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 M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
能量与动量
第
6
讲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
3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
4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1
.
(2019·
全国卷
3)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
,
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
h
在
3 m
以内时
,
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
E
k
随
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
(
)
A.2 kg
B.1
.
5
kg C.1 kg D.0
.
5 kg
C
-
5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解析
:
根据动能定理
,
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有
-mgh-Fh=E
k2
-E
k1
,
其中
E
k2
=
36
J,
E
k1
=
72
J,
h=
3
m
在下落过程中有
mgh-Fh=E
k4
-E
k3
,
其中
E
k3
=
24
J,
E
k4
=
48
J,
h=
3
m
联立求得
m=
1
kg
故选
C
。
命题考点
动能定理
能力要求
本题涉及图像问题
,
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已知的公式、定律等推导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式
,
分析斜率
的变化
,
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
6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2
.
(
多选
)(2019·
全国卷
1)
在星球
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
把物体
P
轻放在弹簧上端
,P
由静止向下运动
,
物体的加速度
a
与弹簧的压缩量
x
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
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
,
改用物体
Q
完成同样的过程
,
其
a
-
x
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
M
的半径是星球
N
的
3
倍
,
则
(
)
A.M
与
N
的密度相等
B.Q
的质量是
P
的
3
倍
C.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
P
的
4
倍
D.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
P
的
4
倍
AC
-
7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解析
:
物体轻放在弹簧上端时
,
弹簧的弹力为零
,
此时的加速度即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星球
M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3
a
0
,
星球
N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
0
,
球
N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3
∶
1,
半径之比为
3
∶
1,
则两星球密度相等
,A
正确。加速度为
0,
合力为
0,
设
P
的质量为
m
1
,
有
3
m
1
a
0
=kx
0
,
程中
Q
的最大动能是
P
的
4
倍
,C
正确。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时物体速度为
0,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
对物体
P
进行分析
,
有
-
8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压缩量是
4
x
0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
P
的
2
倍
,D
错误。
命题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
能力要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以及图像问题
,
解题时要明确
:(1)
在星球表面
,
忽略星球自转的情况下
,
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2)
分析清楚
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关键。
-
9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3
.
(2019·
天津卷
)
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
,
并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
,
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的
,
如图甲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
,
假设上翘甲板
BC
是与水平甲板
AB
相切的一段圆弧
,
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
AB
长
l
1
=
150 m,
BC
水平投影
l
2
=
63 m,
图中
C
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
=
12
°
(sin 12
°
≈0
.
21)
。若舰载机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经
t=
6 s
到达
B
点进入
BC
。已知飞行员的质量
m=
60 kg,
g
取
10 m/s
2
,
求
:
-
10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1)
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
,
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的功
W
;
(2)
舰载机刚进入
BC
时
,
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
F
N
多大。
答案
:
(1)7
.
5×10
4
J
(2)1
.
1×10
3
N
解析
:
(1)
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设其刚进入上翘甲板时的速度为
v
,
联立
①②
式
,
代入数据
,
得
W=
7
.
5×10
4
J
。
③
-
11
-
专题知识
•
理脉络
真题诠释
•
导方向
命题考点
动能定理
,
圆周运动。
能力要求
分析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分清运动过程
,
应用相关规律求解。
(2)
设上翘甲板所对应的圆弧半径为
R
,
根据几何关系
,
有
l
2
=R
sin
θ
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
,
有
联立
①④⑤
式
,
代入数据
,
得
F
N
=
1
.
1×10
3
N
。
⑥
-
12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功、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考查方向
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形式考查。
突破方略
1
.
功的计算
-
13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
14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2
.
