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8 MB
  • 2021-11-20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18课-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上册 第 18 课 内容一 前出师表(上) 内容二 蜀相 内容一 前出师表(上)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滕王阁序(下)》和《青玉案》。 二、尝试初读 ( 一)初读《前出师表(上) 》, 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 (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崩殂、疲弊、懈、妄自菲( fěi )薄、塞( sè )忠谏之路、陟罚臧否( pǐ )、费祎、以遗( wèi )陛下、裨( bì )补缺漏 (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 ( 四)师生拍手齐读 。 (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 下臣亮献言:先帝创建统一大业还没完成一半,便中途去世,现今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蜀汉国力衰微,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但是侍卫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松懈,忠诚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舍生忘死,这是因为追念先帝的厚遇,想要向陛下报答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光大先帝留下来的美德,激励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便小看自己,说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 2. 素解文意。 链接 :①《白帝城托孤》 ②《三分天下》 ③《乐不思蜀》 点拨 :这段论述了当时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善纳人言者胜,善听良言者得天下,一个领导者应当有自己的智囊团,并且要善于听从他们的良言,包容他们的过错和不足。 链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 皇宫中、朝廷中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人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有人忠心为国做好事的,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昭示陛下公平严明之治,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2. 素解文意。 启思 : 在这个部分,诸葛亮提出了什么建议? 提示 :严明赏罚,不宜偏私。 链接 : 《割发代首》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译文 :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皇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获得更大的成效。 2. 素解文意。 链接 :①郭攸之,字演长,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他是被先帝刘备亲自选拔出来辅佐儿子刘禅的近臣,后来又受到诸葛亮所信任,建兴二年(224)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 ②费祎,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 “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征讨南中而还时,朝中众官数十里设道迎逢,这些官员的年龄、官位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却特地请费祎同坐一车,于是众人对费祎莫不刮目相看。诸葛亮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重申盟好。在招待宴上,素来幽默诙谐的孙权调侃费祎,诸葛恪、羊茞等吴臣也纷纷论难,辞锋不绝,而费祎以顺畅的言辞及笃信的义理,据真理以作答辩,始终不屈服。诸葛亮死后,初为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后被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③董允,费祎的副手。为官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由于他政 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后世子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地一一退回给乡民。 点拨 :在这一段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良忠诚的文臣。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蜀相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前出师表(上)》。 二、解诗题 (一)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就是指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 (二)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 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蜀相》。 三、正诗音 (一)初读《蜀相》,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祠堂、柏( bǎi )森森、频、捷、襟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二)字词释义。 ①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②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③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④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⑤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⑥出师:出兵。 五、品诗味 (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链接 :松柏之茂 : 松柏的枝叶繁茂常青,经冬不凋,比喻长青不衰,经得起考验。 品味 :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祠堂周围柏树成荫,高大茂密,显示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氛围。柏树常年青翠,高大挺拔,苍劲朴质,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链接 : 《玄宗怠政》 品味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融入客观景物,情景结合,通过 对自然界美好春光的描写,反衬出当时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的萧条破败。祖国复兴的希望一片渺茫,使得诗人满怀忧伤。 (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品味 :杜甫在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充满了仰慕、敬重之情。在这个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向往。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则感叹于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流露出作者的惋惜之意。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蜀相》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自身才困时艰的无限感慨。 九、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