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69 KB
- 2021-12-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北京 2011 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
多种理解方式。分数并非是可以通过计数活动得到的一个数,而是一个代表了两
个量关系的相对量,并且可以从部分—整体、测量、比、算子和商等多个角度加
以理解。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整套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
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分别学习。三年级下册主要是结
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借助操作、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从“部分—整体”的
角度感受和直观认识分数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帮助学
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五年级下册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在“部分—整体”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测量、
比和商等角度认识分数的含义;探索分数的性质及四则运算的方法。
本课内容是属于数的概念的教学,教育价值是让学生经历聚类分析的过程,
即通过大量的材料感知—寻找不同中的相同—归纳提炼和抽象命名,从而培养学
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
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
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
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
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设计上,我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总结归纳”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围绕着分数意义这个主轴开展丰富的数学
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次地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动手操作,经历由
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
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总结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单位“1”
含义,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概括出分数意义,进一
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能说出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理解、分析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抽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总结归纳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
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中“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
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及课件、探究学习单等。
课程资源整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和师生的共同探究,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
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总结和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增强了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深入感知,认识单位“1”
(一)教师拿出一支笔,让学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支笔,从而引出“1”
可以表示一支笔,然后采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1”不但可以表示
一个单个物品(如:一支笔、一个苹果等),也可以表示由很多物品组成的整体
(如一片森林、一盒月饼等)。丰富“1”的含义,初步感知单位“1”。
(二)出示课件并提问 : 那么
和 分别可以用谁表示?
并追问如果继续增加,5 个、6 个 、7 个 、6 个 、7 个
分别用谁表示?在追问中让学生逐步明白:有几个
就用几表示,从而体会“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体、表示一个整体,也可以作
为一个计量单位,深入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它能用单位“1”表示的例子吗?在举例中加
强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
【设计意图:注意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问题串和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在交
流中让学生单位“1”的认识从用“1”表示单个物体(一个苹果、一个正方形、
一条线段等)到表示由很多物体组成的整体(一盒月饼、一片森林等)再到也
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使学生对单位“1”
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一) 提供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1、在观察中体会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完成以下填空:
图一 图二
(1)学生完成图一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逐步发现:问题中包含几个
单位“1”时用整数表示,不满一个单位“1”时用分数表示,扩展学生对单位“1”
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二后提问:这几个问题中结果有没有什么共同之
处?学生观察后发现虽然每个问题中单位“1”不同,但结果中都有 ,教师继
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都出现了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思
考发现:能用 表示是因为三个问题中虽然单位“1”不同,但都是把单位“1”
平均分为 4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从而深入的理解:能不能用 表示和单位“1”
是什么没有关系,只要平平均分为 4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就都能用 表示。
(3)教师让学生举其它生活中能用 表示的例子,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情
境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用单位“1”来代替学生和老师举例中的
不同物体,从而概括出 的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就
用 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直观材料,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 的含义,
为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奠定基础,减小新知识的生成难度。】
(三) 动手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分数
教师让学生借助探究学习单画图表示 、 、 中的一个,学生完成后交
流汇报。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3
1
4
1
8
3
4
3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建立直观的经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对
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抽象总结,概括分数的含义
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经历由抽象到具
体,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逐步概括出分数的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
的一份或几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让学生经历由抽象到具体,由特殊到
一般的过程,帮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感悟,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
交流、概括、逐层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系统地建构分数的意义。】
三、初步应用与内化
1、涂色部分表示怎样的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师生共同纠错。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结果的分子和分
母,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
分母就是要表示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分母、分数的分子所代表的
含义的理解。】
2、在数轴上构建分数、单位“1”以及
整数的关系
问题:把 0-1 的线段作为单位“1”, 在哪里?2 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先估计并用手比划一下 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想
准确知道 的位置,可以怎么办?学生借助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确定方法:将线
段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三份即可。
教师进一步扩展,追问学生能不能表示 、 等,让学生逐步明白:0-1 直
接的任意分数都可以在 0-1 的线段上表示。
教师继续追问 2、3 的位置,建构分数、单位“1”以及整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问题引入,唤起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紧抓“四基”、
突出了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的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举例生活中分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问题 1:你觉得长江干流水污染的情况
严重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 2: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长江干流
水污染情况严重的程度?
问题 3:我希望长江干流约( )/( )
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设计意图:举例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让学生感受长江干流水污染的情况,让学生感受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感悟深化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七嘴八舌说一句:这节课我认识到了 _____________?
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
4
3
4
3
4
3
5
3
7
2
【计意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尽可能参与课堂,人人谈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在此
基础之上,教师进行小结,强化知识、加强理解。】
板书设计:
分 数 的 意 义
单位“1” 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平均分的份数