功率的
计算
(2)
P=Fv
,
若
v
为瞬时速度
,
则
P
为瞬时功率
;
若
v
为平均速度
,
则
P
为平均功率。
注意
:
力
F
与速度
v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功率为
Fv
cos
θ
。
-
15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模型构建
【例
1
】
(
多选
)(2018·
天津南开区三模改编
)A
、
B
两物体分别在大小相同的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同一水平面运动
,
作用时间分别为
t
0
和
4
t
0
,
两物体运动的
v
-
t
图像如图所示
,
则
(
)
A.A
、
B
两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
之
比
为
5
∶
12
B.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的
最大功
率
之比为
2
∶
1
C.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之比为
2
∶
1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
摩擦力对
A
、
B
两
物
体
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5
∶
3
AB
-
16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A
项正确
;
由速度图像知
,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的最大功率之比为
(
F·
2
v
0
)
∶
(
F·v
0
)
=
2
∶
1,B
项正确
;
由图像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位移之比为
6
∶
5,
整个过程中
,
由动能定理易知
,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之比等于摩擦力做功之比为
1
∶
2,C
项错误
;
由功率的定义式知摩擦力对
A
、
B
两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5
∶
6,D
项错误。
-
17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分析推理
(1)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的最大功率为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
(2)
整个运动过程中
,
水平力
F
对
A
、
B
两物体做功
(
填
“
大于
”“
小于
”
或
“
等于
”)A
、
B
两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1)
提示
:
瞬时功率。
(2)
提示
:
等于
-
18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迁移训练
1
.
(
多选
)(2019·
天津南开区模拟
)
如图所示
,
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了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
,
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
,
经过时间
t
,
速度为
v
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
,
并保持不变
;
小车又继续前进了距离
s
,
达到最大速度
v
max
。设小车的质量为
m
,
运动过程所受阻力恒为
F
f
,
则
(
)
A.
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F
f
v
max
B.
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F
f
v
ACD
-
19
-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解析
:
小车匀加速行驶时
,
牵引力不变
,
电动机的功率随着小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
当达到额定功率时
,
以额定功率行驶
,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
最终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
,
速度达到最大
,
所以额定功率
P=F
f
v
max
,
故
A
正确
,B
错误
;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
-
20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机车启动问题
考查方向
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形式考查。
突破方略
三个重要关系式
(1)
无论哪种启动过程
,
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直线运动
时
(2)
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
,
匀加速过程结束时
,
功率最大
,
速度不是最大
,
-
21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3)
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时
,
牵引力做的功
W=Pt
。由动能定理
:
Pt-F
阻
x=
Δ
E
k
。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
-
22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模型构建
【例
2
】
(
多选
)(2019·
甘肃天水三模
)
质量为
400 kg
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
,
受到的阻力不变
,
其加速度
a
和速度的
倒数
的
关系如图所示
,
则赛车
(
)
A.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B.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
恒定功率为
160 kW D.
所受阻力大小为
1 600 N
CD
-
23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由题图可知赛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
且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
,
赛车的加速度为零
,
赛车的速度最大
,A
、
B
错误
;
对赛车受力分析
,
赛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以及摩擦力
,
由
牛顿第二定
-
24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迁移训练
2
.
(
多选
)(2019·
湖南衡阳模拟
)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
运动过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
,
后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
,
其牵引力和速度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
m
、牵引力
F
1
和速度
v
1
及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
3
,
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
,
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D
-
25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根据牵引力和速度的图像得汽车运动中的最大功率为
F
1
v
1
。该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
,
所以此时阻力等于牵引力
,
所以
则
v
2
=
2
v
1
,D
正确。故选
A
、
B
、
D
。
-
26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考查方向
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考查。
突破方略
1
.
动能定理表达式
:
W
总
=E
k2
-E
k1
。
2
.
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
——“
两点一过程
”
(1)“
两点
”:
指初、末状态及对应的动能
E
k1
、
E
k2
。
(2)“
一过程
”:
指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运动过程及合力做的功
W
合
。
-
27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3
.
在常见的功能关系中
,
动能定理的应用尤为广泛
(1)
对于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
,
而涉及力和位移、速度的问题时
,
一般选择动能定理
,
尤其是曲线运动、多过程的直线运动等。
(2)
动能定理也是一种功能关系的反映
合外力做的功
(
总功
)
与动能变化量一一对应。
-
28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模型构建
【例
3
】
(
多选
)(2019·
天津二模
)
如图甲所示
,
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x
与斜面倾角
θ
的关系
,
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v
0
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
,
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
,
实验测得
x
与斜面倾角
θ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
g
取
10 m/s
2
,
≈
2
.
