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50 KB
  • 2021-08-31 发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八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 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们将笔触伸向了人类灵魂的深处,表现的是人最 原始、最自然、不加掩饰、没有被文明侵蚀的情感。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浪漫 主义的创作 A.深受启蒙运动幻灭的影响 B.反映出对革命失败的郁闷 C.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 D.体现了对古典主义的向往 【解析】由材料中作家创作的“没有被文明侵蚀的情感”的倾向可知,当时人 们对启蒙运动所设计的社会制度深感失望,启蒙运动趋于幻灭,故 A 项正确;法 国大革命没有失败,B 项错误;法国浪漫主义是当时社会文学创作的一个流派,但 不能说它在当时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C 项错误;古典主义向往古典美的质朴,材 料中没有相关信息,D 项错误。 【答案】A 2.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 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 A.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风格 B.激烈批判了自由主义 C.具有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 D.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璜》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浪漫主义具有反思社会理性的特点,故 C 项符合题意, 并由此排除 A 项;愤世嫉俗未必就是批判自由主义,故 B 项错误;启蒙运动在《唐 璜》之前,故 D 项错误。 【答案】C 3.法国浪漫主义之父夏布多里昂在法国大革命后在对基督教“真谛”的宣扬中, 认为现代的艺术,需要一种现代的激情。同时又认为这种激情来自基督教,认 为基督教“本身 就是一种诗歌”材料反映出夏布多里昂 A.创作思想有浓郁的宗教情怀 B.未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C.创作思想过分强调追求理想 D.对当时法国思想混乱的不满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夏布多里昂认为现代艺术的激情来自于基督教,并 且认为基督教本身也是一种诗歌,这反映出他的创作思想有浓郁的宗教情怀,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夏布多里昂对现代艺术与基督教关系的认识,没有 反映出它是否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排除 B 项;在浪漫主义的创作中,确实 有强调理想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法国思想混乱的信息,排除 D 项。 【答案】A 4.有作者评论说,不能以简单的“好”与“坏”、“优”与“劣”来界定这一艺 术形式,不论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来表现塑造,它表现的是“美”还是“丑” 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这一艺术形式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的特征。由材料“表现的是‘美’还是‘丑’不重 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这一信息可知,该作者评论的 艺术形式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特征,故 D 项正确。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答案】D 6.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 他们长年累月抗争着天灾人祸,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力。小说在 1931 年问世 后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这现象反映 出 A.美国人积极应对危机的精神 B.现代主义文学得到广泛认可 C.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华看法 D.对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同情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大地》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引起美国人的共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美国正陷入经济危机,需要像中国农民那样的顽强的生存 毅力,故 A 项正确;仅从材料中不能推知《大地》属于何种流派的作品,B 项错误; 仅从一本书不能得出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C 项错误;1931 年之前中 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尚未开始,D 项错误。 【答案】 A 7.二战后物质文明的高度膨胀反而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极度空虚,那些在竞争中 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家园的人们面对茫茫宇宙大声询问:“我是谁?”“我从哪里 来?”“到哪里去?”这反映在文学领域便产生了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现实主义文学 【解析】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的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的产物,体现人们精神 的迷茫和孤独,这与材料描写相吻合,故 C 项正确;其他三项产生时间均在二战 之前,排除这三项。 【答案】C 8.1954 年,苏联作家爱伦堡在文学杂志《旗帜》上发表了中篇小说《解冻》,突 破了斯大林时代描写工农业建设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解冻也成了 苏联这一时期的象征。这说明苏联文学 A.正在远离政治现实 B.呈现多元发展倾向 C.力图突破英雄史观 D.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解析】1954 年时斯大林同志已经逝世,爱伦堡此时发表的《解冻》突破了斯 大林时代固有的文学创作模式,这一突破反映出当时苏联文学出现了多元发展倾 向,故 B 项正确;文学突破禁区不意味着它在远离政治现实,事实上,文学是社 会存在的反应,A 项错误;突破歌颂英雄的固有模式,不能排除文学以其他方式对 英雄进行歌颂,C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的文学已被突破不等于淡化了意识形态,D 项错误。 【答案】B 9.在《梅杜萨之筏》中,作者通过画作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光和影的强 烈对照,表达了触目惊心情景,加之翻滚的海浪和云雾,使画面充满了悲剧性 的力量。材料反映出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A.注重光和影之间的协调 B.注重发挥想象的感染力 C.善于重现雄浑悲壮场景 D.