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1.97 KB
- 2021-06-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课时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是一个关于
n
的函数
,
那么这个函数和二次函数有什么关系呢
?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呢
?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问题
.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一、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函数
特征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名师点析
(1)
若
a
1
<
0,
d>
0,
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负数项
(
或
0),
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
S
n
的最小值
.
(2)
若
a
1
>
0,
d<
0,
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正数项
(
或
0),
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
S
n
的最大值
.
(3)
特别地
,
若
a
n
>
0,
d>
0,
则
S
1
是
{
S
n
}
的最小项
;
若
a
n
<
0,
d<
0,
则
S
1
是
{
S
n
}
的最大项
.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微练习
已知在公差
d<
0
的等差数列
{
a
n
}
中
,
S
8
=S
18
,
则此数列的前多少项和最大
?
因为
S
8
=S
18
,
d<
0,
所以抛物线
f
(
x
)
的对称轴是直线
x=
13,
且抛物线开口向下
,
故当
n=
13
时
,
f
(
n
)
有最大值
,
即数列
{
a
n
}
的前
13
项和最大
.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二、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
性质
(2)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d
,
S
n
为其前
n
项和
,
则
S
m
,
S
2
m
-S
m
,
S
3
m
-S
2
m
,
…
仍构成等差数列
,
且公差为
m
2
d.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微练习
(1)
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
10
项
,
其奇数项之和为
15,
偶数项之和为
30,
则其公差为
(
)
A.5
B.4
C.3
D.2
(2)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
其前
n
项和为
S
n
,
S
2
=
4,
S
4
=
9,
则
S
6
=
.
解析
:
(1)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
,
由题意
,
得
S
偶
-S
奇
=
30
-
15
=
5
d
,
解得
d=
3
.
(2)
∵
S
2
,
S
4
-S
2
,
S
6
-S
4
成等差数列
,
∴
4
+
(
S
6
-
9)
=
2
×
5,
解得
S
6
=
15
.
答案
:
(1)C
(2)15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及其应用
例
1
(1)
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m
项和为
30,
前
2
m
项和为
100,
则数列
{
a
n
}
的前
3
m
项的和
S
3
m
为
.
分析
:
运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解决问题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解析
:
(1)
方法一
在等差数列中
,
∵
S
m
,
S
2
m
-S
m
,
S
3
m
-S
2
m
成等差数列
,
∴
30,70,
S
3
m
-
100
成等差数列
.
∴
2
×
70
=
30
+
(
S
3
m
-
100),
∴
S
3
m
=
210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
利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简化计算
(1)
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
,
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a
1
,
d
,
再求所求
,
是基本解法
(
有时运算量大些
)
.
(2)
如果利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或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
,
可简化运算
,
为最优解法
.
(3)
设而不求
,
整体代换也是很好的解题方法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
1
(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12
项和为
354,
前
12
项中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之比为
32
∶
27,
则公差
d=
.
(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
10
项和为
100,
前
100
项和为
10,
则前
110
项之和为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答案
:
(1)5
(2)
-
110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
2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
S
n
为前
n
项和
,
且
a
1
=
25,
S
17
=S
9
,
请问数列
{
a
n
}
前多少项和最大
?
分析
:
解答本题可用多种方法
,
根据
S
17
=S
9
找出
a
1
与
d
的关系
,
转化为
S
n
的二次函数求最值
,
也可以先用通项公式找到通项的变号点
,
再求解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
(
n-
13)
2
+
169
.
故该数列的前
13
项之和最大
,
最大值是
169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解法三
:
∵
S
17
=S
9
,
∴
a
10
+a
11
+
…
+a
17
=
0
.
∴
a
10
+a
17
=a
11
+a
16
=
…
=a
13
+a
14
=
0
.
∵
a
1
=
25
>
0,
∴
当
n
≤
13
时
,
a
n
>
0;
当
n
≥
14
时
,
a
n
<
0
.
∴
S
13
最大
.
故当
n=
13
时
,
S
n
有最大值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
一般地
,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
若
a
1
>
0,
d<
0,
则其前
n
项和
S
n
有最大值
;
若
a
1
<
0,
d>
0,
则其前
n
项和
S
n
有最小值
,
具体求解方法如下
:
(2)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
找出数列
{
a
n
}
中正、负项的分界项
.
当
a
1
>
0,
d<
0
时
,
前
n
项和
S
n
有最大值
,
可由
a
n
≥
0
且
a
n+
1
≤
0,
求得
n
的值
;
当
a
1
<
0,
d>
0
时
,
前
n
项和
S
n
有最小值
,
可由
a
n
≤
0
且
a
n+
1
≥
0,
求得
n
的值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
2
已知
{
a
n
}
为等差数列
,
a
3
=
7,
a
1
+a
7
=
10,
S
n
为其前
n
项和
,
则使
S
n
取得最大值的
n
等于
.
答案
:
6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求数列
{
|a
n
|
}
的前
n
项和
问题
分析
:
先求出通项
a
n
,
再确定数列中项的正负
,
最后利用
S
n
求解
.
当
n
≥
2
时
,
a
n
=S
n
-S
n-
1
=-
3
n+
104
.
∵
n=
1
也适合上式
,
∴
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3
n+
104(
n
∈
N
*
)
.
