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1-11-12 发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案

  • 1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 ‎2.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你能背诵几句描写雪的诗句吗?‎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不同情境下的雪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不同的形态和情思。那么在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的笔下,雪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一起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背景,积淀情感 ‎《沁园春·‎ 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该词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目标导学二:整体朗读,把握基调 ‎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本词上片和下片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上片:热情赞颂;下片:豪迈激昂 ‎2.分组朗诵上片和下片。‎ ‎【教学提示】‎ 抓住朗诵环节,先让学生整体感受本词上下片的情感基调。在课上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词的学习氛围,为以读带品环节奠定基础。‎ 目标导学三:以读带品,感受上片魅力 ‎1.同学们觉得刚刚你们读得怎么样呢?‎ 明确:热情洋溢但是不够抑扬顿挫,情感没有什么起伏。‎ ‎2.朗读指导。‎ ‎(一)停顿 ‎(1)呼吸换气的自然需要;(2)表示区分、转折、呼应、递进等各种关系;(3)逻辑停顿;(4)感情停顿。‎ ‎(二)重音和轻音 重音不是“加重声音”,轻音更不是普通话的“轻声”,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加以处理。‎ ‎(三)语气和语调 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 升调(↗)  降调(↘)  节奏( / )‎ 稍停(‖) 着重( . ) 延续(——)‎ ‎(四)眼神、表情、动作等各方面与声音技巧的配合 ‎3.揣摩上片的词句如何读才更有表现力,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教学建议】‎ 此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分配具体的词句诵读任务,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借助批注的形式评析词句,让学生充分感受词句的魅力。‎ 朗读及评析参考:‎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确:“千里”“万里”突出冰天雪地,广袤无垠,辽阔博大;“冰封”显得凝然安静,“雪飘”静穆中增加飘舞的动态,以动衬静。‎ 前三句总写雪景,创造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明确:“望”统领下文,引起对雪的描述,有登高远眺之意,有很大的想象成分,显示了诗人豪迈的意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地域广袤,照应“千里”“万里”,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照应“雪飘”,“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时滔滔”照应“冰封”,“顿失”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用视觉形象,突出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之奇伟雄浑。‎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化静为动,浪漫想象,具有活泼奔放的气势;“欲与天公试比高”山与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振奋,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泼。暗含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明确:末尾三句是虚景,作者借助想象,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写出了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目标导学四:发挥想象,画面再现 找出上片中你喜欢的词句,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其画面。‎ 参考示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教师范读上片及上片小结。‎ 明确:上片主要描绘了北国雪景。对景色的描写主要采用了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方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词的开篇总写北方的雪景。作者极目远眺,只见祖国千万里的河山坚冰封锁着大地,雪花漫天飞舞。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纷飞,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眼里,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丘陵,宛如白色的群象在奔驰。它们似乎想要跟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 上片的第三层是写想象之景。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雪后天晴的景象:那万道红光普照着皑皑的雪地,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 ‎【学法指导】‎ ‎1.如何赏析诗词中的词语?‎ 赏析诗词中的词语,不可孤立谈论,要放在诗词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关键是点出该词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效果。‎ ‎2.什么是化静为动?‎ 将本来静止的事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 ‎3.什么是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4.如何描绘诗词的画面?‎ 先反复体会诗词的情境,也就是先体会诗词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联想和想象,然后在思维里构建起一个图画,就能够呈现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了。‎ 三、板书设计 江山如 此多娇概括写景 具体写景(实写)‎ ‎(以动写静)‎ 想象写景(写景、抒情)  (虚写)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重点评析了上片的内容,并进行了反复的朗读训练。这节课咱们进行下片的学习,首先请两位同学展示朗诵上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读下片,点燃激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下片,按照自己揣摩的语气,做上朗读标记。‎ ‎2.交流下片的词句如何读才更有表现力,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朗读及评析参考:‎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揭示了英雄奋斗的动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反映了英雄之间斗争的激烈。‎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明确:“惜”总领评价,惜中含褒;委婉批评时代、阶级局限,展现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略输”“稍逊”措辞极有分寸,不是一概否定。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天骄”“只识”欲抑先扬,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略带嘲讽,表明成吉思汗只恃武功不知文治。‎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明确:“俱往矣”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点出全词主题,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人。这是今朝风流人物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评古为论今做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3.教师范读下片及下片小结。‎ 明确:按引入、评古、论今将下片分为三层。‎ 第一层:祖国的河山是这样美好,难怪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她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这一层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引入下面对古今人物的评论。‎ 第二层:用“惜”字对古代帝王的代表人物作了总的评价。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功赫赫,然而文治不足,“俱往矣”一句宣告了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表现了毛泽东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伟大气魄。‎ 第三层:作者指出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这一层与上片的第三层遥相呼应,表现了作者创造历史,迎来美好明天的革命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4.感知本文的艺术特色。‎ 明确: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目标导学二:对比探究,拓展运用 阅读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课文与这首词的异同点。‎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明确:相同点:①都是写雪景;②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不同点:①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词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②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③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词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学法指导】‎ 诗词的比较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①内容;②主旨情感;③风格;④表达方式;⑤表现手法等。‎ 三、板书设计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议论、抒情)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具体评论:“惜”‎ 歌颂时代英雄:“数”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能够有针对地进行诵读指导。‎ ‎2.以诵读带动内容评析,学生得到足够情感熏陶的同时,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不足之处 ‎  艺术特色的赏析没有充分展开,对学生更高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不到位。‎ ‎2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人营造的氛围。‎ ‎3.体会诗中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对它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为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依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其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以“悲哀的诗人”自称。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体悟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并划分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用心感受,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深沉。‎ 背景(强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诗人的艾青,亲见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践踏的过程,怀着对侵略者的痛恨与对家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诗。因此,“深沉”一词中既包含着对这片土地深切的喜爱,又包含着对这片土地遭受兵燹之灾的沉痛。‎ ‎3.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目标导学三: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1.探究: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 明确:“土地”:土地是实写的脚下的“土地”,但它同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因此,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河流”与“风”:“河流”与“风”本是常见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修饰语,“风”前面加上了“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如此,“河流”“风”便不只表现了实景,更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也就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 ‎“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教学提示】‎ 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意象”概念的把握。‎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意象 象征意义 土地 繁衍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教学提示】‎ 象征: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事物,并且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时,就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象征。‎ ‎3.作者为何选取上述意象?你能模仿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明确: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是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自己的家国。因此,选用“土地”意象象征自己的家国最为适宜。“河流”“风”“黎明”等景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已有动荡之势的大地的画卷,再配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它们便更加鲜活地组织在一起,具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意象,如“那滂沱不绝的沉重雨滴”等。‎ ‎【学法指导】‎ 学生可大胆尝试,模仿艾青的写诗手法,自选景象作为表达情感的意象。‎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何要将自己假设为鸟?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是一只愿意将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的鸟。作者将自己假设为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一体。而假设为鸟后,一开篇便说“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共同作用于鸟儿,使其变成了以嘶哑喉咙歌唱的悲凉意象,以此表现出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执着、坚贞和顽强。‎ 目标导学四:赏析作品,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1.这首诗在结构上共分两节,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 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此外,从手法特点上看,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节则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2.探究:本诗多次出现助词“的”,这样写会不会显得诗歌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诗人为求诗句简练并富有诗意美,在写诗时往往忌用或少用助词“的”,即便是自由诗创作,“的”字多次出现,也会显得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不仅不避讳这个助词“的”,还巧妙地运用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从朗读诗歌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诗语感,并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加强了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认识与把握,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培养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  由于学生对抗日战争缺乏一定的理解,难以体会作者寄寓在土地中的深刻情感。‎ ‎3 乡 愁 教学目标 ‎1.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 ‎2.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希望去追寻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深沉的苍凉去奔波。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与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教学提示】‎ 可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乡愁》的视频文件导入教学。