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35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2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总题数:5,score:10 分)
1.一孕妇,自报血型为 0 型,丈夫血型为 A 型。第一
次怀孕,现孕期 24 周,到输血科进行优生优育产前
检查。结果确认孕妇血型 O 型,丈夫血型 A 型,Rh
血型均为阳性。输血科下一步应该做
【score:2 分】
【A】丈夫 IgG 抗 B 效价测定
【B】孕妇 IgM 抗 A 效价测定
【C】孕妇 IgG 抗 A 效价测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孕妇 IgM 抗 B 效价测定
【E】丈夫 IgM 抗 B 效价测定
本题思路: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
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简称 HDN)。该疾病源于
胎儿从父方遗传母亲缺少的红细胞抗原,这些抗原可
能遭到母亲免疫抗体的攻击,从而使胎儿红细胞遭到
破坏,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大,甚至
死胎、新生儿死亡。由于婴儿的血型遗传自父母双
方,因此,通过夫妻血型的检测,可以预测母婴之间
是否可能存在血型不舍,进而检测母亲体内是否存在
相应的 IgG 类抗体,因为该类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屏障
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引起 HDR。此例,母亲为 O
型,父亲为 A 型,胎儿可能出现的血型为 O 型和 A
型。如果是 O 型,则不会发生 HDR,如果是 A 型,就
有可能发生 HDR。因此需要测定孕妇的 IgG-抗 A 效
价。当 IgG 抗 A 效价≥64 时,可认为可能造成 ABO
新生儿溶血病,当效价≥256 或者检测到抗体效价持
续升高达 4 倍以上时,可认为发病的可能性较大。
2.患者,孟××,男,10 岁,B 型 RhD 阳性,免疫缺
陷病,欲行 B→A 干细胞移植,术前查抗体效价。 实
验 1 患者血清与 Ac:RT W+ w ;4℃W+ 实验 2 患者
中和血清与 Ac:LIP 一 该患者的抗体检测结论为
【score:2 分】
【A】IgG 抗 A+
【B】IgM 抗 AW+
【C】IgG 抗 B—
【D】IgM 抗 BW+
【E】IgM 抗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实验 1 说明该患者的抗体为抗 A;实验 2
进一步证实。该患者抗体在 4℃时与 A 细胞的凝集强
于室温,说明属于 IgM 抗体。
3.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一般都与抗血液成分的抗体有
关。发热反应主要与下列哪种抗体有关
【score:2 分】
【A】ABO 血型抗体
【B】Rh 血型抗体
【C】抗 IgA 抗体
【D】抗白细胞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抗 DNA 抗体
本题思路:抗 ABO 和 Rh 血型抗体主要与溶血性输血
反应相关,抗 Ig 抗体主要与过敏反应相关,抗 DNA
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相关。抗白细胞抗体引发细胞
因子如 IL-1 等的释放,后者作为致热原引起发热反
应。
4.产前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孕妇血型为 O 型 Rh(D)阳
性,丈夫血型为 A 型 Rh(D)阳性,测孕妇 IgG 抗一 A
抗体效价为 1:64,抗体筛选阴性。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胎儿血型为 A 型时,可发生 ABO 系统新生儿
溶血病
【B】无孕产史,不会发生 ABO 系统新生儿溶血
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孕妇 IgG 抗 A 效价>1:64,有临床意义
【D】无 ABO 以外抗体产生,不会发生 Rh 系统新生
儿溶血病
【E】母亲抗体的亚型与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性密切
相关
本题思路:夫妻血型不一致造成胎母血型不一致时可
能引发新生儿溶血病,并且与孕妇 IgG 抗体效价和亚
型有关。孕妇 IgG 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
以,第一胎即可发病。对于 Rh 新生儿溶血病来说,
一般认为当妻子为 Rh 阴性,丈夫为 Rh 阳性时为不配
合。从严格的意义上讲,E、c、C、e 也能造成 Rh 新
生儿溶血病,但这些抗原即使不配合也很少能使孩子
患病,所以,除了妻子体内已经存在了针对这些抗原
的抗体以外,我们在产前检查中并不考虑这些抗原在
夫妇之间存在的不配合性。一旦在孕妇体内检出 IgG
类 Rh 抗体,原则上胎儿就有可能受害。
5.患儿,女性,3 周岁,以头痛、发热、呕吐 1 周入
院。无用药史。入院后查体:面色苍白、黄疸、脾
大。实验室检查:Hb100g/L,RBC 3.8×10 12 /
L。最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关于
AIHA,下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温抗体型 AIHA 的自身抗体多为 IgG 类和补体
C3,发生血管内溶血
【B】冷抗体型 AIHA 的自身抗体多为 IgM 类,发生
血管外溶血
【C】温抗体型 AIHA 的 ABO 反定型应在 37℃进
行,并用献血者红细胞作对照
【D】冷抗体型 AIHA 的输血前检查应做 4℃盐水介
质配血,冷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和 DTT 灭活 IgM 法
【E】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PCH)的自身抗体具有抗
一 P 特异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划分为温抗体
型、冷抗体型和混合型 3 种。温抗体型 AIHA 的自身
抗体多为 IgG、IgM、IgA 和补体 C3,发生血管外溶
血。冷抗体型 AII-{A 的自身抗体多为 IgM 类,发生
血管内溶血。温抗体型 AIHA 的 ABO 反定型应在 37℃
进行,并用病人自身红细胞作对照。冷抗体型 AIHA
的输血前检查应做 37℃盐水介质配血,冷自身抗体
吸收试验和 DTT 灭活 IgM 法。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
(PCH)的自身抗体具有抗一 P 特异性,借此与 AIHA 相
鉴别。
二、 A3/A4 型题(总题数:1,score:10 分)
患者女,42 岁。患骨髓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
