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M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评估五
测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
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
于( C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解析:姚莹的《康輶纪行》提出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
沿海及边疆的防务。他认为,英、法、美等国远离中国数万里,多年
来研究中国,对中国的地理人事很熟悉,而我国对他们却没人了解,
这是中国失败的原因。有感于此,姚莹在书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英国、
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因此该书的意义在于开启
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答案为 C 项。其他三项不符合
史实,排除。
2.2018 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
堂,指出其相似点( D )
A.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
B.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
C.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
D.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
解析: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其办学思想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以“中体
西用”为办学宗旨,故选 D;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是为了宣传维新思
想,提倡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A 项错误;当时仍然是传统儒
家思想为主流思想,西方办学理念刚刚出现,不可能风靡一时,B 项
错误;万木草堂是私人办学,C 项错误。
3.19 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
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
为器。郑观应此举( D )
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解析: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
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头一篇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
是为了防止出现针对西学的反对和批判,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
芒。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是郑观应的目的,排除;B 项不能说明
郑观应如此安排的原因,排除;C 项不符合郑观应的思想,排除。
4.1877 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到达伦敦,所携带的国
书却是专为“惋惜滇案”的,“并无充当公使文凭”。清廷依照与周
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人,结果英国
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说明当时
( C )
A.晚清谋求外交转型受到英国阻扰
B.传统朝贡体系及观念已经瓦解
C.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
D.晚清政府对近代外交毫无了解
解析:从材料可知,清廷派遣郭嵩焘、刘锡鸿出使英国,但不给
近代意义上的国书,只是按照传统颁发一道诏书而已,而英国以不符
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外
交带有传统的外交观念,说明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C 项
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不符合近代外交规则,并非英国阻止中国外交
转型,A 项错误;材料“清廷依照与周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表明近
代中国外交带有传统的朝贡外交观念,故 B 项错误;清政府缺乏近
代外交的理念,“毫无了解”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D 项错误。
5.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
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
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
保”。可见当时( A )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
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
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 A 项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
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
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 C 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
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 D 项错误。故选 A 项。
6.日本为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的国家,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但
在日俄战争(1904~1905 年)期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
朝野几乎一致希望日本获胜,东三省和直隶当局都有援助日本的行
动。这一奇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
A.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
B.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
C.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
D.列强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朝野希望甚至支持日本打败俄国,主
要是因为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故 B 项正确。中国朝野的
这种行为并不是民族觉醒的表现,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
的反动面目暴露,而是强调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影响了中国
朝野对日俄战争的态度,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矛盾日益尖
锐,而是强调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影响了中国朝野对日俄战
争的态度,排除 D 项。
7.1898 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
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B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
A 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
分子,C 项错误。D 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请废八股
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
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B 项表述准
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 B。
8.19 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
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
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
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D )
A.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解析: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
救国救民道路,材料中各种救国道路思想出现,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
念的理解,D 项正确;A 项是新中国成立;B 项中根除说法绝对;C
项中弥补不符合事实。
9.1898 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
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
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
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
反映了当时( C )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传统观
念导致只学习西方表面的东西,而不利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转型,
选项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当时的留学教育不利于社
会的转型而非危及清朝统治,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
调留学教育的弊端而非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选项 B 不符合
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教育的半殖民地化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10.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继《新学
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
为说:“布农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
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
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
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
解析:根据“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
护”“布农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可知,康有为认为一般百姓改革国家政治骇人听闻,还容易遭至祸端,
因此康有为采取“托古改制”,说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
的影响,故 D 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目的,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
失败了,B 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非
革命性,C 项错误。
11.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
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的《驳康
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 D )
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
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以及“倡言
民族、民主革命”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故
答案为 D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民国时期的现象,排除 A 项;B 项不
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不是“广泛传播”,而是中国人思想认识
的发展和深化,排除;C 项说法片面,材料反映的中国人认识的变化
不仅仅只是民主意识,排除 C 项。
12.自 1895 年到 20 世纪 20 年代的约 30 年间,对中国而言,围
绕各种问题爆发了种种“思想战”(杜亚泉语),导致“问题符号漫天
飞”(蒋梦麟语),五四之后,胡适更是直呼中国进入了尼采所说的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甚至以为这八个字是对新时代的“最
好解释”。这反映出当时( C )
A.民族危机非常严重 B.社会动荡最为剧烈
C.传统文化遭到质疑 D.阶级斗争异常激烈
解析:“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主要是针对既有的传统文化来说
的,“重新估定”表明对传统文化存在质疑。故答案为 C 项。其他
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3.1904 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
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
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
经》义,这次考试( A )