善于表达画家社会理想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光 和影的强烈对照”、“加之翻滚的海浪和云雾”这些都属于作者发挥想象所达到的 艺术效果,因而可以推知,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注重发挥想象的感染力,故 B 项正 确;光和影之间强烈的对比不等于光和影之间的协调,A 项错误;浪漫主义美术作 品主张通过想象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并非重现雄浑悲壮的场景,C 项错误;材 料强调的并非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排除 D 项。 【答案】B 10.有学者指出,如今很多美术作品的创作多是模仿或者简单的重视商业价值,其 中却很少掺杂美术作品创作者对自身的思想意念的抒发和对理想的表达,因而 整部艺术作品似乎已经被贬值。这表明该学者 A.赞成美术作品的商业化 B.赞成现代主义美术风格 C.倡导现实主义美术流派 D.怀念浪漫主义创作方式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该学者怀念浪漫主义创作中突出个性、突出情感的特 征,故 D 项正确;该学者认为重视商业价值的美术作品已经“贬值”,可见作者 不赞成美术的商业化,A 项错误;现代主义美术具有反传统的特点,材料中作者认 为现在的作品实际上是抛弃了传统,因而可知该作者不赞成现代主义美术风格,B 项错误;材料与现实主义没有关系,C 项错误。 【答案】D 11.法国印象派大师毕沙罗曾评价另一位画家:因为他画 的《依锄的人》(右图), 这个表现出农民生活悲哀 的天才……农民必然同意他的思想。由此可以推知, 这位画家的绘画特征 A.崇尚理想 B.注重写实 C.推崇理性 D.醉心光色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依锄的人》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农民从这幅画中 看到了自己劳碌的影子,因而“必然同意他的思想”,当时俄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 不高,因而这幅画更倾向于写实,故 B 项正确;崇尚理想反映的是浪漫主义的艺 术特色,排除 A 项;古典主义绘画推崇理性,排除 C 项;醉心光色更多体现了印 象派特色,排除 D 项。 【答案】B 12.在 19 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这些艺术 家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 感情,这些艺术家后来被称为后印象派。材料可以表明 A.后印象派否定了印象派成就 B.艺术流派在发展中具传承性 C.后印象派为现代主义之前身 D.艺术发展日益反传统反理性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印象派在否定之否定中获得发展,这说明艺术流派 在发展中具传承性,故 B 项正确;后印象派在对印象派的改进措施,但不能据此 认为它对印象派成就予以否认,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现代主义的相关信息,C 项错误;仅凭印象派的发展痕迹不能得出整个艺术发展日益反传统反理性,D 项错 误。 【答案】B 13.画家德加《舞台上的舞女》生动地表现出舞蹈者轻柔的动作和跳动起来的生动 姿态。更成功的是他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将舞台灯光下的感觉传达得格外 真切。下列美术作品与他的绘画风格最接近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播种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解析】本题考查印象派绘画的特征。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舞 台上的舞女》光色之间的结合,突出瞬间动作,这与印象派绘画的特征相符,故 C 项符合题意;《自由引导人民》、《播种者》、《格尔尼卡》分别属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绘画的作品,与印象派绘画特征不符。 【答案】C 1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的后印象派画家反对印象派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仅 停留在表面上,主张艺术要揭示主观世界,强调变形和夸张。材料可用来说明 后印象派画家 A.成就高于印象派画家 B.助推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 C.否定了前人研究成果 D.有扭转颓废绘画风格的意图 【解析】后印象派画家强调在揭示主观世界的心路历程中,立足变形和夸张, 而现代主义美术恰恰具有类似风格,这说明印象派画家助推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诞 生,故 B 项正确;后印象派画家不满足于印象派画家在客观事物表面上的停留, 只是表明他们和印象派对于绘画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仅通过这一不同不能得出他 们的成就孰高孰低,A 项错误;仅从这一个例也不能推知后印象派画家对前人成果 的否定,C 项错误;不能因为印象派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停留在表面,就指责他 们的绘画风格颓废,D 项错误。 【答案】B 15.从 19 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 本上可以说是 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 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 C.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 D.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 【解析】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现代主义)都是建立在作者本人情 感基础上的,是主观因素的体现,故 C 项正确;主观因素完全取代客观因素的说 法太绝对,A 项错误;客观因素压倒主观因素对绘画趋势理解正好相反,B 项错误; 客观因素取代主观因素不符合背景材料信息,D 项错误。 【答案】C 16.毕加索曾在《法兰西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艺术家也是个政治人物。他怎 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远离这么丰富的生活呢? 不!绘画不是住宅的装饰,而是抵抗和击败敌人的武装力量。”下列艺术作品,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亚威农少女》 B.《格尔尼卡》 C.《星月夜》 D.《向日葵》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毕加索通过绘画《格尔尼卡》控诉 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故 B 项正确。 【答案】B 17.19 世纪的欧洲诸国,都面临着本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具 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了音乐创作 中。材料表明当时的欧洲音乐 A.主要用于反映社会现实 B.具有多元性民族性特征 C.不同流派成就交相辉映 D.在批判中得以传承发展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19 世纪的欧洲都有着不同的社会问题,反映在音乐创 作中必然会具有多样性,也会使音乐带有民族特色,故 B 项正确;面临着亟待解 决的社会问题,未必就说明音乐主要就反映这一问题,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各 派成就的信息,故不能推知它们交相辉映,C 项错误;音乐是否在批判中传承,仅 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D 项错误。 