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第 16 课
[练案 16]
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
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D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解析]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旧道德、旧思想卷土重来,
为其称帝做舆论准备,故选 D 项。A、B 两项是表面现象,没有体现出根本目的;C 项表述与
史实不符。
2.(2019·天津学业水平测试)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 )
A.《青年杂志》创刊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C.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解析]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故选 A 项。
3.(2019·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
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C )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解析] 从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判断新文化运动提
倡科学思想,故选 C 项。
4.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
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
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 C )
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
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解析] 袁世凯当时在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旧派学者受其推崇,而当时北
大的教员中,既有革新营垒又有旧派学者,这体现了蔡元培提倡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的办学方针,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节,皆非
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材料反映了( B )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
B.20 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解析] 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说明了当时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儒家思想早在明清之
际就遭到过批判,故 A 项说法不对;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故 C 项说法不对;新文
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旗帜鲜明地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故 D 项说法不对。
6.学者柳士同在《重温“打倒孔家店”》中说:“当年的‘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统
治人们、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店’——这‘店’其实就是胡适要打的‘鬼’,这‘鬼’也
就是鲁迅说的‘吃人’的专制与礼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
A.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批判得不彻底
B.正确评价了“打倒孔家店”
C.肯定“打倒孔家店”的思想解放作用
D.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解析] 材料中的“只是”强调了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针对性强,正是对儒家传统道德
的彻底批判,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选 A 项。
7.“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 1919
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
草”比喻的是( C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民主与科学 D.经世致用
[解析] 1919 年正值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故可判断所
谓的“兰花草”是指“民主与科学”。故选 C 项。
8.(2020·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从 1920 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
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 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
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 C )
A.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B.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 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与材料中“从 1920 年开始”不符,A 项错
误;已成社会思潮主流与材料中“从 1920 年开始”“五所大学讲授”不符,B 项错误;李大
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材料中“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表明其宣传马克
思主义,C 项正确;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材料中时间不符,D 项错
误。
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 1919 年 9 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
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D )
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
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
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 D 项。
10.1920 年 9 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
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
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B )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解析] 解题时一是要注意时间“1920 年 9 月”;二是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工人的
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A 项与材料无关;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排除 C 项;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革
命纲领,因此,中国工人阶级不可能在 1922 年以前就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 D 项。答案
为 B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1.《新青年》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杂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独秀认为,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材料二 解放云者……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
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
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
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
现。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
回望〈新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以“新青年”
为刊物的名号。(9 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分析陈
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社会背景;结合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来回答“原因”。
[答案] 社会背景: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建立民主政治的能力,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积腐太深,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实现这种“解放”的?
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21 分)
[解析] 根据材料二“独立自主之人格”即可得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再结合所
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来回答如何实现这种“解放”;根据材料三“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
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颠覆了其延续两千
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等即可概括指出社会影响。
[答案] 内涵:人格自由,个性独立。
实现“解放”: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社会影响:使近代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颠覆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推动了多元
文化和思想格局的出现。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空想的色彩,他曾经把人的理性和博爱、自由、
平等看作创造新生活的基础,认为协和与友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是社会主义者共
同认定的基础;他号召青年们投入村落中,对农民进行精神改造,建设新村落,并以村落为
基础,建立小组织,以世界为家庭扩充大联合,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
——摘编自韩一德、李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略论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二 从 1920 年开始,李大钊的思想出现了重大飞跃,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从创办长
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开始的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开展中,认识到改造社会必须采取激进的方法,
必须到劳动者集中的地方去。李大钊逐渐认识到要从中国的特殊条件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方
法,对于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行民主主义,打倒官僚、军阀、封建统治阶级,
第二步才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摘编自《李大钊史事综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10 分)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认为协和与友谊是
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对农民进行精神改造,建设新村落,并以村落为基础”可以看
出李大钊一方面希望用改良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希望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社
会主义。
[答案] 特点:回避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主张用改良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在小农经济
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20 分)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及知识迁移能力,依据“从 1920 年开始”结合
其背景,可以得出变化的原因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强调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革命
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内外因两个方面
归纳,外因可以结合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的影响;内因可以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方
面进行回答。
[答案] 变化:接受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革命
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改造整个中国社会。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李大钊
的个人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