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1-08-25 发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 从“乾嘉之学”到“道咸之学”的变化的背景是 A.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B.明末清初反封建思想的产生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逐渐丧失 D.康梁维新思想日益广泛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乾嘉之学”强调学精,而“道咸之学”强调革新,结合史 实可知其背景是近代中国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 A 项正确;明末清初 与“道咸之学”向去年代较远,且“道咸之学”的新也未必就是反封建,B 项错误; 儒学统治地位并未丧失,C 项错误;道光咸丰时期,康梁维新思想尚未产生,也就 谈不上广泛传播,D 项错误。 【答案】A 2.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 19 世纪的 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 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此观点主要是依据林则徐 A.最早提出抵抗西方的侵略 B.最早翻译西方的历史地理著作 C.是最先了解西方的中国人 D.承认西方长处并较早主张学习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林则徐的影响之所以超过其他人,主要是因为林则 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故 D 项正确;与 学习西方相比,抵抗西方侵略在材料信息中没有显示,排除 A 项;向西方学习与 最早翻译西方书籍不是同一个概念,排除 B 项;在古代中国,很多有识之士就开 始了对西方的了解,排除 C 项。 【答案】D 3.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 想材料,但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可用来说明《海国图志》 A.对中国的落后见解肤浅 B.对封建制度抱有幻想 C.学习西方不够系统完善 D.缺乏中外交流的勇气 【解析】《海国图志》对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尚没有充分认识,因而没有要中 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由此可知该书对中国的封建统治还抱有一定幻想,故 B 项正确。仅凭该书的局限不能推知它见解肤浅,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该书的全部 内容,不能推知它不够系统和完善,C 项错误;不学习西方制度不等于就缺乏中外 交流的勇气,D 项错误。 【答案】B 4.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曾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 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却很少有人认真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 涵。许多朝廷官吏的骂声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主张不符合时代潮流 B.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C.落后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 D.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海国图志》在当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面临被查禁 焚毁的危险,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容不得进步书籍的存在,故 B 项正确;《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是符合时代潮流的,A 项错误;落后制 度、锁国政策均源于封建势力的强大,C、D 两项错误。 【答案】B 5.奕诉曾上折说:“当今既欲讲求制造轮船、机器诸法,如不借西人、西法为先 导,探求机巧之原,制作之本,则恐师心自用,徒费金钱,仍无裨于实际。” 由此可知,奕诉强调 A.制造轮船耗损国力 B.发展近代机器工业 C.学习西方科技理论 D.加强军事工业管理 【解析】由材料“探求机巧之原,制作之本”可知,奕诉强调的是不仅要仿造 西方造轮船、机器,更要学习制造的原理,故选 C 项。A 项是对材料的曲解。B、 D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C 6.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批评了顽固派的守旧及不知变通,同时也批评了维新 派的“菲薄名教”和“不知本”。材料表明张之洞 A.具有融合中西思想之倾向 B.对中国的纲常名教表示不满 C.对中体西用思想表示不满 D.与顽固派基本没有共同利益 【解析】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对顽固派和维新派在不同方面的批评, 说明他想学习西方,又不想因学习西方而“菲薄名教”导致“不知本”,这说明张 之洞具有融合中西思想之倾向,故 A 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以张之洞等人 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的,它还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体,B 项错误;张之洞就主张 “中体西用”,C 项错误;顽固派、洋务派在根本上都希望维护清朝统治,D 项错 误。 【答案】A 7.1867 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 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 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 皆不可行”。由此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 A.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B.外资入侵的危害性 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解析】曾国藩认为洋人及华人创置电线铁路“皆不可行”,没有认识到工业 文明成果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故 A 项正确;材料“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 表明曾国藩已认识到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 项错误;“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 从侧面反映出曾国藩认识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反映出曾国藩对底层民众 生活的关注,C、D 两项错误。 【答案】 A 8.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有学者统计,1868-1879 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翻译西书 98 种,销售达 31111 部。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 B.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 C.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 D.为戊戌变法奠定基础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背景材料显示的是洋务运动期间,这时的报刊、书 籍宣传显然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故 C 项正确;当时新思想已经萌芽,A 项错误; 当时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摆脱传统的夷夏观念,B 项错误;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书籍 主要是为洋务运动服务的,不能推知它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D 项错误。 【答案】C 9.甲午战后张之洞撰文指出,“大率近日风气,其赞羡西学者自视中国朝政、民 风无一是处,自视其高、曾、祖、父亦无不可鄙贱者,甚且归咎于数千年以前 历代帝王无一善政。不知二千年以上,西国有何学,西国有何政也?”这段描 述反映出 A.“中体西用”思想逐渐走向没落 B.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旧文化 C.中国文化被有识之士彻底否定 D.