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0 KB
  • 2022-02-10 发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最小公倍数|人教版 (7)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小公倍数》教学预案 ‎ ‎ 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P88~89)‎ 教学目标:‎ 1. 在玩“尾巴重新接回” 游戏的探索奥秘活动中,经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概念的产生过程,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关系。‎ 2. 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枚举法、筛选法、分解质因数)。‎ 3. 在游戏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 教学难点:‎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主要问题: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 教学思路: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数据、提出问题,在讨论与研究中探索奥秘,获取新的知识。‎ 教学用具:画有动物图画的正多边形。‎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索欲望,经历活动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1.第一次猜想、验证。‎ 出示正6边形与正4边形的动物图片:‎ ‎(1)猜想:转动尾巴所在的正4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尾巴和身体才能重新接回? ‎ ‎(2)验证:到底是几次?怎么才能知道?学生数,教师实物操作验证并记录数据。‎ ‎ 板书:6,4:12、24、36、…… ‎ ‎2.第二次猜想、验证。‎ 出示正8边形与正5边形的动物图片 ‎(1)猜想:转动尾巴所在的正5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尾巴和身体又能重新接回?‎ ‎(2)验证:请看大屏幕,看谁猜对了。学生数,教师通过课件操作验证并记录数据。‎ ‎ 板书:8,5:40、80、120、…… ‎ ‎3.学生亲历猜想、验证、记录过程。‎ ‎(1)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学具(有两种情况:正5边形和正4边形、正8边形和正4边形),按要求,边玩边记录数据。‎ 要求:像刚才演示的那样,先猜,再转,最后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我们小组拿到 的多边形边数 第一次接回,‎ 转动的次数 第二次接回,‎ 转动的次数 第三次接回,转动的次数 ‎……‎ 次 次 次 ‎……‎ ‎(2)汇总数据。‎ ‎6,4:12、24、36、……‎ ‎8,5:40、80、120、……‎ ‎8,4:8、16、24、……‎ ‎5,4:20、40、60、……‎ 二、观察数据,发现奥秘,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让学生仔细观察数据并思考问题: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把小组的想法写下来。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交流。‎ ‎3.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互动交流。‎ ‎4.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三、不转图片,运用“奥秘”,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再让你们玩这个游戏,会猜吗?有把握吗?(不转动图片)‎ 其实就是猜什么?(图形边数的公倍数!)第一次接回呢?(最小公倍数)。‎ 以8边形和6边形为例让学生来尝试寻找最小公倍数。‎ ‎ 2.找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枚举法、筛选法、分解质因数)。‎ ‎ 四、正反举例,辨析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概念 ‎1.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 ‎2.教师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说明。‎ 五、引导反思,拓展延伸,揭示奥秘背后的“奥秘”‎ ‎1.让学生来提问反思,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作出取舍,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2.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再有意引导学生反思(或许学生就可能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重新接回的次数就刚好是正多边形边数的公倍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