【答案】 B 18.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 《四季 》深情描述了在 12 个月里俄罗斯民间的生活; 《1812 序曲 》,倾力赞美俄罗斯人民反抗拿破仑战争的伟大业绩 。材料可用 来说明柴可夫斯基音乐 A.对民族音乐的创作情有独钟 B.受到了西方音乐的较大影响 C.实现了民族音乐的艺术突破 D.充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解析】柴可夫斯基音乐对俄罗斯民间生活予以深情描述,也倾力讴歌了俄罗 斯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因而可知柴可夫斯基音乐充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 怀,故 D 项正确;柴可夫斯基讴歌俄罗斯民族,但不能排除他还有其他类型的音 乐创作,A 项错误;材料没有西方音乐影响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信息,B 项错误;柴 可夫斯基音乐是否已实现民族音乐的艺术突破,仅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D 项错误。 【答案】D 19.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黑人小型铜管乐队在为舞蹈伴奏演出时,产生了最初的 爵士乐,1917 年前后,白人也开始演奏爵士乐,爵士乐开始有了新元素,此后 爵士乐风行美国并成为 20 世纪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材料表明 A.音乐的发展需要兼收并蓄 B.爵士乐逐渐成为高档音乐 C.爵士乐风格逐渐完成转变 D.美国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爵士乐最初产生于黑人乐队,在白人演奏后逐渐有 了新元素,成就了爵士乐在美国的风行和在 20 世纪的流行,因而可知音乐的发展 需要兼收并蓄 ,故 A 项正确;爵士乐能够流行本身还在于它的大众化,B 项错误; 爵士乐有了新元素,但这不能说明它本身的风格逐渐完成转变,C 项错误;美国音 乐不等于美国文化,D 项错误。 【答案】 A 20.在爵士乐中,美洲的黑人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感明显,这种传统与新居 住地的音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这种旋律白人也听,不过他们 听时,比乡村黑人教堂里演唱的这类歌曲多一分上流社会的味道。材料表明爵 士乐 A.演变过程中形成时代特色 B.逐渐演变为上层社会文化 C.以弘扬民族融合为主旋律 D.具有不同文化融合的痕迹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爵士乐即为黑人所喜爱,也对白人精神生活产生了 重要影响,这会或多或少的会加入白人文化元素,因而爵士乐具有不同文化融合的 痕迹,故 D 项正确;保留非洲特色,加入白人文化元素不表明就是其时代特色,A 项错误;白人文化不等于上层文化,B 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弘扬民族融 合是否是爵士乐的主旋律,C 项错误。 【答案】D 21.中国的 80 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就是著名的《四海 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 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 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可在当时中国随意播放,且影响 了罗大佑、郭峰的演唱方式,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各种文化在中国的流行,说明了 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只是阐述了中国文化受世界文化的影响, 不是叙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B 项错误;材料未显示“良知复兴”的信息,C 项错误;仅从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不能推知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D 项错 误。 【答案】A 22.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 20 世纪 30 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 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 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尔,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 明了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解析】由材料信息“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 望、勇气和乐观”等可知,电影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故 D 项正确;电 影并未使民众摆脱经济危机,A 项错误;1895 年,电影在法国诞生,B 项错误;材料 显示电影的鼓舞人心的这一功能,但不能说明罗斯福在借助电影实施新政,C 项错 误。 【答案】D 23.1948 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 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 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 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对电影要求放映还是不放映都是基于其反共、 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这说明美国电影成为它进行冷战的工具,故 B 项正确;仅 有美国电影在法、意情况得不出它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A 项错误;由材料信息 得不出政治目的是美国电影进军欧洲的“主要”目的,C 项错误;“完全沦为”的 表述过于绝对化,D 项错误。 【答案】 B 24.1960 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 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 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 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并且直接影响 到政治生活,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美国政治制度本身,A 项错误;材料并未就 两党的人心向背进行分析,B 项错误;“决定”夸大了对政治生活的影响,D 项错 误。 【答案】C 第 II 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 在 19 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上,英国作家司格特的历史小说深深抓住了社会 历史的本质,并“以现实感、家常的方式使我们熟悉了过去的历史”,“他的描绘 保留了真正史诗作家的伟大历史客观性”。司格特小说向法国文坛催来了纯粹依赖 凭空想象的浪漫主义原则的新鲜空气,以真实辉煌的画面描绘吸引了大批读者。司 格特小说的主人公使人物的面貌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这种成就使维尼、雨果尤其是 巴尔扎克受益匪浅。