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4.00 KB
  • 2022-02-12 发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摸球游戏——可能性》︳青岛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摸球游戏——可能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概率与统计”教学的思考,落实对小学生“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课的设计,要遵循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尊重教材,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前测了解),引导学生借助摸球游戏进行学习,初步感受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渗透推理、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学习概率的活动经验,发展思维。‎ ‎【教学内容】‎ 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19-21第二单元《摸球游戏——可能性》。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1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捂着眼睛摸球的情境,借助问题“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从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丙袋里有4个红球和1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怎样”,引入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大小的学习。‎ 本节课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教材编写特点是:‎ ‎1.选取的素材富于趣味性与典型性。‎ ‎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课本选取的素材生动有趣。通过摸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经历“激疑、猜想、验证”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可能性”方面的一些模糊的生活经验,教材设计了简单鲜明的反映“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摸球活动,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这种教学素材设计颇具典型性。‎ 7‎ ‎2.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 ‎ “合作探索”中,重视让每位学生参与活动,而且设计了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的统计方法,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统计和猜测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一次对概率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在上这节课之前,因学生对“一定”、“不可能”、“可能”的学习已不是零基础,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已掌握情况,先随机抽取10个学生进行前测。前测卷的题目覆盖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从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来判断事情的可能性,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并能举一反三, 对一定、不可能、可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导致有些判断不准确,学生缺少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导致在可能性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 ‎【教学目标】‎ ‎1.借助摸球游戏,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描述。‎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猜想、验证的能力,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乙袋摸球结果记录表(带磁性,可贴黑板)、丙袋摸球结果记录表、丙袋摸球结果汇总表,摸球袋子,白色乒乓球,黄色乒乓球。‎ ‎【教学过程】‎ 7‎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游戏1: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教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师:请问硬币在连老师的哪只手?确定吗?‎ 生:我不能确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硬币可能在左手,可能在右手?‎ ‎2.教师打开没有硬币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生:我能确定,因为硬币不在老师的左手,就一定在老师的右手。‎ ‎(二)游戏2: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教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 师:你能确定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吗?‎ 生: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师:是的,生活中有些事件是能确定,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今天我们就通过“摸球游戏”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确定,不确定,再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硬币的游戏,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生活中可能性,潜移默化中走进数学课堂,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习兴趣。】‎ 二、摸球游戏,合作探究 ‎ 出示本节课的信息窗,呈现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捂着眼睛摸球的情境。 ‎ 活动一:摸球游戏,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1、摸甲袋球,体验“一定”“不可能”,感受结果的确定性。 ‎ 师:下面我们就进行摸球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黄球和白球。把其中一部分装在甲、乙、丙三个袋子里,猜猜看,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 生:黄色。 ‎ 师:你说呢. ‎ 生:白色。 ‎ 师:你说? ‎ 生:两种颜色都可能。 ‎ 7‎ 师:看来结果不能确定。我们动手摸摸看。我请坐得最端正的一个小组来摸球。我请这个小组来摸。‎ ‎(一个小组代表每人摸一次 ,向全班同学展示后放回,下一位同学继续摸,其他小组成员记下摸球的结果)‎ 师:通过刚刚的摸球活动,有些同学有些话迫不及待想跟大家说了。请你说。‎ 生:我怀疑袋子里全是白球。 ‎ 师:是这样吗?那就倒出来看看。(师倒出袋子里的球,并公布结果,贴上甲袋的图片到黑板上) ‎ 师:哦,真的全是白球,如果继续在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么样?‎ 生:一定会摸到白球。因为袋子里全是白球(板书:一定) ‎ 师:现在想从这个袋子里摸到一个黄球?你觉得可能吗?为什么? ‎ 生:不可能,因为袋子里根本没有黄球。(板书:不可能)‎ 师:对了,我们经常用“一定”和“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的事件。‎ ‎2、摸乙袋球,体验“可能”,感受结果的不确定性 ‎ 师:甲袋摸完了,我们再来看看乙袋。如果从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呢?连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袋子,我们来试试吧。 ‎ 师:听要求,组长负责摇袋子,组员每人摸一次球,如果摸到黄色球,用黄色笔记录摸球的颜色,如果是白球,则不涂。完成后组长把记录单贴在黑板上。开始活动。 ‎ 师:我们一起看摸球结果。猜猜看,乙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呢?请你猜。 ‎ 生:袋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 师:真是这样吗?倒出来看看! ‎ 师:哦,有黄球也有白球(板书乙袋)。如果再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能确定吗? ‎ 生: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不能确定。