A.折射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B.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础
C.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
D.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特点
解析:材料“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考各国政治
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可以看出涉及一些关注
现实的问题,结合所学,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1904 年科举考试的
内容表明清朝仍在为近代化艰难努力,A 项正确;1904 年科举考试
的内容涉及关注现实,着眼改革,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知识分子关注社
会现实问题,但辛亥革命的人才主要不是来源于科举考试,B 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 1904 年科举考试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排除
C 项;材料表明科举考试关注现实和传统儒学,和半殖民地无关,D
项错误。
14.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
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
今问题。此变化本质上反映出( B )
A.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对中国社会改造的层次加深
C.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D.文化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解析:由原有的横向对比到了后来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
国对于自身发展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外部到内部逐渐加深,由此
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民族矛盾在当时依旧是最主要的矛
盾;C 选项错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还在逐步加深;D 选项错误,
这种转变是一种自我反思,并不是自我保护。
15.右图是马星驰在 1918 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B )
A.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
B.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
C.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
D.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
解析:漫画信息反映的是议员选举过程中的金钱收买选票现象,
反映出当时的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说明要通过提倡民主促进思想
解放来提高选民的政治素养,以及端正人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故答
案为 B 项。1918 年清政府早已垮台,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
民主徒有其表,排除 C 项;1918 年官僚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 D
项。
16.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 年开设的“法令”栏目
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公布法令、
条例数目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B )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1915~1921 年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这说明部分军阀对法治不认同,即出
现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故 B 项正确;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
体现不出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故 A 项错误;公布的法规
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不能说明思想解放,故 C 项错误;一战结束于 1918
年,故 D 项不符合图表 1918 年以后的信息。
17.《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
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
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 )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解析:据材料“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
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提倡新青
年自主进步的思想,故 B 选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科学”的
内容,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反对愚昧迷信的主张,故 C
选项错误;新文学平易新鲜的主张,在材料中也没有反映,故 D 选
项错误。故选 B 项。
18.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
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
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
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B )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解析:由题干可知,陈独秀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
杜亚泉则主张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反对全盘西化,故 A 项错
误。杜亚泉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陈独秀则全盘否定传统文
化,二者都是在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的,故选 B 项。陈独秀主张全盘西化,杜亚泉指出西方文明存在不
足之处但并未否定西方文明的作用,因此二者都对西方文明有了一定
的了解,也都认识到了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冲击,但这并未完
全反映题目的主旨,故 C、D 两项不当。
19.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
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 10 篇,
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
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 B )
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
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
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解析:根据“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而同时期
《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
学革命”,说明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B 项正确;材料无法
体现国民对民主科学的态度,排除 A 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
学,同时提倡新文学,并非形式主义,排除 C 项;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D 项。
20.下面是 1917~1921 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发表文章
的主题统计图。据此可得出的推论是( B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C.《新青年》的撰稿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创立马克思
主义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排除 A 项。C 项说法
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新青年》与《每周评论》最关心的
主题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排除 D 项。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所占
比例上看,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
项符合题意。
21.巴黎和会前,中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加入世界新秩序的
前景充满厚望,现在这种希望的破灭,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
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文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指当时提出
的( C )
A.走西方式的民主共和道路
B.完善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C.建立俄国式的“劳工社会”
D.循天下之公的“众治”主张
解析:“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
道路”,这是一条介于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道路,第一次
世界大战表明“第二种文明(西方文明)已经到了末日,因此,他提倡
“第三种文明”,也就是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俄国式的“劳工
社会”,C 项正确,A、B 两项错误;D 项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
想,不符合题意,排除。
22.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D )
时段 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
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1915 年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五四运动前,新文化
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主张女子解放、婚姻自由、反封建礼
教等冲击了封建传统文化,A 项错误;B 项表述绝对,错误;五四运
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争取政治权利开始新民主主义
革命,C 项错误;结合所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成为流行话语,D 项
正确。
23.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
近现代思路历程是( C )
A.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学习西方的内容重点是器物、制度或文
化,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学东渐的过程,故 B 项错误;材
料反映了天朝儒学道统、国粹论与中体西用论的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
的过程,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论”的最终形
成,并不是回归传统儒学,故 D 项错误。故选 C 项。
24.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
是( D )
时间(年)
在俄(苏)
人数
学习内容
1899~
1911
28 俄语、矿业、商业
1921~
1927
约 1 400
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
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
战略战术
1927~
1930
约 1 100
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
唯物史观
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
B.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
兴起相关
C.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
的转折
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
的基本路径
解析: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
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 世
纪 20 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
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生去俄(苏)
学习,导致留俄(苏)的学生数量增加,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
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
如联共(布)党史、唯物史观,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
