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0 KB
  • 2021-11-11 发布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28课 马说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8 马 说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食马者(sì) 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才美不外见(xiàn)‎ ‎2.解释加点的词。‎ ‎(1)策之不以其道 规律,方法 ‎(2)不以千里称也 称呼 ‎(3)虽有名马 即使 ‎(4)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怎么 ‎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多义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顿,餐)‎ 食马者不知其能(喂,这个意义后写作“饲”)‎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 ‎(2)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3)以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代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 ‎(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能力,才能)‎ ‎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标两处)‎ ‎(2)安求/其能千里也(标一处)‎ ‎5.按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表现“食马者”以“不知马者”身份叹息,借以突出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按千里马(的食量)去喂养它。‎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7.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退之,唐代(朝代)文学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作品大多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2)《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8.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马到成功__一马当先 ‎②谚语:牛头不对马嘴__人奔家乡马奔草 ‎③古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吕布(关羽)  ②乌骓马:项羽 ③的卢马:刘备 ④黄骠马:秦琼 ‎(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说说本文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人才。“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10.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同情、惋惜,同时表现了对愚蠢浅薄的“食马者”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1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排比;将“食马者”的无知浅薄揭露得淋漓尽致。‎ ‎12.本文以“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作结,好处是什么?‎ 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浅薄愚妄,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13.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03 拓展阅读 ‎(河南中考改编)‎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释】 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附乙文参考译文】‎ ‎《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是)‎ B.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C.取之不明(选拔任用)‎ D.赦小过(经过)‎ ‎(解析:D项是“过错”的意思。)‎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解析:A项有名的取名;B项足够;C项规律,方法学说;D项通晓通气。)‎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 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 ‎17.“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也”字暗含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18.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 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用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强调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