‎ 师:对,当袋子里既有白球又有黄球时,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是不确定的。‎ 师:(板书可能)我们经常用“可能”来描述不确定的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学生感到惊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急于公布袋子里球的结果,通过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答案,加深对“一定”、“不可能”、“可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 7‎ 活动二:摸球游戏,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 ‎1、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 师:丙袋中有什么颜色的球呢?大家很想知道结果吧?这次我们先打开袋子看看。里面有几个白球,几个黄球? ‎ 生:有4个白球,1个黄球。 ‎ 师:从丙袋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生: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确定的。 ‎ 师:对,想一想,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些?为什么?‎ 生:白球。袋子里白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 师:是这样吗?这是你的猜想。(板书猜想)‎ 师:这个猜想正确吗?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吧。(板书验证) ‎ 生先看丙袋摸球要求后活动。完成后请小组长汇报摸球结果,填入汇总表中。 ‎ 师:都完成了,有请各小组组长汇报摸球情况,1组,2组…… ‎ 师汇总每个组的活动结果。‎ 师:我们来看结果,摸到白球的次数多还是黄球呢?‎ 生:摸到的白球的次数比黄球多。也就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师:不错,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白球的数量多,被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球的数量少,被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看来可能性真的是有大小的。 (板书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丙袋的摸球活动,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学生能从生活经验猜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但这仅仅是猜想,引导学生通过摸球验证的方法证明猜想的正确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活动三:装球游戏,体会“可能”、“一定”、“不可能”之间的变化关系 师:刚刚是连老师装球给你摸,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装球。‎ 生:想。‎ 师:很好,不过连老师有个要求,请按要求装:袋子里装5个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球。请小组长倒出乙袋和甲袋的球,小组讨论一下,开始装。‎ 生汇报装的结果。‎ 生1:4个白球,1个黄球。‎ 生2: 2个白球,3个黄球 7‎ ‎……‎ 师:哇,这么多装法,哪个对呢?谁能告诉老师怎么来判断呢? ‎ 生:都对,至少要1个白球,和黄球合装5个就行。 ‎ 师:你真会总结,我们按照装白球的个数分分类。  ‎ 师:我们从左往右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怎么样的呢?‎ 生:可能性越来越大。‎ 师:如果从右到左看呢?‎ 生:可能性越来越小。‎ 师:真棒。从左往右看,如果我们想让袋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得再大些,把这个黄球也换成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什么呢? ‎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就变成了一定。 ‎ 师:你真会观察。从右到左观察,让袋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得再小些,把这个白球换成黄球,摸到白球的可能就变成了什么呢? ‎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就变成了不可能。 ‎ 师:通过对比,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 生: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 ‎【设计意图:通过装球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变化,巩固“可能”、“一定”、“不可能”的理解。】‎ 活动四:观看微课,感受生活中的可能性 师: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关于可能性的例子,我们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吧。‎ 生观看微课。‎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在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新知,拓展知识,同时适当放松,为后面的巩固练习做好准备。】‎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联系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第一题部分题目(有些适当修改),了解身边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并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学生口答)‎ 7‎ ‎(2)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连一连” 活动,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出答案和理由)‎ ‎(3)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第三题,通过摸扑克牌游戏,巩固可能性有大有小的理解。(独立完成,请学生口答结果)‎ ‎2.拓展练习,自主画球。‎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第5题。‎ 生汇报结果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只要黑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就大,只要白球的数量比黑球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只要白球和黑球的数量一样多,摸到白球和黑球的可能性就一样大。‎ ‎3.拓展练习。‎ ‎(1)师出示平时在班级中给表现好的同学抽奖的转盘,让学生解释 “经常抽到鼓励奖”的理由。‎ ‎(2)学生自主设计。‎ 某超市要进行转盘抽奖活动,请你当设计师,给转盘涂色。 ‎ ‎(1)想一想:如果你是超市的老板,想让几等奖的多?几等奖的少?怎样涂色? ‎ ‎(2)如果你是顾客,你又怎么想?怎样涂色呢? ‎ 前三组的同学代表超市经理,后四组的代表顾客,开始涂色吧! ‎ 展示学生作品,猜测哪个是顾客,哪个是经理的。‎ 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学以致用。知道涂色面大的,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的,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这组练习,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学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检测。学生的思维拓展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 五、反思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 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这个课我们摸球游戏,了解了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猜想验证”‎ 7‎ 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再次整体构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2.结合情境,巩固知识。‎ 师: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说再见的游戏。请按要求跟老师招手说再见: ‎ ‎(1)跟老师招手说再见的一定是男生! ‎ ‎(2)跟老师招手说再见的不可能是男生!‎ ‎(3)跟老师招手说再见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 可能性 ‎ ‎ ‎ ‎ ‎ ‎ ‎ 乙袋摸球记录表1 白 黄 ‎ 一定 乙袋摸球记录表2 4 1‎ 确定 乙袋摸球记录表3 3 2‎ ‎ 不可能 乙袋摸球记录表4 2 1‎ ‎ 乙袋摸球记录表5‎ ‎ 乙袋摸球记录表6‎ ‎ 不确定 — 可能 大、小 乙袋摸球记录表7‎ ‎ 猜想 验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