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所以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反映了德国民众的这种民族的激进情绪影响了政府的外交政策,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德国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B项错误;C项“左右”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是民众的激进民族主义情绪,不是民主诉求,D项错误。故选A。
14. 如图为1942年一位美国人创作的海报《双管齐下》(前排士兵拿着机枪,后排工人拿着枪钻),这一海报意在
A. 鼓励人们积极参军 B. 强调生产的重要性
C. 揭示二战的残酷性 D. 反对美国参加战争
【答案】B
【解析】
- 12 -
【详解】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排的士兵拿着机枪,后排的工人拿着枪钻,以为后方的生产支持了前方的战争,由此可知该海报意在强调生产的重要性,故选B;A项无法全面体现海报所反映的信息,排除;CD无法体现,排除。
15. 古巴导弹危机中西欧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减弱。西欧主动和东欧缓和关系,与东欧之间的经贸快速发展。据此推知,古巴导弹危机
A. 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造成影响 B. 推动不结盟运动兴起
C. 加强了欧共体国家的政治联系 D. 导致美欧同盟关系破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减弱。西欧主动和东欧缓和关系,与东欧之间的经贸快速发展”可知,东欧国家原来受到苏联控制,而西欧加快与东欧发展关系,会导致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减弱,东欧倾向于西欧,从而引发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恶化,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国家不属于欧共体,并且当时欧共体还未成立,C项错误;这时期美欧同盟关系并没有破裂,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历法之争
康熙十一岁时,亲眼目睹了中西文化围绕历法的激烈交锋。康熙七年大臣会议,请皇帝圣栽。康熙命代表大统历的杨光先、代表回回历的吴明暄、代表西历的南怀仁,分别用各自的算法推算正午日影所止之处。
三次夹地测验,杨光先、吴明暄有误,康熙又令测立春、雨水二节气及月、火、木星之运行。杨光先、吴明暄“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杨光先痛心疾首道:“臣监之历法,乃尧舜相传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尧舜相传之位也。今南怀仁,乃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奉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也!”“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康熙则平静谕令:“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康熙八年除鳌拜。南怀仁等立即发难,指杨光先、吴明暄是鳌拜党羽,请求将杨光先“即行处斩,妻子流放宁古塔”,为已死之汤若望(德国人,传教士,在顺治帝时曾任钦天监正)平反昭雪。康熙准予昭雪汤若望,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暄。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
- 12 -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1)指出康熙时期在“中西历法之争”中西人最终胜出必然性。
(2)将康熙帝在“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中的态度置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框架内,分析说明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答案】(1)中国的天文仍属传统科技的范畴,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西人的天文属近代自然科学的范畴,是一种实验科学。
(2)17世纪的世界处在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
康熙帝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仍在发展中;康熙帝对守旧官员的保护,则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并反思中国落后的根源,依然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这预示着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总之,当时的中国虽仍旧呈现出封建帝国的辉煌,但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杨光先、吴明暄‘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结合所学可知,三者结果差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科技多出于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而西方为近代自然科学,是一种实验科学。
(2)根据题干“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暄…….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可见康熙帝一方面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一方面对守旧官员进行保护,故可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潜力及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两个角度结合17世纪正处于转型期的世界局势下进行分析。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的征文活动。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第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
主编胡愈之在征稿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 12 -
征“梦”活动反响热烈,截止到1932年12月5日,《东方杂志》共收到回函160余封。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推出“新年的梦想”专栏,发表了老舍、郑振铎、柳亚子、邹韬奋、巴金、林语堂等142人的答函。这些大大小小的梦大致分为九类: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噩梦、其他梦。
——据黄苏宜《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
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当时的国内政局,社会思潮等
②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
③20世纪三十年代征文的内容及反响
表述: 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
示例:
观点:“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美好中国的向往
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倡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此背景下,《东方杂志》发起“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其中,“国泰民安梦”“民族复兴梦”“社会主义梦”占多数。征文活动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传了社会主义理想,反映了人们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解析】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可以看出,“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美好中国的向往
- 12 -
阐释:阐释过程可以结合征梦活动的时代背景和所得征文所占比例展开。背景方面,根据征梦活动时间是193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举20世纪30年代时代背景,既包含国内的,也包含国际的。国内如日本侵华、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倡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国际方面的如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然后结合征文比例中“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进行分析,“国泰民安梦”“民族复兴梦”“社会主义梦”占多数,而且征文活动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传了社会主义理想,反映了人们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材料二 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命题作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主题:法制建设顺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经济改革需要法制建设作保障;经济改革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等)。
- 12 -
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保障,1954年宪法顺应了这一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为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表述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根据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我国修订的宪法中,对于私营经济的地位是不断提高甚至是肯定的,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顺应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结合1954年宪法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示例一
论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纪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
示例二
- 12 -
论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
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
(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材料观点是经济的盛衰主要是“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可以选择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苏联的经济危机的关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过分的强调通过对农业的剥削完成资本积累,进而酿成民生问题和社会危机。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意在说明某种经济的盛衰由该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主义机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或苏联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特点及对苏联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世界近现代史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必然性,斯大林模式特点及弊端等知识,然后结合题意论证即可。
- 12 -
相关文档
- 卓越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9月联考试2021-08-2410页
- 河北省卓越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2021-08-244页
- 卓越联盟2021届高三化学9月联考试2021-08-2411页
- 卓越联盟新高考省份2021届高三9月2021-08-2425页
- 化学卷·2018届河北省卓越联盟高二2021-08-066页
- 卓越联盟2021届高三化学9月联考试2021-07-0525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卓越联盟高二2021-07-0116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卓越联盟高二2021-07-0115页
- 数学理卷·2018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2021-07-018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卓越联盟高二2021-06-3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