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变化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不少人缺乏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 认识,一味鼓吹用西方文明来“救亡图存”,这说明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变化, 故 D 项正确。A 项结论缺乏材料信息支撑。新文化运动是在 1915 年开始的,与题 干时间不符,B 项错误。材料显示的仅仅是“赞羡西学者”的看法,他们未必就是 有识之士,C 项错误。 【答案】D 10.上海方言馆成立于 1863 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课程十条》中 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 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A.彻底放下天朝上国姿态 B.仍极力维护专制统治 C.已认识到中体西用局限 D.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解析】上海方言馆是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但必须研修儒家经典教材,结合中 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 B 项正确;洋务派的旗号为“师夷长技以自强”,其中“夷” 就带有天朝思想,A 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清政府仍主张学习传统儒学,因而不 能推知清政府已认识到中体西用局限,C 项错误;学习传统儒学不能说明清政府建 立了近代教育体制,D 项错误。 【答案】B 11.梁启超从 1899 年到 1903 年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两种刊物上总共发表 了八十多篇文章和专著,向国民广泛介绍了西方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竭力鼓吹 民族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精神。这反映出梁 启超 A.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B.激励国民从西学中寻找救国良策 C.认为西学是救亡图存的根本 D.引入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救国理念 【解析】由材料可知,梁启超引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道德精神让国民知道 当前国家病根所在,进而从中找到救国的正确道路,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 中国传统文化,A 项错误;梁启超引进西学并不表明他认为西学就是救亡图存的根 本,C 项错误;在当时梁启超推崇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 D 项。 【答案】B 12.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 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 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 映了郭嵩焘 A.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 B.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 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包含了 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反对异族压迫的观念,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反对严夷夏 之大防”可知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郭嵩焘坚持“中体”的信息,C 项错误;材 料“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而非政治制度,D 项错误。 【答案】A 13.1918 年 3 月 15 号的《新青年》同期刊出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和 记者《复王敬轩》两文。王敬轩以传统文化卫道士的形象贬低文学革命;而记 者则以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的口气来反驳王敬轩,支持文学革命。这表明当时 《新青年》 A.把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采用争取社会关注的模式传播策略 C.主导了社会舆论以便谋求自身影响 D.新文化派内部对文学革命发生分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青年》把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同时刊登,表明其 采用争取社会关注的话语传播策略,故 B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涉及旧道德不能表 明就是以旧道德为中心,A 项错误;“主导了社会舆论”从材料无法得出,C 项错 误。王敬轩是否属于新文化运动者,仅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D 项错误。 【答案】 B 14.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 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滋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A.旨在调和中外文化的矛盾 B.对中国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C.思想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D.对西方文化进行绝对肯定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蔡元培主张民族文化应该具有开放性,吸取其他民 族优秀成分,由此可知,他的思想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故 C 项正确;吸收其他 民族文化不等于调和中外文化矛盾,A 项错误;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 固有文化为基础,不能说明他非常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B 项错误;对外优秀文化 成果的吸收与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之间构不成必然联系,排除 D 项。 【答案】C 15.“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 保护国粹的,这边要打倒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 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出现该时代特征的最直接原因是 A.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文学革命”的促使 【解析】材料表明,“该时代”出现了“主张文学改良”“主张保护国粹”“打 倒孔家店”等多元化思想,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当时思想领域尊孔复古逆流思想引发 的结果,A 项正确;C 项是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才导致了新 文化运动的发生,也才有了后来的文学革命,B、D 两项是结果而非原因。 【答案】A 16.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 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 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现象 A.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未传入中国 B.体现出国民具有崇洋媚外心态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D.说明当时政府在倡导思想自由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的思想流派,这些思想流 派的出现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故 C 项正确;这些思想的出现不能说明 马克思主义是否传入中国,A 项错误;人们谈论西方文化,或抨击,或推崇,不一 而论,因而体现不出国民崇洋媚外心态,B 项错误;民间谈论与政府倡导没有必然 联系,D 项错误。 【答案】C 17.1915 年,当胡适还是康奈尔大学的学生时,便和赵元任(当时哈佛大学学生, 后来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大胆地发动一场运动介绍白话文写作方式。