‎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2017年12月14日离世。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20多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1.自读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2.反复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说说阅读本诗需要遵循哪些要求。‎ 明确: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共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约停2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的想象。‎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啊”轻声)‎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3.听朗读示范,体悟深情。‎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培养现代诗语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目标导学三:把握诗歌意象,感受抽象情感形象化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呢?‎ 明确: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用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层层深入,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请具体分析上述几种意象,说说上述几种意象能寄寓作者强烈思乡之情的原因。‎ 明确: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示范分析其中两个意象,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普通事物之所以形成诗歌意象的原因,领悟诗歌意象的内蕴意义。‎ ‎3.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诗歌中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请你简要说说它们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是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然而,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这一系列限定修饰词,都反衬了乡愁的浓郁。‎ 目标导学四:把握诗歌艺术特征 探究:本诗除了在意象选取上颇费心思,在结构艺术上也见出笔力。请同学们说说,本诗还具有哪些令你欣赏的艺术特征。‎ 明确:1.构思巧妙 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一则“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地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二则“这头”“那头”“里头”“外头”‎ 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回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2.结构整饬,具有形式美 本诗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3.韵律上的音乐美 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得本诗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加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在语言及结构上的艺术特征,感悟诗歌的形式美及韵律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学生讲述新格律诗的相关知识,点到为止,勿过于深入。‎ 目标导学五:拓展提升,情感升华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去世了,享年90岁。鲐背之年驾鹤西去,按说是喜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难抑哀伤。因为,大师驾鹤西去,乡愁却没能消散。浅浅的海峡还在,诗人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更遗憾的是,这浅浅的一湾海峡,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是许多漂泊游子的乡愁之源。‎ 同学们,你是否有话对海峡对岸的思乡者说呢?‎ 明确:对岸思乡的同胞们,虽然,你们暂且被这浅浅的一湾海峡阻隔着,但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家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你们浓浓的乡愁将化为相聚的喜悦,让我们翘首以待!‎ 三、板书设计 乡 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夫妻情 后 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生死别 现 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故乡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打破了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死模式,按照“听读——诵读——解读——欣赏——拓展”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不足之处 ‎  学生对历史背景了解不够深入且自身的经历有限,对乡愁的理解和体会较浅显、狭隘。‎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入木三分的评论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提示】‎ 导入时可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让诗歌本身的音韵美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朗读视频素材见光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作者介绍、诗歌特点。‎ ‎(1)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方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2)“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写作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提示】‎ 本诗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进而把握诗歌的语言艺术及深刻内蕴。‎ ‎3.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1)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明确: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清流澄澈,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明净、澄澈、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目标导学二:品读诗句,欣赏诗人巧妙的意象捕捉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 ‎1.诗人描写了“四月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心中的“爱”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一树一树的花开),月圆,白莲,燕子。这样写把无形的爱化作有形可感的美好的景物,使表达生动形象传神。‎ ‎【教学提示】‎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相交融而诞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其作用是能加深审美的愉悦,留出空白,增强诗的张力。‎ ‎2.诗人笔下的爱有什么特点呢?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明确:第一节,“风”是抽象的,是爱的“笑响”点亮了它,从听觉到视觉。“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交舞着变”,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第二节,“云烟”,柔和中带着朦胧,呈现出一种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呈现出一种爱的动态美。这一节,抒写爱的无处不在。‎ 第三节,把“爱”比作“四月的花”和“月圆”,表现了爱的美与庄严。‎ 第四节,用“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白莲”表现了爱的生命力和纯净。‎ 第五节,“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子呢喃”表现爱之深,情之切。‎ ‎3.诗人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明确:通过视觉描写:“黄昏”“星”“云烟”“花”。通过听觉描写:“笑响”“四面风”“燕子呢喃”。通过触觉描写:“风的软”“暖”。多角度展开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能引导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人心中的“爱”,给读者以感染。‎ ‎【教学提示】‎ 指导学生结合诗人笔下的意象进行分析。‎ 目标导学三:品读诗句,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探究:“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闻一多先生曾提出了“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本诗既是新格律诗的典范,它是否表现了“三美”原则?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表现了“三美”原则。‎ 音韵美:(1)注重押韵,每一节都是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2)诗人故意用一些“陌生化”的断句,读起来需放慢语速,使这种节奏美得以表现。(3)十二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 绘画美:诗人所选的意象鲜艳而美丽,如夕阳无限好的“黄昏”,闪亮的“星子”,色彩缤纷的“百花”,“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梦中的“白莲”等,诗人将春天一系列美好的景物,饱含感情地描画出来,色彩鲜妍,如画一般美。‎ 建筑美:(1)诗歌中用句奇谲,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的语序本该为“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新鲜;你是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诗人在此故意打破原有语序,使其满足音韵美需要,同时也令人眼前一亮。(2)诗共有五节,每节三行,且字数与句式灵活多变,灵动而不呆板。‎ ‎【教学提示】‎ 教学过程中简要穿插新格律诗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现代诗做整体性认识。‎ 目标导学四:主旨把握,拓展延伸 主旨:“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因此这首诗极有可能是为孩子写的一首赞美诗。‎ 延伸:请同学模仿诗作中对爱的描写,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提示】‎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教师可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对该诗主旨进行深入研讨。‎ 三、板书设计 用美的意象→寄托情感→表达对儿子真挚的爱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注重诵读并能抓住诗人所捕捉到的意象,层层深入地赏这首诗。‎ 不足之处 ‎  对新格律诗的理解有限,因此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本诗的艺术魅力。‎ ‎5 我 看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应该都喜欢春天吧,只要在春天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2)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3)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诗歌朗读的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词语的重读;(5)读出情感。‎ 例如:第一节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要求。‎ ‎3.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可用“以什么修辞或者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表达)‎ 明确:“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品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4.品读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明确:“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5.品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6.品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明确: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7.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 明确: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 目标导学三:把握中心,体会特色 ‎1.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其一: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其三: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三、板书设计 我 看 穆 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      抚慰人的心灵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注重引导学生品读词句,体会诗歌的表现力,并注重诗歌画面的展开,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不足之处 ‎1.语言陌生化的特点没有具体阐述,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障碍。‎ ‎2.对生命的感悟方面引导得不多,只是停留在情感抒发方面。‎ ‎6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对本文的观点与材料做出区分。‎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男主角阿米尔·汗为塑造形象先增肥28公斤再暴瘦25公斤,只为了拍好适应不同年龄的角色。不过,为了一部电影付出如此努力,你们觉得是否有此必要呢?(引导学生稍做讨论)‎ 是的,有必要,因为这正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正是他的敬业精神,让他的电影一次次取得成功。敬业,不仅是阿米尔·汗独有的话题,在近代,我国思想家梁启超就已经很深入地探讨了敬业甚至乐业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位思想家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目标导学二: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 明确:(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学法指导】‎ 如果在一段当中出现这样几个词语,如“总之、总而言之、所以说、归根结底”等,这些词语所引出的那句话很可能就表述了作者的观点。‎ ‎2.在以上观点里面,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演讲意图?‎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围绕上述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4.请在此基础上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本文行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 为结构模式。先在第一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与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目标导学三:分析论据,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分析有业之必要 读文章3—5段,找出与“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有关的名言与故事。‎ 明确:名言:(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故事:百丈禅师的例子。‎ 提问1:从这些名言和故事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明确:名言(1)(2)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切无业游民,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有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必要。百丈禅师的例子强调每天都要有事可做。‎ ‎【教学提示】‎ 这是一篇演讲词,可以虚拟现场,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另外,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不必说得过深。‎ ‎(二)分析敬业之重要 提问2:读6—7段,用原文中的话说说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提问3:在6—7段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名言和例子?‎ 明确:名言:(1)主一无适便是敬。(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故事:佝偻丈人承蜩。‎ ‎(三)分析乐业之重要 提问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首先反驳“做工好苦”的言论,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最后从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四个方面阐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思考:无论是论证“有业之必要性”还是分析“敬业之必要性”,作者都引用了名言或小故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无论是名言还是故事,都是为了阐述“有业之必要性”与“敬业之必要性”的道理。