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7 KB
  • 2021-12-06 发布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编创与活动》教学设计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学唱与创编活动 教学设计 实 ‎ 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 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 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 ,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 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教学目标:‎ ‎1.能在参观蒙古大草原的一系列活动中,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用轻巧、圆润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优美、舒展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3.通过歌唱与创编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育学生增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连线,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装饰音。‎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筷子 打击乐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生问好!‎ 师:音乐大本营!‎ 生:天天好心情!耶!‎ ‎2、听一听 ‎ 听筷子击出的节奏,启发学生联想:这是什么声音?‎ ‎(筷子不仅是生活用具,它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作为道具来跳舞呢!)‎ ‎3、跳一跳 PPT展示“筷子舞”的图片,老师随着《我是草原小牧民》的 伴奏跳筷子舞。‎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说一说 ‎ “筷子舞”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蒙古族。‎ ‎(教师暂不介绍,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二、走进大草原 ‎ 蒙古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来了解一下。‎ ‎ 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背景音乐《草原上》) ‎ ‎ 首先,他们的服饰跟咱们的有很大的区别。另外,他们所居住的蒙古包跟我们住的房子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背景音乐《草原上》)‎ ‎ 介绍:“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可以欣赏到惊险刺激的骑马、摔跤,还有令人赞赏的射箭等等。‎ 三、歌唱大草原 ‎1、蒙古族人民生活在美丽的草原上,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不仅会骑马、摔跤、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不信,你们听···(完整聆听歌曲范唱,回答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2、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小牧民在歌曲中为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学生说说歌词所展示的美景。)‎ ‎3、再次聆听,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心情如何?从 哪些字看出来?‎ ‎(草儿青青、羊儿肥····)‎ ‎4、学唱歌词 ‎(1)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2)教师教唱(注意难唱乐句的指导,如“肥”、休止符等)‎ ‎(3)随琴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情感的处理)‎ ‎(4)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男女分组或者师生合作等)‎ ‎5、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介绍乐器的名字和使用方法以及伴奏的节奏型。(双响筒、铃鼓、碰铃)‎ ‎6、跳起来 教师教学生们基本的蒙古舞动作,随音乐舞蹈。‎ ‎(勒马手、扬鞭、笑肩、提压腕)‎ ‎7、合作愉快 一部分孩子用打击乐伴奏,一部分孩子舞蹈,另一部分演唱歌曲。‎ 四、告别大草原 ‎ 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草原,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也知道了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像蒙古族小牧民一样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另外,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蒙古族的音乐舞蹈以及风土人情,课后自己可以收集更多的资料。‎ 教学反思 本节音乐课我用“筷子舞”引入新课,整节音乐课分成“感受大草原”、“走进大草原”、“‎ 歌唱大草原”和“告别大草原”四部分。尽管孩子们特别配合,但是明显感觉到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过于紧张,导致教学环节不是很连贯。另外,教学上还不够“放手”,总是害怕孩子们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最后就是时间把握上存在问题,最后两个环节太仓促。‎ 总之,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问多请教,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