他们这 样做 A.使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民众 B.动摇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基 C.有利于新文化运动快速发展 D.推动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解析】白话文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胡适、赵元任等提倡白话文, 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快速发展,故 C 项正确;胡适的大学时代,新文化运动尚未 开始,当然也就不能说它更深入民众,A 项错误,同理也可推知 D 项错误;仅凭 “提倡”白话文,得不出对传统思想文化根基的动摇,B 项错误。 【答案】C 18.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之所以对“纲常名教”予以猛烈抨击,是因为 他们视此为辛亥革命后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 理论道德的维护和提倡,亦是将它看成了“立国之体”。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新旧文化之争相当激烈 B.民主在中国已成为一种趋势 C.新思想在中国传播日趋艰难 D.新文化运动即将出现新动向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新旧文化对于传统理论道德 针锋相对,各持己见,故 A 项正确;由二者相争不能推知民主在中国已成为一种 趋势;B 项错误;尽管二者针锋相对,但何种派别取胜,材料信息没有予以说明,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守旧派维护或者支持传统道德,因而不 能推知新文化运动即将出现新动向,D 项错误。 【答案】A 19.在南京民国政府成立以后,胡适仍然抨击国民党思想体系的传统主义成分,仍 然号召把科学才智用于国家管理,仍然提倡立宪制度和公民权利。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在中国仍步履维艰 B.胡适呼吁政府进行思想改革 C.胡适的科学思想在与时俱进 D.国民党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念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在当时尽管已经建立,但当时的专制主义 仍然很严重,这说明中国民主化进程缓慢,故 A 项符合题意;呼吁改革在材料中 没有体现,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了胡适在提倡民主思想,但没有体现他的与时俱 进性,排除 C 项;D 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 【答案】A 20.新文化运动领袖蔡元培指出,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它来整理中 国旧的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意。材料表明 A.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对中西文化已有全面认识 C.认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D.主张将中西文化融合研究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蔡元培主张以西洋科学精神来整理中国旧的学说, 这表明他主张将中西文化进行融会贯通,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西之间的 融会贯通,而没有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A 项错误;仅从蔡元培这一主张得 不出他对中西文化已有全面认识,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这一信 息,C 项错误。 【答案】D 21.张东荪、梁启超认为,中国工人所受痛苦来自于工头而不是资本家,因此不应 过于责备资本家。对此,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达、蔡和森等发表文章质 疑张、梁,之后赢得大多数工人的认可和支持。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 A.通过斗争占据了主流地位 B.通过斗争已逐渐走向成熟 C.主要通过理论宣传而实现 D.有利于中国革命性质转变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阻挠,但它经过斗 争赢得了大多数工人的认可和支持,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逐渐走向成熟,故 B 项正确;它获得大多数工人的认可和支持,不意味着它占据主流地位,A 项错误; 理论宣传是否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传播方式,仅从材料信息中不能推知,C 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民主革命性质转变的相关信息,排除 D 项。 【答案】 B 22.在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早期,当时的先进分子无不是抱着救国、恤民的心愿, 在这种最初愿望的驱动之下经过不懈努力,才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自觉自 愿的理性选择。材料表明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A.力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B.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自我扬弃 C.蕴含有浓厚和朴素的民本思想 D.在经历失败后主动进行了抉择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救国、恤民的最初愿望出发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救国、恤民的最初愿望已蕴含有就是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又 由于他们出于一种自觉行为,所以他们这种民本思想是浓厚的,故 C 项正确;材 料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选择,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的问题,A 项错 误;材料没有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扬弃的信息,排除 B 项;材料中也没有 经历失败后的相关信息,排除 D 项。 【答案】 C 23.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开始便作为当前行动的直接指南而被接受、 理解和运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指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B.产生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 C.适应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D.在新文化运动时被普遍接受 【解析】由材料“从一开始”、“直接指南”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是在中 国最需要的时候传入中国,也被中国革命所选择,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马 克思主义是否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A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由于是“传入中国”, 因而不是产生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B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状 况,仅从材料信息中不得而知,排除 D 项。 【答案】C 24.陈独秀在建党初期提出,工人阶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幼稚,因而不能成为 一个独立的革命阶级,资产阶级虽然也比较幼稚,但它的力量比工人雄厚,因 此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是资产阶级。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未真正实现中国化 B.中共未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建党 C.陈独秀否定了工人革命积极性 D.