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1.50 KB
  • 2021-11-11 发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3~4单元教学教案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 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1045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扩修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何极(尽头)‎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特殊句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2)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教学提示】‎ 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④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通过朗读和翻译,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篇千古美文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思考:本文围绕哪个字进行构思,并依据其对应的哪两句话进行内容叙述?‎ 明确:“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异二者之为”‎ 目标导学二:抓住“异”字,解读内容 解读“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文中“览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渔歌互答。‎ 先设定写景范围,突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特点。再具体描绘一组色调暗淡、意境悲凉的景物和一组色调明丽、意境和美的景物,为体现“迁客骚人”的情感张本。‎ ‎2.分析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和“吞”化静为动,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反映出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得无异乎?”有什么作用?‎ 明确:“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承接上文对岳阳楼全景的描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对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的描述,同时为结尾的议论做了铺垫。‎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异”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异”的?‎ 明确:景暗而悲,景明而喜。‎ 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景,写就了一幅日星无光、“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 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 ‎5.请选择一处景物描写,再现画面。(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可适当添加想象,营造意境)‎ 示例参考: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在夜间,有时湖面上蒸腾着的雾气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直扑下来,晚风皱起满湖涟漪,微微闪动着金色,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温润而剔透的玉璧,弥散着融融的光晕。‎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有何目的?‎ 明确: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下文情感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解读“或异二者之为”‎ ‎1.“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相对什么而言的?其“异”在哪?‎ 明确: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拥有怎样的忧乐观。‎ 明确:在“忧”时,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乐”时,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仍值得学习。‎ ‎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有何用意?‎ 明确: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表明与“我”一样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很少,暗含对当时黑暗政治的讽刺;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背景链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好友滕子京很有才干,但是遭人排挤,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范仲淹与他关系很好,担心他因为一时情绪,酿成祸端。于是借写楼记之机,规劝好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目标导学三:探究与赏析,把握艺术特征 ‎1.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 明确:观点一:能创作出来,因为作者心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因此,若范仲淹见过岳阳楼,仍旧能创出此类脍炙人口之佳作。观点二: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便没有意思,这才让范仲淹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的做法,另说他的一套。但见过岳阳楼风景之人,难免为其美景所震撼,也许反而写不出“古仁人之心”的文章。‎ ‎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明确: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第一段为叙述,第二、三、四段为写景,‎ 最后一段发表议论。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率全文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 ‎3.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 明确:也因为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朗读的流畅度。‎ 三、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1.作记缘由    叙事 ‎2.概写洞庭美景 描写 ‎3.览物之情悲 喜 抒情 ‎4.胸怀抱负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用“异”字连缀全篇,脉络清晰,学生理解较容易。‎ ‎2.注重景物描写,让学生能够适当发挥想象,提升审美层次。‎ 不足之处 ‎  朗诵活动的安排比较随意,如果在教学中能注重利用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会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意蕴。‎ ‎11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3.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教学提示】‎ 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奏划分思考 ‎“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教学提示】‎ 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 ‎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 ‎【教学提示】‎ 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 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 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 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 ‎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 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 ‎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 ‎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 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 虚词“而”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 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 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表修饰 ‎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 ‎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虚词“之”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 表助 词“的”‎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 位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代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  文段品析的问题设置难度过高,没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作答。‎ ‎12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白描的写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蕴。‎ ‎3.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的美。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那么,‎ 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朗读训练,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奏划分思考 ‎“拥/毳衣/炉火”为什么不能划分成“拥毳衣/炉火”?‎ 明确:在本句中,“拥”字引起后面两个名词,若不在“拥”字后面停顿,“炉火”一词便失去了“动语”。‎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划分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可以,将“舟中人”看作一个定中结构,即可如此划分节奏。