24
。根据图像可求出
(
)
-
29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A.
物体的初速率
v
0
=
6 m/s
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
.
5
C.
当
θ
=
30
°
时
,
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保持静止
D.
取不同的倾角
θ
,
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
x
的最小值
x
min
≈0
.
7 m
答案
:
BD
-
30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由题图可知
,
当夹角为
90
°
时
,
x=
0
.
80
m,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
-
31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迁移训练
3
.
(2019·
天津北辰区模拟
)
如图所示
,
某货场需将质量为
m=
50 kg
的货物
(
可视为质点
)
从高处运送至地面
,
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
,
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
SP
、竖直面内弧形轨道
PQ
,
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
h=
3
.
2 m
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
P
,
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
θ
=
53
°
,
弧形轨道半径
R=
2 m,
末端切线水平。
(
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
,sin 53
°
=
0
.
8,cos 53
°
=
0
.
6,
g
取
10 m/s
2
)
。
-
32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1)
求货物从
S
点到达
P
点所经历时间
;
(2)
若货物到达弧形轨道末端
Q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1 200 N,
求货物通过圆弧轨道阶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3)
货物经过
P
点时重力的功率。
-
33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答案
:
(1)1 s
(2)1 300 J
(3)3 200 W
解析
:
(1)
货物从
S
点到达
P
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53
°
=ma
得
a=
8
m/s
2
-
34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2)
由牛顿第三定律
,
有货物到达弧形轨道末端
Q
时轨道对货物的支持力
F
N
=F
N
'=
1
200
N
解得
W
f
=
1
300
J
。
(3)
货物经过
P
点时的速度
v
P
=at
货物经过
P
点时重力的功率
P=mgv
P
sin
53
°
解得
P=
3
200
W
。
-
35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查方向
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形式考查。
突破方略
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1)
判断方法
若系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
或弹性势能
)
的相互转化
,
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
(
如摩擦热
)
的相互转化
,
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2)
列方程
一般用转化式
Δ
E
k
=-
Δ
E
p
或转移式。
-
36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模型构建
【例
4
】
(2018·
江苏卷
)
如图所示
,
钉子
A
、
B
相距
5
l
,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
另一端绕过
A
固定于
B
。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
点
,B
、
C
间的线长为
3
l
。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
,
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
,
此时
B
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
°
。松手后
,
小球运动到与
A
、
B
相同高度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
然后向下运动。忽略一切摩擦
,
重力加速度为
g
,
取
sin 53
°
=
0
.
8,cos 53
°
=
0
.
6
。求
:
(
1)
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
F
;
(2)
物块和小球的质量之比
m'
∶
m
;
(3)
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
,
物块所受的拉力大小
F
T
。
-
37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1)
如图所示
,
设小球受
A
C
、
B
C
方向的拉力分别为
F
1
、
F
2
F
1
sin
53
°
=F
2
cos
53
°
F+mg=F
1
cos
53
°
+F
2
sin
53
°
且
F
1
=m'g
-
38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2)
小球运动到与
A
、
B
相同高度过程中
,
小球上升高度
h
1
=
3
l
sin
53
°
物块下降高度
h
2
=l
AC
+l
BC
-l
AB
=
2
l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mgh
1
=m'gh
2
(3)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
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回到起始点
.
设此时小球沿
A
C
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物块受到的拉力为
F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m'g-F
T
=m'a
小球受
AC
方向的拉力
F
T
'=F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F
T
'-mg
cos
53
°
=ma
-
39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分析推理
(1)
小球静止时如何求解受力
?
(2)
松手后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吗
?
(1)
提示
:
小球静止时受力分析
,
利用平衡列式求解。
(2)
提示
:
松手后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
40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以题说法
要注意机械能守恒表达式的
选取
-
41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迁移训练
4
.
