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MB
  • 2021-11-19 发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教案全套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组教材是以“回忆往事”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课文和一个《习作例文》、一个《习作》。这两篇课文分别是《麻雀》《爬天都峰》。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从字里行间感受生活的快乐。教学时要注意边读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习作》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 ‎《习作》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麻雀》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 ‎《习作》1课时 ‎16 麻 雀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爱子之情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强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麻雀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 第二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麻 雀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件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让学生读、说、看、想,继续练习从内容体会思想,学会感受爱、挖掘爱。我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从听觉 音乐上、语言上;二、从视觉课件上、图片上、电影片段上;三、课堂的结尾让思维放飞,意味深长。我还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产生疑问又在读中解决问题。‎ ‎17 爬天都峰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我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四年级学生要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人物对话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另外,学生平时比较缺乏奋发向上的品质,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重要性。‎ ‎1.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查字典和已有的知识自学生字,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2.凸现“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观。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最终实现由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理解肤浅到理解深刻,实现由“感”到“悟”的飞跃。‎ ‎3.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耐心引导学生,要善于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暗示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缩短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使双方达到“情感的融合”,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情感氛围。‎ ‎4.综合性学习提示:组织学生交流时,可提示学生,教材中所列表格仅是一种记录的形式,要允许和鼓励学生采用其他的形式记录,不要强求一致。‎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把握课文的写作顺序。‎ ‎3.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过程与方法】‎ 在读书、思考、议论与交流中使学生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理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 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及图片。‎ 学生:阅读天都峰的相关介绍资料,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理解词语,理清脉络。‎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一、导题 ‎1.齐读课题,订正读音:天都(dū)峰。‎ ‎2.教师简介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登山石阶约有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令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设计意图:了解黄山,积累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汉语拼音多读两遍。‎ ‎2.出示词语卡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生字:发颤 铁链  多音字:假日 一张相 ‎3.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 颤:左下是“旦”,不要写成“且”。‎ 猴:右是“侯”,不要多写一竖,写成“候”。‎ 辫:中间是“纟”,可以和形近字“辩”“辨”比较。‎ ‎4.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5.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发颤:颤动。‎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这险峻的天都峰,出乎人们意料,令人敬佩。‎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汲取:吸取。‎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10个)‎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我”与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爬上天都峰的事。)‎ 设计意图:学会概括课文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读每个自然段,并说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2.说说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相近。‎ ‎(第3~5自然段:写“我”与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6、7自然段:写“我”和老爷爷及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第8~10自然段:写“我们”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 ‎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来到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五、布置作业 ‎1.熟练朗读课文。‎ ‎2.抄写第2自然段中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 爬天都峰 相互鼓励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克服困难的精神。‎ ‎2.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爬的艰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一、提问导入新课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那种费力、艰难的情景。‎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3.学生朗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终于爬上了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1)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可以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10自然段。‎ ‎3.“我”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原因是什么?自由读课文第3~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出示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我”受老爷爷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2)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自由读第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1)学生默读图画。‎ ‎(2)小组内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3)引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从“终于”二字体会爬山的辛苦和上山后的喜悦。‎ ‎(4)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读出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 三、启发想象“老爷爷”爬上峰顶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见了小朋友,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的鼓励爬上峰顶的。‎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培养能力 ‎1.读爸爸的话,思考:“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升华感情 ‎1.小组内朗读。‎ ‎2.选两组分角色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本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 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录像、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的喜悦的心情的有关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在理解中,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居然”“也要……才……”这些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了解如何将一件事写清楚。