‎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导学目标三: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疑问探究:文中说“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字怎么会被用来指酒杯呢?请结合资料做大胆猜想!(展示资料链接)‎ 字源演变 猜想: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3.请同学翻译全文。‎ ‎4.下面一段翻译,时有争论,请说说你的意见。‎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一:雾气中的松树白汽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 译文二: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湖面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小草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明确:译文一的翻译略显“顾名思义”,未注意名词活用,而译文二则注意到此点,翻译显得准确通畅。‎ 目标导学四:解读痴人,品味痴人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且一般而言,即便冬日出游也不会选在晚上,作者却在“更定”出发,更见了他的痴。‎ ‎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 ‎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1—3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 目标导学五:欣赏雪景,品味文本艺术特征 ‎1.阅读第一段第4、5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 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了一个“上下一白”的全景,十分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特写一个个诗意盎然的镜头,写长堤,“长堤一痕”;写湖心亭,“湖心亭一点”;写小舟,“余舟一芥”;写人,“舟中人两三粒”。‎ ‎2.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教学提示】‎ 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 ‎3.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 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教学提示】‎ 可去掉三个“与”字,再请同学朗读,感受和不去掉“与”字时的异同。‎ 目标导学六:深度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独游”,却没想到湖心亭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强饮三大白而别”,“强饮”说明作者本不能喝,但现在因为心情之高兴不得不喝,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2.本文语言简练,不肯点下赘笔,但是作者为何要在开篇点明“崇祯”年号呢?又为何点出客是金陵人呢?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提示: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 明确: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出自己的孤傲高洁,也含蓄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主旨总结: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作者“痴”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七: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3.与余舟一芥(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景:苍茫孤寂  白描手法 人:遗世独立 情:故国之思  对比手法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以朗读穿插全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对文意的把握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不足之处 ‎  雪景品析的部分,讲解有些仓促,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品读白描之美。‎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却没有被皇帝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三:赏析本诗艺术手法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2)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诗句品析较细致,能够注重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百步九折的艺术特点。‎ 不足之处 ‎  如果能在品析诗句情感内容的起伏时加上朗读环节,效果会更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诗中典故,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酬答,在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这首诗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别人风风光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面对同病相怜的好友的怜惜,刘禹锡是怎样答谢的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感悟,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根据注释,理解本诗内容。‎ 明确: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根据诗歌内容,自由朗诵诗歌,揣摩诗歌情感。‎ ‎3.学生展示读及教师范读。‎ 目标导学二:联系白诗,体悟情思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承接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写出了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悲痛怅惘的心情。‎ ‎3.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 明确: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2)“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3)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明确: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白诗的意思是你长守寂寞独自蹉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作者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4)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明确: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作用?‎ 明确: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气概。‎ 知识小结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巧妙联系白诗情感内容,理解刘诗的情感内容,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对比之中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2.诗中哲理理解较难,分层次逐步化解难度,学生把握较好。‎ 不足之处 ‎  没有把握好本课的契机,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延伸,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熟读并背诵课文。‎ ‎2.把握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词,把握节奏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表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 明确: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 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注重解读作者心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起伏。‎ 不足之处 ‎  课堂时间有限,词句品析不够细致,甚至部分词句品析以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思考。‎ ‎14 故 乡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讨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文章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肖像变化:“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像是松树皮”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 ‎②称呼的变化:“迅哥儿”——“老爷”。‎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 ‎③语言变化:由少年的活泼健谈到中年的吞吞吐吐。‎ 明确: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怕羞”“高兴”——“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闰土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使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闰土拣“香炉”和“烛台”一事?‎ 明确:这是个细节描写,旨在说明闰土也寄未来于神佛。通过该细节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探究:闰土形象之变化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闰土形象的变化是时代的反映,代表着时代的黑暗,诉说着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同时,专制制度下的人变得麻木、迷信,这无不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悲哀”的源头。‎ ‎【分析杨二嫂形象】‎ ‎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 ‎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 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讨东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哀”。‎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2.分析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3.