名言和故事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引用的名言就是道理论据,引用的故事就是事实论据。‎ 实践:文章第8段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三、板书设计 敬 业 与 乐 业有业(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禅师 敬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四个理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个课时,我们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出发,理清了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式,对作者的观点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探究“敬业乐业”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解“敬业乐业”,培养健康劳动价值观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业”的含义?‎ 明确: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止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等。‎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作者在阐述什么叫“敬”时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根据这个解释,你是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达到“敬”的标准了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敬”的理解。‎ 明确:学习过程中,并未能在课堂上将心思毫无旁骛地用到学习上,这便是对当前学业的不敬。需对自己严加约束,明确己任,才算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敬”。‎ ‎4.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提示: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例,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敬业”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品味演讲稿的语言特色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九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的一次讲演,结合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口语和演讲特色的。‎ 明确:①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如课文第3段,引用孔子的名言之后,又做了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②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如课文第8段说道:“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③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如演讲到最后,他说:“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这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理诉求。‎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教学思路明晰,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不足之处 ‎  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本次教学只局限于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 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2.理解本文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3.把握作者观点,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圆明园被毁视频(视频资源见光盘)。‎ 同学们刚刚所看的是圆明园被毁的视频,在英法联军的大肆抢掠中,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化作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写作背景: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以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毁坏人类文明成果的行为。‎ 目标导学二: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观点 ‎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 第二部分(2—4):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5—9):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尖锐的嘲讽。‎ ‎2.文本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强盗行径,是不尊重人类文明的非人道主义行为。‎ ‎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观点。‎ 目标导学三:了解作者心中的圆明园及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1.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 明确: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作者用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雪松,宝石,绸缎,神殿,后宫,城楼,神像,异兽,琉璃,珐琅,黄金,脂粉,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等无数华贵的象征,铺就了一张华贵的想象画面,构成他心中的圆明园。正如他所说“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2.作者认为这座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明确:作者认为,圆明园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此外,这座园林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而建,是属于人类的。它当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有同样的历史地位。‎ ‎3.作者是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的?‎ 明确:作者将英法联军比喻为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并围绕该比喻展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圆明园劫掠的强盗行径。‎ ‎4.作者在揭示英法联军劫掠行径部分并未直接用强烈谴责的语言,但是却达到了强烈谴责的效果。你认为达到该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加强了谴责效果。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果。‎ ‎【教学提示】‎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目标导学四:提升思想境界,学习作者人道主义思想 ‎1.思考: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否不够“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作者并非不爱国。其一,在文中,作者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见,作者清楚地知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作者爱国的表现。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长远着想,也是爱国的体现。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圆明园劫掠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 ‎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切,都会变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没有国界。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根深蒂固,文化更是没有了国别之分,一切财富都是属于人类的财富。‎ ‎3.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作者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和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三、板书设计 板书一:‎ 圆 明 园总评:“世界奇迹”‎ 分说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充满赞美之情 板书二:‎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注重对作者强烈爱憎情感及其人道主义精神的解读 不足之处 ‎  由于相关历史事件距学生生活年代较远,课上补充不够充分,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较缺乏。‎ ‎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目标导学四:小结整合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 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目标导学五:学以致用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18) 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重视学法的指导,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特点。‎ ‎2.注重让学生结合本文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不足之处 ‎1.朗读不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品读的时间有些少,部分问题,老师讲授代替了学生思考。‎ ‎2.关注文本多,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渗透道德修养的方面仍需加强。‎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生活在丰富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关注物质上的事物远远多过了精神层面的,这就造成了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却很匮乏的现象。而真正的幸福不仅仅取决于物质上的富有,还需要精神的富足。精神的富足,可以为人生铸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如何富足起来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 ‎2.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给文章分层,理清作者思路。‎ 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教学提示】‎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细读1—6段,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两层,请你说说从哪里分开,并说一说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1—3段:写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由使用空间概念描述人的心灵引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从而引发读者思考。第4—6段:紧承前文内容,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这一部分引出下文对“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述。‎ ‎【教学提示】‎ 说理文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层层深入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 ‎(2)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2.阅读7—17段,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明确:经常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2)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呢?‎ 明确:有事业心,选择自己爱好的、适合自己的事业,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 ‎(3)“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句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4)写第三间小屋时作者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地,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所以说“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5)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呢?‎ 明确: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6)请你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你是否尝试过如此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理解基础上来审视生活,从而达到反思生活,审视自我精神世界,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目的。‎ ‎(7)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3.细读第18—19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向人们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目标导学三:品味文本特色语言,体会文本艺术特征 探究一: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探究结论一:文本虽然为说理文,但是巧用比喻,说理形象,文辞优美,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 如“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以“精神垃圾”指心中的恨以及不健康的情感;以“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指除掉那些不健康的情感,让关心、爱等健康的情感注入心间。‎ 探究结论二:语言富有哲理性。‎ 如“安放我们自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等句子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都是对人生的高度审视,越读越妙,越品越见文章的深刻性。‎ 探究二:说说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明确: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心中爱比恨多和心中恨比爱多两种内心世界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内心世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一个快乐无比,一个悲戚压抑,给人以警示。‎ 目标导学四:总结全文 ‎1.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2.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三、板书设计 精 神 的 三 间 小 屋爱和恨——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 容量 ‎(健康的小屋)‎ 事业——自我寻找——选择自己适合 和爱好的事业 ‎(努力向上的小屋)‎ 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撑起精神的 世界大厦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注重理清文章思路及各层次的关系,让学生能更清晰地把握文章内涵。‎ 不足之处 ‎  由于学生生活资历尚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较少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文中观点的理解,仅限于字面。‎ ‎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1045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扩修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何极(尽头)‎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特殊句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2)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教学提示】‎ 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④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通过朗读和翻译,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篇千古美文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思考:本文围绕哪个字进行构思,并依据其对应的哪两句话进行内容叙述?‎ 明确:“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异二者之为”‎ 目标导学二:抓住“异”字,解读内容 解读“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文中“览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渔歌互答。‎ 先设定写景范围,突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特点。再具体描绘一组色调暗淡、意境悲凉的景物和一组色调明丽、意境和美的景物,为体现“迁客骚人”的情感张本。‎ ‎2.