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00 KB
  • 2021-08-26 发布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6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实质目的在于 ( ) A.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D.进一步充实儒家思想的内涵 解析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袁世凯推崇儒家思想,正是为其复辟帝制做准备。 答案 C 2.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 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解析民国四年是 1915 年。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 流,因此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 C 项。 答案 C 3.“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 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作者意在表明( ) A.孔子思想是封建统治的根基 B.批判孔子是为了抨击历代的君主 C.批判孔子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D.批判孔子意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解析“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反映出作者批判孔子的目的是要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故选 D 项。 答案 D 4.1920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 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 A.国民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民国小学教材语言的改革,故 C 项正 确。 答案 C 5.李大钊在演说中称:“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哪)一国的军阀 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该演说的 目的是( ) A.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B.颂扬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号召民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 解析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开始在中国宣扬马克思主义,由材料中“新精神”“庶民”“劳工主义”等 信息,可推断李大钊演讲的主题应为宣传十月革命的胜利,其目的是推动国人向苏俄学习。A 项是新 文化运动前期的特点;B 项材料无法体现;D 项时间不符,均可排除。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6.1929 年 5 月 4 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 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与科学思想 解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929 年,处于国共对峙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反对马克思主义, 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他们所说的“过火”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上,最遭人非议的甚至诟病的,就是它在对传统文化批判上所表现出 来的激进主义倾向。这看似很个例的现象,其实也内含着历史发展中常有的一种行为策略。一种看 似非常的片面性,却会赢得解决历史难题的合理性。须知,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 文化障碍时,如果没有一种尖锐的攻击力,这个症结便难以化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 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利用片面的历史合理性所形成的这种坚定的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 ——摘编自孔范今《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 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激进主义倾向”有何具体表现,指出他们 采取“激进主义倾向”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主义倾向”形成了怎样的“巨大历史冲 击力”。 参考答案(1)表现: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道德与文化,全盘肯定西方的文化。 必要性: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只有采取全盘否定的策略,才能动摇其正统地位。 (2)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形成了一次深刻 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阅读《新青年》前六期主编的履历表。下列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姓名 留学时间 留学国 家 所学专 业 陈独 秀 1901—1914 年 日本 高一 涵 1912—1916 年 日本 政治学 胡适 1910—1917 年 美国 哲学 钱玄 同 1906—1910 年 日本 文学 李大 钊 1913—1916 年 日本 政治学 沈尹 默 1902—1912 年 日本 (文科) A.近代留学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培养了领导力量 B.近代留学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 C.日本文化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最为显著 D.日本文化传播直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解析材料表明,《新青年》的主编都有留学的经历。新文化运动是由具有留学经历的领导者发动的, 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2.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 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 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 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 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 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解析“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 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3.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办学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当时 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外来文化 B.提倡学术自由至上 C.促进民主改革 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解析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当时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实质是要让 资产阶级思想得以传播,与封建思想展开斗争,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 D 4.诗人徐志摩(1897—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 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解析由“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可以看出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5.李大钊在 1916 年的《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 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这表明李大钊主要意在( ) A.反对专制统治 B.实现民主政治 C.倡导民主自由 D.宣传民主科学 解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民主共和政体,李大钊为维护民主政治,发表这篇文章,其“主要意在”实现民 主政治,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6.李大钊曾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贤,其说亦确足 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该观点实质上( ) A.彻底否定了儒家学说的合理性 B.较中肯地评价了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 C.论证了儒学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D.明确了儒家思想继续存在的价值所在 解析在历史研究中,得出历史结论的依据在于历史材料。研究者往往因为拥有的历史材料不同,或对 历史材料审视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新文化运动的学习中,教材知识告诉我们,新文化运动 的倡导者要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但是,这些倡导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李大钊的 论述,就明确肯定了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肯定了孔子的地位,这是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较为中肯的评 价。故选 B 项。 答案 B 7.下列两幅插图选自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某小说,该小说 ( ) A.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B.首次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C.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本质 D.将民主与科学介绍到中国 解析根据插图中的“吃人”,可判断出插图应选自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 “吃人”的本质。故选 C 项。 答案 C 8.五四前后一些先进青年自发组成各种小团体和社团,如女子工读互助团、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 中华国民女子救国团、妇女救亡会等。这表明当时( ) A.广大妇女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B.国人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C.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纲常礼教 D.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妇女开始走向社会,冲击传统封建“三纲五常”伦理观念,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9.20 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 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 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解析本题解题的难点在于理解“古典”即“古代典故”。材料的观点是同时代的人用古典做古文,读者 用古典读同时代人做的古文,不如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结合时间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该学者 实际上是在提倡使用白话文,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同时期的人应用同时期的通俗语言(即白话 文)来交流,而不是怎样看待读经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学革命”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该学者主张提倡白话文,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10.1918 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 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 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 C、D 两项错误。 答案 B 11.下图是 1919—1921 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对此图的正确解读是 (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解析 1917 年十月革命特别是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故 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犯了表述绝对化的错误,D 项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信息不符,均排除。 答案 A 12.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 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 这里“新的转变”指( ) 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重大变化,改变了 中国近代的历史走向,这里“新的转变”是指中国人由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即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故选 D 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四运动期间,当陈、胡高举“理性”大旗将国人从封建王国拉到“科学”“民主”家园中来的时候,却不 自觉地偏离“理性”精神而走向偏激一途,刚走出“中国文化中心”的困境,即又跌入“西方文化中心”的 陷阱。“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口号和主张便是这种非“左”即右难题的直白。这反映出特定时空 条件下主体文化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民族文化走向上的偏离。 ——摘编自薛其林《新政·新民·新文化: 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进路》 你是否认同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走向的分析,请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任选以下角度作答即可。 角度一:认同特定的时空条件导致新文化运动走向出现“偏离”。 从特定时空条件看,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必须借助西 方启蒙思想激发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以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封建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迫使 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分子采取矫枉过正的手段,以求彻底变革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 级力量,推动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分子提出更为激进的利益要求。从内容看,新文化运动宣扬民 主、科学,全面否定儒家思想。 角度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新文化运动走向并未“偏离”。 从特定时空条件看,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等运动失败后,向西方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在民族危机 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继续探索。从内容看,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而是对 传统文化中维护封建制度等与现实不相适应部分的否定;仍然是传统文人治国平天下理念在新历史 条件下的体现。 角度三:作者分析有其合理性,但有些偏颇。阐释综合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 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摘编自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材料二 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 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 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 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 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 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并简要谈谈时下“儒学热”。 参考答案(1)史实示例:董仲舒糅合法家、阴阳家等创立的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儒生读正统儒学 方可做官;南宋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范围;康有为假托孔子改制, 视孔子为改革家;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袁世凯称帝,重奉孔子为至圣; 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凡涉孔子即愚昧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子被丑化,成为封建思 想总代表。 (2)对“儒学热”的看法、观点言之有理有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