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17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专题 09 文言文阅读
★知识划重点★
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
作品评价等内容。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
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
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
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 10
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吉林卷 15 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
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
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
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
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
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
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
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
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
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
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
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从古代史料中读取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从事件中
读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恰当地取舍,合理
地扬弃。
6.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时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
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一:
2.选出下列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
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5.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
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
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
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减之又减,遂至一
匹,既终不受。翌日,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始妇无裈③也?”范笑而受之。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②挑:挖。③裈(kūn):裤子
6.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于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C.或问日:“痛邪?” 或王命急宣(《三峡》)
D.如是减半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
7.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
8.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B.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C.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D.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9.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中能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乙文中可以看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3
三.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
侍。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②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③,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
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④,飞辞曰:“敌未
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
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2.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3.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4.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
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
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昃(zè)太阳偏西
15.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1)或异二者之为: (2)去之南都入学舍: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7.“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但两文采用
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18.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19.班级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下面的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写一段颁奖词。
(备选人物:杜甫、苏轼、鲁迅、李白、欧阳修、唐雎)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
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有粮者亦食. 食: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22.(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23.(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
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5
(乙)
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
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
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春和景明 景: (2)宠辱偕忘 偕
(3)然滕豪迈自负 然 (4)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书:
25.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愤郁颇见辞色。
26.用原文来回答。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
(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
27.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答案:
1.①念:考虑,想到 ② 相与:共同,一起③是:这 ④一:全
2.D
3.①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4.角度 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
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巯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
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
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 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
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
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5.横批:闲痴。 理由:“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
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
括。
6.D
7.(1)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2) 韩豫章和范
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
8.C
9.(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孝顺(孝敬父母),品行高洁(或清廉)
10.A
11.A
12.B
13.B
14.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敬重,尊重)他了。
15.为:心情(心理活动) 去:离开、离家
6
16.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
17.揭示主题,点明中心; 议论 记叙
18.从家世的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奠定了儒家仁爱的思想等。
19.要求符合人物形象及主要事迹,语言流畅即可
20.(1)探求 (2)吃,给……吃
21.(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22.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
友人,点明中心。
23.赵威后认为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
照应。
24.A 景:日光 B 偕:全部,一起 C 然:但是,然而 D 书:书信
25.(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26.【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友善,爱其才,(加“恐后贻祸”也可得分。)”
27.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④要善于
接受他人意见。⑤做人要谦虚。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念,一词多义,考虑,想到。
相与,本义,共同,一起。是,一词多义,这。一,一词多义,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
词义。
2.A.表顺承,可译为“就”\表转折,可译为“却”;B.疑问词,哪里\句末语气词,可不译;C.……的
人\……的手段;
D.介词,在\介词,在;故选 D。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但,只、只是。如,像。耳,罢了。(2)莫,
不要。更有,还有。者,……的人。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甲文中画线句意为: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
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把松树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是水中植物,
把院子里的月光比作是积水,这是比喻的修辞。从描写的角度来看,“庭下如积水空明”是对月光澄澈的
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清晰可辨,这是对月光的侧面描写。从描写角度来看,“积水空明”为静
景,给人静谧幽深的感觉。“藻荇交横”,水草摇曳为动景,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三种手
法运用,既表现了月光的皎洁澄澈,又包含了夜游人的闲情雅趣。月光下的庭院,空明澄澈,树影轻摇,
似真似幻。烘托出作者与张怀民月下同行,不与世俗同的闲人情趣。
5.本题考查阅读迁移。甲文中应选取“闲”字,因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点明了
作者的心境,赏月的欣喜,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都融于“闲”字当中。乙文应选取“痴”字,张岱“痴”,
痴迷于山水,痴迷于遗世独立的淡泊,所以才会于大雪初停之后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闲”与“痴”
两字点明作者的精神实质,是两人闲情逸致,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外在表现。所以横批可拟写为“闲痴”。
【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6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
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
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
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
7
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
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
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
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
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喝了三大杯酒,
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句意分析。A.求:探求/恳请,乞助;B.归:一道/回去;C.或:有人/
有时;
D.是:都是这样的意思;故选 D。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庙堂(朝廷),同载(同坐一辆车),裂(撕),与(给)”
是句中的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作进一
步判断。“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的意思是:不是因为疼的缘故,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
不敢有所毁伤,想到这里才哭的。文言虚词“是以”是因此的意思,它的前面应该断开,“非为痛”,承
接上文,解释“大啼”的原因,后面应该有停顿。故根据语意和语法,正确停顿为:非为痛/身体发肤/不
敢毁伤/是以啼耳。答案选 C。
9.(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
的不同感情,此段文字是作者的议论,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2)本题考查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能力。要通读全文,结合具体内容概括。范宣误伤指,大啼,“非为痛,
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可见他孝敬父母;“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不受”,可见他品行高
洁,廉洁自律。
【点睛】
(甲)参考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
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