分析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和“吞”化静为动,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反映出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得无异乎?”有什么作用?‎ 明确:“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承接上文对岳阳楼全景的描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对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的描述,同时为结尾的议论做了铺垫。‎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异”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异”的?‎ 明确:景暗而悲,景明而喜。‎ 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景,写就了一幅日星无光、“山岳潜形”、“樯倾楫摧”、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 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 ‎5.请选择一处景物描写,再现画面。(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可适当添加想象,营造意境)‎ 示例参考: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在夜间,有时湖面上蒸腾着的雾气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直扑下来,晚风皱起满湖涟漪,微微闪动着金色,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温润而剔透的玉璧,弥散着融融的光晕。‎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有何目的?‎ 明确: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下文情感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解读“或异二者之为”‎ ‎1.“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相对什么而言的?其“异”在哪?‎ 明确: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拥有怎样的忧乐观。‎ 明确:在“忧”时,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乐”时,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仍值得学习。‎ ‎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有何用意?‎ 明确: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表明与“我”一样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很少,暗含对当时黑暗政治的讽刺;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背景链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好友滕子京很有才干,但是遭人排挤,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范仲淹与他关系很好,担心他因为一时情绪,酿成祸端。于是借写楼记之机,规劝好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目标导学三:探究与赏析,把握艺术特征 ‎1.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 明确:观点一:能创作出来,因为作者心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因此,若范仲淹见过岳阳楼,仍旧能创出此类脍炙人口之佳作。观点二: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便没有意思,这才让范仲淹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的做法,另说他的一套。但见过岳阳楼风景之人,难免为其美景所震撼,也许反而写不出“古仁人之心”的文章。‎ ‎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明确: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第一段为叙述,第二、三、四段为写景,最后一段发表议论。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率全文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 ‎3.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 明确:也因为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朗读的流畅度。‎ 三、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1.作记缘由    叙事 ‎2.概写洞庭美景 描写 ‎3.览物之情悲 喜 抒情 ‎4.胸怀抱负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用“异”字连缀全篇,脉络清晰,学生理解较容易。‎ ‎2.注重景物描写,让学生能够适当发挥想象,提升审美层次。‎ 不足之处 ‎  朗诵活动的安排比较随意,如果在教学中能注重利用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会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意蕴。‎ ‎11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3.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教学提示】‎ 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奏划分思考 ‎“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教学提示】‎ 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 ‎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 ‎【教学提示】‎ 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 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 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 ‎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 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 ‎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 ‎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 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 虚词“而”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 表并列 ‎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 表递进 ‎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承接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表修饰 ‎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 ‎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虚词“之”的用法 用法 文本举例 表助 词“的”‎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 位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代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  文段品析的问题设置难度过高,没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作答。‎ ‎12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白描的写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蕴。‎ ‎3.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的美。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那么,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朗读训练,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示例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奏划分思考 ‎“拥/毳衣/炉火”为什么不能划分成“拥毳衣/炉火”?‎ 明确:在本句中,“拥”字引起后面两个名词,若不在“拥”字后面停顿,“炉火”一词便失去了“动语”。‎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划分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可以,将“舟中人”看作一个定中结构,即可如此划分节奏。‎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导学目标三: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疑问探究:文中说“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字怎么会被用来指酒杯呢?请结合资料做大胆猜想!(展示资料链接)‎ 字源演变 猜想: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3.请同学翻译全文。‎ ‎4.下面一段翻译,时有争论,请说说你的意见。‎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一:雾气中的松树白汽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 译文二: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湖面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小草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明确:译文一的翻译略显“顾名思义”,未注意名词活用,而译文二则注意到此点,翻译显得准确通畅。‎ 目标导学四:解读痴人,品味痴人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且一般而言,即便冬日出游也不会选在晚上,作者却在“更定”出发,更见了他的痴。‎ ‎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 ‎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1—3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 目标导学五:欣赏雪景,品味文本艺术特征 ‎1.阅读第一段第4、5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 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了一个“上下一白”的全景,十分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特写一个个诗意盎然的镜头,写长堤,“长堤一痕”;写湖心亭,“湖心亭一点”;写小舟,“余舟一芥”;写人,“舟中人两三粒”。‎ ‎2.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教学提示】‎ 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 ‎3.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 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教学提示】‎ 可去掉三个“与”字,再请同学朗读,感受和不去掉“与”字时的异同。‎ 目标导学六:深度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独游”,却没想到湖心亭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强饮三大白而别”,“强饮”说明作者本不能喝,但现在因为心情之高兴不得不喝,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2.本文语言简练,不肯点下赘笔,但是作者为何要在开篇点明“崇祯”年号呢?又为何点出客是金陵人呢?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提示: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 明确: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出自己的孤傲高洁,也含蓄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主旨总结: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作者“痴”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七: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3.与余舟一芥(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景:苍茫孤寂  白描手法 人:遗世独立 情:故国之思  对比手法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以朗读穿插全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对文意的把握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不足之处 ‎  雪景品析的部分,讲解有些仓促,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品读白描之美。‎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 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却没有被皇帝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三:赏析本诗艺术手法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2)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诗句品析较细致,能够注重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百步九折的艺术特点。‎ 不足之处 ‎  如果能在品析诗句情感内容的起伏时加上朗读环节,效果会更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诗中典故,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酬答,在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这首诗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别人风风光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面对同病相怜的好友的怜惜,刘禹锡是怎样答谢的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感悟,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根据注释,理解本诗内容。‎ 明确: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根据诗歌内容,自由朗诵诗歌,揣摩诗歌情感。‎ ‎3.学生展示读及教师范读。‎ 目标导学二:联系白诗,体悟情思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承接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写出了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悲痛怅惘的心情。‎ ‎3.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 明确: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2)“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3)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明确: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白诗的意思是你长守寂寞独自蹉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作者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4)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明确: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作用?‎ 明确: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气概。‎ 知识小结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巧妙联系白诗情感内容,理解刘诗的情感内容,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对比之中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2.诗中哲理理解较难,分层次逐步化解难度,学生把握较好。‎ 不足之处 ‎  没有把握好本课的契机,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延伸,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熟读并背诵课文。‎ ‎2.把握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词,把握节奏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表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 明确: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注重解读作者心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起伏。‎ 不足之处 ‎  课堂时间有限,词句品析不够细致,甚至部分词句品析以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思考。‎ ‎14 故 乡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讨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文章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肖像变化:“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像是松树皮”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 ‎②称呼的变化:“迅哥儿”——“老爷”。‎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 ‎③语言变化:由少年的活泼健谈到中年的吞吞吐吐。