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13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孟
子
• 告
子
上
︾
鱼
我
所
欲
也
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
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尊其为
“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
作,是记录孟子言论、活动的书。
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
《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
书”。
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选自: 《孟子•告子下》
选自:《孟子·告子上》
读准字音
恶 箪 蹴
乡 羹 妾
wù dān cù
xiàng gēng qiè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想要的
同时得到 舍弃
大义
超过,重要 比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
通“避 ”,躲避
…的东西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
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
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
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
弃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所
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
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
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了祸患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因此 却,表转折
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都
贤者能勿丧耳。
假如、假使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仅仅
不丢掉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
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
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去做的呢?通过这种方法,
就能得以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通过这种行为,
就能躲避祸患,然而有的人却不愿这样做。这是因为人
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义),令人厌
恶的东西有超过死亡的(那就是不义)。不只是贤人有
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它,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 不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通“辨”,辨别这里指高位厚禄
有什么益处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表修饰
对于
却
侍奉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生存,不吃它
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吃,就是过路的
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
意接受。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
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厚禄对我
有什么益处呢?为了住宅的华美,大小老婆的侍奉
和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通“向”,从前
停止 天性、天良可以 因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
住宅的华美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
受施舍,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
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
穷人的感激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们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思考:
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
也。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
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
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①(从“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
辟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
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
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
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分
析
第
一
部
分
第二层② (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
)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
设推理的方式,从反面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
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
,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
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
做。
第三层 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
”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1、本文以“鱼”比喻“ ”,以“熊掌”比喻“ ”,
从而提出了“ ”的观点。
2、这一段可分为三层:
(1) 用鱼和熊掌的比喻从正面立论,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
(2) 用假设论证,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
进一步阐述“舍生取义”的论点。
(3) 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是贤能的人能够保持,
一般人容易丧失。
生义
舍生取义
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后一句
理论论证:
苏武把气节看的比生
命还重
屈原宁死不与统治者
同流合污
不择手段
求生
不择手段
避患
所欲有甚于
生者
所恶有甚于
死者
正
面
反
面
舍
生
取
义
所欲莫甚
于生所恶莫甚
于死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有不用
有不为
非独贤者 人皆有 贤者能勿丧
为义可
以舍生
论点(设喻)鱼——熊掌 舍生取义
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假设·反面)莫甚于生者
莫甚于死者
结论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
苟且偷生
临危苟免
舍生取义
的原因
比喻
论证
对比
论证
赞
扬批判
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
”)从正面举例论证义重于生。“一箪
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
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
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
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
分
析
第
二
部
分
第二部分(从“一箪食”至结尾)
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
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
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
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
,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
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
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
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1、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根据下面的提示给这一段分层:
第一层 : 从正面举例
论证义重于生。
第二层: 从反面举例论
证舍生取义的重要性,批判“不辩礼义”“见利忘
义”。
第三层 : 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把
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
(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
(……至“是亦不可以已乎”)
(最后一句)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义重于生举
例
论
证
见利忘义
正
反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1、行道之人
2、乞人
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
排
比
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
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
1、本文选自 。
2、解释下列词语
苟得 患
辟 如使
何不用也 勿丧
蹴 何加
万钟 乡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告子上》
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祸患、灾难
通“避” ,躲
避
假如、假使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不丢掉
用脚踢 有什么益处
这里指高位厚禄 通“向”,从前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
不为也?
1、本文观点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
点,并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
2、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写出两种论证方法并举例。
观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比喻论证 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比论证 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本文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请你为
本文再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4、现实生活中“失其本心”者不乏其人,试举一
例。
文天祥宁死而不投降元朝。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刘胡兰面对铡刀,大义凛然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英勇就义。
陈希同,成克杰等贪官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
求,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贪污腐败,最终受到应有的惩
罚。
相关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32021-10-2627页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2021-10-2616页
- 鲁教版历史八下第1课 《俄国十月革2021-10-2625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密度》教2021-10-2628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2021-10-2621页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二次根式》复习2021-10-2625页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2021-10-2622页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2021-10-2622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怀疑与学问 (7)_2021-10-266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唐雎不辱使命 (112021-10-26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