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
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25.1876 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
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
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
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C )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解析:从“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
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
广泛支持。”可以看出国民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体现出市场意识逐渐
形成,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申报》不代表政府的态
度;B 选项说法不够准确,用机器织布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仿织洋
布,定易销售”。D 选项与材料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6 分,
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
州之力,及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
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1)材料一代表哪个派别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 分)
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
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历,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
一条云:“凡一切女子,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
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
想的态度,并说明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4 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
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社会进
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
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4 分)
(4)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析说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基本特点。
(4 分)
答案:(1)洋务派。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主张改变具体规章
制度,学习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
(2)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
一致的。说明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相
结合以宣传维新思想。
(3)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与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
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4)特点:西学东渐,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文化,不
断深入。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
态度、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
儒家思想的、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基本特点,需结合洋务思想、维新
思想、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来解答。(1)“夫不可变者,伦纪也,
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以巩固封建统治
为目的,主张改变具体规章制度,学习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2)第
一小问,“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
之则不然。东西律历,以法为宗”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
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
明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以宣
传维新思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与科
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东渐,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文化,
不断深入。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0~1900 年间,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虽不免于杂乱矛盾,
却足以反映中国思想界的理性、智力精神与愿望。
1840~1860 年
开始考究火器机械与轮船,追求外域知识。虽仅表现
于个人著述,如魏源的《海国图志》,政府尚未提倡,
但少数中国官绅已反省觉悟。
1860~1880 年
中国逐渐接近近代西方外交规制和方法,但主要还是
传统外交原则的理性运用,如王韬等人主张以孔子
“忠信笃敬”作为外交原则;郑观应等人提倡“商
战”
1880~1895 年
李鸿章认为主权观念是近代世界外交制度的基础,主
张关税自主,废除“治外法权”,有识之士中“变
法”“维新”的呼声高涨,大胆讨论议院制度
1895~1900 年
甲午中日战争后,国人对西学的吸收,促进西方政治
思想的中国化。官绅积极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宣传
新思想,如严复介绍进化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思想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
——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
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史论结合)(16 分)
答案:示例:论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
渐深入。阐述: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士人。魏源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
批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但这样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无法真正挽救民族危机。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加
深。康、梁主张兴民权、设议院;严复介绍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运
动开展,促进思想解放。民国成立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尊
孔复古,陈独秀等人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有利条件。总之,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
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
论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论题:西学
的传播推动中国外交思想的近代化。论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大多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改造。
解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
危机的日益加深,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
现实社会问题,于是开始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
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鸦片战争后,在封建士大夫
集团中,分化出了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敢于正视现实问题,要求改
革弊政,抵抗侵略,反对投降卖国,主张学习西方,敢于睁眼看世界,
注重开发边疆,试图改变中国贫困面貌。林则徐注重整顿吏治、防范
侵略,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龚自珍和魏源则侧重于对社会腐
败现象的揭露,提出变法主张;魏源在对待西方问题上,比林则徐还
进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
有理即可。如: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
28.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
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
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
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
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
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
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
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
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
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
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
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6 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
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
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4 分)
答案:(1)①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答洋务
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②政治觉悟:维
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
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③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
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①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
②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
(3)理解:材料一、二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全盘西化不行,
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及文化转型。第
(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
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
悟”,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所学知识,概括总结陈独秀所认
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实
践的主要表现和结果。第(2)问,依据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
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
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
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
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
远的尧舜禹”,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特征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概括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主要原因。第(3)
问,依据题干中学者所提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
观点,理解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的状况;据此综合材料一、二
的有关信息,分析阐释对上述学者观点的具体理解,包括近代中国文
化碰撞交流的教训及应持的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