分析动作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4.分析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目标导学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思考:本文在刻画人物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明确:(1)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2)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各方面刻画人物。(3)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 ‎2.借鉴本文的写法,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味环境描写 本文有两处集中写故乡景物的语句,请分别找出来。‎ 明确:(1)回故乡时所见:“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2)回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仔细品读这两处写景句,说说它写出了故乡的什么特点,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处:故乡萧索、荒凉,读起来很悲凉。‎ 第二处:故乡静谧、美好,读起来令人神往。‎ ‎2.同样是写故乡,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差别如此之大呢?‎ 示例:所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了荒村、冷风、阴晦的天气;后者选取了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矫健的少年等。‎ 所选景物的色彩不同:前者昏黄、阴晦;后者碧绿、金黄。‎ ‎……‎ ‎3.在文章的结尾,再次出现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故乡未来的一种憧憬。‎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 目标导学二:分析对比手法,赏析对比艺术 本文处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主题。请找出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说说使用这种“对比”艺术所达到的效果。‎ 明确:人物形象的对比:‎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1)外貌的对比 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2)动作、语言对比 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变成“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思想、精神对比 ‎①对“我”的态度:由“情真意切,亲密无间”到“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②对生活的态度:由“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给他取名为闰土,还“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沉重的生活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悲惨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c.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 闰土世代做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为着自己而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 彼此间隔着厚厚的墙。‎ d.现在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现在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而过去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时间不同、色彩各异的两种大相径庭的关系拿来一比,就会生发出对人生的慨叹与思考。‎ e.现在的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变成现在“我”和闰土式的隔膜?作者在这种对比中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文章最后一部分有许多议论性文字,请做简要分析。‎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怎么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 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探究: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明确:(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2)隔膜说: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创造说: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学提示】‎ 关于本文主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可在引导学生感知“悲哀”的前提下联系写作背景自由论述。‎ 二、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围绕“悲哀”二字来剖析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并通过探讨对比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不足之处 ‎  故乡的变化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由于时间限制,对历史背景只能点到为止,因此,学生很难对课文领悟得更加深刻。‎ ‎15 我的叔叔于勒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品读文章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叙事技巧,理解文章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钱能使黑的变成白的,能使丑的变成美的,能使亲人反目成仇,能使仇人推手言和……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还是让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 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教学提示】‎ 本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学生可能理解得不是很全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介绍。‎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课文中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然后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可是后来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还可能会回来花他们的钱。总之,他们对于勒的称呼因于勒的贫富而发生变化。‎ ‎2.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提示: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明确: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于勒形象】‎ ‎1.小说从哪些不同侧面勾勒出了于勒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1)第6段,传说的于勒:品行不好,挥霍钱财。‎ ‎(2)第10段,信中的于勒:希望回报家人,渴望亲情,不愿家人为他担心。‎ ‎(3)第33段,船长谈于勒:沦为穷水手,无颜见家人,不愿再次成为家人负担。‎ ‎(4)第42段,“我”眼中的于勒:衰老,愁苦,疲惫,让人同情和怜悯。‎ ‎2.你能否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一个真实的于勒?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评价于勒?作者塑造于勒这一形象的作用有哪些?‎ 明确:于勒年轻时有挥霍钱财的恶习,是应当谴责的。然而,被亲人赶出家门漂泊海外的于勒心中仍然保存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希望回报家人、不愿家人为他担心的亲情,这又是他善良可贵的品质。‎ 纵观于勒的一生,他经历了家人的唾弃及海外的漂泊。海外漂泊的过程中,他虽有一时的成功,然而终究又不可挽回地沦为一个衰老穷苦的水手。从这一点上看,于勒是人生的失败者,他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出艰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剧。总的来说,于勒虽然有较大的缺陷,然而他善良的本性和坎坷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小说紧紧围绕着于勒的命运展开,他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分析菲利普形象】‎ ‎3.于勒虽曾是浪子,但终究是菲利普先生的亲兄弟。‎ 那么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这位兄弟的呢?请画出表现菲利普对于勒态度的句子,概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 明确:于勒无钱:骂——赶走;‎ 于勒发财:赞——盼望;‎ 于勒落魄:骂——不认。‎ ‎4.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中,你认为菲利普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又有哪些作用?‎ 明确:只认金钱不认亲兄弟——可恶;金钱至上——可鄙。‎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还有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讽刺的态度?‎ 明确:①“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揭示了菲利普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进入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②“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③“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人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展露无遗。‎ ‎【分析“我”的形象】‎ ‎6.“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少年。“我”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构筑全文。