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 MB
  • 2021-06-15 发布

高中数学选修2-1主要内容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 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 p,则 q”或者 “如果 p,那么 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 p 叫做命 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结论.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 P 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 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 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 P 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 q,那么这样的命题 叫做假命题. 四种命题: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 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 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定义2: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 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 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 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 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形式: 原命题:若 P,则 q.则: 逆命题:若 q,则 P. 否命题:若¬P,则¬q.(说明符号“¬”的含义:符号“¬”叫做否定符号.“¬p”表示 p 的否定;即不是 p;非 p) 逆否命题:若¬q,则¬P.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命题“若 p,则 q”为真命题,即 p  q,那么我们就说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必要条件. 一般地,如果既有 pq ,又有 qp 就记作 p  q. 此时,我们说,那么 p 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 p 是 q 的充要条件,那么 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 p  q,那么 p 与 q 互为充要条件. 一般地, 若 pq ,但 q  p,则称 p 是 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若 pq,但 q  p,则称 p 是 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若 pq,且 q  p,则称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 读作“p 且 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 读作“p 或 q”。 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 p,q 都是真命题时,p∧q 是真命题;当 p,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当 p,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 是真命题;当 p,q 两个命题 都是假命题时,p∨q 是假命题。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 p”或“p 的否定”。 若 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 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 定。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 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在指定的范围内都表示整体或全部, 这样的词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的词叫做存 在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或存在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 P: , ( )x M p x  它的否定¬P ¬P(x) 特称命题 P: , ( )x M p x  它的否定¬P: x∈M,¬P(x) 全称命题和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 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 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 例 1(1)求和定圆 x2+y2=k2 的圆周的距离等于 k 的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2)过点 A(a,o)作圆 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 O 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 对(1)分析: 动点 P 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 P 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 解:设动点 P(x,y),则有|OP|=2R 或|OP|=0. 即 x2+y2=4R2 或 x2+y2=0. 故所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y2=4R2 或 x2+y2=0. 