‎ 明确: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怕羞”“高兴”——“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闰土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使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闰土拣“香炉”和“烛台”一事?‎ 明确:这是个细节描写,旨在说明闰土也寄未来于神佛。通过该细节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探究:闰土形象之变化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闰土形象的变化是时代的反映,代表着时代的黑暗,诉说着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同时,专制制度下的人变得麻木、迷信,这无不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悲哀”的源头。‎ ‎【分析杨二嫂形象】‎ ‎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 ‎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 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讨东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哀”。‎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2.分析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3.分析动作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4.分析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目标导学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思考:本文在刻画人物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明确:(1)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2)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各方面刻画人物。(3)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 ‎2.借鉴本文的写法,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味环境描写 本文有两处集中写故乡景物的语句,请分别找出来。‎ 明确:(1)回故乡时所见:“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2)回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仔细品读这两处写景句,说说它写出了故乡的什么特点,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处:故乡萧索、荒凉,读起来很悲凉。‎ 第二处:故乡静谧、美好,读起来令人神往。‎ ‎2.同样是写故乡,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差别如此之大呢?‎ 示例:所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了荒村、冷风、阴晦的天气;后者选取了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矫健的少年等。‎ 所选景物的色彩不同:前者昏黄、阴晦;后者碧绿、金黄。‎ ‎……‎ ‎3.在文章的结尾,再次出现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故乡未来的一种憧憬。‎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 目标导学二:分析对比手法,赏析对比艺术 本文处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主题。请找出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说说使用这种“对比”艺术所达到的效果。‎ 明确:人物形象的对比:‎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1)外貌的对比 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2)动作、语言对比 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变成“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思想、精神对比 ‎①对“我”的态度:由“情真意切,亲密无间”到“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②对生活的态度:由“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给他取名为闰土,还“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沉重的生活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悲惨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c.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 闰土世代做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为着自己而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间隔着厚厚的墙。‎ d.现在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现在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而过去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时间不同、色彩各异的两种大相径庭的关系拿来一比,就会生发出对人生的慨叹与思考。‎ e.现在的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变成现在“我”和闰土式的隔膜?作者在这种对比中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文章最后一部分有许多议论性文字,请做简要分析。‎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怎么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探究: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明确:(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2)隔膜说: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创造说: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学提示】‎ 关于本文主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可在引导学生感知“悲哀”的前提下联系写作背景自由论述。‎ 二、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围绕“悲哀”二字来剖析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并通过探讨对比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不足之处 ‎  故乡的变化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由于时间限制,对历史背景只能点到为止,因此,学生很难对课文领悟得更加深刻。‎ ‎15 我的叔叔于勒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品读文章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叙事技巧,理解文章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钱能使黑的变成白的,能使丑的变成美的,能使亲人反目成仇,能使仇人推手言和……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还是让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教学提示】‎ 本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学生可能理解得不是很全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介绍。‎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课文中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然后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可是后来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还可能会回来花他们的钱。总之,他们对于勒的称呼因于勒的贫富而发生变化。‎ ‎2.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提示: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明确: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于勒形象】‎ ‎1.小说从哪些不同侧面勾勒出了于勒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1)第6段,传说的于勒:品行不好,挥霍钱财。‎ ‎(2)第10段,信中的于勒:希望回报家人,渴望亲情,不愿家人为他担心。‎ ‎(3)第33段,船长谈于勒:沦为穷水手,无颜见家人,不愿再次成为家人负担。‎ ‎(4)第42段,“我”眼中的于勒:衰老,愁苦,疲惫,让人同情和怜悯。‎ ‎2.你能否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一个真实的于勒?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评价于勒?作者塑造于勒这一形象的作用有哪些?‎ 明确:于勒年轻时有挥霍钱财的恶习,是应当谴责的。然而,被亲人赶出家门漂泊海外的于勒心中仍然保存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希望回报家人、不愿家人为他担心的亲情,这又是他善良可贵的品质。‎ 纵观于勒的一生,他经历了家人的唾弃及海外的漂泊。海外漂泊的过程中,他虽有一时的成功,然而终究又不可挽回地沦为一个衰老穷苦的水手。从这一点上看,于勒是人生的失败者,他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出艰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剧。总的来说,于勒虽然有较大的缺陷,然而他善良的本性和坎坷的命运却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小说紧紧围绕着于勒的命运展开,他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分析菲利普形象】‎ ‎3.于勒虽曾是浪子,但终究是菲利普先生的亲兄弟。那么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这位兄弟的呢?请画出表现菲利普对于勒态度的句子,概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 明确:于勒无钱:骂——赶走;‎ 于勒发财:赞——盼望;‎ 于勒落魄:骂——不认。‎ ‎4.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中,你认为菲利普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又有哪些作用?‎ 明确:只认金钱不认亲兄弟——可恶;金钱至上——可鄙。‎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还有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讽刺的态度?‎ 明确:①“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揭示了菲利普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进入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②“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③“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人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展露无遗。‎ ‎【分析“我”的形象】‎ ‎6.“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少年。“我”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构筑全文。②“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 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学法指导】‎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确定主人公】‎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这篇小说虽然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而事实上却重在表现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并且是通过菲利普夫妇来揭示文章主题的,所以说菲利普夫妇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学法指导】‎ 如何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首先确定整个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然后在整个故事中找到一条叙事线索,在这条叙事线索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或者是说作者着墨最多的(正、侧面描写均可),并且符合中心思想的人物就是主人公了。‎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析艺术手法 ‎【人物描写】‎ ‎1.文中有三处描写于勒的外貌,请找出来并分析。‎ 明确:①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 分析:“褴褛”一词是对于勒的外貌描写,点明他生活的贫困,处境的艰难。‎ ‎②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分析:再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充分说明他历尽磨难,饱经沧桑,穷困潦倒。‎ ‎③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分析:第三次描写于勒的外貌,准确地表现出他此时的穷困潦倒,暗示他不幸的遭遇,竭力渲染他的悲惨境地。‎ ‎2.本文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找出这些句子来进行分析。‎ 明确: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于勒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至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环境描写】‎ ‎3.本文中对环境的描写不多,但每一处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试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明确: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描写了海上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出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照。“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目标导学二:艺术特色 巧设悬念 讨论: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这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你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并做适当分析?‎ 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 目标导学三:探究小说主旨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明确: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都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缩影。恰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 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因为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导致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 ‎【学法指导】‎ 如何把握小说主旨?‎ ‎①揣摩文眼信息。②感知艺术形象。③把握情感线索。④体悟创作意图。‎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着说一说。‎ 明确:在父亲不经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原来他看见斜对面的几个打扮入时的男子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只见这个人衣着光鲜,正笑盈盈地对身边的人兴高采烈地讲着什么。“于勒!”父亲喃喃地说。父亲真想跑过去,攥住这个人的手,说“于勒,我可想死你了”,但他担心过于冒失,认错人会很尴尬。他来到母亲面前,低声说:“真奇怪!这位有钱人怎么这么像我的弟弟于勒?”母亲兴奋地跳了起来,尖着嗓子喊:“在哪?”父亲指给她看,她一看,说:“我看是!”于是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兴奋地说:“你怎么不去相认呢?”于是一家人手忙脚乱一番,准备前去认亲……‎ 二、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盼望于勒 夸赞于勒 巧遇于勒 躲避于勒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金钱关系 可取之处 ‎  从“变”字入手组织教学,于勒的个人命运变了,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也变了,在“变”‎ 中探讨文章的主旨,在“变”中品评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环节紧凑,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圈出部分语段,进行情景式朗读,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16 孤独之旅 ‎1.把握小说内容,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老人说:孤独是生了一大堆儿女,到老了却没有一个留在身边。老师说:当我站在讲台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呢?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孤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下主人公杜小康的孤独并且看看他是如何面对孤独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目标导学二:梳理小说情节 ‎1.