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M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总有一天……
幼
时
记
趣
我要变成……
说明孩子的 非常丰富想象力
幼时记趣
沈复
文学常识
•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
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
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
情感真挚。
• 沈复 (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
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
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
散文。
童稚( )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云端
怡( )然称快 凹凸( )
土砾( ) 为邱( )
为壑( ) 庞然大物( )
zhì miǎo
jiānɡ lì
yí āo tū
lì qiū
hè pánɡ
认一认
常见的节奏划分方法都有哪些?
(1)主谓之间必须分。
如:楚人 有涉江者。
(2)动词与宾语之间应该分。
如:遽契 其舟
(3)关联词语与后面内容必须分。
如:至之市,而 忘操之。
/
/
/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⑴余忆童稚时。
⑵见藐小微物。
⑶故时有物外之趣。
/忆童稚时。
/藐小微物。
/时有物外之趣。
发语词与后面内容必须
分。
如:盖一癞蛤蟆也。
盖/一癞蛤蟆也。
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然则、岂、岂若、宜、
诚宜、何尝、其……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
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睁大眼睛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
有物外之趣。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
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
本身以外的兴趣。
代词,相当于“它的”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齐读
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4、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象的景观(是鹤舞),
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
(觉得它们)是鹤了。
助词,不译。 想像的景观。
副词,果真。连词,或者。连词,那么。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
为这样都僵硬了。
指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wèi,介词,表原因,因为。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6、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
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
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观赏。
即“当……观赏”。代蚊子。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
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的样子”。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7、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草
丛生的花台旁,
在。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我)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
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即“使之与台齐”,宾语“之”
代身子,省略。齐,一样高。
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8、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
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
然自得。
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
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山丘,低洼的地方
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
情舒畅,自得其乐。
想像。
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代想像中的山林。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9、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即斗于草间,介词“于”省略。
程度深,这里是兴趣浓厚的意思。代二虫斗。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
癞虾蟆也。
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到大
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很大的样子。 连词,表修饰。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10、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连词,表承接,“便”、“就”。
表被动,“被……”。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11、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
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
正。
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心神安定。
(用 )
(“或者”,表示选择关系)
(原来是)
(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这样,指“昂首观之”的动作)
之
①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助词,的 )
(助词,无实义 )
以 徐喷以烟
或 则或千或百
盖 盖一癞蛤蟆也
(它,代蚊子)
(因为)
(代“自己”)
(被)
其
①使其冲烟飞鸣
②常蹲其身
③神游其中 (代“想象中的山林”)
为
① 项为之强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③以虫蚁为兽 (当做,作为)
省略句:
群鹤舞( )空
使( )与台齐
驱之( )别院
固定句式 :
作……观:
以……为:
……为所……:
于
于
当做……观赏
把……当做
表示被动,译为“被”
之
1、课题中的“趣”指的是什么呢?
2、作者认为自己能够“时有物外之趣”的
原因是什么?
3、童年时代最珍惜、最宝贵的回忆,往往
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行为。作者在课文中
依次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作者又
是怎样安排文章的结构的?你能用四字短语
提炼出文中充满童趣的四幅画吗?
想一想
想一想
1、课题中的“趣”指的是什么呢?
2、作者认为自己能够“时有物外之趣”的
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是因为可以“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
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所以“时有物外之
趣”。
请注意:“明察秋毫”是文章的线索。
“物外之趣”是文章的主旨句。
3、童年时代最珍惜、最宝贵的
回忆,往往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行
为。作者在课文中依次向我们介绍了
哪些有趣的事情?作者又是怎样安排
文章的结构的?你能用四字短语提炼
出文中充满童趣的四幅画吗?
第1段:总叙物外之趣。
第2段:观蚊如鹤之趣。
第3段:神游山林之趣。
第4段:鞭打蛤蟆之趣。
总
分
三件趣事 结构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群鹤舞空 青云白鹤四
幅
画
观
蚊
如
鹤
4、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童趣”的句子吗?
5、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
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
6、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
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
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7、作者把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可以看
出作者怎样的“童心”?
8、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请结合文章
说一说。
9、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
有什么启示?
想一想
4、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童
趣”的句子吗?
1.私拟作群鹤舞空……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怡然
称快。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
中,怡然自得。
4.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
之别院。
5、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
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
细观察。
⑴丰富想像:①以丛草为林 ②以虫蚁
为兽 ③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⑵仔细观察: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舌一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
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
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第一,童年时代的我能“张目对日,明
察秋毫”,也就是说“我”有观察事物的好
眼力。
第二,我“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
理”,说明我特别爱好观察,对新鲜事物充
满了好奇心。
第三,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
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
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7、作者把癞蛤蟆“鞭数十,驱
之别院”,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童
心”?
8、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
作者?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是一个留心生活、善于观察的人。
是一个善于联想、想象的人。
是一个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人。
9、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
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
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
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
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
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趁热打铁:字词巩固
1、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私拟作群鹤舞空
4、心之所向
5、项为之强
6、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7、作青云白鹤观
8、怡然称快
(眼力)(看清)
(所以;助词,的)
(自己;比)
(助词,无实义)
(因为;同“僵”,僵硬)
(用;它,代“蚊子”)
(当做……看)
(喜悦的样子;痛快)
做一做
9、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10、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
邱,凹者为壑
11、神游其中
12、观之正浓
13、拔山倒树而来
14、盖一癞蛤蟆也
15、二虫尽为所吞
16、方出神
17、鞭数十,驱之别院
(自己的;一样高)
邱,
凹者为壑 (把……当做;同“丘”,土山)
(在想像中游历;想像中的山林)
(这种情景;兴趣浓厚的时候)
(搬开土山,撞倒树木)
(原来是)
(全,都;被)
(正;精神过度集中有点发呆)
(鞭打;它,代“蛤蟆”)
做一做
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请选择有关句子赏析。
1.夏蚊成雷。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夏蚊成雷”,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地描写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
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两个动
词,表现了癞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
为生动传神。
4.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该句连
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惊恐方定,
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本文有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请选择有关句子
加以赏析。
5.冲烟飞鸣。
6.鹤唳云端。
7.拔山倒树。
5.“冲烟飞鸣” 的 “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
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 。
6.“鹤唳云端”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
于云端高亢地鸣叫。
7.“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
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
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做一做
只要你带着一颗童稚的心,展开
丰富的想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产生
“物外之趣”,请以“观……之趣”为
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小试牛刀
幼时记趣(译文)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
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
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
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
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
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像的
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
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
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
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
在云头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
丛生的花台旁,常常蹲下自己的身
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
看。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
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
的地方看作土山,低洼的地方看成
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
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
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
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
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
全被吞进肚里。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
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
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
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社戏》 苏教2021-10-2512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代寓言两则2021-10-2518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社戏》 苏教2021-10-2513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天上的街市》2021-10-2515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冰心诗三首》2021-10-2529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三个太阳》 2021-10-2542页
- 2019年秋(黔东南)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2021-10-2515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蔚蓝的王国》2021-10-2514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2021-10-2512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七颗钻石》 2021-10-2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