对(2)分析: 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 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 设弦的中点为 M(x,y),连结 OM, 则 OM⊥AM. ∵kOM·kAM=-1, 其轨迹是以 OA 为直径的圆在圆 O 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 2.定义法 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 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 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 直平分线 l 交半径 OQ 于点 P(见图 2-45),当 Q 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分析: ∵点 P 在 AQ 的垂直平分线上, ∴|PQ|=|PA|. 又 P 在半径 OQ 上. ∴|PO|+|PQ|=R,即|PO|+|PA|=R. 故 P 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 写出 P 点的轨迹方程. 解:连接 PA ∵l⊥PQ,∴|PA|=|PQ|. 又 P 在半径 OQ 上. ∴|PO|+|PQ|=2. 由椭圆定义可知:P 点轨迹是以 O、A 为焦点的椭圆. 3.相关点法 若动点 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 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 x0、y0 可用 x、y 表示,则将 Q 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 P 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 法). 例 3 已知抛物线 y2=x+1,定点 A(3,1)、B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 P 在线段 AB 上, 且有 BP∶PA=1∶2,当 B 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分析: P 点运动的原因是 B 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 B 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 P 与点 B 的联 系. 解:设点 P(x,y),且设点 B(x0,y0) ∵BP∶PA=1∶2,且 P 为线段 AB 的内分点. 4.待定系数法 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 例 4 已知抛物线 y2=4x 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 y 轴上的双曲 曲线方程. 分析: 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 y 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 ax2-4b2x+a2b2=0 ∵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 程 ax2-4b2x+a2b2=0 应有等根. ∴△=1664-4Q4b2=0,即 a2=2b. (以下由学生完成) 由弦长公式得: 即 a2b2=4b2-a2. 2.2 椭圆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1F ,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1 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ellipse).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即当动点 设为 M 时,椭圆即为点集 P   1 2| 2M MF MF a  . 焦点在 x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0(12 2 2 2  bab y a x . 焦点在 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 2 2 2 2 1 0y x a ba b    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①范围: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可得, 2 2 2 21 0y x b a    ,进一步得: a x a   ,同理 可得: b y b   ,即椭圆位于直线 x a  和 y b  所围成的矩形框图里; ②对称性:由以 x 代 x ,以 y 代 y 和 x 代 x ,且以 y 代 y 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椭 圆的标准方程发生变化没有,从而得到椭圆是以 x 轴和 y 轴为对称轴,原点为对称中心; ③顶点:先给出圆锥曲线的顶点的统一定义,即圆锥曲线的对称轴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叫做圆锥曲线的顶点.因此椭圆有四个顶点,由于椭圆的对称轴有长短之分,较长的对称轴 叫 做 长 轴 , 较 短 的 叫 做 短 轴 ; ④离心率: 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 a ce  叫做椭圆的离心率( 10  e ),     椭圆图形越扁 时当 01 a,,b,ce ;     椭圆越接近于圆 时当 a,b,ce 00 . 椭圆的第二定义 当点 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10(  ea ce 时,这 个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 e 是椭圆的离心率. 对于椭圆 12 2 2 2  b y a x ,相应于焦点 )0,(cF 的准线方程是 c ax 2  .根据对称性,相应于焦 点 )0,( cF  的准线方程是 c ax 2  .对于椭圆 12 2 2 2  b x a y 的准线方程是 c ay 2  . 可见椭圆的离心率就是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距离的比,这就是离心率的几 何意义. 