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2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题
12.4 力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 具
两个磁铁和两个小车、两个弹簧测力计、
教学方法
问题式循环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引入新课:
1、 汽车陷入泥里要用力往外推
2、 骑自行车上坡要用力蹬
3、 苹果受地球引力而下落
在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及大量的自然现象中,许多都与力有关,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进行新课:
问题一、什么是力?
1.列举并分析几个典型现象
人 推 车
人 拉 弹簧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压 路
2.归纳总结
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提、压、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反馈练习一)
问题二、力的作用有什么规律?
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会这样呢?
1.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
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演示实验:
(1)把两块条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2)让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2.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反馈练习二)
问题三、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受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投影图片:
①拉弓射箭 ②撑杆跳高
③坐沙发 ④大熊猫吃竹子
(2)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投影图片:
①投球手用力把棒球投出去 ②接球手用力把棒球接住
③接球手用力把棒球击出
(2)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反馈练习三)
小
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查漏补缺,解答疑问。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课本43页1-4题,《探究》本部分题目。预习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一2021-11-014页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复习课2021-11-0135页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2021-11-0122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2021-11-0121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1-1 第2课时2021-11-012页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2021-11-0124页
-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2021-11-014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23平面镜成像WORD教2021-11-015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2021-11-0130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十九章复2021-1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