即当
n
≤
34
时
,
a
n
>
0;
当
n
≥
35
时
,
a
n
<
0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2)
当
n
≥
35
时
,
T
n
=|a
1
|+|a
2
|+
…
+|a
34
|+|a
35
|+
…
+|a
n
|
=
(
a
1
+a
2
+
…
+a
34
)
-
(
a
35
+a
36
+
…
+a
n
)
=
2(
a
1
+a
2
+
…
+a
34
)
-
(
a
1
+a
2
+
…
+a
n
)
=
2
S
34
-S
n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求
{
|a
n
|
}
的前
n
项和的步骤
1
.
确定通项公式
a
n
;
2
.
根据通项公式确定数列
{
a
n
}
中项的符号
,
即判断数列
{
a
n
}
是先负后正
,
还是先正后负
;
3
.
去掉数列
{
|a
n
|
}
中各项的绝对值
,
转化为
{
a
n
}
的前
n
项和求解
,
转化过程中有时需添加一部分项
,
以直接利用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公式
;
4
.
将
{
|a
n
|
}
的前
n
项和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延伸探究
在本例中
,
若将条件改为
“
等差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3
n-
23”,
求数列
{
|a
n
|
}
的前
n
项和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性质的灵活应用
典例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
,
奇数项之和为
44,
偶数项之和为
33,
求这个数列的中间项及项数
.
分析
:
由于本题涉及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和及偶数项和
,
因此可以利用与奇、偶数项和有关的性质解题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解法一
:
设此等差数列为
{
a
n
},
公差为
d
,
S
n
为其前
n
项和
,
S
奇
、
S
偶
分别表示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
.
由题意知项数为奇数
,
可设为
(2
n+
1)
项
,
则奇数项为
(
n+
1)
项
,
偶数项为
n
项
,
a
n+
1
为中间项
.
由性质知
S
奇
-S
偶
=a
n+
1
,
∴
a
n+
1
=
11
.
又
S
2
n+
1
=S
奇
+S
偶
=
44
+
33
=
77,
∴
(2
n+
1)(
a
1
+nd
)
=
77
.
又
a
1
+nd=a
n+
1
=
11,
∴
2
n+
1
=
7
.
故这个数列的中间项为
11,
项数为
7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
项数为
2
n+
1
=
7
.
又由
S
奇
-S
偶
=a
中
,
得
a
中
=
44
-
33
=
11
.
故中间项为
11,
项数为
7
.
方法点睛
本题两种解法均使用性质
“
等差数列项数为
2
n+
1
时
,
S
奇
-S
偶
=a
中
”,
从而求得中间项
.
求项数时
,
解法一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1
.
在项数为
2
n+
1
的等差数列中
,
所有奇数项的和为
165,
所有偶数项的和为
150,
则
n
的值为
(
)
A.9 B.10
C.11
D.12
解析
:
∵
等差数列有
2
n+
1
项
,
S
奇
-S
偶
=a
中
,
∴
a
中
=
15
.
又
S
2
n+
1
=
(2
n+
1)
a
中
,
∴
165
+
150
=
(2
n+
1)
×
15,
∴
n=
10
.
答案
:
B
2
.
已知
S
n
是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
且
S
n
=
20,
S
2
n
=
80,
则
S
3
n
=
(
)
A.130
B.180
C.210
D.260
解析
:
因为
S
n
,
S
2
n
-S
n
,
S
3
n
-S
2
n
仍然构成等差数列
,
所以
20,60,
S
3
n
-
80
成等差数列
,
所以
2
×
60
=
20
+S
3
n
-
80,
解得
S
3
n
=
180
.
答案
:
B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4
.
在数列
{
a
n
}
中
,
a
1
=
32,
a
n+
1
=a
n
-
4,
则当
n=
时
,
前
n
项和
S
n
取得最大值
,
最大值是
.
解析
:
由
a
n+
1
=a
n
-
4,
得
{
a
n
}
为等差数列
,
且公差
d=a
n+
1
-a
n
=-
4,
故
a
n
=-
4
n+
36
.
令
a
n
=-
4
n+
36
≥
0,
得
n
≤
9,
故当
n=
8
或
n=
9
时
,
S
n
最大
,
且
S
8
=S
9
=
144
.
答案
:
8
或
9
144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5
.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
S
n
为其前
n
项和
.
若
S
2
=
16,
S
4
=
24,
求数列
{
|a
n
|
}
的前
n
项和
T
n
.
解
: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首项为
a
1
,
公差为
d
,
所以等差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11
-
2
n
(
n
∈
N
*
)
.
①
当
n
≤
5
时
,
T
n
=|a
1
|+|a
2
|+
…
+|a
n
|=a
1
+a
2
+
…
+a
n
=-n
2
+
10
n
;
②
当
n
≥
6
时
,
T
n
=|a
1
|+|a
2
|+
…
+|a
n
|=a
1
+a
2
+
…
+a
5
-a
6
-a
7
-
…
-
a
n
=
2
S
5
-S
n
=
2
×
(
-
5
2
+
10
×
5)
-
(
-n
2
+
10
n
)
=n
2
-
10
n+
50
.
相关文档
-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B版等2021-06-105页
- 2019届二轮复习等差数列学案(全国通2021-06-1010页
- 高中数学必修5:3_示范教案(2_2_2 等2021-06-104页
- 2019届二轮复习规范答题示范——等2021-06-103页
- 2020届二轮复习 等差数列及其前n2021-06-104页
-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5学业分层测评112021-06-106页
-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一数学2-2-1等差2021-06-102页
- 专题6-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练)-202021-06-108页
- 【推荐】专题2-3+等差数列的前n项2021-06-106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5课时)等2021-06-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