初读文本,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2.再读文本,梳理具体情节。‎ 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目标导学三:评析细节,品读“孤独”‎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做上批注,然后分享交流。‎ 要求:‎ ‎1.按照情节的顺序,依次作答。‎ ‎2.分享的时候,先有感情的读出你找到的句子,注意句中涉及“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 品读示例:‎ ‎(1)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我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我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明确:环境描写及语言描写。眼前的环境营造了一种迷茫而陌生的氛围,“我”离熟悉的油麻地越来越远,内心充满抗拒和孤独,甚至请求父亲让“我”回家。‎ ‎(2)父亲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我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明确:神态描写及动作描写。父亲内心十分沉重,虽然不忍心,但是依然坚决地前行,面对父亲的漠视,“我”感到十分孤独。‎ ‎(3)当我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我害怕了——这是我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我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明确:环境描写。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我”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 ‎【教学提示】‎ 在品读“孤独”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点明环境及人物描写等,注重分析细节的作用,将朗读与评析方法相结合。突出此时杜小康的无奈、茫然、恐惧、害怕、胆怯的心理。‎ ‎【学法指导】‎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②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故事情节。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主题。‎ 目标导学四:面对孤独,收获成长 ‎1.当知道“孤独”不可避免的时候,“我”是如何面对孤独的?请结合具体的语段谈谈。(分享解读的过程如目标导学三)‎ ‎(1)后来,我和父亲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明确:“我”和父亲已经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面对孤独。‎ ‎(2)我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我居然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我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我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明确: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感到辛酸,但是并不悲哀,表明此时的自己已经接受现实变得坚强。‎ ‎(3)我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我没有哭。我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明确:“我”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磨练了自己,终于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练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他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委屈不怨天尤人,遭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的孩子。‎ ‎3.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明确: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成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下蛋了”的惊喜中。‎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转换人物角度,利用朗诵,让学生更加感同身受。‎ ‎2.将人物心理、环境描写等分析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涵。‎ 不足之处 ‎  由于时间限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很到位。‎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 ‎(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教学提示】‎ 驳论文批驳的方法:一、驳论点,即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二、驳论据,辩驳论据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三、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 目标导学二:品味富有战斗力的语言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自信力”‎ 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3.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目标导学三:深度解读文章,体会作者感情 背景资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问题:你认为为什么国民党会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明确:当时资产阶级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消极抗战推卸责任。‎ 背景资料二:在国民党发表“中国人丧失自信力”的言论后,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问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请你说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标导学四:补充论据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三、板书设计 ‎(一)提出对方的 论据和论点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直接 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 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逐层推进,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可取之处 ‎  让学生补写论据的环节,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延伸,这样无形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围绕论点写论据,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足之处 ‎  虽然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难度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对驳论文的特点理解不够到位。‎ ‎18 怀疑与学问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怀疑与学问 请同学们思考,“怀疑”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文本观点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小组合作讨论。‎ ‎(1)对“怀疑与学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明确: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文章开头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通过这两句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3)“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是文章的核心论点,围绕这一核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请找出本文的两个分论点。‎ 明确: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这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明确:第6段开头,作者用一个由递进复句组成的过渡句巧妙提出了这两个分论点。‎ ‎【教学提示】‎ ‎“怀疑”不仅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二者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把握。‎ 作者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提出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科学真理,态度要鲜明。‎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作者提出了论点,就要去论证论点,论证论点所用的材料就是论据。所举的例子或概括的事实,就是事实论据,所引用的名言、格言、俗语、警句等就是道理论据。用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举例论证,用道理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道理论证。‎ ‎1.试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4段举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腐草为萤”的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是有必要的。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又如:第6段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大学章句》一步步追问怀疑的例子,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也证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试举出文中所用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课文开头用了程颐、张载的话,用他们的言论做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令人信服。‎ 又如:第5段中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话,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道理。‎ 再如:第6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3.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或道理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的论证方法,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下面两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明确:(1)句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2)句,前两个句子先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后两个句子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划分层次,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 构特点 结合上面的分析,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教学提示】‎ 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三、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核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   基本条件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怀疑与学问》的内容,也学习了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论文在论证论点过程中说理的层次,还要进一步理解议论文分析事理透辟,语言严密的特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究说理的层次,明确各段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1.本文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作者是如何阐述怀疑精神的?‎ 明确:对怀疑精神作者阐述得明确而透彻:所谓疑就是决不轻信,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再决定信与不信;进而把怀疑科学地分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 ‎2.结合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阐述“从怀疑到创新”这一治学过程的?‎ 明确:作者在进一步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时,又把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作者通过举例、正反说理,使内容阐述得鞭辟入里,无懈可击。‎ 目标导学二:理解本文分析事理透辟,语言严密的特点 议论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是逻辑严密,语言准确,揣摩下面句子,体会议论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2)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1)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地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四个“常常”,多次重复,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目标导学三:小结整合 本文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论述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一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目标导学四: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三、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1—2)提出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 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 ‎ 妄的必须步骤”‎ ‎(3—4)论述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6)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 ‎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层 层 深 入 论 述 可取之处 ‎1.按照整体理解内容到感知特点的顺序教学,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议论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让学生由初步掌握知识,逐渐过渡到形成能力。‎ ‎3.重视学法的指导,从篇章结构到文体特点,从多个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一定程度上教师讲解取代了学生思考探究。‎ ‎2.学生对议论文结构上层层深入的论述特点体会得还不到位,需进一步练习提升。‎ ‎19 谈创造性思维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被美国《Inc.》杂志赞誉为“他的创意活力无限”的罗迦·费·‎ 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该公司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企业包括可口可乐、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苹果电脑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他对于创意的思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请你结合上述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 明确:(1)拥有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2)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3)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须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3.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又借别人的言论及事例点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即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目标导学二:把握论证方法 ‎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明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明确:①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 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所举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②道理论证。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等。‎ ‎【教学提示】‎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判别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点,教学中应逐步渗透,通过课文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 目标导学三:体会议论文语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②第4段段尾到第5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③第9段到第10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教学提示】‎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运用该辞格的句子叫设问句。