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2.78 KB
  • 2021-06-10 发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数学(文)(PDF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9 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    1|B3,2,1,0,1-A  xx, ,则 AB的元素个数为 A.0 B.2 C.3 D.5 2.复数 )()2( 2 为虚数单位ii iz  ,则 || z A. 5 B. 5 C. 25 D. 41 3.函数 1cos22sin)( 2  xxxf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π B. 2π C. 3π D. 4π 4. 已知向量 a =(-1,2), b =(3,1), )( 4,xc  ,若 cba  )( ,则 x = A.1 B.2 C.3 D.4 5.若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xy 2 ,则其离心率为 A. 2 B. 3 C.2 D.3 6.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部分数据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 B. 3 2 C.2 D.3 7.若 x、y 满足约束条件 的最小值为,则 yxz y yx yx 34 0 02 03        A.0 B.-1 C.-2 D.-3 8.函数 )43(log)( 2 2  xxxf 的单调减区间为 A. ),( 1 B. ),( 2 3 C. ),( 2 3 D. ),( 4 9.在数学解题中,常会碰到形如“ xy yx   1 ”的结构,这时可类比正切的和角公式. - 2 - 如:设 ba, 是非零实数,且满足 15 8tan 5sin5cos 5cos5sin   ba ba ,则 a b = A.4 B. 15 C.2 D. 3 10.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 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 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 20 天后所剩木棍的 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A. ii,iSS,i 2120  B. ii,iSS,i 2120  C. 1220  ii,SS,i D. 1220  ii,SS,i 11.从分别写有数字 1,2,3,4,5 的 5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1 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 1 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 片上的数字不大于第二张卡片的概率是 A. 10 1 B. 10 3 C. 5 3 D. 5 2 12. 已知点 A(0,2),抛物线 C1: )0(2  aaxy 的焦点为 F,射线 FA 与抛物线 C 相交于点 M,与其准线相 交于点 N,若|FM|∶|MN|=1∶ 5 ,则 a 的值为 A.1 4 B.1 2 C.1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3.已知函数 xxxf sin2)(  ,当  1,0x 时,函数 )(xfy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14.已知函数 )x(f 是奇函数,当 ))(f(f,xlg)x(fx 100 10 则时,  的值为_________. 15 . 已知直三棱柱 111 CBAABC  的 6 个 顶 点 都 在 球 O 的 球 面 上 , 若 AB= 6 , AC= 10 , ACAB  , ,521 AA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16.在△ABC 中,已知 (a+b)∶(c+a)∶(b+c)=6∶5∶4,给出下列结论: ①由已知条件,这个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②△AB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③sinA∶sinB∶sinC=7∶5∶3; ④若 b+c=8,则△ABC 的面积是15 3 2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3 -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 已知等差数列 na 中, 1673 aa , 064  aa (1)求 的通项公式 na ; (2)求 的前 n 项和 nS . 18.(12 分) 如图所示,四棱锥 S-ABCD 中,SA  底面 ABCD, CDAB // , ,3 ABACAD ,4 CDSA P 为线段 AB 上一点, ,2PBAP  SQ=QC . (1)证明:PQ//平面 SAD ; (2)求四面体 C-DPQ 的体积. 19.(12 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成为必要,工人知识要更新,学习培训必不可少,现某工厂有工人 1000 名,其中 250 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 A 类工人),另外 750 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称为 B 类工人), 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了 100 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此处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得到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茎叶图(图 1),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 2). (1)问 A 类、B 类工人各抽查了多少工人,并求出直方图中的 x; (2)求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中位数,并估计 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 中点值作代表); (3)若规定生产能力在[130,150]内为能力优秀,由以上统计数据在答题卡上完成下面的 2×2 列联表, 并判断是否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生产能力与培训时间长短有关. 能力与培训时间列联表 短期培训 长期培训 合计 能力优秀 能力不优秀 合计 - 4 - 参考数据: P(K2≥k0)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   )db)(ca)(dc)(ba( bcadnK 2   2 ,其中 dcban  . 20.