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M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十八 曹刿论战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
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材料组织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
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春秋地图
新课导入
春秋五霸:
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
名小白。
晋文公——晋献公之子,姓姬名重耳。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谥号穆。
写作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
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
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
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
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
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
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
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
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
于长勺。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
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
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关介绍
刿 间 帛 孚
辙 轼 靡
guì jiàn bó fú
zhé mǐshì
字词积累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
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整体感知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
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指鲁庄公十年,
即公元前 684年。
指鲁国。
吃肉的人。指当政的人。
参与
指鲁庄公。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入见。 鄙陋,目光短浅。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
同乡说:“当政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
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政的人目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遍,民弗从也。”
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靠。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应答
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译文: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
公说:“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
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
答说:“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
是不会顺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祭品。
虚夸,谎报。
诚实
赐福,保佑。小处守信用,还
不能受到(神灵
充分)信任。
译文:鲁庄公说:“用于祭祀的猪、牛、羊
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诚
实禀告神。”曹刿说:“小处守信用,还不
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
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案件 明察,弄得清清楚楚。
实情
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
(这个条件)打一仗。
(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
(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译文: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
不能弄清楚,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
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
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
鲁国地名。
军队溃败。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击鼓。击鼓是进
军的信号。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
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
逐齐师。
古代车厢前供立乘者用作扶手的横木。
驱车追赶。
车轮压出的痕迹。
追赶,这里指追击。
译文: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
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
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
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
就下了战车,察看车轮压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
击了。”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已经战胜。既,已经。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
作战,(是靠)敢作
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原因,缘故。
士气(旺盛)。
第二次。 尽
译文: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
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
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
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
(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
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估计,预料。
倒下。
埋伏。
译文: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
预料的,怕他们在那里有埋伏。后来我看到他
们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公问其故
故逐之
原因,缘故。
所以
其乡人曰
吾视其辙乱
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指齐军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请求
请允许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助词,的。
代曹刿
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于此,在哪里。
2.又何间焉
(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
二、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军队 今:老师)
4.衣食所安
(古:养 今:安稳 )
3.肉食者鄙
古:目光短浅。
今: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5.牺牲玉帛
古: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7.小大之狱
(古:案件 今:监狱 )
6.弗敢加也
(古:虚夸 今:增加)
8.忠之属也
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忠诚、忠心。
10.再而衰
古:第二次。
今: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可以一战
(古:可以凭借 今:能,行)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三、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2.忠之属也
四、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3.可以一战
判断句
省略句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句
5.何以战 倒装句,宾语前置。
6.战于长勺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省略主语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曹刿问战,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
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曹刿参战,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细读感悟
第三段:曹刿论战,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
原因。
朗读第一段,鲁国各派对战争态度如何?
“公将战” ——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百姓漠不关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主动请缨
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主题
是什么?
主题:
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和人民。
曹刿否定了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体现“取
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的“远谋”。
“何以战”
根据第一段课文说说庄公和曹刿分别是
什么样的人。
鲁庄公: 目光短浅、勇于纳谏
曹刿: 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力量
(1)“公将鼓之……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朗读第二段,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
表现手法是什么?
——出击时机的把握
对比
(2)“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追击时机的把握
第三段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
有何作用?
围绕胜利原因展开;
是对第2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
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
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后,曹刿
做了什么分析?
战
争
胜
利
的
因
素
战略
因素
战术
因素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文中内容如何分详略?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
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
民”的政治“远谋”;
第2段略写“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的
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第3段详写“何以胜”,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
事家形象的刻画。
试简要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曹刿:
曹刿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问战—政治远见;
曹刿参战—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冷静的性格;
曹刿论战—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
• 政治平庸,军事无知;
• 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个
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
• 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
• 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难得的开明君主。
(1)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
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
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
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
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写法探究
(2)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
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
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
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
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
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
当,是《左传》名篇。
课堂小结
曹刿论战
人物形象
对比
板书设计
曹刿问战
曹刿参战
曹刿论战
第一段:
第二段:
取
信
于
民
第三段:
1.背诵课文。
2.谈谈你知道的历史上其他以弱胜强的战
役,并说明原因。
随堂练习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
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
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相关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2021-10-2723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2021-10-2723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课件综合2021-10-2716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辨别2021-10-277页
-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社戏教2021-10-2762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2021-10-2731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二词语2021-10-2710页
- 八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21 诗词五首2021-10-2732页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2021-10-2734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82021-10-27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