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1 KB
  • 2022-02-11 发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圆的面积-人教版 (2)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圆环的认识及面积计算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题2.‎ ‎2.教材所处地位 ‎“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的面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计算第二课时《圆环的认识及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环及其面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悟出圆环的特征及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能用圆环的知识揭示生活重点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环的特征及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计算圆环的面积。‎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圆形纸片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知识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要计算圆的面积,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半径、直径、圆的周长)‎ 指名生回答,老师做小结。‎ ‎(二)新知学习,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圆环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圆的面积计算有关的知识,请看大屏幕:‎ A.教师出示生活中含有圆环形状的物体。(课件出示)‎ B.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动手画画自己看到的图形。‎ C.有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画的图形展示给大家。‎ D.请学生板演。‎ E.集体点评。‎ ‎2.深入了解圆环 师:同学们,结合图片上呈现的物体及自己绘制的图形谁能说说这些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A.学生相互讨论,指名回答。‎ B.补充,师小结。(相同点:都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这两个圆的圆心都是一样的。不同点:两个圆的大小不一样即半径不一样。)‎ C.师揭示:像这样的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同心圆组成的图形叫做圆环。‎ D.及时练习,出示4幅图,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图是圆环。从学生判断出的圆环图中,讲解圆环各部分的名称。(圆环中,较大的圆叫做外圆,较小的圆叫做内圆,外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圆的半径用r表示,外圆的半径和内圆的半径相差的长度叫做环宽。)‎ E.学习外圆半径、内圆半径、环宽之间的关系。‎ 环宽=外圆半径-内圆半径 外圆半径=环宽+内圆半径 内圆半径=外圆半径-环宽 ‎3.动手操作,制作圆环学习面积 A.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一张圆形纸片,谁能把纸片“变”成圆环?‎ B.请学生操作。‎ C.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张圆形纸片上减去一个比它小的同心圆,剩下的部分就是圆环,这部分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 D.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去计算圆环的面积呢?‎ E.引导明确: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F.师:就我们自己制作的这个圆环,老师现在告诉你它的外圆半径是6厘米,刚才那位同学减去的小圆(即内圆)半径是4厘米,你会计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吗?请大家尝试一下。‎ G.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师生集体订正,重点指导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光盘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1厘米,外圆半径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块玉壁,外直径12厘米,内半径4厘米。这块玉璧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半径为7米的圆形小广场,周围有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四个人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练习十五(教材71—74页)第6、7、9题。‎ ‎2.自编题,是给学生一个知识面的拓展。‎ 七、板书设计 圆环的认识及面积计算 圆环: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同心圆组成的图形叫做圆环。‎ 大 小 外圆 内圆 半径: R r 外圆半径(R)- 内圆半径(r)=环宽 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课后反思:‎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 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 练习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 “环宽”,练习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 ‎1、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 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习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习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 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