曾因贫血输 AB 型血 800ml。本次入院时,Hb 25g/
L,做 ABO 血型时,出现正反不符现象,并与 AB 型及
O 型血交叉配血时主侧出现凝集。 【score:10
分】
(1).患者血型为【score:2 分】
【A】A CcDEe
【B】B CCDEe
【C】O CCDee
【D】AB CCDE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O CCDEe
本题思路:
(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score:2 分】
【A】患者血清含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及同种抗 D
抗体
【B】患者血清含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及同种抗 C
抗体
【C】患者血清含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及同种抗 c
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患者血清含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及同种抗 E
抗体
【E】患者血清含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及同种抗 e
抗体
本题思路:
(3).当怀疑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时应【score:2
分】
【A】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
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
抗体特异性
【B】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再
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C】首先洗涤去掉自身抗体,再用配组细胞检测
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D】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
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
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
定抗体特异性,再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自身抗
体
本题思路:
(4).该患者主侧配血首选【score:2 分】
【A】用患者的血清和 AB CCDEe 红细胞相配
【B】用患者自身红细胞吸收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
的血清和 AB CCDEe 红细胞相配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用患者自身红细胞吸收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
的血清和 AB CcDEe 红细胞相配
【D】用患者自身红细胞吸收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
的血清和 O CcDEe 红细胞相配
【E】用患者自身红细胞吸收掉自身非特异性抗体
的血清和 O CCDEe 红细胞相配
本题思路:
(5).该病人配血相合后应怎样输血【score:2 分】
【A】红细胞应加温输入
【B】红细胞应快速输入
【C】红细胞应配合抗敏药物输入
【D】红细胞应加压输入
【E】红细胞应洗涤输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三、 A3/A4 型题(总题数:2,score:12 分)
患儿男,5 岁。因尿道梗阻术后伤口痊愈不良,输血
浆 110ml。输入 30ml 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升
至 41℃,减慢输注速度,于 10 小时内输完剩余血
浆,患儿恶心,呼吸急促,发绀,脉搏 140 次/分,
血压下降,继而休克,昏迷。查血白细胞 13.4×10
9 /L,中性 93%。【score:6 分】
(1).患儿诊断首先考虑【score:2 分】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柠檬酸盐中毒
本题思路:根据病历资料提示,患儿在输血后出现寒
战高热,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细菌污染反应。故
本题选 D。
(2).为指导治疗应检查【score:2 分】
【A】心电图
【B】脑血流图
【C】B 超
【D】复查血型
【E】血液细菌涂片和培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确定是否是细菌污染,最可靠的方法应是
血液细菌涂片和培养。故本题应选 E。
(3).治疗应着重于【score:2 分】
【A】抗组胺药
【B】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
【C】血液透析
【D】抗休克和抗感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输血扩充血容量
本题思路:治疗细菌污染反应的首要措施就是抗菌和
抗休克。故本题应选 D。
患者男,48 岁。肝硬化,查血 Hb 105g/L,TP(血清
总蛋白)50g/L,清蛋白 15g/L。【score:6 分】
(1).为纠正低蛋白血症,宜首选输【score:2 分】
【A】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全血
【D】血浆
【E】清蛋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因肝脾大,血小板降至 20×10 9 /L,宜输
【score:2 分】
【A】浓缩血小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浓缩红细胞
【C】浓缩Ⅷ因子
【D】普通冰冻血浆
【E】冷沉淀
本题思路:
(3).继发门脉高压破裂大出血,大量输血后出现口唇
麻木,四肢抽搐,低血钙等表现。最大可能原因是
【score:2 分】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临床目前常将输注血浆作为补充蛋白的一
种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不合理的,补充蛋白应选取输
注清蛋白,第一题故选 E。第二题是病人血小板降至
20×10 9 /L,此时应及时补充浓缩血小板,故选
A。大量输血致使患者出现低钙血症,其原因就是枸
橼酸钠中毒,故选 E。
四、 A3/A4 型题(总题数:5,score:20 分)
患者男,32 岁。全血输入 50ml 时出现皮肤瘙痒、荨
麻疹,继而出现喉头痉挛、支气管哮喘、颜面部血管