维尼的《商-马尔》、巴尔扎克的《朱安党人》、梅里美的《查 理九世时代轶事》、雨果的《悲惨世界》、福楼拜的《萨朗波》,其中已大多被认 为现实主义或带有明显现实主义的作品。 ——摘编自王钦峰《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国家间的影响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司格特小说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 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本题属于高考 42 题模式,答案具有开放性。这一类型的解题技巧先拟定论题, 论题拟定应尽量简化,以免给后面的“阐述”带来“麻烦”。就本题而言,通过阅 读材料信息可以拟定一个论题(提取一个即可):司格特小说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阐述中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司各特小说与法国浪漫主 义的关系来着手组织答案,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在司各特影响下,法国出现一大 批被认为现实主义或带有明显现实主义的作品,从而完成对论题的阐述。 【答案】 示例 论题:司格特小说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4 分) 阐述: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们不再满足于浪 漫主义空洞的呐喊,而要求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 的本质。司格特小说以其真实性对社会进行剖析,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 克等人受益匪浅,推动法国出现了一大批被认为现实主义或带有明显现实主义的作 品。(12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 关系是扭曲的,认为世界没有秩序可言,是一个荒诞的存在,不能被感知。现代主 义美术家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 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 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 ——引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 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1)结合材料一归纳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9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美术兴起的时代背景。(9 分) 【解析】 第一小题考查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属于特点类设问。特点类设问的“特 点”就是要求答案具有概括性。由材料“认为世界没有秩序可言,是一个荒诞的存 在,不能被感知”这一信息可知其特点之一是认为世界是荒谬无序的,存在是不可 认识的,由材料“现代主义美术家……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这一信息可知 其特点之二是具有明显的虚构性和荒诞性,整合材料信息可知其特点之三是反传统 反理性。 第二小题考查现代主义美术兴起的时代背景,这一问结合所学知识既可作答, 因而思路问题不再赘述。 【答案】 (1)主要特征:认为世界是荒谬无序的,存在是不可认识的;具有明显的虚构 性和荒诞性;反传统反理性。(9 分) (2)时代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 给人类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 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9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拿破仑修改《宪法》,取消共和制度并加冕称帝,使贝多芬的理想破 灭了。他把原本献给英雄拿破仑的《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乐》的曲名划掉,改成 了现在的曲名(即英雄交响曲)。然而,这部作品中高扬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初衷并 未改变,作品中蕴含的力量和热情,它所昭示的气质和风格已经渗透在贝多芬同期 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贝多芬是第一个也是第一次把时代与社会的重大背景与时 间,用音符记录在交响构筑之中的作曲家。 ——《浅析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及意义》 材料二 贝多芬是“伟大”的,他认为“音乐比哲学有更高的启示”,懂得音 乐不能只是停留在拥有一般技术的层面,应该在充满热情同时必须包含丰富的精神 内涵。贝多芬在钢琴音乐上使用的“ Legato”(连奏)奏法,在当时是一大创举。 对钢琴的改良,贝多芬有“无止境的要求”。贝多芬所开创的钢琴音乐语言,同样 得到了以后浪漫派时期门德尔松、萧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继承和发展。“贝多芬 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先驱。 ——摘编自《伟大的普通人——真正的贝多芬》 (1)根据材料一,当时贝多芬作品的风格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1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与其音乐创作的关 系。(4 分) 【解析】 第一小题第一问考查当时贝多芬作品的风格特点。由材料信息可知其特点有: 突出个人感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充满了时代精神,表现出浪漫主义 色彩。第二问考查成因,属于原因类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思想等方面 来组织答案,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不满于欧洲封建势力复辟的现实。(政治)受 启蒙运动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思想)。 第二小题考查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与其音乐创作的关系。关系类设问答案的组织 一定要考虑相互性,既要考虑此对彼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另一方对彼此的反作用。 通过阅读材料信息可知,一方面社会生活环境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另一方 面贝多芬作品又反映了时代,并对现实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 (1)风格特点:突出个人感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充满了时代精 神,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6 分) 成因: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不满于欧洲封建势力复辟的现实;贝多芬强烈的 民族意识驱使;受启蒙运动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8 分) (2)关系:贝多芬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贝 多芬作品又反映了时代,并对现实产生了重大影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