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0 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017·南平期末]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
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
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
决。”此决定( )
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
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可以得出,是“双百”方针,故 B 项正
确;政治民主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利用
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可以看出不是要
实行统一领导,故 C 项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提高了文艺工
作者的社会地位”,故 D 项错误。
2.[2017·济宁期末]1956 年 1 月,党中央就知识分子问题召开专
门会议,周恩来强调应给知识分子更多的权利,对他们的观点应给予
充分的尊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体现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
B.纠正在以前工作中对知识分子造成的伤害
C.促进文学艺术工作的发展
D.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答案 D
解析 1956 年我国召开知识分子会议,表现对知识分子的关怀
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我国对知识分子形成伤害主要是在 1957
年及“文革”时期,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结合新中国成
立后的实际,主要不是仅仅促进文艺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新中国
成立后,我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召开知识分子会
议,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 D
项正确。
3.[2016·苏州学业检测]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
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
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定军山》拍摄于 1905 年,是我国第一部电影。《渔光曲》
于 1934 年 6 月在上海公映,排除④,故选 A 项。
4.1959 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当年推出了《五
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等一系列优秀影片,
写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上述影片在 60 年代的命运不可
能是( )
A.推向世界,步入一个辉煌时期
B.作品受到政治批判
C.基本上被各种样板戏取代
D.告别辉煌,百花凋零
答案 A
解析 60 年代,“双百”方针遭到极“左”思想的干扰,作品
受到政治批判,基本上被各种样板戏取代,辉煌不在,百花凋零,故
A 项符合题干要求。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
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
张
答案 D
解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侧重于科学
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争论的是各
阶级各阶层提出的不同的治国主张。D 项正确。
6.1977 年第 11 期《人民文学》刊发了北京作家刘心武的小说
《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小说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
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
内伤”。你认为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此类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B.是新形势下思想解放的体现
C.批判“文革”,体现深刻的历史感
D.体现了完全成熟的创作风格
答案 D
解析 “伤痕文学”在创作内容和技巧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后来
的“反思文学”则是进一步发展。故选 D 项。
7.中新网 2012 年 8 月 24 日电,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到:2020 年文化产业成支柱产业。
我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或指导方针包括( )
①“双百”方针 ②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 ③
文学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 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或指导方针,以上表
述都正确,上述方针都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大发展。故选 C 项。
8.[2016·山西期末]关于“双百”方针,毛泽东指出:“它是根
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
切要求上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C.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确定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答案 A
解析 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
本建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展开,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思
想文化领域实施了“双百”方针,故 A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始于 1984 年,改革开放政策确定于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于 1959 年到 1962 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 B、C、D 三项。
9.[2016·太原期末]20 世纪 50 年代,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
见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
散文方面有杨朔、刘白羽、秦牧等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诗歌方面有
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日子》等。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扫盲教育的实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答案 C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本身并不能导致出现文学的繁荣局
面,故 A 项错误;扫盲教育的实施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与优
秀作品的出现关系甚小,故 B 项错误;1956 年提出的“双百”方针
鼓舞了知识分子的创作,故 C 项正确;国民经济虽然在建国初期得
到发展,但不是出现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为 A
项。
10.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
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
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
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的这些话
(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科学是科
学,政治是政治”,再联系教材所学知识(1956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便可选出答案,C 项符合题意。
11.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文艺“为人
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文艺工作步入
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艺工作的
“又一个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
A.出现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出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优秀
作品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
骚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
的含义。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指的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
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A 是 1956 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领域取
得的成就。故 A 项符合题意。
12.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两者的共同
宗旨是(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答案 D
解析 方针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开始大规模
建设社会主义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
更多贡献而提出的,而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主旨也是强调如何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是两者的共同宗旨,故
D 项正确。
13.[2017·皖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 1957 年、1959 年先后在其论著
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丝毫政绩可纪”。1959 年 10 月 16
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
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
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
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 年,李必忠、
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但是通观全局,
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
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
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
历史回顾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
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
素。
答案 (1)特征: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党和政府提
倡“双百”方针,主张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推动了学术讨论和研究
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思想泛滥和“四人帮”对文
化思想的控制,导致文学艺术上出现“一潭死水”,甚至歪曲史实,
严重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在文化领域进行拨乱反正,
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使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春天。
(2)因素: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史料占有情况;时代性;评价角
度;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第(1)问,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变动体现中国文化方针“百
家争鸣”的变动,建国后到“文革”前,所出现的是各抒己见,这是
党和政府提倡“双百”方针的产物;根据材料“十年浩劫中,‘四人
帮’对武则天……引上了邪路”,“文革”期间,中国受“左”倾错
误的影响,对历史歪曲;材料中“1982 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
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
新恢复了“双百”方针,文学艺术获得新的发展。第(2)问,根据所
学即可回答。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
节目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
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
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周五逢整点安排 10 分钟《整点新闻》,
逢半点安排 5 分钟《半点新闻》和 5 分钟《气
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场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
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
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客中央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
(含整点新闻)
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含整
点新闻)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
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
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
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
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
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答案 (1)材料一:“文革”时期。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
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
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不拘泥于参考答案)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
革命性。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
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
尚。②原因:改革开放。
解析 本题通过两个节目表来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同时期社
会状况的特点。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节目表,从中寻求有效的信
息,同时注意文艺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