神经性水肿。血液检验显示 IgA 缺乏,病人有输血
史。【score:4 分】
(1).病人诊断首先考虑【score:2 分】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大量输血副作用
本题思路:本题是一道临床输血反应类型的综合试
题。根据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可以初
步推断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故本题应选 B。
(2).治疗药物重点选用【score:2 分】
【A】解热药,
【B】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碱性药物
【D】大剂量抗生素
【E】利尿药物
本题思路:临床上处理输血过敏反应的方法一般是选
取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抗过敏。故本题应选 B。
患者男,19 岁。近日发热、肌肉痛,后迅速出现皮
肤大片瘀斑,头痛,意识紊乱,少尿,尿色加深,溶
血性贫血,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score:4 分】
(1).不符合该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score:2 分】
【A】尿胆红素增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血片中破碎红细胞占 5%
【C】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D】血小板计数 30×10 9 /L
【E】血间接胆红素 23.5μmol/L
本题思路:
(2).该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的原因是【score:2
分】
【A】血小板破坏增多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脾内滞留过多
【D】血小板消耗过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栓性疾病
本题思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种罕
见的微血管血栓一出血综合征。这是一组由于微循环
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血小板数因大量消耗而减少所
形成的紫癜。由于小动脉与微血管的栓死,导致器官
缺血性功能障碍乃至梗死,对微循环依赖性强的器官
(脑、肾等)最易出现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①血小
板减少引起的出血,②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③神
经精神症状,④肾脏损害,⑤发热。主要实验室诊断
有:血小板计数减少,生存时间缩短;因患者有微血
管病性溶血,导致黄疸,深色尿,化验间接胆红素升
高,尿胆原升高,尿胆红素阴性,血片中破碎红细胞
>2%。
患者女,24 岁。因鼻出血、口腔血泡,皮肤紫癜至
医院。查血小板 3×10 9 /L,血小板抗体阳性。
【score:4 分】
(1).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score:2 分】
【A】血友病
【B】急性白血病
【C】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血小板无力症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本题思路:
(2).若该患者为 ITP,其实验室检查中哪项错误
【score:2 分】
【A】骨髓象示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
【B】PAIgG 增高
【C】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D】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血小板寿命缩短
本题思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
血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
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血小
板黏附、聚集功能减弱。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
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
大。
患者女,18 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
血小板计数 60×10 9 /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
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 ADP、肾上腺素、凝血
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
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score:4 分】
(1).该患者缺乏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score:2 分】
【A】GPIa
【B】GPI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GPⅡb
【D】GPⅡa
【E】GPⅣ
本题思路:
(2).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score:2 分】
【A】对 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
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
低和不聚集
【C】ADP 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
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
【E】ADP 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
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本题思路:巨大血小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特征为
血小板减少巨型血小板、出血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消
耗不良。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中~重度减