由 椭 圆 的 第 二 定 义 ed MF  || 可 得 : 右 焦 半 径 公 式 为 exac axeedMF  |||| 2 右 ;左焦半径公式为 exac axeedMF  |)(||| 2 左 定义:椭圆上任意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 性质一:已知椭圆方程为 ),0(12 2 2 2  b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 ,, 21 FF 设焦点三角形 21FPF 中 ,21  PFF 则 2tan2 21 bS PFF  。 cos2)2( 21 2 2 2 1 2 21 2 PFPFPFPFFFc  )cos1(2)( 21 2 21  PFPFPFPF  cos1 2 )cos1(2 44 )cos1(2 4)( 22222 21 21    bcacPFPFPFPF 1 2 2 2 1 2 1 sin sin tan2 1 cos 2F PF bS PF PF b      性质二:已知椭圆方程为 ),0(12 2 2 2  ba b y a x 左右两焦点分别为 ,, 21 FF 设焦点三角形 21FPF ,若 21PFF 最大,则点 P 为椭圆短轴的端点。 证明:设 ),( oo yxP ,由焦半径公式可知: oexaPF 1 , oexaPF 1 在 21PFF 中, 21 2 21 2 1 2 1 2cos PFPF FFPFPF  21 2 21 2 21 2 42)( PFPF cPFPFPFPF  1))((2 412 44 2 21 22  oo exaexa b PFPF ca = 12 222 2   oxea b axa  0 22 axo  性质三:已知椭圆方程为 ),0(12 2 2 2  b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 ,, 21 FF 设焦点三角形 21FPF 中 ,21  PFF 则 .21cos 2e 证明:设 ,, 2211 rPFrPF  则在 21PFF 中,由余弦定理得: 12 22 2 42)( 2cos 21 22 21 2 21 2 21 21 2 21 2 2 2 1  rr ca rr crrrr rr FFrr .211 2 221 )2(2 22 2 2 22 221 22 e a ca rr ca   命题得证。 (2000 年高考题)已知椭圆 )0(12 2 2 2  ba b y a x 的两焦点分别为 ,, 21 FF 若椭圆上存在 一点 ,P 使得 ,1200 21  PFF 求椭圆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简解:由椭圆焦点三角形性质可知 .21120cos 20 e 即 2212 1 e , 于是得到 e 的取值范围是 .1,2 3       性质四:已知椭圆方程为 ),0(12 2 2 2  b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 ,, 21 FF 设焦点三角形 21FPF , ,, 1221   FPFFPF 则椭圆的离心率   sinsin )sin(  e 。 ,, 1221   FPFFPF 由正弦定理得:  sinsin)180sin( 1221 PFPFFF o   由等比定理得:  sinsin)sin( 2121   PFPFFF 而 )sin( 2 )sin( 21   cFF ,  sinsin 2 sinsin 21   aPFPF ∴   sinsin )sin(   a ce 。 已知椭圆的焦点是 F1(-1,0)、F2(1,0),P 为椭圆上一点,且|F1F2|是|PF1|和| PF2|的等差中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点 P 在第三象限,且∠PF1F2=120°,求 tanF1PF2. 解:(1)由题设 2|F1F2|=|PF1|+|PF2| ∴2a=4,又 2c=2,∴b= 3 ∴椭圆的方程为 34 22 yx  =1. (2)设∠F1PF2=θ,则∠PF2F1=60°-θ 椭圆的离心率 2 1e 则 )60sin(2 3 sin )60sin(120sin )180sin( 2 1         o oo o , 整理得:5sinθ= 3 (1+cosθ) ∴ 5 3 cos1 sin    故 5 3 2tan  ,tanF1PF2=tanθ= 11 35 25 31 5 32    . 2.3 双曲线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1F ,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1 2F F )的点的轨迹 叫做双曲线(hyperbola).其中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 的焦距.即当动点设为 M 时,双曲线即为点集 P   1 2 2M MF MF a  . 焦点在 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0(12 2 2 2  bab y a x . 焦点在 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0(12 2 2 2  bab x a y . ①范围: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 2 2 2 2 1 0y x b a    ,进一步得:x a  ,或 x a .这 说明双曲线在不等式 x a  ,或 x a 所表示的区域; ②对称性:由以 x 代 x ,以 y 代 y 和 x 代 x ,且以 y 代 y 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双 曲线的标准方程发生变化没有,从而得到双曲线是以 x 轴和 y 轴为对称轴,原点为对称中心; ③顶点:圆锥曲线的顶点的统一定义,即圆锥曲线的对称轴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叫做圆 锥曲线的顶点.因此双曲线有两个顶点,由于双曲线的对称轴有实虚之分,焦点所在的对称 轴叫做实轴,焦点不在的对称轴叫做虚轴; ④渐近线:直线 by xa   叫做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的渐近线; ⑤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 a ce 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1e  ). 