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6 MB
  • 2021-06-04 发布

蜀相整理课件(公开课用)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他是谁? 1 《 蜀相 》 杜甫 3 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一个可怜的杜甫。 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 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 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诗句为证: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写过 《 三吏 》《 三别 》 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杜甫 ( 712—770 )    字 ____ ,自称 ______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____”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 。杜甫也被誉 “ ____” 。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 ______ ;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 《________》 。 评价杜诗的名句“( )” 。 代表诗歌( )、( )。 知识回顾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史 诗圣 杜工部集 沉郁顿挫 现实主义高峰 语不惊人死不休 “ 三吏 ” “ 三别 ” “ 三吏 ”: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三别 ”: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 信任 宦官, 猜忌 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写作背景 5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 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因此诗人对 开创基业、挽救时局 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 《 蜀相 》 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写作背景 6 蜀 相 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读一读 7 丞相祠堂何处 寻 ? 锦官城外 柏森森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 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品一品 8 丞相祠 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 柏森森 寻 —— 有目的的专程来访 ,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 —— 对诸葛亮的强烈 景仰和缅怀、 显 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 —— 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 外景, 渲染 安谧、肃穆 的气氛。 9 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 —— 映照着台阶 好音 —— 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 外  部到内部,内景 10 颔联句义 ;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 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 哪两个字 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 析一析 1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 空 12 映阶碧草 尽 春色,隔叶黄鹂 皆 好音 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 比较理解: 13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 赏心悦目 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 凄凉伤感 。 映阶碧草 自 春色,隔叶黄鹂 空 好音 14 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 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 感物思人 的情怀。 映阶碧草 自 春色,隔叶黄鹂 空 好音 16 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揣摩语言 想象意境 映阶碧草 自 春色,隔叶黄鹂 空 好音。 寂寞和感伤 寄寓 冷清寂寥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自 空 —— 独自 —— 白白地 意境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炼字型诗歌鉴赏方法 ( 1 )释义 ( 2 )描述 ( 3 )答手法 ( 4 )意境 / 感情 拓展一(炼字) —— 分析诗眼题型 (一)提问方式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 、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 、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 ,解释这个字 2 ,解释这句话。 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 ,答手法。 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 ,答思想感情 。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步骤 3 步骤 4 步骤 1 步骤 2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1 ,解释字 2 ,解释话。 3 ,答手法。 4 ,答思想感情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 ——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繁 —— 多次。 天下计 ——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 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的道路,也称“ 隆中对策 ”。 18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 —— 蜀先主 刘备 和后主 刘禅 两代。 开济 —— 帮助刘备 开创基业 /辅佐刘禅 匡济艰危 。 老臣心 —— 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19 颈联句义: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三顾 频繁 天下计 ,两朝 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 刘备 开国 济: 辅佐 刘禅 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三件大事 诸葛亮形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 —— 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 北伐中原 。公元 234 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 五丈原 ,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 定军山。 泪满襟 —— 献身精神的 景仰 、事业未竟的 痛惜。 22 尾联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感叹。 —— 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而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浩然 正气激动人心。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 葛亮的遭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 叹。 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 泪满襟 23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 。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24 手法;借古抒怀 “ 起 ”即起句, “ 承 ”是承接, “ 转 ”是转句, “ 合 ”是结句, 起 “起”, 即起句。 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思考、或引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起”的作用一般有三点: ( 1 )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 2 )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 3 )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承 “承”就 是承接连贯。 “承”的方式较为复杂,有的总接,有的分承,有的明顺,有的暗衔,但都会与上下句的思路保持紧密的连贯 。 “承”的作用主要是: ( 1 )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 2 )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转 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转折突起,陡生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合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揭示题旨,或耐寻味,或启遐想,以有力取胜。有收束全诗的作用。 蜀相 (七律、怀古诗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 : 以问路时的问答形式, 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 颔联 : 写入祠后所见所闻。 颈联 : 精辟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 尾联 : 叹惋诸葛亮壮志未酬 起 承 转 合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