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32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4.6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通过类比,会将三角形的“边等”与“角等”相互转化,掌握“实验—归纳—猜想—论
证”的数学研究方法.
3.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获得探究学习和数学应用的体验,
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利用推导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经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加以证实.
2.初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及性质与轴对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
面研究等边三角形等内容的预备知识,同时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
重要依据.
2.学生分析:根据“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加上七(2)班的学生的思维活跃、
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互动互助基础,因此在教学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
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加深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引入
1.操作
如图,将一个长方形纸条进行折叠(图 1),用笔
和尺,在叠合的边界与折痕处划线,依次标上点 A、B、
C(图 2).
2.分析所得△ABC 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B=∠C ,AB=AC)
3.对∠B=∠C 进行说理.
(引出今天的课题)
提出猜想: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
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为什么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呢?这就
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预设情况:
∠B=∠C ,AB=AC
人人参与
折纸活动,感
受无论怎样折
叠,叠合部分
的图形形状都
是 等 腰 三 角
形.
由轴对称
和平行线的性
质,得出猜想.
让学生知道操
作实验得到的
猜想需要严格
的推理证明.
1.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说理过程得到等腰三
角形的判定方法;
(1)作高 (2)作角平分线
如图 3,在△ABC 中,已知∠B=∠C,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在一个三角形中证明两条边相等目前没有方法,
怎样把它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呢?
启发学生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试图构
造以 AB,AC 为对应边的一对全等三角形,于是作公
共边 AD,使△ABD≌△ACD.
问: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如何添线?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说理过程.
解:作 ABC 的平分 A 的角平分线 AD ,则
BAD CAD (角的平分线意义).
在 ABD 与 ACD 中,
B C (已知),
BAD CAD ,
AD AD (公共边),
∴ ABD ACD ( A A S ),
∴ AB 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几何语言的表述.
问:我们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用文字语
言归纳吗?
问:符号语言如何表达?
为更好地理解“等角对等边”,可再设问:在定理的条
件中若去掉限制条件“在一个三角形中”,即如果在两
个三角形中分别有一个角,它们是相等的,那么这两
个角所对的边是否也相等呢?
三、巩固运用
由讨论知辅助线 AD 可以
是边 BC 上的高,或△ABC
的角平分线,从而推出
AB=AC.但不能作边BC 上
的中线,因我们目前学习
的 S.S.A 无法判定全等.
共同归纳:如果一个三角
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
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答:在△ABC 中,因为∠
B=∠C,所以 AB=AC.
预设:
不一定.
举反例.
以上环节
是由实验形成
了“等角对等
边”的猜想,
再加以证实.
从中体会“实
验—归纳—猜
想—论证”的
数 学 研 究 方
法,感受数学
发现、创造的
历程.
体会文字
语言、符号语
言、图形语言
之间的互化.
教师指导
学生通过作图
举反例来辩
驳,强调这是
在同一个三角
形中的边角关
系.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1
例 1:如图 ,在△ABC 中,已 知∠1=72° ,
∠2=36°,∠C=72°.
问:你能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吗?你能说明所
找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吗?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2
例 2 如图,在 ABC 中,已知 BD 、CE 分别是
边 AC 、 AB 上的高,且 DBC ECB ,说明
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4
3
2
1
问 1:要说明结论正确,需知什么?
问 2:为此又需知什么?
问 3:从已知条件出发,有什么想法?
问 4:如何说明?
解:
∵ BD 、CE 分别是边 AC 、 AB 上的高,
∴∠1=∠2=90°(三角形的高的意义).
在 BDC 和 CEB 中,
∠2=∠1(已证),
∠3=∠4(已知),
BC CB (公共边),
∴ BDC CEB ( A A S ),
∴ ACB A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B AC (等角对等边),
即 ABC 是等腰三角形.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变式练习
1
2
D
CB
A
预设:△ABC,△ABD,
△BCD
预设:
答 1:需知 AB AC ;
答 2 : 又 需 知
ACB ABC .
答 3:只需证明两个三角形
全等.
回答:也可以由,∠2=∠1,
∠3=∠4 利用三角形内角
和性质得出
ACB ABC ,从而得出
ABC 是等腰三角形.
例 1 巩固
内角和、外角
等知识,用具
体数字计算得
出两角相等,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体验
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表
达能力
例 2 是等
腰三角形判定
方法的初步运
用 . 教 学 中 要
先分析思路,
再进行说理.
通过变式
练习 1:如图,在△ABC 中,已知 BD、 CE 分别
是边 AC、AB 上的高,且 BD=CE,说明△ABC 是等
腰三角形的理由.
练习 2:如图,点 A、C 在直线 1l 上,点 B、D 在
直线 2l 上.①BC 平分∠ABD,② 1l ∥ 2l , ③AB=AC
(1)已知①②,说明③的理由.
(2)已知①③,说明②的理由.
(3)已知②③,说明①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方法方面
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 第 57 页 练习 14.6(1)
E D
CB
A
预设:
解法一:利用
ABD ACE ( A A S )
解法二:利用
1 1
2 2ABCS ABCE AC BD
1 的训练,结
合例 2 归纳出
要判断一个三
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方法,可
以通过等腰三
角形的定义求
边相等,也可
以利用等腰三
角形的判定,
求角相等来推
导出边相等。
训练“角
平分线--平行
线--等腰三角
形”这种特殊
图形.
一节数学课不
单单是一个知
识的学习,也
要挖掘出本节
课所蕴含的数
学思想方法,
让 学 生 说 出
来。
1l
2l
A
B D
C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1.利用推导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经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
判定方法并加以证实.2.初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主要是讨论、探索、
启发式。
学生刚刚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等腰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这
个阶段逐渐在各方面开始成熟,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
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先通过折纸的操作引入本节的课题。发展学生的动手、归纳猜想能力;
发展学生证明用文字表述的几何命题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归纳思维方法,领会数学分
类思想、转化思想,再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关于数学内容间普
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目标--问题”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本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原则,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在
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多提问”固然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知
识,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视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起于疑,疑源于思,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造足够的空间和
时间。目标--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的能力。在探索问题的关键时候,本人体现了充分的耐心,这是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将
因此产生爱动脑思考的习惯。
本课的解题方法的优化,通过比较更好地得到鉴别、证题经验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观察
归纳更好地得到感悟、文字命题的说理,通过训练更好地得到巩固、变化中规律的探究,通
过题组更好地得到提升,做得还是有效的.
相关文档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1013页
-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PPT:3分式2021-11-1015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1049页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9年级下册27章精2021-11-1052页
- 【教材梳理+中考夺分】初中数学中2021-11-1028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1020页
- 【中考数学复习,PPT课件】初中数学2021-11-1016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课件第二2021-11-1048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1020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11-10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