双曲线第二定义:当动点 M(x,y) 到一定点 F(c,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 2 : al x c  的 距离之比是常数 1ce a   时,这个动点 M(x,y)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定点 F(c,0)是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定直线 2 : al x c  叫双曲线的一条准线,常数 e 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双曲线上 任一点到焦点的线段称为焦半径。例如 PF 是双曲线的焦半径。 2.4 抛物线 (1)抛物线只位于半个坐标平面内,虽然它也可以无限延伸,但是没有渐近线. (2)抛物线只有一条对称轴,这条对称轴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或与顶点和焦点的连线重 合,抛物线没有中心. (3)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它是焦点和焦点在准线上射影的中点. (4)抛物线的离心率要联系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并和抛物线的定义作比较.其结 果是应规定抛物线的离心率为 1.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如同平面向量的概念,我们把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也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 量或相等的向量. 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 向量是共面的.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定义与平面向量的运算一样: 空间向量加法与数乘向量有如下运算律: ⑴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⑵加法结合律:(a + b) + c =a + (b + c);(课件验证) ⑶数乘分配律:λ(a + b) =λa +λb. 空间向量加法的运算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起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 nnn AAAAAAAAAA 11433221   因此,求空间若干向量之和时,可通过平移使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 ⑵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零向量.即: 011433221   AAAAAAAAAA nnn . ⑶两个向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然成立. 1.共线(平行)向量: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 平行向量。读作: a 平行于b  ,记作: //a b  . 2.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 , ( 0), //a b b a b   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 ,使 a b  (  唯一). 推论:如果l 为经过已知点 A ,且平行于已知向量 a 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O ,点 P 在直线 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满足等式OP OA t AB    ①,其中向量 a 叫做直线l 的方向 向量。在l 上取 AB a  ,则①式可化为OP OA t AB    或 (1 )OP t OA tOB     ② 当 1 2t  时,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此时 1 ( )2OP OA OB    ③ ①和②都叫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③是线段 AB 的中点公式. 3.向量与平面平行: 已知平面 和向量 a ,作 OA a  ,如果直线OA 平行于 或在 内,那么我们说向 量 a 平行于平面 ,记作: //a  . 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a l P B A O a  a  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4.共面向量定理: 如果两个向量 ,a b  不共线, p 与向量 ,a b 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x y 使 p xa yb    . 1.空间向量的夹角及其表示: 已知两非零向量 ,a b 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 ,OA a OB b    ,则 AOB 叫做向量 a 与b  的夹角,记作 ,a b  ;且规定 0 ,a b   ,显然有 , ,a b b a     ; 若 , 2a b   ,则称 a 与b  互相垂直,记作: a b  ; 2.向量的模: 设OA a  ,则有向线段OA  的长度叫做向量 a 的长度或模,记作:| |a ; 3.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向量 ,a b  ,则| | | | cos ,a b a b      叫做 ,a b  的数量积,记 作 a b  ,即 a b  | | | | cos ,a b a b      . 已知向量 AB a  和轴 l , e 是 l 上与 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作点 A 在l 上的射影 A,作点 B 在l 上的射影 B ,则 A B  叫做 向量 AB  在轴 l 上或在 e 上的正射影;可以证明 A B  的长度 | | | | cos , | |A B AB a e a e           . 4.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1) | | cos ,a e a a e        . (2) 0a b a b      . (3) 2| |a a a    . 5.