②“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学法指导】‎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确定主人公】‎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这篇小说虽然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而事实上却重在表现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并且是通过菲利普夫妇来揭示文章主题的,所以说菲利普夫妇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学法指导】‎ 如何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首先确定整个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然后在整个故事中找到一条叙事线索,在这条叙事线索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或者是说作者着墨最多的(正、侧面描写均可),并且符合中心思想的人物就是主人公了。‎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析艺术手法 ‎【人物描写】‎ ‎1.文中有三处描写于勒的外貌,请找出来并分析。‎ 明确:①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 分析:“褴褛”一词是对于勒的外貌描写,点明他生活的贫困,处境的艰难。‎ ‎②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分析:再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充分说明他历尽磨难,饱经沧桑,穷困潦倒。‎ ‎③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分析:第三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准确地表现出他此时的穷困潦倒,暗示他不幸的遭遇,竭力渲染他的悲惨境地。‎ ‎2.本文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找出这些句子来进行分析。‎ 明确: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于勒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至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环境描写】‎ ‎3.本文中对环境的描写不多,但每一处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试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明确: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描写了海上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出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照。“紫色的阴影”‎ 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目标导学二:艺术特色 巧设悬念 讨论: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这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你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并做适当分析?‎ 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 目标导学三:探究小说主旨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明确: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都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缩影。恰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因为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导致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 ‎【学法指导】‎ 如何把握小说主旨?‎ ‎①揣摩文眼信息。②感知艺术形象。③把握情感线索。④体悟创作意图。‎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着说一说。‎ 明确:在父亲不经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原来他看见斜对面的几个打扮入时的男子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只见这个人衣着光鲜,正笑盈盈地对身边的人兴高采烈地讲着什么。“于勒!”父亲喃喃地说。父亲真想跑过去,攥住这个人的手,说“于勒,我可想死你了”,但他担心过于冒失,认错人会很尴尬。他来到母亲面前,低声说:“真奇怪!这位有钱人怎么这么像我的弟弟于勒?”母亲兴奋地跳了起来,尖着嗓子喊:“在哪?”父亲指给她看,她一看,说:“我看是!”于是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兴奋地说:“你怎么不去相认呢?”于是一家人手忙脚乱一番,准备前去认亲……‎ 二、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盼望于勒 夸赞于勒 巧遇于勒 躲避于勒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金钱关系 可取之处 ‎  从“变”字入手组织教学,于勒的个人命运变了,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也变了,在“变”中探讨文章的主旨,在“变”中品评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环节紧凑,‎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圈出部分语段,进行情景式朗读,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16 孤独之旅 ‎1.把握小说内容,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老人说:孤独是生了一大堆儿女,到老了却没有一个留在身边。老师说:当我站在讲台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呢?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孤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下主人公杜小康的孤独并且看看他是如何面对孤独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 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初读文本,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2.再读文本,梳理具体情节。‎ 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目标导学三:评析细节,品读“孤独”‎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做上批注,然后分享交流。‎ 要求:‎ ‎1.按照情节的顺序,依次作答。‎ ‎2.分享的时候,先有感情的读出你找到的句子,注意句中涉及“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 品读示例:‎ ‎(1)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我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我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站在船上,向后眺望,‎ 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明确:环境描写及语言描写。眼前的环境营造了一种迷茫而陌生的氛围,“我”离熟悉的油麻地越来越远,内心充满抗拒和孤独,甚至请求父亲让“我”回家。‎ ‎(2)父亲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我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明确:神态描写及动作描写。父亲内心十分沉重,虽然不忍心,但是依然坚决地前行,面对父亲的漠视,“我”感到十分孤独。‎ ‎(3)当我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我害怕了——这是我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我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明确:环境描写。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我”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 ‎【教学提示】‎ 在品读“孤独”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点明环境及人物描写等,注重分析细节的作用,将朗读与评析方法相结合。突出此时杜小康的无奈、茫然、恐惧、害怕、胆怯的心理。‎ ‎【学法指导】‎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②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故事情节。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主题。‎ 目标导学四:面对孤独,收获成长 ‎1.当知道“孤独”不可避免的时候,“我”是如何面对孤独的?请结合具体的语段谈谈。(分享解读的过程如目标导学三)‎ ‎(1)后来,我和父亲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 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明确:“我”和父亲已经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面对孤独。‎ ‎(2)我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我居然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我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我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明确: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感到辛酸,但是并不悲哀,表明此时的自己已经接受现实变得坚强。‎ ‎(3)我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我没有哭。我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明确:“我”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磨练了自己,终于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练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他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委屈不怨天尤人,遭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的孩子。‎ ‎3.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明确: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成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下蛋了”的惊喜中。‎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转换人物角度,利用朗诵,让学生更加感同身受。‎ ‎2.将人物心理、环境描写等分析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涵。‎ 不足之处 ‎  由于时间限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