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1
红点及绿点。
【教材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的数一数的基础上开展的。“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
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以儿童感兴趣
的卡通人物动画片的形式呈现了黑猫警长破案,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
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情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破案中遇
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找不到宝
物?”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直尺,懂得比较短的
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摸、估、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再进
行创作直尺,感受厘米长短,以及直尺的产生及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喜欢的动画故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
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建立 1 厘米表象,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观看微课,课堂汇报
谈话: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为什么没找到宝物?
学生汇报,生生互动提问。
问题 2: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错误呢?
(1)老鼠去量
(2)用尺子量
在生活中,我们在度量物体长度时,也得有一个统一的长度标准,才不管谁去测量长度都
不变。这个标准就是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板
书:厘米的认识)
二、分析素材 理解概念
(一)认识 1 厘米。
1、看一看,感受 1 厘米
在很久很久以前,科学家就规定这个长度就是 1 厘米(出示 1 厘米小棒)。
2、摸一摸,感受 1 厘米
在文具盒里拿出彩色小棒摸一摸(组长给同桌一个),手指从一端摸到另一端,感受一下
它的长度。然后,像老师这样用手指肚拿着小棒,用另一只手取走小棒,这样两个手指
别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了吗?
3、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
4、创作直尺。
活动要求:(1)同桌两人合作。
(2)用学具盒里,黄色硬条测量信封里卡纸的最长的边的长度。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
(4)测量结束用坐姿告诉我。
5、作品展示:
我发现在测量时,有的小朋友特别有创意,来看一看。
预设,有摆的,有粘的,找区别,谈亮点
6、观察直尺和创作的尺子
认识直尺:刻度线,数字,CM。
三、借助素材 总结概念
(一)找一找。
1. 找 1 厘米。
2、找 2 厘米
3、找几厘米
4、谈话:如果要知道准确的长度需要怎么办?
生谈到测量,展示一个学生量的方法。
(注意左端对准 0 刻度,紧靠在尺子上,读准刻度。)
(二)1、估一估,量一量
下面用身体的小尺子估测一下橡皮的长度是几厘米。再量一量。
(展示,查找估测中的问题。估测与测量的区别。)
2、寻找练习中测量的错误。
四、体验感悟 内化概念
自主练习:跳远比赛(课件出示:小蟋蟀和小蝈蝈跳远的终点。)
谈话:这是它们在跳远比赛中的终点,你觉得谁跳得更远呢?为什么?
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蟋蟀跳得远,因为它结束的刻度是 16,而小蝈蝈结束的刻度是 11。
谈话:这是它们跳远的起点。现在你认为谁是冠军?为什么?
通过交流发现:仅仅看结束的刻度是不能确定长度的,要同时看到开始的刻度才能准确
的读出长度。
五、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这个好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六、拓展作业:1、测量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有许多尺子,回家找找看看家里还有哪
些测量的尺子?
2、手腕的一周的长度你能测量吗?你想怎样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
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