用一段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明白。‎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明白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束写清楚,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会有欠缺。‎ ‎“交流平台”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为让交流有实效,可指导学生把交流的内容用简单的提纲先写下来,交流时再围绕提纲发挥。“初试身手”要不限字数,鼓励学生把图片内容说清楚。‎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2.初步了解写一件事,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束写清楚。‎ ‎3.能用几句话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并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对着提纲发言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一件事进行讲述,享受分享的乐趣。‎ 重点 能将如何写一件事的收获和同学交流。‎ 难点 文从字顺地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师:本单元学习内容汇总的课件。‎ 学生:梳理本单元自己学习的收获。‎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发现。‎ ‎2.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 ‎3.学生围绕“如何写一件事”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写一件事的要点。‎ ‎(1)交流明白时间、地点、人物。‎ ‎(2)写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束。‎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4)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4.教师小结记事几个要素。‎ 二、初试身手 ‎(一)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1.分组交流图片内容,并尝试把图片内容讲清楚。‎ ‎2.教师指导学生说内容。‎ ‎(1)先说图片上画的内容,再发挥想象把内容说清楚明白。‎ ‎(2)想象要在图片的内容上展开,要合理。‎ ‎3.学生上台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二)观察家人烧菜、擦玻璃或做事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1.刚才同学们学习展开学习把图片内容说清楚,现在我们来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动作写下来。‎ ‎2.回想家人做某个家务时顺序,用上恰当的表示细作的词语把这个过程写出来。‎ ‎3.学生动手写,教师适时指导、点评。‎ ‎4.教师小结用一段话写做某家务过程注意事项。‎ ‎(1)用上表先后顺序的连词。‎ ‎(2)用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写清做家务的过程。‎ ‎(4)写完后认真修改,看是否写清楚明白了。‎ 习作:生活万花筒 本次是以生活中印象深的一件事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生动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还要将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学生在生活中看见、听见和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画简单的情节曲线,能讲述一些印象深的事情。但对于事情的细节部分不知道怎样讲具体、讲形象生动;有的孩子心里有材料,就是不知道怎样写出来;有的学生不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做到有详有略。‎ 此次教学,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已学过的例文《爬天都峰》《小木船》,领悟写事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中的故事,记录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 ‎2.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3.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4.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过程与方法】‎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叙述事情,使故事生动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重点 叙事要完整, 内容具体和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 难点 能在习作中通过自己对事情的叙述和对人物各方面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1课时 一、揭示课题,布置任务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家愿意把印象深刻的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练习,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2.读本次习作要求。‎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话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从话题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2) 话题中的“印象深”,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1)谁做过哪些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2)你经历过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 ‎(3)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使你印象深刻?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4)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什么教育并从中记住教训?‎ ‎(5)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印象深刻?‎ ‎2.指名学生回答: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3.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怎样的。‎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同学,他们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 ‎2.读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说说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小木船》中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4.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写清事情起因、经过 、结果)‎ ‎5.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六、佳作引航 教室里的掌声 ‎“六一”前夕,学校要表彰一批优秀队员。班主任建议大家进行竞选演讲,然后再投票选举。同学们都赞成,于是班主任李老师便宣布竞选开始。‎ 教室里静悄悄的,谁有勇气打头炮呢?我偷偷地四下一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怕第一个上台。一分钟过去了,突然,戴着眼镜的小女孩唐一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充满信心地走上了讲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的目光被她吸引着,那是钦佩的目光。‎ 我是第二个走上讲台的。面对大家的目光,我心里怦怦直跳。刚讲了四五句就“哑火”了,原先烂熟于心的话突然间“溜走了”。我脑袋里嗡嗡直响,觉得像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哽着,脸紧张得发烫,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我觉得太丢人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起来!“她太激动了,掌声为她加油。”班主任笑着带头鼓掌给我解围。顿时,教室里掌声响起,这掌声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自信。一时间,我内心一下子涌出了一股力量。还好,演说总算完了,我带着满头的汗珠走下了讲台。‎ 后来,好几个同学都演讲得很顺利,很投入,我好羡慕他们。‎ 竞选结束了,我虽然落选了,但掌声依旧在耳边回荡,它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勇气,让我难忘。‎ 点评:习作写了班级中的一次竞选演讲,着重写了自己登台演讲的过程,抓住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紧张无助,是老师的话语和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自己自信和勇气,坚持演讲完毕。最后,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七、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如,‎ 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八、互评互改 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请大家再次回忆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你准备借鉴别人的哪些写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情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将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九、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十、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生活万花筒 我在第一次批改时,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一次学会修改一两种病句,渐渐地,你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极分化缩小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另外,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引发学生的共鸣,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