合理使用设问句往往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1.你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请你列举实例,证明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明确:(1)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可见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是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重大的科技成果以及创新课题,引起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关注。‎ ‎2.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明确:(1)自信,相信自己拥有创新能力;(2)拓宽阅读知识面,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并坚信所有的学习都不会是徒劳无功;(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理科性质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文科性质的题目更要详尽全面地进行思考;(4)关注生活中的小灵感,勤做笔记,将小灵感与老师或朋友交流,创造发展该“灵感”的可能性;(5)热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可麻木,对生活充满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进行探索。‎ ‎3.创新思维实践应用。‎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 明确: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在太阳的左上方,有一座大山,高高的山尖,让我想到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那是创造古埃及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地方。‎ ‎【教学提示】‎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验性学科的创新性特点进行学生的创造力发掘,也可参考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与学生进行测验活动。‎ 三、板书设计 不满足一个答 案(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摆出论点论点 寻求第二种 答案(分析 问题)创造性 思维的 要素渊博的学识 活用知识的态度 持之以恒的毅力论 据 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解决问题)保持好奇心 探求新思路 相信小灵感论证过程 创造性思 维很重要 可取之处 ‎  在授课过程中先整体理解,理清行文思路,然后分析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最后进行拓展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拓展想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不足之处 ‎  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概念,如果能在教学中多利用实例和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会更好。‎ ‎20 创造宣言 ‎1.把握作者观点及其论证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新课 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忽视了人生中的创造,无疑也是对人生的懈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从此敢于创造,勇于创造。‎ ‎【教学提示】‎ 也可请学生说说自己具有“创造性”的代表事例,并以此谈谈对“创造”一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关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2.初读课文,思考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 明确:议论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3.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从而理清文本的议论思路。‎ 第一部分(1—4):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1):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批评了一些人的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 第三部分(12—15):有了人人都能创造的信念之后,还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守旧,要让创造之神常住心中。‎ 第四部分(16):引用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 去创造。‎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作者是怎样明确“创造”的实质的?请结合第一部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借美术家罗丹创造自己崇拜的石像,明确创造的实质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并以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创造值得自己崇拜或互相崇拜的人为例说明“创造”的实质。‎ 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2.联系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思考课文第二部分的论证方式与哪一篇相同。‎ 明确: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相同,通过驳论达到立论的目的。‎ ‎3.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批驳了哪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明确:作者所批驳的“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4.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典型事例结合名言警句讲道理来进行批驳。列举的典型事例具有说服力,道理又讲得充分,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自然驳倒对方观点。‎ 得出的结论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阅读第三及第四部分,回答问题。‎ ‎5.用一句话概括第三部分的内容。‎ 明确:东山樵夫只见茅草,不见树苗,把树苗与茅草一起焚烧,毁掉了原本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 ‎6.写东山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这是比喻论证,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从反面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 ‎7.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呢?‎ 明确: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目标导学三:品味哲理语句,品味文本特色语言 ‎1.本文有许多哲理性句子,请你找出几句,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1)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明确:在未有人之前,世界因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创造,人也是世界的创造物之一,人如今所为同样也是创造,和世界的创造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创造虽然必须服从世界创造的规律,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着我们自身的意志。‎ ‎(2)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明确: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独自成长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注定了他的“社会性”本质,正是如此,一个人的塑成,是集体塑造的力量,“活人塑像”的比喻是极度形象恰当的。‎ ‎【教学提示】‎ 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哲理性语句,正是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加思考,从而体味思想上创造的乐趣。‎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比喻妙用。‎ ‎(1)第4段“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 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给人以警示。‎ ‎(2)第10段“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意指当一个人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目标导学四: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思考探究:“创造”一词,我们已经在《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略有涉及,在本文中,相信你对“创造”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结合这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创造”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创 造 宣 言教育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批驳五种错误观点——每个人都拥有创 造能力 东山樵夫扼杀树苗——不懂创造的可怕 引用罗丹的话进一步阐明人人能创造的 观点鼓励 教育者 学会 创造 可取之处 ‎  由文体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驳论的特点。‎ 不足之处 ‎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学生对哲理性语言理解不够充分。‎ ‎21 智取生辰纲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宋年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之地黄泥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特大抢劫诈骗事件。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远在首都东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师送生日礼物,派杨志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警”护送十万生辰纲,结果却被以晁盖、吴用等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八九百年过去了,人们不仅不痛恨这伙“诈骗抢劫团伙”,反而对他们十分崇拜,津津乐道,尊称他们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欲知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与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精通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并在浏览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智取”的人是谁?为何称作是“智取”?‎ 明确: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因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巧用计谋,故称智取。‎ ‎2.梳理情节,给文章划分结构。‎ 明确: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可将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再要回言”至“唱道:……楼上王孙把扇摇”)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那汉子口里唱着”至“也这般啰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至“挣不动,说不的”)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概括性梳理,可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处处小心,事事留意。行路策略由趁凉行路至“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的天热行路。期间对下属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与兵士、老督管、虞候的矛盾层层升级。‎ 第二部分:该部分为全文的高潮,写杨志、晁盖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以及杨志一行口渴的现状,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通过多种手段诱使杨志放松警惕,进而中计饮酒失了生辰纲。‎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双线结构艺术 ‎1.由前面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性把握,请说说本文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明确: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2.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线索也穿插其中,结合题目,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明确: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学法指导】‎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探究:为什么本文会同时拥有两条线索?请说说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及如此安排的理由。‎ 明确:文本所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包容式”双线结构。故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全过程便是本文的明线,明线中特别突出了杨志的小心谨慎,杨志与军汉的矛盾,以及失纲的全过程,明线构成文章的整体脉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胜,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大致梳理了故事情节,明确了本文行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杨志失纲的明线,一条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取纲的暗线,那么到底双方是怎样的人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呢?双方的斗智又如何体现?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精读文段,分析吴用之智 探究:仔细阅读智取生辰纲部分,说说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入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人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与环境,探究杨志“失纲”原因 ‎1.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杨志这一人物,结合文中关于杨志的言行,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与他丢失生辰纲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1)对路途的凶险有着清醒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为防止遭劫,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充分体现了杨志的精明、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2)杨志对待下属,“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这又体现了杨志粗暴蛮横、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 杨志的精明谨慎原本不应该产生“失纲”的结果,但是正是因为这份谨慎,才促使他将他的粗暴蛮横、刚愎自用发挥到了极点,以至于内部失和,最后军汉们非要在黄泥冈停住,并买酒中计,从而导致了他的“失纲”。‎ ‎2.对自然环境的详细描写,也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色。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环境的,这样描写起到了何种效果。‎ 明确: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 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汉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目标导学三: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深刻理解《水浒 传》地位 探究:《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为何著名?有人说,因为它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有人说,它创造出了一部英雄传奇;还有人说,仅以它高超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就担得起名著二字了。同学们,请就本文所得,说说你们的意见。‎ 明确: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本文中诸多文句,与现在的白话无异,如“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或夹杂着一些方言词,如“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中的“呕”字,这都标志了白话语体的熟练运用。而本小说的意义却在于,它以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传世,可谓开辟古今。‎ 人物形象鲜明的英雄传奇。