少,少数患者正常。 (2)血小板巨大,可达淋巴细胞
大小。 (3)血小板对胶原、玻珠柱等的黏附率下降。
(4)与血小板下降不平行的出血时间延长。 (5)血小
板对 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
而对瑞斯托霉素和 vWF 则不发生聚集。 (6)血块回缩
正常,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7)血小板膜 GPIb-Ⅸ和
GPIb-V 缺乏或减少(GPIb 与 GPⅨ形成复合物,是
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反应)。
患者男,6 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
数 120×10 9 /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
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
【score:4 分】
(1).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score:2 分】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血友病
【C】白血病
【D】贮存池病
【E】血小板无力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score:2
分】
【A】GPIa/GPⅡa
【B】GPIb/GPⅨ
【C】GPⅡb/GPⅢ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GPIc/GPⅡa
【E】GPⅣ
本题思路:血小板无力症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实验
室检查: (1)血涂片上血小板散在分布,不聚集成
堆。 (2)出血时间延长。 (3)血块收缩不良或正常。
(4)血小板聚集试验:加 ADP、肾上腺素、胶原、凝
血酶和花生四烯酸均不引起聚集或对后 3 种诱导剂的
聚集反应显著减低,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正常或
减低。 (5)血小板膜 GPⅡb/Ⅲa 减少或有质的异常
(GPⅡb/Ⅲa 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聚集
反应)。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和花生四烯
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
板不凝集。 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时,ADP 诱导
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正常;α 颗粒缺陷时,血小板凝集和
聚集均正常。 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即可发现异常。
血友病会有自发性出血,但多发生关节和肌肉出血,
且出血严重程度与凝血因子Ⅷ或Ⅸ水平相关。
五、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10 分)
A.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 B.贮存池病:α 颗
粒缺陷 C.血小板无力症 D.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
陷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score:10 分】
(1).血小板聚集试验中 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不凝
集,符合哪种疾病【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符合哪种疾病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显著
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正常或减
低,符合哪种疾病【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ADP 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
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5).ADP 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
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不同的血小板功
能缺陷病对各种诱导剂的反应不同。血小板无力症:
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
聚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
不凝集;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时,ADP 诱导的聚
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
小板聚集正常;α 颗粒缺陷时,血小板凝集和聚集
均正常;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ADP 诱导的聚
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
小板聚集均低下。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胃痛)-试卷12021-05-1713页
- 医学考试-心电学技术专业知识-62021-05-1742页
- 医学考试-营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2021-05-1726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52021-05-1724页
- 医学考试-整形外科学专业-12021-05-1742页
- 医学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2021-05-1739页
- 【医学考试】初级药师专业知识-312021-05-1734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厥证)模拟试卷32021-05-1717页
- 医学考试-心电学技术专业知识-152021-05-1725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中药师-272021-05-1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