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周长是多少》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正方形的特征,提高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出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教学理念: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集探索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在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改善师生交往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育人价值,不是知识总量的扩充,也不是传统课程中的习题课那样做些巩固性或者发展性的练习,它旨在提供给学生一个以专题的形式展“实践”与“应用”的数学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背景下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意义,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等五项实践活动。其中“摆一摆”主要凸显长、正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拼一拼”蕴涵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量一量”提供学生通过平移灵活计算周长的具体实例;“估一估”则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与生活对接的实践平台,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提高根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图形的周长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但怎样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地、创造性地计算图形的周长,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亲历“做数学”
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发现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活动中可以采用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并通过有效的对话推进教学,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克服该年段学生容易受环境干扰的特点,教师要通过问题导引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使实践活动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懂得尊重等习惯养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提高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的图形平面图形周长。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印有表格的纸;手巾纸、图片、线;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若干; 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装在信封里)。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围
一
围
1.观察走绳子的游戏,复习图形的周长概念。
2.小朋友们自己想创造一个吗?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3.课堂回顾:量树叶以及象棋的周长。
1.用手中的毛线围一个喜欢的图形,围完之后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交流量法:用软尺绕着量;分段量再算合计;拉直了再量。
3.比较:拉直了量最方便。
在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求不规则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二、
摆
一
摆
1.从下面选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
2.交流:你是怎么摆的?
①怎样才能摆出一个正方形?
小结: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应该相等。
②长方形有哪些摆法?
1.选择从正方形开始交流。学生汇报:用了( )根( )厘米的小棒。
2.可以选4根3厘米,4根5厘米或者边长是8厘米的,然后分别算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交流长方形的各种摆法。
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其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
拼
一
拼
1.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学生可能因为长方形摆放的方向不同而认为长方形的形状不同,教师则引导学生比较)
2.观察比较:他们的周长那个最长,那个最短?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操作并且汇报:一排摆几个,摆了几排。(分别是长12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这三种不同的长方形。)
2.学生计算三个长方形的周长并且比较: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短。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数学规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量
一
量
1.先量一量再计算图形的周长。
2.你是怎样量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交流:可以逐条量出每一段的长度,标上数据再加总和;也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只需要量一条长和一条宽就可以计算了。
在资源互动的过程中分享数学思考的丰富性,感受图形转化灵活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五、
估
一
估
先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计算。
分小组估一估并量一量。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精彩回放
师:(指图)请你量一量再计算它的周长。
算法1:4+3+1+1+2+1+1+1 = 14(CM)
算法2:4+3+1×5+2= 14(CM)
算法3:3+4 = 7(CM) 7×2 = 14(CM)
师:你能看懂他们的想法吗?
生1:第一种算法是一段一段量,再加起来的。
生2:第二种是把一样长的先算,再加上其他的,算出图形的周长。
生3:把横着的线段上移,再把竖着的线段向右移(如图),得到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所以只要先算3+4=7(厘米),再乘以2。
师:比较这几种算法,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第三种最简单,我们应该用这种方法计算。
生2:是呀,我也觉得越简单越好。
生3:我不是很赞成,虽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生4:是的,有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要想到不容易,因此还是应该因人而宜。
【反思】
这是一个典型的求周长问题。面对不规则的图形,一些学生往往会束手无策。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通过对差异资源的分析判断,让会做的同学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并能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算”;不会做的同学学会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并至少掌握一种。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有效的操作与交流已经让数学课堂洋溢着情趣,充满了智慧,儿童在活动中变得心灵手巧。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 2021-11-245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分数的初步认2021-11-24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长方形和正方2021-11-247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平移现象|冀教2021-11-24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认识周长|冀教2021-11-247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四则混合运2021-11-24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合理搭配|北2021-11-24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平移和旋转-2021-11-24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 2021-11-246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轴对称图形-2021-11-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