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3 KB
  • 2021-11-17 发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一)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一)‎ ‎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 ‎ ‎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 游戏: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动--师指生说。   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向位置。(板书课题:上下 前后。)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认识上下   (一)认识“上、下”。 ‎ ‎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谁在谁的上面吗?反过呢,谁在谁的下面?   个别说-集体说   2、课件出示:这是一幅江上大桥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摆一摆: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 ‎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看谁跟谁比,标谁前谁后,然后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一练: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请坐在***前面的同学起立。   请坐在***后面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 ‎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课件上下山图,强化上下位置关系。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