中共建党初期没有自己的理论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陈独秀没有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对工人阶级进行 了不切实际的评估,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还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化,故 A 项正确;马 克思主义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化,不等同于中国未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B 项错误; 陈独秀认为工人阶级不能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不等于他否定工人革命的积极 性 C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陈独秀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看法,没有说明中共初期是 否有自己的理论,排除 D 项。 【答案】A 第 II 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制约。文化的新生需要 外来新型文化的滋润,传统经世致用思想正成为推陈出新的重要催化剂。“经世实 学还给中国人提供了接受西学的最初依据。”……正是在抱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求 西方新知的过程中,在战争的考验中,林则徐认识到中西在军事技术上的差距。…… 经世致用的精神使林则徐的救国方略在古方旧药的基础上添了外来的灵丹。 ——王先明《近代“科学”的发端》 材料二 这种兴西学、保中学(中体西用)的主张是一种简单的、矛盾性的结 合方式,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证明这种洋务思潮的局限。然而,在当时特定的历 史环境中,两者不得不杂糅相存。……尽管这种尝试处于一种“皆务增其新而未尝 一言变旧”的矛盾状态,但这是近代中国与世界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和 不可缺少的环节。至少,洋务派比仍然坚持闭关自守的顽固派略高一筹。 ——《中国全史百卷本·清代思想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林则徐的“救国方略”,并分析此方略形成的原 因。(12 分) (2)据材料二,分析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政治意义。(6 分) 【解析】 第一小题第一问考查对林则徐的“救国方略”的概括。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林 则徐在治国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问考查林则徐“救国方略”形成的原因。 林则徐之所以要学习西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缺陷,即传统文 化缺少社会转型的知识;同时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也能够让林则徐开眼看世 界,这些属于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因素,(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西方的坚船利 炮也让林则徐等开了眼界,它对鸦片战争进行了反思。(国外因素) 第二小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的政治意义。这一问给我们界定了范围,即“政 治意义”同时还应明白既然是意义,那就应该是积极方面的。“中体西用”冲破了 传统士大夫们的保守、自大观念;一定程度上调和中学与西学间的矛盾,有助于西 方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答案】 (1)方略: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3 分)原因:传统文化缺少社 会转型的知识;经世政用思想的影响;对鸦片战争失利的反思。(9 分) (2)政治意义:冲破了传统士大夫们的保守、自大观念;一定程度上调和中学 与西学间的矛盾,有助于西方技术的引入与传播。(6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对于传统儒学中“君民关系”,谭嗣同认为是完全不合理的。他指 出,在人类形成之初,大家都是平民百姓,都各有生业,不能同时管理好各项事务, 所以共同推举其中的一人为君。因而不是君选择民,而是民选择君。君既然是由民 共同推举的,也就必定可以由民共同废掉。君是为百姓办事的,臣则是协助君为百 姓办事的,赋税取之于百姓,是用来为百姓办事的。如果不能为百姓办事,那就把 君换掉,这也是“天下之通义”。 ——郭亚平《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探析》 材料二 为了彻底否定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勇敢而大胆的提出了“冲决封建 伦理纲常之网罗”的口号,认为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是以纲常名教思想 压迫人民的历史,愚弄人民的学术,纲常名教不仅是专制君主压迫人民的思想工具, 而且其本身也对人性构成了极大地压制。对此,谭嗣同还从自然人性论的角度,批 判了纲常名教有名无实、钳制人性、扼杀人性的实质。 ——摘编自胡斌《维新变法期间康谭思想之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谭嗣同说明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完全不合理的角度。 (6 分) (2)据材料二,说明谭嗣同所批判的侧重点,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意 义。(1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谭嗣同持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完全不合理观点的角度。通过设 问代换,答案的组织就相对清晰了。材料信息显示,谭嗣同从君主的由来、君主的 职责、民和君的地位与权力等角度论述了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的完全不合理。 第二小题考查谭嗣同所批判的侧重点。通过材料“彻底否定君主专制体制”、 “批判了纲常名教有名无实、钳制人性、扼杀人性的实质”等信息可知,谭嗣同所 批判的侧重点是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第二问属于影响类设问,这一问主要从 思想解放的角度去组织答案。 【答案】 (1)角度:君主的由来;君主的职责;民和君的地位与权力。(6 分) (2)侧重点: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4 分)意义:有助于动摇封建统治 的基础;有助于启蒙和解放国人的思想;有助于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迈进;有助于维 新变化运动的展开。(8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 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促进文化转型的新因素,如新 式学堂的建立、新式出版机构的与介绍西方知识的图书增多、近代报刊杂志的创办、 甚至包括西方文化艺术形式的传入,这些因素的出现并非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而是 外力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的一元文化模式开始逐渐解体,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也是在这种时代环境下进行。 ——摘编自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 》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自行拟定一 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 据)。 【解析】 本题属于高考 42 题模式。这一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上下问和答案的有机联系。 论题拟定尽量简单化,如果论题拟定的太过复杂,将对第二问的阐述带来麻烦,有 可能影响得分。 【答案】 示例 论题: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 分) 阐述:由于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使新式学堂不断出现,也使新式出版机构、介 绍西方知识的图书增多,这些都推动了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也使中国知识 分子的眼界进一步开阔,使他们在这些众多流派的外来先进思想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余地,当先进的中国人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另一种先进的 思想——马克思主义,并对其进行系统介绍,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