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
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乙)参考译文:范宣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大声哭起来。有人听到了,关
切地问他:“很疼吗?”范宣回答说:“不是因为疼的缘故,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不敢有所毁伤,想到
这里才哭的。”范宣品行高洁,生活节俭。又一次,韩豫章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接受;减去五十匹,
还是不接受。这样一半一半的减下去,减了又减,最后减到了一匹,他始终没有接受。第二天,韩豫章和
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这才
笑着收下了绢。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A.景:日光/景色;B.一:全,都/全,都;C.素:平素,一向/平素,
一向;
D.遗:赠送,给予/赠送,给予;故选 A。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
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这句话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故停顿为: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故选 A。
8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的辨析能力。B.以:因为。句意: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故选
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B.乙
文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故选 B。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
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辞,推辞;益,更加。
【参考译文】
【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
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
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
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
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乙】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母亲患病,很
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
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
乐的时候呢?”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
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
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
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1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
揣摩其意思。注意:(1)为,这里指心理活动。(2)去,古今异义词,离开。
16.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
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
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以,因为。(2)或,有时;昏怠,昏沉困倦;辄,就;以,用。
17.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把握及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一问,甲文以“嗟夫”开启,道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想境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
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作者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乙文,讲述了范仲淹小时
家贫到学舍读书,刻苦努力,“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最后以自诵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束,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故“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
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到点明主旨,揭示中心的作用。
第二问表达方式的把握,结合文言文内容分析。甲文选文阐述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达了自己的
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讲述范仲淹小时候怎样读书的事,这是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弄懂文意,了解事件大意的基础上概括即可。从乙文可知,少年时的范
仲淹就勤奋好学,虽然家庭贫困,但这都没有阻碍他上进的心,他之所以会经常告诫自己:“读书人应当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从文中“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可知,是因
9
为他读了《六经》,并精通其中的要领,《六经》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孔子是儒家学说
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由此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来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根据这些理解整理作
答即可。
19.考查语言表达。颁奖词的写法首先是点明人物的光辉事迹,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佩的事迹、成就
简单概述,然后对其成就、品质等进行赞美。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如,写给鲁迅的颁奖词:把生命献
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
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 Q 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
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 里彷徨,采一片朝
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
【参考译文】
(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
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
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
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
同谁一道呢?
(乙)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
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不分昼夜地刻苦读书。五年中,
他竟然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夜里有时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冷水洗脸。范仲淹常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
每天直到太阳偏西才开始吃饭。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要旨,又慷慨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
常常对自己说:“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20.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
判断。
(1)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探求
(2)句意:有粮食的人给饭吃。 食:吃,给……吃
2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1)以,因为;全句采用互文手法,应按“不以物己喜悲”翻译。(2)是,这,
这个人;养,抚养;何以,即“以何”,为什么;业,成就功业。
22.考查表达方式的判断和作用。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选文揭示
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行的旷达的胸襟和远大
的政治抱负,这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是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表达自己
的观点态度,在本文又起了勉励友人滕子京,点明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的作用。
23.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由【乙】文中的“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是助王息其民
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可知,赵威后认为要重用抚养安息百姓的人。赵威后问齐使首问年成与百姓,
又问贤士,体现了赵威后的治国思想:国家当以百姓为重,要重用能爱民之贤人,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赵
威后身处高位,却能以百姓为重,忧虑百姓的衣食问题,与【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照应。
【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不因外物
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
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10
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威后)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
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给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给衣
服穿,没衣服的人,他也给他们衣服穿。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
呢?叶阳子还好吧?这个人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
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安宁,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能根据语境
做出判断。“景”,古今异义,日光;“偕”,本义,都;“然”,位于句首,表转折关系,然而;“书”,
书信。
2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注意:
(1)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宾语前置,就是“与谁归”。归:
归依。
(2)愤郁:悲愤郁闷。颇:表程度,很。辞:文章。色:脸色。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找出原文相
关语句。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
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出一种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疾苦,人民才可以安居乐业,国才可以长治久安的政
治态度。乙文中“友善,爱其才”一句,意思是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体现了范仲淹对滕子
京的态度。
2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文言文内容,分析得出启示即可。范仲淹受滕子京之
托,写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并在文中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滕子京自负,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范仲淹就在《岳
阳楼记》中相劝,想要以此帮助友人改变他不谦虚的性格。故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启示我们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启示我们做
人要有宽阔的胸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规劝滕子京启示我们对朋友要真诚帮助;滕子京能接受朋友
的建议启示我们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启示我们做人要谦虚。
【参考译文】
甲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
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
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
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
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
情真是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
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
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
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乙文: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
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
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
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
相关文档
- 2019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B2021-11-0619页
- 2020-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021-11-0619页
- 人教版2016中考备战策略语文专题十2021-11-06377页
- 2019济南中考各区县语文 课外文2021-11-069页
-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课外文言文2021-11-0618页
- 中考语文第二模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2021-11-0664页
- 2020年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2021-11-0612页
-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2021-11-069页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学2021-11-0625页
-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2021-11-0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