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2-10 发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营养午餐 |人教版 (5)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营养午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健康常识,能根据营养午餐的基本指标,搭配合理的营养午餐。‎ 2. 使学生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 感知营养的重要性 ‎ 师:王老师今天第一次到咱们班来上课,四年级有两名同学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是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照片吧(出示图片)你想说什么?‎ 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营养不良就瘦弱不健康,因此营养对人体非常重要。(板书:营养)‎ 2. 揭示课题 食堂阿姨关于午餐的搭配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板书:午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营养午餐。‎ 二、 实践探究 (一) 活动一:点菜 1. 自由搭配 (1) 明确要求 食堂阿姨准备了9道菜备选,为了记录方便,给每道菜编了号,大家可以任选其中的3道菜搭配成一份午餐。‎ (2) 指名汇报 板书3名同学搭配的午餐,记录在PPT中 2. 认识营养成分 你是根据什么来选择的?(好吃、营养)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需求之外,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1) 了解三种营养成分的作用 这9九道菜各自的营养成分含量各不相同,我们来看看。(出示营养成分表)‎ 这里提到了哪几种营养成分?(热量、脂肪、蛋白质)‎ 这些营养成分各有什么作用,默读资料,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这些营养成分非常重要,人体离不它们)‎ 千焦是什么?(热量的单位)‎ 3. 了解营养标准 当脂肪超过一定量,人就会肥胖,说明这些营养成分应该有一个标准。‎ (1) 出示营养标准 看看营养专家怎么说,我们主要从哪两种营养成分来衡量?(热量、脂肪)<板书>‎ (1)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 我们知道了热量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因此不能过低。“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不低于”,你会想到什么?(>、=)‎ 我们从反面来理解,如果这份午餐的热量低于2926千焦,该用哪个符号表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还有哪些符号?(>、=)所以说“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的意思是热量>或=2926千焦(板书)‎ ‎“不超过”呢(<或=)也就是说脂肪的标准是<或=50克(板书)‎ 因此判断一份午餐是否营养均衡,需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 (一) 活动二:评菜 了解了营养标准,我们来评价一下刚才三位同学搭配的午餐。‎ 1. 集体评价方案1‎ (1) 明确求三道菜的总和 我们的每份午餐都是由三道菜搭配而成的,要判断这份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怎么办?(计算三道菜的热量总和与脂肪总和)‎ (2) 体现估算的作用 热量的数据都较大,精算容易出错并且花的时间较多,有没有更简便快速的计算方法呢?(估算)‎ 一起来估一估这3道菜的热量总和,看看是否符合热量的标准。比一比,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估算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1. 独立评价方案2、3‎ 提醒表中数据较多,一定要看清相应的数据。(生汇报,师记录)‎ 2. 渗透搭配方法 这9道菜中前4道是荤菜,后5道是素菜。对比观察荤菜和素菜的热量与脂肪含量,你有什么发现?(荤菜热量、脂肪含量较高,素菜则较低)‎ 如果选择荤菜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热量足够,脂肪超标)如果过多选择了素菜呢?(热量不达标)‎ 因此我们在搭配时应该做到荤素搭配,这样才能营养均衡。‎ (一) 活动三:配菜 现在我们当营养师来配一配菜,要求每种方案限3道菜,必须符合营养标准,小组分工合作,一半成员计算热量、一半成员计算脂肪,互查核对后填写,比赛相同时间内哪组搭配出的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更多。(生汇报补充, PPT中记录)‎ 一、 德育渗透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对刚才那两们同学提什么建议?‎ 不偏食、不挑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吃出健康。这也是老师要送给你们的话。‎ ‎2. 食物金字塔 老师还要将这张食物金字塔图送给大家。多吃五谷类食物,蔬菜水果每天不能少,其次奶类豆类肉类要适量摄入,油脂类食物要少吃。‎ 二、 课后作业 1. 尝试搭配更多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 2. 统计本班最喜爱的6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