(2019·
天津一中月考
)
如图所示
,
半径为
R
的圆筒固定在小车上
,
小车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
,
有一光滑小球相对静止在圆筒的最低点。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
,
小球在圆筒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可能的是
(
)
B
-
42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球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
,
可能会越过最高点做圆周运动
,
也
-
43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能量守恒与功能关系
考查方向
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形式考查
。
-
44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
方略
力学中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
度
,
某种力做功一定对应特定的某种能量的变化
,
即它们是
“
一一对应
”
关系。
W
G
=E
p1
-E
p2
W
弹
=E
p1
-E
p2
W
合
(
或
W
总
)
=E
k2
-E
k1
W
其他
=E
2
-E
1
(
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
|W
f
总
|=
Δ
Q
(
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
-
45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模型构建
【例
5
】
(
多选
)(2019·
山东泰安上学期期中
)
一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升降机中
,
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
,
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E
与其上升高度
h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
其中
0
~h
1
过程的图线为曲线
,
h
1
~h
2
过程中的图线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h
1
过程中
,
升降机对小球的支持
力
一
定做正功
B.0
~h
1
过程中
,
小球的动能一定在增加
C.
h
1
~h
2
过程中
,
小球的动能可能不变
D.
h
1
~h
2
过程中
,
小球重力势能可能不变
AC
-
46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设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为
F
,
由功能关系得
Fh=E
,
所以
E
-
h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小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
,
由题图知机械能增大
,
所以升降机对小球的支持力做正功
,
在
0
~h
1
过程中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
故在
0
~h
1
内小球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
所以小球
0
~h
1
过程中先加速运动
,
当支持力减小后
,
可能继续加速
,
也可能减速
,A
正确
,B
错误
;
由于小球在
h
1
~h
2
过程中
E
-
h
图线的斜率不变
,
所以小球所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
故物体可能做匀速运动
,
动能不变
,
但高度增大
,
故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
,C
正确
,D
错误。
-
47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迁移训练
5
.
(
多选
)(2019·
湖北八校联考
)
一滑块从固定的斜面底端冲上粗糙的斜面
,
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底端。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v
、动能
E
k
、重力势能
E
p
、机械能
E
随时间
t
或
x
(
偏离出发点的距离
)
变化的图像
,
选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
,
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
AB
-
48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解析
:
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中
,
由于存在摩擦力
,
机械能不断减小
,
经过同一点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
,
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比出发时的初速度小
,
设
α
为斜面倾角
,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滑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g
sin
α
+
μ
g
cos
α
,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
=g
sin
α
-
μ
g
cos
α
,
则下滑过程
v
-
t
图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小
,
上滑的时间比下滑的时间短
,A
正确
;
由于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
,
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
在滑块上滑的过程中
,
根据动能定理得
:
-F
f
x-mgx
sin
α
=E
k
-E
k0
,
整理得
E
k
=E
k0
-
(
F
f
+mg
sin
α
)
x
,
在滑块下滑过程中
,(
mg
sin
α
-F
f
)
(
x
max
-x
)
=E
k
-
0,
整理得
E
k
=-
(
mg
sin
α
-F
f
)
x+
(
mg
sin
α
-F
f
)
x
max
,
所以上滑和下滑过程
E
k
-
x
图像均为直线
,
斜率为负
,B
正确
;
滑块在上滑过程
的
-
49
-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h
为上滑的最大高度
,
t
0
是滑块上滑的时间
,
此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
,C
错误
;
由于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
,
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
根据功能关系得上滑时
,
E=E
0
-F
f
x
,
下滑时
,
E=E
h
-F
f
(
x
max
-x
),
滑块的机械能是不断减小的
,
但返回斜面底端时的机械能并不为零
,D
错误。
相关文档
-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1章 2021-05-2628页
- 人教A版高中物理第五章《抛体运动2021-05-2653页
- 广西南宁市邕宁高中2020年秋季上学2021-05-2610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一章2021-05-265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一章2021-05-265页
-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2简谐运2021-05-264页
- 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物理2021-05-267页
- 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2_5探究2021-05-266页
- 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 第4节同步练习2021-05-262页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4章-42021-05-2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