(12 分) 已知椭圆 145 22  yx 的右焦点为 F,设直线 l : 5x 与 x 轴的交点为 E,过点 F 且斜率为 k 的直线 1l 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M 为线段 EF 的中点. (1)若直线 的倾斜角为π 4 ,求|AB|的值; (2)设直线 AM 交直线 l 于点 N,证明:直线 BN⊥ . 21.(12 分) 已知函数 ).1ln()(  xaxxf (1)当 a=2 时,求 ()fx的单调区间; (2)当 a=1 时,关于 x 的不等式 )(2 xfkx  在 ), 0[ 上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 为极点, x 轴正方向为极轴,已知曲线 1C 的方程为 1)1( 22  yx , 2C 的方程 为 3 yx , 3C 是一条经过原点且斜率大于 0 的直线. (1)求 1C 与 2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 1C 与 3C 的一个公共点为 A (异于点 ), 2C 与 3C 的一个公共点为 B ,求 OBOA 3 的取值范 围.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1) , , , 1,a b c a b c  已知 均为正实数 且 证明 ;9111  cba (2) , , , 1,a b c abc 已知 均为正实数 且 证明 cbacba 111  . - 5 - 2019 年哈三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A A B B C A D D C D 二.填空题: 13.2-sin1 14. 2lg 15. 16 ②③ 17 解:设{an}的公差为 d,则 11 11 ( 2 )( 6 ) 16, 3 5 0, a d a d a d a d          1 2 1 2 1 8 12 16, 4. a da d ad       即 118, 8, 2 2. aa dd       解得 或 (1)an = 2n-10, an= -2n+10. (2)Sn=-8n+n(n-1)=n(n-9),或 Sn=8n-n(n-1)=-n(n-9). 18 解析: (1)证明: 由已知得 AP=2 3AB=2. 如图,取 DS 的中点 T,连接 AT,TQ, 由 N 为 PC 中点知 TQ∥DC,TQ=1 2DC=2. 又 AB∥DC,故 TQ||=AP, ,,// SADATATMN 平面又   从而证得 PQ//平面 SAD ; (2)因为 SA⊥平面 ABCD,Q 为 SC 的中点, 所以 Q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为1 2SA. 如图,取 DC 的中点 E,连接 AE. 由 AD=AC=3 得 AE⊥DC,则 AE= 5. 故 S△DCP=1 2×4× 5=2 5. 所以四面体 C-DPQ 的体积 VC-DPQ=4 5 3 . 19 解 (1)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中抽查人数为 25 名, ∴B 类工人中应抽查 100-25=75(名).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0.008+0.02+0.048+x)×10=1,得 x=0.024. S 球=4πR2=36π. - 6 - (2)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中位数为 122. 由(1)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 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为 x- B=115×0.008×10+125×0.020×10+135×0.048×10+145×0.024×10=133.8. (3)由(1)及所给数据得能力与培训的 2×2 列联表, 短期培训 长期培训 合计 能力优秀 8 54 62 能力不优秀 17 21 38 合计 25 75 100 由上表得 K2=100×(8×21-17×54)2 25×75×38×62 = 100×7502 25×75×38×62 ≈12.733>10.828. 因此,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生产能力与培训时间长短有关. 椭圆中的综合问题 20.由题意知,F(1,0),E(5,0),M(3,0). (1)∵直线 l1 的倾斜角为π 4 ,∴斜率 k=1. ∴直线 l1 的方程为 y=x-1.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9x2-10x-15=0. 设 A(x1,y1),B(x2,y2),则 x1+x2=10 9 ,x1x2=-5 3. ∴|AB|= 2· (x1+x2)2-4x1x2 = 2×    10 9 2+4×5 3=16 5 9 . (2)证明:设直线 l1 的方程为 y=k(x-1). 代入椭圆方程,得(4+5k2)x2-10k2x+5k2-20=0. 设 A(x1,y1),B(x2,y2), 则 x1+x2= 10k2 4+5k2,x1x2=5k2-20 4+5k2 . 设 N(5,y0),∵A,M,N 三点共线, ∴ -y1 3-x1 =y0 2,∴y0= 2y1 x1-3. 而 y0-y2= 2y1 x1-3-y2=2k(x1-1) x1-3 -k(x2-1) =3k(x1+x2)-kx1x2-5k x1-3 - 7 - = 3k· 10k2 4+5k2-k·5k2-20 4+5k2 -5k x1-3 =0. ∴直线 BN∥x 轴,即 BN⊥l. 21. ( 1 )当 2a 时, )0(ln21)(  xxxxf , xxf 21)(  ,令 2,0)(  xxf ,令 20,0)(  xxf  )(xf 的递增区间为 ,2 ,递减区间为 )2,0( (2)当 1a 时, )()1( 2 xfxk  在  ,1 恒 成 立 , 即 0ln1)12(2  xkxkkx ,令 xkxkkxxg ln1)12()( 2  ,   x kxxxg )12(1)(  ①当 0k 时, 12 1 k , )(xg 在 ,1 单调递减, 0)1()(  gxg ,不合题意,舍 ②当 2 10  k 时, 12 1 k , )(xg 在     k2 1,1 单调递减,在      ,2 1 k 单调递增,其中 0)1( g , )(xg 在 为负,不合题意舍 ③当 2 1k 时, 12 1 k , )(xg 在 ,1 单调递增, 0)1()(  gxg ,合题意 综上, 2 1k 22.解:(1)曲线 1C 的方程为 1)1( 22  yx , 1C 的极坐标方程为  cos2 2C 的方程为 3 yx ,其极坐标方程为  sincos 3  (2) 3C 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正值的直线, 3C 的极坐标方程为    20  ,, 联立 与 3C 的极坐标方程        cos2 ,得  cos2 ,即 cos2OA 联立 与 2C 的极坐标方程      sincos 3 ,得  sincos 3 ,即  sincosOB 3 所以       4223 cossincoscosOBOA 又       20, ,所以 ),(OBOA 113  23. 证明: (1)因为  c cba b cba a cba cba 111 - 8 -  111 c b c a b c b a a c a b 时等号成立,当 cbaa c c a b c c b b a a b  93 (2)因为             bcacabcbcabacba 1212122 1111111 2 1111 又因为 ,abc 1 所以 cab 1 , bac 1 , abc 1  abccba  111 当 cba  时等号成立,即原不等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