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高考真题精选
[全国卷真题调研]
1.[2014·全国卷Ⅱ]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
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
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
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
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解析 1926 年的中国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从材料信息看,无
论是蒋介石,还是北洋军阀、地方军人,他们都标榜“爱国”“爱
民”“民权”等民主进步思想,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民主思想已成为
社会潮流,因此选 C 项。材料仅涉及一些人宣传、认同民主思想,
不能说明各界思想“趋同”,排除 A 项;当时的蒋介石是革命力量
的代表而非“军阀”,排除 B 项;从材料信息看,地方军阀并非真
心拥护三民主义,D 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地方卷真题借鉴]
2.[2016·北京高考]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
国流行。图一和图二分别是 1911 年 10 月和 11 月刊登在《申报》上
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
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
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于 1912 年元旦,与题干中交代的时间不符,
故②错误;第一则广告只是纯粹的贫血病的药品广告,第二则广告敏
感地利用了时局变化,将药品的强身功效与共和的强国功效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扩大产品营销,故③正确;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
产品与社会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从侧面证明了这种形势的存在与发
展,故④正确;材料表明这是药品广告,不是革命本身的宣传,尤其
第二幅图是在 1911 年 11 月刊登的,此时武昌起义已经发生,故①错
误。C 项正确。
3.[2015·上海高考]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
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
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
别出自( )
A.《民报》 《时务报》 B.《民报》 《天演论》
C.《天演论》 《时务报》 D.《海国图志》 《天演论》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
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变法之本……在开学
校”是梁启超发表在《时务报》上的有关变法的主张。故 A 项正确。
4.[2015·江苏高考]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
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
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
讲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答案 A
解析 “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这种担心表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A 项正确。1980 年创办深圳等经
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浦东开发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
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对外开放已有十余年,排除 B 项。
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排除 C 项。到 21 世纪初,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邓小平已经逝世,与“邓小平
说”不符,排除 D 项。
5.[2014·广东高考]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
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
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答案 A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毛泽东主张借鉴苏联的做法,允许资本主义
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即民主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逐步进行,而题干中思想表明毛泽东强调应坚
持新民主主义路线,A 正确。毛泽东肯定了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排除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C。中共七大召
开于 1945 年,此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谈不上社会主义改造,排除
D。
6.[2014·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
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 C
解析 “以俄为师”即联俄,动员民众发动革命;“不可学俄人
之焦头烂额也”即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制度)。由此可知,C
项正确;A 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项是孙中山吸取欧美
教训得出的,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孙中山不主张“推动土地革
命”,D 项错误。
7.[2013·安徽高考]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
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
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
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故 C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
无从体现,B 项完全曲解了孙中山的意图,D 项表述本身错误,孙中
山的民生主义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8.[2013·广东高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
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作用,解题要注意歌谣中“革
命”“剪掉辫子”“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等关键信息。革命的
主要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故排除 A 项;C、D 两项民族
区域自治、反对帝国主义无从体现,排除;歌谣的意思是汉族要剪掉
辫子,闹革命,摆脱鞑子的统治,实现独立,体现的正是三民主义中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故本题选 B 项。
9.[2016·浙江高考]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
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
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
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
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
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
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
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
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
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
用的产物。
阅读材料,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
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答案 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
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
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
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
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
邦本”“民贵君轻”等。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选取其中一种观点,然后结合
相关史实进行扼要阐述即可,侧重①,可以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进行扼要阐述;侧重②,
可以从其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吸取西方思想、整理
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等角度作扼要阐述。
10.[2016·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
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
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
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
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
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
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出自毛泽东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了哪种错误态度?他对
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态度:批判了认为农民
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解析 第一小问“文章”,从“农民在乡里造反”“我初到长沙
时”“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可知
材料内容是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长沙活动,故材料应出自当时毛
泽东的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二小问“态度”,从材料
“中层以上社会……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可知毛泽东批判
的错误理论是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第三小问“认
识”,从材料“一切革命同志须知……重要因素”,可知毛泽东对农
民运动的认识。
11.[2014·北京高考]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
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
特色的成果?
答案 学习: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
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
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
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
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
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
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