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017·南京高二检测]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填以无
为,民从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无为”可知
这一思想符合道家学说,故选 B 项。
2.[2016·扬州期末]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
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接受了这一
观点,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 )
A.光大儒家思想 B.重建道德秩序
C.建立太学机构 D.加强专制统治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是要光大儒家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这一观点”从
根本上是为了巩固统治,与材料中“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
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相符,故 D 项正确。
3.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化。周得火德,尚红;
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
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
A.以德治国 B.统治合法
C.君权神授 D.阴阳五行
答案 B
解析 “五德始终说”与“以德治国”无关,排除 A 项;每个
王朝建立后,都要给自己的王朝赋予一种新德,以此来维护统治的合
法性,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论述君权的地位,排除 C 项;“阴阳
五行”只是材料现象的描述,排除 D 项。
4.[2017·眉山期末]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
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后被称为“六经”。政府表彰“六经”,开始
提升儒学地位可能出现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答案 D
解析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经学兴起,影响有限,故 A 项
错误;战国时期,经孟子和荀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影响扩大,但并未被
统治者采纳,故 B 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巨大打击,
故 C 项错误;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统治的
主流思想,儒学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因此儒学地位进一步提
高,故 D 项正确。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
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
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
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故 A 项正确。董仲舒新儒学
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故 B 项错误。D 项“全面”
过于绝对,排除。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6.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 136 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
124 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
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 146 年)时,
太学生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的创新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解能力。汉武帝时期增
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课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弟子
在朝廷做官的越来越多。故选 C 项。汉代中央集权制并未完善,故
A 项错误。B、D 两项不是社会根源,排除。
7.[2017·北京联考]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上述言论反映了( )
A.克己复礼的主张 B.独尊儒术的建议
C.顺应自然的理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材料借所谓的天意树立王的权威,引导民众从善,不是克
己复礼、独尊儒术、顺应自然的意思,故 A、B、C 项错误,D 项正
确。
8.[2016·兰州一模]《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
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
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体现
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 D 项正确。
9.董仲舒阐述的思想体系简要概括为两句话:“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了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C.包含西汉集权教训的总结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屈民而伸君”就是要国民顺从国君,即服从皇帝,排除
A 项;这里的“民”,董仲舒重点所指拥有政治势力的诸侯国王是国
家分裂的主要威胁,因此是对分裂教训的总结,排除 C 项。“屈君
而伸天”即国君要服从上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客观上有利于
利用“天”来约束“天子”(君主),B 项正确。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而不是争霸战争的需要,
排除 D 项。
10.[2017·宁波期末]战国时,齐国在国都附近设稷下学宫,作为
齐国的教育中心与学术中心;汉朝时汉武帝设立太学。两者都( )
A.以儒学五经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B.延续了私学在教育领域的意义
C.培养了国家需要的管理人才
D.表明官学是当时唯一的办学形式
答案 C
解析 A 项所述与“稷下学宫”不符,故 A 项错误;两者不是
私学,故 B 项错误;两者同属于官学,官学培养了国家需要的管理
人才,故 C 项正确;战国时私学发达,选项 D 中“当时唯一”不符
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11.[2016·河南六市一模]2015 年 11 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
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
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
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材料( )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答案 C
解析 屏风上书写的孔子生平和孔子画像并不能反映孔子言论,
故 A 项错误;仅凭海昏侯墓出现的隶书无法说明汉朝统一文字,故 B
项错误;屏风上的字与画都与孔子有关,说明孔子地位很高,间接反
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故 C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马王堆汉墓的史料
价值,故 D 项错误。
12.[2016·深圳一模]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
在“尊”。其相同点是( )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答案 D
解析 秦代焚书坑儒,没有强化儒家伦理道德,故 A 项错误;
汉代罢黜百家,其实汉武帝实行外儒内法,济之以道,而非禁绝,故
B 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没有激起社会反抗,故 C 项错误;两者都
是为了巩固统治,与材料中“在思想文化方面”相符,故 D 项正确。
13.[2016·四川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 功臣
功臣
子
外戚宗
室
各级
属吏
经学
之士
其他
汉高祖 1
汉惠帝 3
汉文帝 4
汉景帝 4 1
汉武帝 5 3 1 3
汉昭帝 3
汉宣帝 4 1
汉元帝 2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材料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
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情况,既可指出
某一类出身的变化,也可指出几类出身的总体变化,根据史实对变化
原因的说明应充分恰当。
(示例)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
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解析 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说明变化,并结
合史实进行原因分析。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和“各级属吏”
和“经学之士”可知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据材料“各级属
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据材料“经
学之士”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
展儒学教育,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
强皇权,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14.[2017·宜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
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
昌)。
材料 自 2011 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
已经出土了 2 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
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 10 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
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
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
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
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
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
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
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答案 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
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
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
诸多特权。
经济上,10 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
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
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
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
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体现了西汉音乐的文化传
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代
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
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
社会生活方面,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既
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王侯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豪华奢靡。
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
出土文物入手”对“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
逐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