文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杨志粗暴蛮横却又谨慎的双面形象,吴用、晁盖的机智形象,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拓展:《水浒传》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不无其道理,但窥一斑还未必见得全豹,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水浒传》相关素材,阅读《水浒传》相关选段乃至全书,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魅力。‎ ‎【教学提示】‎ 课外阅读素材见光盘,可复印给学生使用。‎ 三、课后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 可取之处 ‎  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认识。‎ 不足之处 ‎  文中所体现的智取情节,在现代来看属于违法行为,是极不可取之行为,因此,需要向学生阐述大量背景知识。由于受教学课时限制,此部分尚不完善。‎ ‎22 范进中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作品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受家族的影响,他少时热衷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不过,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敬梓性情豁达,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到贫之变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其个人经历,使他对当时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假托故事发生在明代,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卑劣的社会习气,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教学提示】‎ 可参考光盘教学素材做详细补充说明。‎ 目标导学二:掌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1):中举后喜极而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制作一张表格,分析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变化,并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  人物 态度  ‎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高高在上并嫌弃女婿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中举后 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搬桌拿椅 送银送房 称兄道弟 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慰问,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星宿。不敢打骂。称贤婿老爷,低头扯后襟 ‎  明确: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则被人看不起。深刻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3.简要说说范进中举前后又有哪些变化。‎ 明确: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是势利虚伪。‎ 目标导学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胡屠户】‎ ‎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示例: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胡屠户的言行,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分析范进】‎ 采用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示例: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师总结: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分析众乡邻(包括张乡绅)】‎ 中举前,范进的生活非常穷苦,但文章并没有写到众乡邻(张乡绅)的身影,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出后,众乡邻(张乡绅)有送钱的,有送鸡蛋的,张乡绅还直接送银攀亲,当范进发疯时,大家都很着急,并且积极地想方设法,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目标导学四:研读文本,探究文本讽刺艺术 ‎1.文中有很多情节,看似非常可笑,请试着画下来,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什么?‎ 示例:(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2)挨了一个巴掌之后,范进才从疯态中清醒过来。(3)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 明确:这些语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对人物丑恶灵魂无情的嘲讽,用笑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可悲之处,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这就叫作讽刺。‎ ‎【教学提示】‎ 范进中举的悲喜变化及影响,不是一个个案,应该推而广之,通过范进一个人去解读一类人,所以教师可以多找几个古代读书人的例子,以求学生对范进喜极而疯的故事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2.结合下面几句话,说说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确: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现出对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的悲哀,疯是“喜极而疯”,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士人的悲哀。‎ ‎(2)“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明确:作者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表现出世风之庸俗。‎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攥在手里紧紧的”“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表现了胡屠户不是真的想要归还银子,这一细节就与他的退银之辞形成对比,构成矛盾,引人发笑,从而达到讽刺效果。‎ 目标导学五:主旨思考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片段作文。‎ 提示:1.要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考虑。2.范进只是一个典型,要跳出范进去看这一类人。‎ 明确:我觉得是悲剧,范进虽然中举了,但他把一生都浪费在科考中,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被扼杀。其实范进只是我国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相对于大多数人,范进算是幸运的了,毕竟,他中举了。但很多人,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注重品读细节,学生对人物形象及讽刺艺术掌握较好。‎ 不足之处 ‎  学生对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的认识尚有不足,因此难以理解范进中举后的“喜极而疯”。‎ ‎23 三顾茅庐 ‎1.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茅庐中的第三顾。‎ 第二部分讲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二人对话中已经策划出未来的三分天下局面。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部分。‎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探究: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诸葛亮:(1)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2)仁心爱人。刘皇叔以天下苍生为念,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3)聪睿过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 刘备:(1)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以苍生为念,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2)诚心求贤。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帝王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3)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4)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5)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张飞:鲁莽、直爽,直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理清人物性格之后,可分角色扮演,还原三顾茅庐情景。角色表演时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角色的独特性格。‎ 目标导学四:精彩段落研读,解说“隆中对”内容 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 明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写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这四句诗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为什么作者安排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 相貌描写片段: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明确:一方面写出诸葛亮气宇轩昂,神异不凡,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实有将相之才,又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3.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 明确: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 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 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隆中对”的内容,其实也是整本《三国演义》的总纲,诸葛亮出山之后的情节,恰如 ‎“隆中对”中所对出的内容,都一一上演。‎ ‎【教学提示】‎ ‎“隆中对”的内容极具谋略性,可引导学生对此战略布局做详细分析,绘制地图,感受诸葛亮之智,体会运用军事谋略的趣味。‎ ‎4.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目标导学五: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1.人物出场的艺术 小说人物常见的出场方式:一、“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出场);二、“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三、“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属于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例如,首段刘、关、张三人的不同意见;路遇诸葛均;阶下侍立等昼寝的诸葛亮醒来;诸葛亮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又过了一个时辰才醒。‎ 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仿佛东云现鳞,西云现爪,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三、四段用诗句作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诗句: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明确:作者善用诗句对所叙之事、所刻画之人进行评点,又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目标导学六:拓展延伸,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试探究为何《三国演义》经千年传唱成为佳话且经久不衰?‎ 明确:1.《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悉知。‎ ‎2.《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3.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经久不衰。‎ ‎【教学提示】‎ 该部分照应教学导入,教师可提供适量材料,方便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挥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 诸葛亮: 才略高超 淡泊名利 张飞: 言行鲁莽 性格直爽 可取之处 ‎1.介绍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有效的铺垫,降低了难度。‎ ‎2.重视学法的指导,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特色等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部分学生对名著本身未进行全文阅读,对“隆中对”‎ 中的谋略不能详尽知悉,是一大遗憾。‎ ‎2.对于本文语言特征,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做更细致的分析。‎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小说主题。‎ 一、导入新课 鸿篇巨作《红楼梦》,记录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但有一位并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刘姥姥。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来寻求答案吧!‎ ‎【教学提示】‎ 或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影视片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视频资源见光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 一进: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学法指导】‎ 了解相关背景,或阅读名著全文,可为课文做有效铺垫。‎ ‎2.熟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 ‎3.给本文内容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贾母便笑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写刘姥姥惊叹潇湘馆内的陈设奢华。‎ 第二部分(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用宴,在王熙凤等人的策划下上演“笑”剧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目标导学二:研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鸳鸯一面侍立……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明确:“发怔”这一神态的细节描写得尤为传神,一方面写出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的意料,瞬间寂静,又与众人大笑的热烈场面形成强烈对比。‎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可见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多个侧面与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 ‎3.揣摩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明确:“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 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 ‎4.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3)“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明确:(1)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可见刘姥姥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2)刘姥姥之所以故意出丑,是因为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但她绝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3)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 总之,刘姥姥是一个善良、风趣、机智的劳动妇女。‎ 目标导学三:归纳总结,理解主题 ‎1.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在这场“笑”‎ 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种市井小民的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本文虽然是从长篇中节选的,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可见作者曹雪芹高超的水平。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功力对你写作文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要善于观察周围人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详略的安排要根据表达的中心确定。‎ 三、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开端:凤姐、鸳鸯设局取笑 发展及高潮:刘姥姥上演“笑剧”‎ 结局:刘姥姥笑后的感慨,凤姐、鸳鸯赔不是 可取之处 ‎  重点突出,抓住了细节描写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 ‎  由于学生对原著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理解刘姥姥人物形象在全书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难以解读全文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