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 (1) ( ) ( ) ( )a b a b a b           . (2) a b b a     (交换律). (3) ( )a b c a b a c           (分配律). A C B A B e  1.几个概念 (1) 轴上有向线段的值:设有一轴 u , AB 是轴 u 上的有向线段,如果数  满足 AB ,且当 AB 与轴 u 同向时  是正的,当 AB 与轴 u 反向时  是负的,那么数  叫 做轴 u 上有向线段 AB 的值,记做 AB,即 AB 。设 e 是与 u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 eAB (2) 设 A、B、C 是 u 轴上任意三点,不论三点的相互位置如何,总有 BCABAC  (3) 两向量夹角的概念:设有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任取空间一点 O,作 aOA , bOB ,规定不超过 的 AOB 称为向量 a 和 b 的夹角,记为 ),( ba  (4) 空间一点 A 在轴 u上的投影:通过点 A 作轴 u 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轴 u的交点 'A 叫做点 A 在轴 u上的投影。 (5) 向量 AB 在轴 u上的投影:设已知向量 AB 的起点 A 和终点 B 在轴 u 上的投影分别 为点 'A 和 'B ,那么轴 u 上的有向线段的值 '' BA 叫做向量 AB 在轴 u 上的投影,记做 ABjuPr 。 2.投影定理 性 质 1 :向 量在 轴 u 上 的投 影 等于 向量 的 模乘 以 轴与 向 量的 夹角  的 余弦 : cosPr ABABju  性 质 2 :两 个向 量 的和 在轴 上 的投 影 等于 两 个向 量在 该 轴上 的 投影 的 和, 即 2121 aaaa jjju PrPr)(Pr  性质 3:向量与数的乘法在轴上的投影等于向量在轴上的投影与数的乘法。即 aa jju Pr)(Pr   注意: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与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有本质区别。 向量 a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三个数 ax、ay、az, 向量 a 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是三个向量 ax i 、 ayj 、 azk. 2.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设 },,{ zyx aaaa , },,{ zyx bbbb 即 kjia zyx aaa  , kjib zyx bbb  则 (1) 加法: kjiba )()()( zzyyxx bababa  ◆ 减法: kjiba )()()( zzyyxx bababa  ◆ 乘数: kjia )()()( zyx aaa   ◆ 或 },,{ zzyyxx bababa  ba },,{ zzyyxx bababa  ba },,{ zyx aaa  a ◆ 平行:若 a≠0 时,向量 ab // 相当于 ab  ,即 },,{},,{ zyxzyx aaabbb  也相当于向量的对应坐标成比例即 z z y y x x a b a b a b  三、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设 },,{ zyx aaaa ,可以用它与三个坐标轴的夹 角  、、 (均大于等于 0,小于等于 )来表示它 的方向,称  、、 为非零向量 a 的方向角,见图 7 -6,其余弦表示形式  coscoscos 、、 称为方向余 弦。 图 7-6 1. 2. 模 222 zyx aaa a 3. 方向余弦 由性质 1 知             coscos coscos coscos 21 21 21 a a a MMa MMa MMa z y x ,当 0222  zyx aaaa 时,有                 222 222 222 cos cos cos zyx zz zyx yy zyx xx aaa aa aaa aa aaa aa a a a    ◆ 任意向量的方向余弦有性质: 1coscoscos 222   ◆ 与非零向量 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cos,cos,{cos},,{1  zyx aaa aa aa 0 3.2 立体集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利用向量方法求解空间距离问题,可以回避此类问题中大量的作图、证明 等步骤,而转化为向量间的计算问题. 例1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4,E、F 分别是 AB、AD 的中点, GC⊥平面 ABCD,且 GC=2,求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分析:由题设可知 CG、CB、CD 两两互相垂直,可以由此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用向量法求解,就是求出过 B 且垂直于平面 EFG 的向量,它的长即为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解:如图,设 CD 4i, CB 4j, CG 2k, 以 i、j、k 为坐标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由题设 C(0,0,0),A(4,4,0),B(0,4,0),D(4,0,0), E(2,4,0),F(4,2,0),G(0,0,2). ∴ (2,0,0)BE  , (4, 2,0)BF   , (0, 4,2)BG   , (2,4, 2)GE   , (2, 2,0)EF   . 设 BM  平面 EFG,M 为垂足,则 M、G、E、F 四点共面,由共面向量定 理知,存在实数 a、b、c,使得 BM aBE bBF cBG      ( 1)a b c   , ∴ (2,0,0) (4, 2,0) (0, 4,2)BM a b c     =(2a+4b,-2b-4c,2c). 由 BM 平面 EFG,得 BM GE , BM EF ,于是 0BM GE   , 0BM EF   . ∴ (2 4 , 2 4 ,2 ) (2,4, 2) 0 (2 4 , 2 4 ,2 ) (2, 2,0) 0 1 a b b c c a b b c c a b c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得:       1 023 05 cba cba ca ,解得 15 11 7 11 3 11 a b c         . ∴ BM =(2a+4b,-2b-4c,2c)= )11 6,11 2,11 2( . ∴ 2 2 22 2 6 2 11| | 11 11 11 11BM                     故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为 11 112 . 说明: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常常不必作出垂线段,只需利用垂足在 平面内、共面向量定理、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解出垂线段对应的向量就可以 了. 例 2 已知正方体 ABCD- ' ' ' 'A B C D 的棱长为 1,求直线 'DA 与 AC 的距离. 分析:设异面直线 'DA 、AC 的公垂线是直线 l,则线段 'AA 在直线 l 上的射 影就是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所以此题可以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求 解. 解:如图,设 '' AB i, ''CB j, BB' k,以 i、j、k 为坐标向量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 'B -xyz,则有 '(1,0,0)A , (1,1,1)D , (1,0,1)A , (0,1,1)C . ∴ ' (0, 1, 1)DA    , ( 1,1,0)AC   , ' (0,0,1)A A  . 设 n ( , , )x y z 是直线 l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则 2 2 2 1x y z   . ∵ n 'DA ,n AC , ∴       1 0 0 222 zyx yx zy ,解得 3 3 zyx 或 3 3x y z     . 取 n 3 3 3( , , )3 3 3   ,则向量 AA' 在直线 l 上的投影为 n· AA' )3 3,3 3,3 3(  · )1,0,0( 3 3 . 由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知,直线 'DA 与 AC 的距离为 3 3 . 向量的内积与二面角的计算 在《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第一章向量代数的教学中,讲到几何空间的 内积时,有一个例题(见[1],p53)要求证明如下的公式: ,cossinsincoscoscos   (1) 其中点 O 是二面角 P-MN-Q 的棱 MN 上的点,OA、OB 分别在平面 P 和平面 Q 内。 AON , BON , AOB 。 为二面角 P-MN-Q(见图 1)。 b  a   M y z D x B A Q P N O 图 1 公式(1)可以利用向量的内积来加以证明: 以 Q 为坐标平面,直线 MN 为 y 轴,如图 1 建立直角坐标系。 记 xOz 平面 与平面 P 的交线为射线 OD,则 MNOD ,得   2AOD , DOx ,   2DOz 。 分别沿射线 OA、OB 的方向上作单位向量a ,b  ,则 ba , 。 由计算知 a ,b  的坐标分别为 )sinsin,cos,cos(sin  , )0,cos,(sin  , 于是,  cossinsincoscos |||| cos    ba ba ba   。 公式(1)在立体几何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时是有用的。我们来介绍如下的 两个应用。 例 1.立方体 ABCD-A1B1C1D1 的边长为 1,E、F、G、H、I 分别为 A1D1、 A1A、A1B1、B1C1、B1B 的中点。 求面 EFG 和面 GHI 的夹角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 由于图 2 中所画的两平面 EFG 和 GHI 只有一个公共点,没有交线,所 以我们可以将该立方体沿 AB 方向平移 1 个单位。这样就使平面 EFG 平移至平 面 GHI  。而 就是二面角 G-IH-G(见图 3)。利用公式(1),只要知道了 , 和 的大小,我们就能求出 。 H IF E G C C1D1 D B B1A1 A 图 2 由已知 条 件 , GHI 和 GHI  均 为 等 边 三 角 形 , 所 以 3   , 而 2   GGI 。因此, G' E H D1 C1 C G IF B1A1 B D A 图 3  cos3sin3sin3cos3cos2cos  , 即 cos2 3 2 3 2 1 2 10  。 解得 3 1cos  , 3 1arccos  。 当然,在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之后,通过计算向量的外积可计算出两平面的法 向量,利用法向量同样也可算出夹角 来。 例 2.计算正十二面体的两个相邻面的夹角 的大小。 解 我们知道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都是大小相同的正五边形,且在正十二面 体的每个顶点上均有 3 个面围绕。设 P 和 Q 是两个相邻的面,MN 是它们的交线 (如图 4),则公式(1)中的 ,  , 分别为: AMN , BMN , AMB , 因此它们均为正五边形的内角。所以  108 。 BA N M QP 图 4 所以,由公式(1)知 cos108sin108sin108cos108cos108cos  , 或 5 5 108sin )108cos1(108coscos 2    。 因此, 5 5arccos  ,或 4533116  。 如果不使用公式(1),要求出例 2 中的夹角 的大小在计算上要复杂很多。 利用例 2 的结果,我们可以容易地计算出单位棱长正十二面体的体积 V。 设单位棱长正十二面体的中心为 O,则该十二面体可以切割成十二个全等的 正五棱锥,每个五棱锥以该多面体的一个面为底面、以 O 为其顶点。设该正五 棱锥为 ,从而可知:  VV 12 。 再设 的底面积为 S、高为 h,设O为单位边长正五边形(即 的底)的中 心,A、B 为该五边形的两个相邻的顶点,H 为 AB 的中点, aHO  || ,则  54' AHO ,  54tan2 1'tan2 1 AHOa ,  54tan4 5 25 aS 。 仍设 为正十二面体两相邻面的夹角,则 2tan  a h 。所以 2tan54tan2 1 h 。 但是, 2 15 cos1 cos1 2tan     , 从而 ShVV 412              2tan54tan2 154tan4 54  2tan)54(tan2 5 2  2 15 5 525 2 5  4 5715  , 或 6631.7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